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怪兽农场 第三十五章 化肥生产不简单
作者:三路十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更新快,,免费读!

  两包化肥外观一模一样,而且与黄田化肥厂的化肥相比,好比云泥之别,鹤立鸡群般一目了然。

  误会解释清后,村民也没有对梁斌坤苦苦相逼。只是苦了我们的吴一凡同学,顿时陷入乡亲们叽叽喳喳恭维声中。

  “一凡,今个听村民说你要生产化肥,我还不太相信。但眼见为实,想不到你家的化肥这么好,给你婶子留几袋。”

  “给王伯也预备几袋。我家的果园快成熟了,用完你家的化肥,他们都变得挑食了。”

  ……

  “真不知道你的化肥是怎么生产的,效果就是比其他化肥厂的化肥棒!”

  吴一凡汗颜,说等化肥厂开工,一定会优先供给庆丰村村民的。得到如此承诺,村民当即乐开了怀。

  “化肥厂正是开业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样吧,我家化肥仓库还有几十袋化肥,先给你们用吧。”

  当时免费赠送化肥六十袋,化肥仓库还有四十多袋,反正农场肥料来源目前主要靠怪兽尿,基本是与化肥挥手拜拜了。

  而且当时他做过一个对比试验:

  一小块施改良化肥的小白菜田;一小块只淋怪兽尿的小白菜田。

  在其他影响因素一样的情况下,最后小白菜田提前一天成熟,而且外观更加翠绿、品尝之后也是如此。

  既然如此,以后除非拥有施肥效果优于怪兽尿的化肥,不然化肥算是与怪兽农场有缘无分。

  村民与黄田化肥厂的乌龙事了结后,王伯李婶等人便告辞离开,原本吴一凡也是准备离去,但他前脚刚迈,就被一张粗糙的圆脸挡住了。

  是梁炳坤,黄田化肥厂厂长。

  “呵呵,小吴是吧。刚才的事都亏你了,我代表黄田化肥厂感谢你。”他笑眯眯地看着吴一凡,道。

  “哦!”吴一凡点了点头。

  “这样吧,你下午没事的话,参观下化肥厂吧,你不是说想要跟我合作嘛,咱么可以简单聊聊嘛!”

  原本吴一凡还想装逼打脸一下的,但仔细一想。不对啊。哥们是要成为未来农业之王的男人,没事装啥逼,打啥脸,种田养鱼、草原牧场、林地开荒……生产创造出全世界最美味、最令人叫绝的食材。

  好比他小时候常看的动画片——中华小当家:里面最简单的蛋炒饭,都是金黄色的,食客品尝后,味蕾如同海水般波澜壮阔,脸上欣欣向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自然与厨师厨艺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食材的精挑细选。

  而身为未来农业之王的男人,拥有怪兽农场应用的吴一凡,肩负着生产世界最顶尖食材的重担。好比之前系统提示的一级贡米稻种。

  这可是比鼎鼎大名的响水大米更出名的。怪兽一族专用的大米。若是全世界普及开来,即使是最普通的厨师,家庭主妇,煮出的米饭,也会是全世界最香、最富嚼劲的米饭。

  旋即,吴一凡跟随在梁炳坤身旁,跟他在厂子里参观。

  黄田化肥厂面积有十几亩,专业生产各种化肥,有磷肥、氮肥、水稻专用复合肥料、玉米专用肥,花肥……而且厂区规划合理,员工宿舍是员工宿舍,生产线是生产线,专业话程度在清江市来说,名列前茅。

  在与梁炳坤的交流过程中,初入化肥生产领域的吴一凡受益良多。

  自从抽奖获得化肥生产机后,少数几次的操作也是怪兽一族操作,他本能的认为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工艺、工业化水平。但实则不然。

  举例来说,化肥生产中最简单的氮肥生产流程:

  第一步是造气——将原料制备成主要含有氢、氮气体的原料气。

  第二步是精制——将原料气中氢、氮以外的杂质去除,使原料气得到精纯。

  第三步是压缩、合成——将较为纯净的氮、氢比例为1:3的氮氢混合气体压缩到高压状态,在催化剂和高温的作用下合成为氨。

  第四步是氨加工——将氨经进一步加工得氮肥。

  前三步常称为氨的合成。经进一步加工制得的成品如硝酸铵、尿素等才都是化肥。

  其中涉及的步骤多且繁琐,一步错,原料浪费不说,光是投入的物力人力就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所以化肥生产过程,对于员工的素质、安全要求,都是极高的。

  不过这点,对其他化肥厂或许是个大问题。但对于吴一凡而言,却是小case。

  原因无他,化肥生产线全自动操作,而且全程由怪兽监督。以怪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从数学概率学来讲,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是0%,是不可能事件。

  一边心里越发肯定怪兽一族的存在,一边暗自庆幸,幸亏当初决定开化肥厂后,就上网、上图书馆查过资料,找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与其他化肥厂合作,从而解决相应的原料、厂区规划等问题。

  虽然之前去化肥厂详谈次次碰壁,但经历村民与黄田化肥厂的乌龙事件,显然他手头掌握的那种改良化肥,已经引起了梁炳坤这个实权派的关注。

  半小时前,他亲眼看见梁炳坤旁的技术员,悄悄拾掇一把改良化肥,得到梁炳坤首肯后,急匆匆地离去。

  在这半小时的厂区参观中,他意外在梁炳坤口中的“技术研究室”发现了那名技术员的身影,在他的实验桌旁,赫然是那一把改良化肥。

  显然,他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相应化肥数据,形成书面报告。

  实验的分析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在吴一凡离开黄田化肥厂后,那名技术员依然在技术研究室忙忙碌碌。

  当然,以黄田化肥厂的研究能力,只能得出一些简单的化肥数据,比如其中含有各种化肥原料,大致比例区间。但细到极致的配方搭配方式、原料具体比例,都不是通过实验能分析出来的。

  即使是放在世界顶尖的科研实验室,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这也是为什么吴一凡在看到技术员偷偷分析改良化肥,没有任何阻拦,反而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

  这是其一。

  其二是梁炳坤在看到村民口中的化肥极佳的效果后,没有第一时间选择与他合作,反而是诚意满满的与他交谈,建立联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恐怕只有等技术员反馈书面报告后,他才会真正下定决定合作。

  这是梁炳坤的考量,同样吴一凡也有一番考量。

  怪兽化肥厂的第一批化肥,必然要打响第一炮,虽然是与人合作生产,对原料不要求吹毛求疵,但也要过得去。在与梁炳坤的相处过程中,此人谈笑风生,有眼色,会吹捧,是一名合格的企业家。

  这样的人自然是他合作的首选。

  ps。今天找到新工作了,不过上班来回要2个小时多(到家估计8点),码字时间不会太多。周末会抽空多码一些。明天周六一更,周日恢复双更,希望大家理解,同时求下推荐票!!!!

  手机本章:

  最新下载和评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正文第三十五章化肥生产不简单)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