问鼎战国录 第二十二章 危机险峻
作者:逸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全场将士一片肃静,场中无一丝杂声发出。.

  乐毅神情肃穆,开口沉声道:“将士们,我们的前方,有三千敌军拦截。后方,则有四千敌军围堵。而且各位尚不知道,此刻,有一支四十万的大军。正在朝我们开来,申时便到英烈山。现今,形势危急险峻,已到生死存亡之际。今日,若不能杀敌突围,那我们便没有一人,可以生还。”

  乐毅所言,顿让全场炸开了锅,众将士无不惊骇震撼。便连楼缓和司徒雷,也震惊得嘴巴微张,半天合不拢来。乐毅喝了一声“安静”,右掌往上一举。众将士立即无一人,再敢出声。一千多双眼睛,全聚在了乐毅一人身上。

  乐毅眼中精光熠熠,眉峰一聚,郎声道:“逆贼乱党,早有狼子野心。我们决不能心存投降之念,只能凭己之力,奋勇杀敌,方能有生还之机。”

  “奋勇杀敌,奋勇杀敌。”全场军士,皆举起手中的兵器。跟着乐毅大声喊,其声震彻天宇。

  将士奋勇,军心可用。乐毅满意地一颔首,把手一举,高声道:“好!众将士有如此杀敌决心,大事竟成。要想杀敌突围,便须得兵阵相助。我教大家演练一阵,名为‘武冲大阵’。只教半个时辰,留下半个时辰,给你们自己操练。一个时辰之后,便靠此阵杀敌突围。大家切要用心,此次是生是死,便全依仗于此了。”

  乐毅的一番说话,已让军中将士极为振奋,士气万分高涨。

  楼缓和司徒雷,两人心中虽是焦急万分,却一直都未能插上口询问。而乐毅又马上令张旷、敖平,组织众军士,排练阵法。完全没有空暇,和楼缓、司徒雷解释一切。楼缓和司徒雷两人,惟有相视一眼,摇头苦笑了一下。他们两人,现在反倒成闲人了。但是,他们亦不敢在此时,打扰乐毅练军排阵,只好在一旁默默观望。

  这一千多将士,本就是秦军精兵。练起阵来,又极为认真。在乐毅半个时辰的反复教导下,“武冲大阵”已能略具规模。但“武冲大阵”是战车、步卒、骑兵组成的奇阵,攻守兼备,阵法灵活多变。在时间如此仓促之下,乐毅只能把“武冲大阵”,之中的四个阵型变化。略加变化,教与众军士操练。如此一来,也只能发挥出,阵法的五、六成威力罢了。

  乐毅吩咐张旷、敖平两将,继续带领众军士,演练阵法。乐毅虎目往四周一扫,见到楼缓和虞柔、虞月两姐妹,还有傅原。都席地坐在一旁,远远地观望着,众军士排练阵法。此时正是艳阳高挂,颇为炎热。但众人皆无意离开,乐毅便径直往众人走去。

  楼缓站起身来,朝乐毅抚须笑道:“乐先生辛苦了。”虞柔、虞月两姐妹与傅原,亦同时起身,迎接乐毅。

  乐毅微微一笑,道:“我又怎算辛苦?将士们才是真正辛苦了。现在正是最热之时,却还要他们顶着烈日,操练阵法。但这又是无可奈何之事,便是于心不忍,也没有办法法了。”

  虞柔美目流转,梨窝浅笑道:“乐先生如此体恤将士,日后,定是个难得的好将军呢。”

  “夫人见笑了。”乐毅微微一笑,转而正容地对众人道:“我还未能将此事的详细情形,告知大家。如今,我们的形势,已是极之不利了。”众人闻言,立即正襟危坐,准备细听乐毅述说。

  “此次,设伏袭击相国的,乃是高陵君。”乐毅一开始便直入正题,众人闻言皆是一惊。乐毅郎目一扫,见楼缓并不甚吃惊,似乎心中也早有怀疑。乐毅眉峰一聚,便对楼缓询道:“楼相,不知这高陵君,又是何人?”

  楼缓沉吟了片刻,抚须缓声道:“高陵君,正是当今秦王的亲弟。”

  当年,秦武王举鼎折骨而薨。无子,诸弟争立。惠文王后,与当时的宣太后,便争夺起秦国之政来。惠文王后欲拥立其子——公子壮为秦王,而宣太后则拥立其子——公子稷。公子稷最终以其舅——穰侯魏冉的拥兵支持下,登上了秦君之位,即是当今的秦昭王。在秦王登基之后,宣太后又再赐封了另外二子。公子市为泾阳君,公子悝为高陵君,富于王室。

  乐毅低头沉思了片刻,沉声道:“看来,这便要涉及到,王室的争权夺位了。高陵君不知是早有野心图谋,又或是受他人唆使。现在。竟敢起兵谋夺秦王之位。而相国,想必是在朝政之上,得罪过高陵君。又是高陵君,图谋大业上的绊脚石。是以,高陵君便打算,趁楼相此次西巡之机,铲除掉楼相。为他日后的谋反夺位,铺平道路。”

  经乐毅一说,众人均觉得,此事大有可能。

  楼缓微微颔首,满脸肃容,问道:“那先生方才所说的,四十万大军,又是怎么一回事?据老夫所知,高陵君最多,也就只有数千私卒,怎会有四十万大军?”

  乐毅沉声道:“相国所言不差,这四十万大军,并不是高陵君的。半个月前,有二十万犬戎骑兵,侵入秦国北疆一带。烧杀抢掠,现在正留于榆林境内。秦王大怒,本要派向寿将军领兵,前往榆林驱赶犬戎兵。但高陵君却力向秦王请命,让秦王把军队,交由他带领,讨伐犬戎军。于是,秦王便任命高陵君,为征夷大将军。领军四十万,前往榆林,征讨犬戎军。大军已在五日前出发,今日申时,便会抵达英烈山。高陵君以密函,告知了手下大将——赵魁。让其在他大军经过时,先暂予回避。”

  楼缓略一思索,不由奇道:“怪了!便算是高陵君,率领这四十万大军,但主帅虎符,却一直握于大王之手。这四十万大军,绝不可能会听从,高陵君一人摆布,而为其造反啊?”

  乐毅微微一笑道:“不错。所以,高陵君才要利用楼相做棋子。以使他能完全地控制,这四十万大军。”

  楼缓闻言不由怔忡,急声询道:“此话怎解?”

  乐毅眉峰一聚,沉声道:“若是猜测得不错。高陵君派两路人马,夹击相国。其实,旨不在剿杀相国。而是让相国,困于英烈山不能出。否则,他们有近一万士卒。却为何,迟迟都不发动袭击呢?由此可知,高陵君真正的意图。是让所领的四十万大军,剿杀楼相。这四十万士卒,在不明底细之下。一旦依照高陵君所筹划,误杀了相国。那这四十万军士,便背上了,以下犯上、谋反作乱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