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歌 第58章 第十七章 寒刃出鞘 2
作者:霜未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翌日,乾王召集众将议事。钟铄在帐外碰到若金,刚想跟她解释昨晚之事,若金却春风满面地跟他道了声早,进帐去了。钟铄以为若金是因昨晚和韩岭聊得投机而开心,心中有些怅然。若金步入帐中,坐在右首第一个位置。对面是裘巩,和段销相谈甚欢。本来应是永王列席,但他昨夜通宵欢庆,今晨便起不来了,而且他对军务也不熟悉,就派裘巩过来。

  在乾州军营时,若金常常旁听乾王议事,所以乾军诸将她虽不能全都叫出名字,但面孔还算熟悉。此时望了一眼帐中各将,有好几个都换了生面孔,若金知道他们多半是因所属营中主将战死而递补上来的,这其中还包括高剑,他是以神机营代都尉的身份首次参加乾王帐内的议事。若金虽与那几名阵亡的将领并不相熟,但也是一阵黯然。

  乾王布置了大军回程事宜,各将领命分头准备。三军启程,共行到固昌驻军休整,永王领兵返回永平。若金在固昌重编东奚军,选拔骁勇之士补足四千红鹞飞骑,先遣一万余兵回青城,自领红鹞飞骑在固昌扎营,打算陪青葙多待些日子,等乾军回乾州自己再回青城。

  乾王在固昌分封诸将,提拔耿新为将军,钟铄、铁牛为中郎将,高剑、向亮等为都尉,并赏钱物若干。段销无法封官,乾王除赏了钱物外,另问他有何所求。段销说,此战缴获的汗血宝马,他想求乾王恩赐一匹。乾王允了,让他自行去挑一匹中意的。

  段销到马厩牵了一匹,送到铁牛帐前。铁牛早就心仪这汗血宝马,奈何数量太少,听说乾王准备进献朝廷,便不敢求问。一见段销牵着马儿走过,不禁伸长了脖子观看,羡慕地说:“我要有这一匹马,中郎将不要也罢。”

  段销停在他面前,“铁郎将,这匹马正是送你的。”

  铁牛惊得张大了嘴,“送我?这可是乾王赏给你的宝马啊!”

  段销笑道:“铁郎将提携我于危困之中,不计罅隙向乾王举荐,我方才能有立功受赏之时。我知铁郎将目中无金钱等俗物,唯爱良驹,所谓良将配宝马,今日便借这汗血马向铁郎将表达感谢之意,还望铁郎将笑纳。”段销这番话七分诚恳,三分恭维,虽然铁牛当初收留他并非出自本意,但他仍心怀感激,这谢意是不假的。

  铁牛羞愧得头都抬不起来,“我以前把你打得半死,你还感激我,我实在惭愧得很,没脸见你啊。”

  “小小误会,何足道哉?铁郎将这样耿直爽快之人,想必不会纠缠于过往那些小事。若铁郎将看得上段某,便请收下我这一番心意。”段销递上缰绳。

  铁牛痛快大笑:“好!我就喜欢你这样爽快的汉子!你这个朋友我交了!以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我铁牛在这里给你赔罪了!”说着竟要跪下向段销磕头。

  段销急忙上前扶住,道:“不敢当!”铁牛力气这么大,段销哪儿扶得住,铁牛双膝一沉,“扑通”跪下,段销赶忙蹲下道:“既是朋友,不必如此。”又低声说:“军营之中,只能向主将下跪,传到乾王殿下耳中不妥。”

  铁牛一愣,觉段销说得有理,见周围已有几名兵士驻足围观,只好站起,向那几名兵士一瞪眼,那几人赶紧溜了。铁牛接过缰绳,喜不自胜,“段销,今后若有人敢动你一根手指,来告诉我铁牛,我管叫他尝尝我铁拳的滋味。奶奶个……”他差点脱口说出这口头禅来,忽觉段销是来送礼的,自己嘴里不干不净的太不敬了,便临时住了口,十分尴尬,不过他长得黑,也看不出脸红。

  段销微微一笑,“那我先谢过铁郎将了。”

