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帮传奇之谜墓 第035章 呆子和胖子
作者:上唐野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发呆有时拿着弹弓遍村打麻雀,只是一天只能打到四五只,追风活吞了这四五只麻雀后,就像还没有进食一样,还在那张着大嘴索要第六只,发呆只好再去寻找其他的食物。.

  他最拿手的是掏鸟窝,有一次,他站在梯子上面向屋檐上的麻雀窝里打了三弹弓,竟拿出五个死的和一个半死不活的鸟儿来。发呆首先把那个没死的麻雀递到追风面前,麻雀先是恐惧地叫着,挣扎着想逃跑,但是它的腿断了,跑了两步就栽倒在地,于是便只是没命地叫。

  发呆和追风呆呆地看着,发呆感觉有点于心不忍,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他看了眼追风,见追风也在奇怪地看着那只麻雀,将头一歪,看了好一会,始终没有攻击的意思。麻雀在那里凄厉地叫个不停,发呆实在不想再看了,心想追风可能是吃饱了,就把其余几只鸟放在地上,自己回屋去了。

  追风住在发呆家的偏房中,发呆自从多了这个丛林神物作伙伴,就忙得不亦乐乎。第二天发呆再去看追风,只见它把那几只死雀儿都吃掉了,那只活的还在那叫着,声音绝望而凄惨,然而又身负重伤动弹不得。发呆打死其他的麻雀都没有感觉自己残忍,他每击必中,每中必死,丝毫感觉不到有什么可怜的。

  一次他对准站在电线上的麻雀猛发一子,正中麻雀下巴,那麻雀立时毙命,一声不响地掉在地上,发呆拣起来看时,只见麻雀因被打中下巴,双眼都迸了出来,死状之惨,发呆那时根本就没有起丝毫怜悯之心。现在看着这只剩下半条命的麻雀,忽起恻隐之心,想把它拿出去救活,又一想,这麻雀的腿已经断了,凭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救治。但看它可怜的样子,心里被一阵阵地刺痛,终于不忍再看。回过头来看追风,不料追风也还是学着自己的样子,歪着头看着麻雀,丝毫没有袭击的意思。

  追风最后等到那只麻雀死后才肯吃它。发呆想,鹰是丛林的灵物,位居食物链顶端,它的高傲脾气是天性使然,除非情非得以,它绝不会吃毫无反抗能力的猎物,死麻雀却不在此类,既然已死,那只好一添鹰吻,因为它们不可能反抗。发呆觉得自己想的很有道理,于是更加钦佩追风,简直奉若神明,恨不得把追风供起来,天天膜拜焚香。

  半个月过后,追风已经长成大鹰,能飞到几里远的地方了,然而它还不知道自己天生是要飞的,在发呆家里作威作福,吃住不愁,被发呆养得肥胖起来,样子虽然凶悍,有时还会显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似乎天地之间我最大,却始终还不能自己猎食,一身重肉,动作受其影响也不矫健。

  发呆不可能时刻抱着它,它的爪子是天生的利器,只要被抓到,肉则肉绽,皮则皮开。有一次,发呆把它放在手背上,端着它过河,它两只利爪紧紧抓住发呆的手,抠入肉中,发呆这些天已经习惯了这种痛苦,所以并不在意。追风站在主人的手背上面,双翅张开以掌握平衡。

  发呆这时感到自己很是威风,想到终于能有些老爸的遗风了。谁知发呆刚走到河中央,一下踩在一块活动的石头上,发呆为求平衡,臂膀一动。追风本来站得很稳,突然失去重心,受到惊吓,呼扇着双翅,双爪一用力,一直从发呆的手背跑到他头顶上去,一路留下无数到深深的血口,直到在发呆头顶稳住了身形才停止力爪。发呆半个身子全是鲜血,疼得哇哇大叫。发呆有鉴于此,想到了个绝妙的办法来对付追风的铁爪。他再带追风出门时,拿上一根木棍,让追风站在木棍上,自己只扛着它就行了。

  一年一度的祭敖包活动又到了。六月十三是个大人孩子都日夜盼望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齐集十三太保山上,杀羊祭天,村民们在敖包上面挂上彩带,放完鞭炮,便开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家热闹一番。这是草原上几百年来留下的传统。

