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战国录 第三十五章 蒙混出城
作者:逸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进到内室,乐毅见祖父负手背对着他,正在垂首沉思。.乐毅看到祖父本是挺直的身板,此时却已有些佝偻,似是瞬间便苍老了许多。乐毅心中一阵难过,却不敢出声打扰祖父的思绪。

  乐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无奈、失落、沧桑之感。乐羊转过身,望着乐毅,眼中已没有了往日的严厉,而是充满了老人的慈爱。招手道:“毅儿,你过来。”

  乐毅从没听过,祖父如此慈祥地与他说话,颇有些难以适应。但还是听话地,走到乐羊的面前。

  “毅儿,我向来严格对你,你可会怪我?”乐羊因征战一生,而粗糙苍老的大掌,轻抚向乐毅的脸庞。看着这个,令他一生骄傲的孙子,乐羊从未落过泪的眼眶,亦有些湿润起来。

  乐毅不知祖父,怎会突然说起这种话来?他不由又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祖父也曾问过他同样的话。乐毅忙望着乐羊,眼中充满着敬爱之色,摇头道:“毅儿从不觉得,祖父对毅儿严格。祖父只是盼望,毅儿日后能有出息而已。”

  乐羊闻言点了点头,喟叹道:“我的毅儿,终于长大了。你已随你师父,学了不少的本事,我也不用再为你操心了。你与我说下,日后将有何打算?”

  乐毅心中一动,记起了秦王、楼缓、魏冉,对自己之邀。此时,也该对祖父说下了。乐毅稍整理了下思绪,便把自己所经秦国之时,所发生的事,大略地与乐羊述说了一遍。

  乐羊认真听完之后,脸上尽显欣慰之色,慈声道:“毅儿果是不负,老夫与你师父所望。”

  乐毅趁机问道:“那毅儿,可要应秦王之邀?”

  乐羊皱眉沉思了半晌,摇了摇头,沉声道:“老夫素不喜秦国。实话与你说,你带回那姑娘,并不是老夫不喜欢她,也不是反对你成家立室。只是,听到你说是从秦国带回来的,故而,心生恶感罢了。”

  乐羊稍顿了会,又道:“秦地偏处西,为崇山峻岭所绕,隔于汾水、黄河。若要向东,则被韩、魏紧扼。秦王若有雄心,要东征中原六国,首当其冲便要伐韩、魏。我们乐家曾得魏王恩典,虽说被魏王所负,但若是助秦攻魏,只会令天下人不齿。二则,秦为旧时戎族,为周王所赐,才封为诸侯国。而秦人仍保有戎族之俗,向来注重血缘,排斥外人。卫鞅从卫国到秦变法,秦始日渐强大。但最后,卫君亦没得到好下场。是以,秦国非是毅儿的好去处。”

  乐毅闻得祖父深刻之见,心头一震,低头沉思了起来。

  乐羊望着乐毅,叹息了声,转而又道:“田不礼此人,忍杀成骄,定不肯放过了你。你最好,今夜便离开灵寿,赶往邯郸。我识得赵奢将军,早已为你修好书信,你便去投靠于他吧。赵、魏、韩本源一家,你在赵国,或会有所作为。”

  “祖父。”乐毅想不到,自己才回灵寿,这么快便又要走了。祖父年事已高,自己却不能,侍奉他老人家于膝下。乐毅心情不禁悲恸,禁不住虎目泛泪。

  乐羊此次却没责怪乐毅,只微微一笑道:“毅儿,勿要难过。祖父老了,岂能以此无用之躯,拖累我毅儿?过多一月,你年过十九之后,便算是达二十之岁,可正式及冠了。祖父或不能,为你举行及冠之礼,但早已为你想好了表字,永谨。及冠之后,诸事可由你自己做主。你要娶那姑娘为妻,我也不阻你了。”

  乐毅闻言,不由悲喜交加。喜的是,祖父最终还是允许了,他和月儿的婚事。悲的是,他马上便要离开,最为敬爱的祖父了。亦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此时,乐樊急匆匆地走进内室。神情凝重,朝乐羊道:“方才,小乘带家将出去暗查情况。发现灵寿城内,竟有大批军队调动异常。毅儿不能再呆在这里了,必须得想办法,赶快出城才是。”

  乐羊闻言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用火漆封好的简筒,交到乐毅手上。深深地望了乐毅一眼后,乐羊又恢复了往日的神色。一挥手,淡淡地道:“去吧,把我方才和你说过的话,谨记在心上。”

  乐毅跪在地上,向祖父磕下三个响头。起身时,神情已是一片坚毅,随乐樊一同走了出去。乐羊望着乐毅的背影,嘴角微微含笑,心中虽是难过,却更觉老怀宽慰。这才是,他乐羊的好孙子!

  乐毅和乐樊出到厅外,乐晋早已准备好了一切。

  一行数十人,装扮成大户人家的下人护院,乐晋则扮成了管家模样。乐樊亦去换了一身,华贵的衣服,俨然便变成了富户的老爷。而乐樊的手下,有一能人名朱果,擅长化装之术。在此人的一番妙手涂弄下,乐樊的脸上,立变得蜡黄委顿,一副病入膏肓之色。如不近前细看,决看不出其中之端倪。众人不由赞叹连连,皆大服其技。

  而此行共有八辆马车,一辆由乐樊所乘。剩余几辆,皆载着辎重。乐毅、剧辛和虞月,按乐晋的安排,一人一车,躲进了车底下的暗格中。准备妥后,乐晋便领着一行众人,悄悄地往灵寿城西城门而去。

  出到西城门,守城的赵兵,见有车马靠近,忙上前持戈叱喝。一守备小将排众而出,上前情况,神情甚是不耐。

  乐晋忙命众人停下,恭笑着朝那小将迎了上去,抱拳笑道:“军爷。”

  那小将打量了乐晋一番,又望了下他身后的车马。见这一行车马,声势颇为浩大,似是有身份之人。那小将亦不敢出言得罪,便客气地询道:“你等要到哪去?”

  乐晋早已拟好了说辞,忙道:“我家老爷身染重病,卧病在床,已半月有余。今晚,医仕大夫交代了,老爷的病已入骨髓,捱不过三日了。吩咐我们,早些准备好后事。老爷一生的心愿,便是死后,可以回乡安葬。但乡下有一俚俗,死后回乡者,不得入族堂。是以,我们才要连夜赶路回乡。还望军爷体察,能行个方便。”

  那小将见乐晋,满脸的诚恳焦急之色,不虞有他。眉头一皱,又问道:“你家老爷是谁?”

  乐晋忙低声答道:“是善大老爷。”

  善大老爷,在灵寿城内,可是有名的大富户。手段门面十分了得,在这城里,谁敢不卖他几分面子?那小将不再说话,走到乐樊所乘的马车前,掀开帘幕往内望去。果然见到,里面躺有一垂死之人。还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抱着他大腿,在撕心裂肺地哭道:“爹啊,你快醒醒啊。爹啊,你怎么都不理孩儿呢?孩儿要爹爹啊!”

  那小将放下了帘幕后,乐晋忙靠上前来,偷偷把一锭重金,塞到他手里。低声哀求道:“军爷,便请你行个方便给我们。等安葬好了老爷,小人定还有谢礼奉上。”说话之际,乐晋一手,却暗暗探向了袖口内的匕首。只要此人敢说一个“不”字,便立取他性命,以武力闯关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