  忽见几名兵士飞也似的从营门方向奔来,直向乾王大帐奔去。段销猜想必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便与铁牛告辞,向大帐走去。还没走到大帐,就见乾王青葙向营门匆匆而行。段销思忖,能得乾王亲自到营门迎接,想必是来了什么大人物。可是,固昌边塞之地,能有什么大人物呢。他缓步观望,见阿穆领着若金也向营门奔去,不少将领,包括韩义韩岭都往前营行进,他忽然了悟,心中一沉。悄悄尾随众人走到营门附近,躲在一个帐篷后面,向外望去,果见营门处站着一队人马,当先那人自己认得,是原兵部侍郎桂秉,但看他现在的服饰,应已升至兵部尚书。

  他手中捧着一张黄绢,见乾王青葙若金到齐,不待乾王发话,即高声传喝:“圣旨到!”众人跪倒。桂秉打开黄绢,一本正经地念道:“朕闻捷报,心甚慰之。乾亲王阳宿卫忠正,威震夷狄,加封郡王爵。青城公主伊罗青葙坤仪毓秀,大义可嘉,加封大公主。大公主之妹伊罗若金,执鼓克定,以安社稷,加封红鹞公主。今外敌已平,着乾亲王交回兵符,钦命乾亲王、青城大公主、红鹞公主入宫面圣,受封领赏。钦此。”

  战事刚平,骤变突起。乾王心中大震,但面上波澜不惊,叩首谢恩,双手接过圣旨。桂秉这才面露笑容,伸手将乾王扶起,两人寒暄几句,乾王想引桂秉至帐中详谈,桂秉笑辞不就,只说奉旨办差,还请乾亲王莫为难自己。桂秉的前任包苍是袁氏一族同党,被抄家流放,桂秉本与包苍交情不错,幸亏自己平时谨言慎行,未有把柄落在卞太后手中,才能保全并接任尚书一职。上任后,自然满心向着新皇帝和卞太后了。此次前来收回兵符,桂秉其实也是叫苦不迭,生怕乾王翻脸宰了自己,因此也是留了一手,他将所带的两千人马分拨驻扎在据乾军大营南面数里处,告知手下,若自己不能按时回还,立刻飞鸽向京中传书,就说乾王造反。

  乾王若当场拒绝,那便是抗旨不遵的大罪。他也料到桂秉必有备而来,兴许自己今日抗旨,明日消息便能传到京中,妻儿立时丧命,朝廷发兵擒拿。事起突然,乾王一点儿准备也没有,众目睽睽之下,他不得不隐忍几分,只得取出兵符,交给桂秉,并询问桂秉军务如何处理,桂秉笑言自然还是乾亲王一应办理。乾王笑容满面地把他送走,又神色如常地回帐,照常处理军务,直到掌灯时分,才召韩义韩岭段销三人前来。

  阿穆到段销帐中传话,只见段销衣冠齐整,正襟危坐,阿穆未及开口,段销便站起身说道:“你来的比我预想的还要早些。”阿穆一愣,随即明白段销应是早已料到乾王会在晚间召他,故在此等候,她微微一笑,提灯在前引路,二人出帐,行至乾王大帐不远处,段销看见韩义韩岭进入大帐,他脚下一滞,阿穆也随之停步,回头看了一眼段销。

  段销问:“镇北侯是乾王心腹之臣吗?”

  这话很是突兀,阿穆疑惑地盯着段销,不知他是何意,但段销望着大帐,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看样子没打算进一步解释。阿穆想了想,斟酌着说:“乾王一向很倚重他。”

  段销思忖片刻,望着阿穆恳切道:“我有一事拜托穆姑娘。”

  “先生请讲。”

  段销神色凝重,语气中透出一丝决然,“待会请你去神机营借一支手.弩,隐秘地守在乾王帐外,若听到我摔杯之声,则射杀出帐之人”。

  阿穆惊呼一声,“你要我杀人?”惊疑之下,她声量不小,幸好乾王今晚遣散了大帐附近的值守侍卫,无人听见。她吓得几乎握不住手中灯笼,见段销却一副坚定之色,低声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段销郑重道:“此事干系到乾王和王妃的性命安危,我现在来不及跟你解释详情,但请你务必相信我,我可以项上人头作保。”段销语中期盼之意甚浓。

  阿穆望着段销的眼睛,这双眼中有智慧谋略,有杀伐决断,有孤注一掷,但没有背叛,没有诡计。他敢把这番话说给自己听,说明他非常信任自己。她看不透段销,但是望着这双眼睛,不知为何,她脱口而出:“我相信你。”