  草原上的人们普遍认为,敖包是历史上蒙古各部落争夺地盘时遗留下来的,古时候,各部落都要极力抢占山头,以山头作为本部落地界的标志。胜利的一方要把他们战死将士的遗体埋葬在山头上,再用石头将坟墓覆盖起来,留作纪念,这种石碓就称为“敖包”,各部落每年定期来属于本部落的敖包祭祀。

  后来人们便留下这个传统,每年的六月十三来敖包前大庆一日,为了来年能有个好年头。再后来,人们在彩布上写下自己的心愿,挂在木棒上,插于敖包中,以求上天的庇佑,让自己能够得偿所愿。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最初就是起源于祭祀敖包活动。

  地庄和附近的几个村庄祭祀敖包的地点就是十三太保,关于十三太保的来源也有一种说法,传说十三太保是康熙皇帝留下来震慑山妖的,康熙当年北伐葛尔丹,每占领一块土地,都遵照蒙古人的传统,在山头上埋下战死的兄弟,埋下神物,再堆些石头,全军庆贺一天,犒飨士卒,以备再战。来到这里时,就立下了十三太保。十三太保有大小十四个石碓,中间一个最大的是靠山王杨林的奉位,左面六个右面七个小的是杨林的十三个义子,其中最小的一个石碓就是秦琼。

  十三太保因是附近几个村子共有的敖包,所以每年祭祀时,几个村子都会来人。每个村子抬来几只羊,在神灵面前杀掉,把羊头摆在祭坛上面,羊身则留着自己食用。以往其他的村子杀完羊后只把羊头留在十三太保,把羊身带回家去。地庄则一村人在山上挖灶生火,煮肉喝酒,庆祝一天,再唱歌跳舞,热闹一宿。但是现在十三太保已经是韩家寨的地界,地庄人非但不能在此过夜,每个来祭祀敖包的人还要交上两块钱的门票钱,两块钱只是白天的费用,到了晚上还要另交票钱。所以地庄人只能在山上呆一天,到了晚上就得回家了。

  祭祀队伍由队长唐竟显带领,他要求每家至少要去一个人,因为去多了人门票钱拿不起,去少了又不够显示对敖包的尊重。发呆家让发呆代表全家上山,他一大早就扛着追风跟同村人赶去十三太保。一路上,大家都很稀罕追风,有人还捉些蚂蚱来给它吃,只有几个老太太不喜欢它,说这东西跟狼是一个脾性,惹它一次,全村的鸡鸭都会受害。发呆的大伯母更是响应了这种说法,还对发呆说:“发子,你要是不忍心弄死它,我给你摔死它吧。”说着伸手向发呆要追风。发呆听得浑身直起鸡皮疙瘩,急忙带着追风走远一些,直到看不见大伯母了,这才放下心来,心道:“今天一定要多加小心才好,可千万别让这些狠心的人摔死追风。”他没想到其实自己也是个狠心之人,追风在窝里呆得好好的,发呆偏要把它弄到村里来。发呆是个自私的人,他感到漫漫长假百无聊赖,于是弄个鹰来陪自己度日,聊以解闷,即使那时遇不到追风,他也会弄出个其他的鸟来养。其实养鸟的人都是些忍心的人,只顾自己快乐,不顾鸟儿的死活。发呆原来养过一只乌鸦,那是他在栖鸦岭石缝里掏出来的。小乌鸦刚被掏出时,还没长出羽毛,浑身光裸,甚是难看。发呆养了十几天后,见它长出了翅翎,心里非常高兴,赞叹自己的养育之功。

  孰料暑假结束后,再也没有机会照料小乌鸦了,任它天天嗷嗷待食,也没时间给它弄蚂蚱吃。两三天后,小乌鸦瘦得只剩骨头,啊啊叫着,见什么吃什么,跟在发呆的奶奶身后,哭喊着要东西吃。奶奶走到东屋它就跟到东屋,奶奶走到西屋它也跟去西屋,奶奶无奈,只好拿些麦粒给它吃。谁知乌鸦空了两三天的肚子,根本无法消化那些麦粒,于是吃麦粒拉麦粒,没过几天就死了。发呆还养过两个百灵,也是从裸体百灵养到穿衣百灵,然而那时农活甚忙,父母都不让他养。发呆没办法,只好偷偷把百灵放到床下面来养,如此过了几天,两只活蹦乱跳的百灵鸟,因为整天都不见阳光,被养得瘫痪了。这些养鸟的人虽然看起来道貌岸然修养颇深,和杀猪的屠夫实是不遑多让。这次的追风,却不知道会有何样凄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