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战国录 第四十七章 得见赵王
作者:逸臣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乐毅众人等到天色渐烟,却仍不见赵奢回帐。.这时有几名营中小卒,捧了食物进到帐来,予乐毅众人食用。待众人用过晚膳后不久,便有一人掀开帐幕,大步走了进来。

  只见此人年约四十余,浓眉虎目,双眼精光四溢。方脸黝烟,颌下一撮短须,神情极为严肃。身材魁梧健壮,自然散发出领将之威势。再看他一身铠甲戎装,身披着火红大氅,手自然地扶在腰上剑柄处。如此气势凛然,必是乐毅众人所等候的,赵奢将军无疑。

  果见此将军,威严地扫视了帐内一周。最后炯炯的目光,停在了乐毅身上,细细打量了一番。微微地颔首笑道:“本将军便是赵奢,乐羊公的身体,可还健朗?”

  “晚辈乐毅,拜见将军。”乐毅上前抱拳拜见赵奢。赵奢大笑着扶住乐毅双臂,两人又略做客套了一番。

  赵奢眉头微皱,奇怪道:“令祖在信简中,已说得明白。让本将军在军中,为你谋一职务。凭乐贤侄的一表人材,此事并不难为,大可包在我身上。只是,你们怎不在邯郸等我回去,而要这般辛苦,跑到沙丘来?现今,正值大王和主父出游狩猎。本将军当要尽责以护,并无空闲招呼你们。”

  乐羊既然信得过赵奢,把乐毅托付于他,乐毅自也对赵奢完全放心。乐毅闻言,神色即肃穆起来,沉声道:“我也是迫不得已之下,才赶到沙丘来找将军的。”

  赵奢不由微偏着首,奇道:“哦?因何事如此之急?”说着,赵奢便解氅卸剑,走到帐中的帅案前坐下。对乐毅一招手,含笑道:“贤侄,过这边来坐下再说。”

  乐毅在赵奢的对面坐下,便把田不礼与公子章,密谋夺位之事。以及,李兑和赵成的另有图谋,皆详尽地和盘托出。

  “竟有此事?”赵奢听完乐毅所述,不由得既惊且怒。赵奢一阵皱眉沉思,不知应否相信乐毅之言?但若真是,按乐毅口中所述,那此刻的情况就十分糟糕了。不单要防止,田不礼和公子章一众叛乱。而且,还要防范李兑和赵成一党,趁机起乱。赵成掌管着赵国兵马大权,势力雄大。若是趁此机会作乱,必将比公子章更难对付。

  乐毅目光熠熠,望着赵奢,沉声问道:“将军,可有何良策以对?”

  赵奢苦恼地摩挲着下颌短须,站起身来,左右踱了几步。半晌才道:“公子章和田不礼,此次也只带了五百家将到沙丘。若是他们敢作乱谋反,凭本将军麾下的三千精锐,也足可镇住他们,保护王驾。但本将军现在担心的是,李兑和赵成,若趁机率大军前来,借平叛为名而作乱。沙丘又远离邯郸,不管他们做了什么,事后都可一律掩盖过去,无人知晓了。”

  乐毅沉思了会,摇头道:“李兑和赵成虽有野心,但却极重声誉。若是田不礼和公子章,没有谋反成功,刺杀掉赵王。他们便决不会,发兵到沙丘来。只有确定了赵王已死,他们才会借勤王平叛为名,率军铲除掉田不礼和公子章。届时,赵国便会落入他二人之手。”

  赵奢闻言脸色稍缓,点头道:“乐贤侄,分析得极有道理。若只是对付田不礼和公子章,那本将军便大有把握了。”

  乐毅剑眉紧聚,道:“将军请勿大意了。田不礼和公子章,明里虽只带了五百名家将,但暗里定还埋有伏兵。此次沙丘之行,他们必是准备充分,计划周详。若是趁大王和主父游猎之时,突施于杀手,此未必没有成功之机会。”

  赵奢心头大懔,虎躯一震,沉声道:“乐贤侄说得正是,我确是太大意了。田不礼此人,诡计多端。若是没有十分把握,又怎会贸然行事?”

  乐毅点头道:“将军若是小心防范于未然,或可让田不礼和公子章,无计可施。”

  赵奢凝神想了一会,道:“此事关系重大,我须得去禀报大王和肥相。肥相向来足智多谋,定可为我赵国,解了此次危难。”

  剧辛对乐毅,也经常谈起肥义。乐毅知肥义本为鲜卑人,却已是,辅佐过三代赵王的赵国重臣。为臣忠于君王,有治国辅政之大才。现为赵国之相,也是赵王何的太傅,辅助赵王何治理国政。

  乐毅对这当朝的明相,亦大有敬仰之心。遂赞同道:“由肥相来筹谋划策,定无惧田不礼的诡计阴谋。将军,便请快快去和肥相商议此事吧。”

  “好,你且在帐中等我。待本将军,去见过大王和肥相后,回来再告知你详情。”赵奢朗声大笑,扯过挂在屏风上的,大氅披风。提着长剑,便出帐去了。

  乐毅众人,便坐在帐中等候。此时,乐乘笑嘻嘻地道:“毅哥哥此次,为赵王立了大功。赵王怎么也该,封个大官给毅哥哥做做了吧?”乐毅微微一笑,敲了这小子的脑袋一下。乐乘又装模做样地,闹腾了一阵。众人笑闹连连,帐中充满了欢声笑语,气氛已不再那么紧张。

  待过了一个时辰之后,赵奢却还未回帐。此时,进来一个小将,对乐毅抱拳恭声道:“大王有请乐公子,到中军大帐一见。”

  “好!”乐毅望了帐中众人一眼,便随着那通令小将,走出赵奢帐外。小将领着乐毅一路穿行,往中军大帐而去。到了赵王的大帐外,小将便进去禀报赵王,过了一会,才出来恭请乐毅入帐。

  乐毅进到大帐,只见帐内摆设极其奢华,满目的金玉装饰,尽显王者之派势。而赵奢亦正在帐中,等着乐毅。帐中正中端首,则坐着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小孩,却是满身华贵,一脸的凝重。应正是当今的赵王。而赵王的身侧,站着一位年过六十,满头华发,双眼充满着睿智之人。此人不用说,定是赵相肥义无疑。

  “乐毅,快来拜见大王和肥相。”赵奢忙向乐毅施了个眼色,引他上前来,拜见赵王和肥义。

  乐毅上前跪膝抱拳,朗声道:“乐毅见过大王、相国大人。”

  赵王一抬手,道:“乐卿无须多礼,请平身说话。”声音虽略嫌稚嫩,但赵王何在肥义的教导下,已具备了,做赵国之主的君王威仪。举手投足间,都颇有威势。

  乐毅谢过赵王,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