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铡美案 (五十六)
作者:史遇春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竟然和本宫理论起什么‘偏’‘正’大小来了。想我堂堂大宋公主、金枝玉叶,岂是她平民百姓人家可以随便攀附的?”

  包拯一听公主殿下这么讲,想着,既然你如此无礼,就休怪老夫无情。他向公主理论道:

  “‘贫民百姓人家’怎么了?她也是娘生爹养的,她哪点与人不同了?这天下,上至天子,下至士商,哪一个吃的不是百姓种的粮食?再说了,秦氏讲得都是实事,哪有攀附之意?”

  公主殿下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马上把话题引到陈世美的案子上:

  “那一刁妇,风言浪语,竟然胡乱讲话,言说她是驸马的发妻。驸马并无妻子,众人皆知,怎容她空口诬陷?”

  包拯一听这话,正中下怀,既然说道陈世美,那就好好说说这谋杀案。他收住怒火,缓缓讲道:

  “既然公主殿下说到驸马,下官不得不说几句。下官已经派人查探清楚,陈世美确实有欺君罔上之罪,当年他招赘皇家,的确有所隐瞒。经本府查证,秦香莲的的确确是陈世美的发妻,而且,他们还育有一子一女。刚才秦香莲和你论‘偏’‘正’大小,虽然公主殿下自己觉得有失您的脸面,但是,其间的道理,却是端正的……”

  包拯还没讲完,公主殿下已经气上了心。她打断包拯,质问包拯道:

  “包大人处处维护这一刁民,请问,包大人和她有何干系?”

  包拯一听这话,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公主殿下竟然讲出如此的话来,真是既损体面、又失礼仪,看来,人在生气的时候,真是丑态百出;笑的是,公主殿下这哪里是在论理,分明是在泼妇骂街啊,想我包拯,怎可能被你一句丑话堵死。

  包拯平心静气,一字一顿回道:

  “包拯为官以来,上对得起朝廷,下不曾有负黎民。秦氏只是开封府一个谋杀案件的原告,和本官并没有半点干系。本府问案,不欺天,不欺心,便是涉案者与我有干系,我以往没有、今天也不会徇私、徇情。”

  公主殿下本想刺激包拯,让他无言以对,但看到包拯应对自如,毫不让步,心下暗暗佩服。公主殿下这时候觉得,看来今天是占不到半点便宜了。为了保持威仪,她正色向包拯问道:

  “就算包大人说的全是事实,您准备怎么办这个案子?”

  包拯回道: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按照法律条文办事。杀人者偿命……”

  包拯话还未说完,公主殿下听到“偿命”两个字,急忙警告式地问道:

  “陈世美是当朝驸马,您又能奈他何?”

  包拯冷冷地回道:

  “不要说是当朝驸马,便是龙子龙孙,只要他犯了命案,我那开封府堂前的三口御赐的铡刀,可以先斩后奏,无论是谁,都照铡他不误!”

  包拯说得斩钉截铁,话里抬出“三口御赐铡刀”,也是向公主殿下亮宝:开封府不是向着钱、朝南开的衙门,我有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器。

  公主殿下一听这话,心里凉了半截。她知道,一,包拯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的主,话头上占不到、也没占上便宜,案情实事处理上更得不到半点好处;二,这样呈口舌之快,就是辩论个三天两夜,也不会有任何结果。总之,事已至此,在开封府的地盘上,是没有回旋余地的。眼前之计,还是快快回府,看看能否动用皇宫御苑里的关系,明里或暗中运作一番,这事或许还有转机。想到这里,公主殿下觉得,虽然情势如此,也不能狼狈收场,多少得给包拯撂点重话:

  “好个大胆的包拯,您这哪里是在扣留驸马,分明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包拯马上接道:

  “公主殿下言重了。下官就案论案,唯有一颗公心。您就是给下官一百个胆,下官也不敢亵渎国威、怠慢圣上。”

  公主殿下一看,这是连讲话的机会都没有了,遂转脸对随侍命令道:

  “打道回府!”

  包拯见状,对着开封府的公务人员说道:

  “恭送公主殿下!”

  开封府的公差听令,齐呼道:

  “恭送公主殿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