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歌 第95章 第二十九章 生死一线 2
作者:霜未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梁军主力既灭,钟铄等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梁军大营。同时,韩岭也重新部署,击退梁军。梁军营寨被乾军攻破三个,已难成联结之势。乾王派兵增援,逐个击破,两军在绿柳之北展开争夺战,连战两月,互有胜败。后乾王探得绿柳大营押送粮草的路线,派精锐伏击烧之,梁军粮草不继,难以坚守,撤回绿柳大营。乾军进逼绿柳,驻营城北,与梁营对峙。林如增兵固垒,加强防守,乾军几次出击均未有所成。

  这一日晨起晴空万里,南风和煦,午时却天色昏黄,北风猎猎,乾王见风沙欲起,正是攻敌良机,立刻点兵,亲率大军直扑梁军阵营。梁军迎战,两军激烈厮杀。忽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黑云蔽日,黄沙漫天,北风带着席卷天地的气势奔涌而来,刮得梁兵睁不开眼睛,迈不动脚步,旗倒鼓翻,阵形溃乱。乾军趁机大举进攻,终于攻破梁阵,直捣梁军大营。林如领军退入绿柳城。

  梁军虽败,但林如立即重新部署梁军,在绿柳以东、宝应以西一线增援兵力,坚固营防,而绿柳及宝应驻有大军,这样便使绿柳与宝应联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将乾军阻在绿柳以北。

  乾军日夜攻打绿柳,但林如调度有方,守城得力,乾军进攻一月,损兵折将,却□□墙都没靠近过。乾王先后派裘巩、韩义等人进攻绿柳之东的梁营,意图绕道南下,但梁营防守严密,绿柳和宝应又可时时策应,乾军几次出战都无功而返。

  从年初攻下津口,到如今将近半年过去,乾军一直被阻于绿柳之北,寸步难进,将士疲乏,士气低落。绿柳简直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乾王一筹莫展。

  这日乾王与钟铄在营中随意查看,听见两名兵士在前方边走边聊,其中一人说:“喂,你听说咱们很快就要撤军了吗?”

  另一人说:“听说了。说是少则半月,多则一月,大军就要撤回乾州了。”

  “唉,回去也不错,我早就想回家了。”

  钟铄断喝:“大胆!在军中散布谣言,动摇军心,依律当斩!”

  两人回头一见是乾王与钟铄,吓得慌忙跪倒在地。乾王向钟铄摆摆手,对那两人说:“起来吧,本王不怪罪你们。撤军之事你们是听谁说的?”

  那两人面面相觑,“大家都是这么说的。军中都传遍了。”

  乾王问:“从哪个营传出的消息你们知道吗?”

  一名兵士摇摇头,“这个不知道。不过我是听黑虎军的人说的。”

  另一名兵士说:“我也是。”

  乾王挥手让那两人离开。钟铄诧异道:“军中怎会有这样的谣言?而且还是从黑虎军中传出的!太奇怪了。此事是否应当细细查上一查?”

  乾王叹道:“绿柳屡攻不下,也难怪兵士会胡思乱想。只要城破军进,则谣言自灭。此事并不紧要,紧要的是如何能攻下绿柳。”

  钟铄迟疑了一下,欲言又止。乾王瞟了他一眼,“有话就说。”

  钟铄道:“殿下,我有一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绿柳城坚,但粮草不足,如果我军绕道而行,至绿柳之南,形成合围之势,并切断梁军粮草通道,绿柳可不攻自破。”

  “但东面梁营防守严密,难以攻破。”

  钟铄目光灼灼,“若绕道西面芒山呢?”

  “芒山山高路险,大军无法通行。”

  “我知道芒山之中有一狭长谷.道,穿山而过,只是道中有巨石阻挡,是以长期不通。但若移去巨石,或可行军。若殿下允许,我想带人前去勘察一番。”

  乾王十分惊喜,“甚好!即刻动身!不过要机密行事,不可向第三人透露。这样吧,你和若金一起去,你们两人都走过芒山,熟悉地形,可带几名东奚护卫,速去速回。”

  钟铄本未打算带若金同去,但既然乾王发话,他也不便辩驳。与若金商议之后,若金倒是颇为兴奋。虽然上次翻越芒山是为了逃避追兵,一路狼狈不堪,但那些时日她与钟铄同行同宿,苦中作乐,如今想来,却是一番美好回忆。所以一听要故地重游,若金立刻兴致盎然。