  段销并没有把握阿穆一定会答应,听到这句话,他暗自松了口气。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将这种绝顶机密又关乎自己身家性命的事情托付给阿穆,也许是因为他无人可托,也许是因为他信任阿穆的忠诚,也许……也许还有其它的原因。段销望着阿穆略显苍白的面孔,缓和语气说:“你一定要按我说的做。不过不用这么害怕,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摔杯的,我说的只是万一的情况。”

  阿穆点头,段销向大帐走去,脊背笔直,步伐坚定,阿穆心头突跳,转身去神机营。

  段销入帐,见帐中除了乾王青葙韩义韩岭外,若金也在,都是来商议圣旨之事。除了若金,大家都心知肚明,所谓的“封赏”,不过是个幌子,什么“郡王公主大公主”,都是无用的虚衔,只是让他们进京的借口。这圣旨虽是皇上所下,但皇上幼稚小儿,懂得什么,肯定是卞太后之意,她必然见不得藩王手握重兵威胁到自己儿子的江山,知西奚战乱已平,便急不可耐地要削藩了。但若金一向不关心大梁内政,没有往这上头想,纳闷地问:“我跟梁帝半点关系也没有,他为何点名让我进宫?”

  乾王正低头看着圣旨,但他的目光却不在文字上,而是停留在圣旨下方,那里,有玉玺与凤印两枚印戳。他缓缓抬起眼,将圣旨放在案上,叹道:“是我连累了你们。”

  青葙柔声说:“没有连累这种话,你我结为一体,就当荣辱与共,不分彼此。我愿与你携手共赴危难。”

  若金听青葙此言,又见帐中众人都一脸沉重,疑惑地问:“难道这次进宫会有什么危险吗?”

  乾王说:“皇上登基后,以谋反之名抓捕梧王与临海王,梧王为证清白,举火自焚。临海王及家眷被贬为庶民,发配云州。”

  乾王并未直接回答,若金愣了愣,只听明白一半意味。怒喝一声:“什么!姐夫你忠心耿耿,刚刚打败西奚,就要诬陷你谋反,天下人眼都瞎了吗?”

  青葙忧声道:“太后想要削藩,网罗何种罪名,只是手段而已。”

  若金这才了悟,拍案而起,“这狗皇帝要敢削藩,我带着红鹞飞骑杀进宫去!”

  “放肆!”青葙厉声道:“你说这种话是嫌我们活得太.安稳生怕太后抓不到削藩的罪名?”

  “我……”

  青葙怒容满面,“出去!”

  乾王温言道:“若金,你先回帐吧,让我和你姐姐说会儿话。”若金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但被青葙当着大家的面这么呵斥,脸上也挂不住,郁郁地走了。

  韩义满面忧色,“殿下,太后此举意图阴险,想行兔死狗烹之事。一旦入京,则如虎困笼中,难以脱身了。万不可入京啊。”

  乾王沉吟道:“我若不去,太可便可定我抗旨不遵之罪,更可诬我拥兵自立,意图谋反。所以我不能不去。”

  青葙望向段销:“段先生,你熟悉京中人事,可有何脱身之计?”

  “脱身不难,学临海王即可。”段销这话甚是随意,韩义韩岭青葙都为之一愣。让乾王落一个和临海王同样流放发配的下场,算什么脱身之计?却听段销话音一转,“但,乾王王妃还有全军将士是否只求苟且偷生?”这话语气甚重,听来刺耳,青葙面色不悦,乾王却似无动于衷,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段销又道:“虽然红鹞公主口不择言,我却佩服她敢做敢为,果敢决断。我也佩服陈邑王搏命一争,勇气可嘉。”他话中有话,看了一眼乾王,又看了一眼韩义韩岭,却停住不说。

  乾王放下茶杯,面色平静,“但说无妨。”

  段销是有备而来,日间已将决心下定,把谏言翻来覆去想了无数遍,又在心中念了无数遍,现在面对乾王,真要说出口,才发觉心中翻腾如海,浑身冰凉似雪。他微微低头,抛却杂绪,澄明心境,语气坚毅,慷慨道来:“如今形势,前有刀斧,后有深渊,无论进退,都没有万全之策。端看乾王如何抉择。”

  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如果说上一句话提到若金和陈邑王只是隐有所指,那这句话在帐中这些浸染皇权风云的人听来,分明是明明白白地逼乾王造反!乾王目光如电,怒视段销:“你这可是杀头大罪!”

  段销迈出了第一步,心头反而渐渐平静,他镇定自若地迎着乾王的目光,不愧不惧,“我愿以血荐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