  乾王要钟铄机密行事,钟铄知道乾王的顾虑。他思虑再三,决定不带护卫,只与若金两人进山。他们扮成猎人,从大营出发,骑马至芒山脚下,弃马入山。这次走的却不是之前那条路,钟铄离开山道,在荆棘密林中寻路,为了尽量不留痕迹,他没有砍倒荆棘,遇到难行之处,便用脚踏出一脚之地,供若金循印而行,即便如此,若金的衣衫也划破多处,钟铄就更不用提了。

  渐渐进入山谷深处,荆棘树木越来越少,若金感觉两人是逐渐往低处走,两侧山壁越来越高,越来越陡,脚下越来越平坦,渐渐形成一条夹在峭壁之间的狭窄小道。若金问:“你说的那条路就是这里吗?”钟铄说:“是。你看这条小道并排走两匹马不成问题。”

  若金打量四处,两侧是光秃秃的峭壁,高有数十丈,连一枝藤蔓也很难寻见。两面峭壁倾斜对立,峭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呈下宽上窄状,顶上只露出一线之天,有的地方被树枝遮挡或岩石相接,更是连一线之天也望不见,以致外面虽是白天,这里却宛如青暮。若金暗暗称奇,想若非钟铄早知此地,就算在顶上行走,也不易从这一线缝隙中察觉到下面别有洞天。底下自然形成的小道虽不算宽阔,但基本可容得下两马通行,只是因常年无人行走,积满了落叶石块,但比那荆棘丛生的山道,这里算平坦易行了。

  若金赞叹道:“真是难以想象。若是此路贯通南北,便的确如你所说,大军可从此处通行,直达绿柳之南。不过,上次咱们翻越芒山时,你怎么不说有这么一条路呢?这里似乎比翻山越岭还要好走一些。”钟铄说:“前面有巨石阻路,无法通行。”

  两人沿着小道前行,走到午后,谷底渐渐暗沉下来,钟铄捡了支树枝点燃,在前引路。四周漆黑一片,只有这一点微弱的火光在若金前方晃动,钟铄沉默前行,若金也默默地跟在钟铄之后。尽管这点火光那么微弱,既看不清道路也看不清面前的他,可是若金心中却满满都是温暖,她好想就这样跟在钟铄的身后,永永远远地走下去。

  山中似乎下起雨来,不时有雨点打在若金身上。若金仰望一线天,连一丝亮光也无,与暗黑的峭壁和谷底融为一体,难以分辨,自己犹如置身在一个大笼之中。忽觉火光停住不动,钟铄默立身前。若金发现前面是一堵峭壁,已无路可走。她说:“到了尽头啦!看来这条路通不到南边。”钟铄说:“翻过这块大石,便可通行。”他将树枝举高,若金借着火光,凝目细看,原来这不是一堵峭壁,而是一块巨石,巨石几乎与小道同宽,高约丈余,其上叠有许多大小石块,将这条小道堵了个严严实实。钟铄上上下下仔细地勘察巨石,若金说:“大军是无法从这里通过的。即便人能翻过去,马也过不去啊!而且如此大石,人力也难以移动吧!”钟铄指着巨石与峭壁之间的一个缝隙说:“可以用火药,在此处炸开一个豁口即可。”若金恍然大悟,“好主意!还是你有办法!”

  两人查看完毕,要翻过障碍,继续探路。钟铄拿出从高剑那里借的飞索,将其抛上大石,飞索前有铁爪,勾住石缝,后缀长绳,钟铄用力拽了拽,十分牢靠。他用嘴咬住树枝,小心地缘绳攀石而上,若金在石下紧张地观望,只见那火光一点一点缓缓升到了石顶,方才松了口气。钟铄一手举着树枝,一手挽紧绳子,向若金道:“上来吧!石头很滑,当心些!”若金抓住绳子,踏上巨石,石面本就光溜溜的,又被雨水打湿,滑得站不住脚。若金心道,幸亏钟铄提前借了飞索,否则这巨石之上,无处借力,单凭手脚如何爬得上来。

  若金攀到顶端,钟铄将铁爪移了个位置,重新固定牢靠,若金慢慢滑落到另一边,绳子已经淋湿,手脚皆是一动一滑,十分难行。好不容易落在地上,若金向上喊:“我到了!你下来吧!”钟铄将树枝从顶上抛下,若金接住,为钟铄照明。钟铄拽绳缓缓垂落,行动谨慎。此时雨下得越来越大,树枝上那一点火光闪了一闪,突然熄灭,黑暗陡然袭来。若金还来不及提醒钟铄小心,不知为何他忽然毫无征兆地从半空中坠落,重重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