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誓不为妃 第29章 战事将起
作者:苏慕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那为首的瘦脸丫鬟见着青忧特别亲热的上前,面上带着讨好的笑意,“哟,青姑娘来了。您看,这不,刚才妹妹们正帮您教训这小丫头呢。”

  “是啊,这丫头之前害得您差点逐出府去,妹妹们心头过意不去。你放心,到了这伊月阁,我们保证给您好好出气。”

  青忧脸上诚惶诚恐,“这要是让小姐看到了,几位妹妹可要受罚的。”

  那瘦脸丫头赶忙诚恳说道:“能为青姑娘受罚,也是荣幸。只是姑娘可别忘了在世子和郡主面前多多替我们美言几句。”

  “几位妹妹真是抬举我了。我不过是郡主房里的一个丫鬟,哪里有那么大的能力呀。”青忧掩嘴一笑,像是变戏法一般手里多了几颗糖果,“这是前些天我替琉夏姐姐带的西城的糕点。刚才出门急,也没多带一些,下次我一定给几位妹妹带几支好看的簪花。”

  “青姑娘真是太客气了。”那瘦脸丫鬟小心接过零嘴,赶忙朝丫头们挥了挥手,“姑娘先和夏秋说话,这边我替您看着。”

  青忧连声道了几句多谢,那几个丫鬟何曾受过这种礼遇,当下只觉得青忧这般平易近人,心头好感更甚。

  不多时,院子里只剩下了青忧和夏秋两人。

  青忧目送那些人远去,唇边哪里还有半分笑意。她转身扶起夏秋,又拿出手帕擦了擦她脸上的血,眼睛一瞥,才看到夏秋衣袖之中手臂到处都是吴青红肿。夏秋一双眼睛窃窃的望着青忧,见她神色一变,赶忙抽开了胳膊,笑眯眯道:“青忧姐姐,我一点都不疼,真的。”

  “你得罪他们了?”

  夏秋有气无力的伏在她的胳膊上,面露苦笑,“我是郡主房里赶出来的丫头,现在又被分给了二小姐。二小姐心头自然有气。”

  说到这里,她抬头看了一眼青忧。只见那人一身青衫,不施粉黛,双目神采奕奕,宛若云霞般炫目。与之前那个胆小懦弱的慕青忧简直是判若两人。

  夏秋那张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讨好的笑意,“青姐姐,许久不见,你更好看了。”

  青忧瞧着夏秋,她已经瘦成了皮包骨,一张小脸惊恐万分,眼睛瞪得大大的,挂着泪水。她到底于心不忍,“你……想离开吗?”

  “不了。”夏秋虚弱的摇了摇头,“我这种人去哪里都是一样。公主没有将我逐出府已是大恩,我又怎敢奢望其他。”

  青忧垂眸,终于有一抹愧疚涌上心头。将军府内这些下人小厮们见风使舵识人观物,夏秋曾经得罪过自己,可想而知在府内过的什么日子。

  “青姐姐,你还能和我说话,夏秋心里已经很高兴了。现在这一切,都是夏秋咎由自取。夏秋不指望你原谅我,只希望姐姐好好的。”说罢,她万分惊恐的四下瞅瞅,“青忧姐姐,你快走吧,待会遇见二小姐可不好了。”

  话还没说完,一个粉色轻纱的女子探出头来。正是刚才为首的丫头,她沉沉的眼睛一扫夏秋,又对青忧笑道:“青忧姐姐,二小姐待会要去表小姐房里。若是看见了您过来,只怕奴婢们不好交差。”

  青忧微微笑,柔声道:“多谢妹妹提醒,我这就要走。”

  那丫头目光落在夏秋身上,一下子变得冷若寒刀,“夏秋,刚才你推了梅香一把。现在她疼得厉害,二小姐交待的活儿也干不了了,你说可怎么办呐。”

  夏秋连忙起身,一脸惊恐万分,“我知道了,我马上就去帮梅香姐姐干活。”

  那粉色衣衫丫头瞧着青忧望着夏秋远去的背影,一下子心领神会,“青忧姑娘您放心,我这就去帮您看着那贱人,以免她偷奸耍滑。”

  青忧心头一凛,却是微微皱起眉头,心头已然不快,“这里是将军府,若是闹出人命了怎么办?”

  那丫鬟以为青忧是在暗示她,赶忙神神秘秘接口道:“青忧姑娘大可放心。姐妹们做事知道分寸,保管既不见血又不会被人发现,还能让那小贱人生不如死。这些事,姐妹们有的是经验。”

  青忧皱眉不语,那人得意一笑,姗姗行礼从她面前退下。

  望着那缓缓合上的木门,青忧的心猛然沉到了谷底。

  十一月底,北风皓皓,大楚帝国京城洛川还是一片歌舞升平之象。眼看便要入冬,京城越发寒冷,古老的宫墙深深,高约几十丈的城墙上大楚的旗帜在风里猎猎作响,如同低吼的猎豹一般。

  “报……”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马上是一名身穿银白色铠甲的战士,在浓密的夜色之下,仿若泛着寒芒一般摄人心魄。

  他手里高举明黄色旗帜,守城的将士瞧见了小旗子,一下脸色大变!

  明黄乃皇家御用之色,寻常人等不得使用。

  唯一能用的便是八百里战事加急,凡见黄旗者,如见圣驾,阻拦者,一律杀无赦!

  站在城楼最高处的将士红了眼,声音几近凄厉,“快……开城门!!!”

  十一月底,狄族率军五万直逼西境,压破防线。数日来连破数关,并斩杀地方督抚,势如破竹般迅速攻破西境防线,所到之处,烧杀抢劫,奸yin掳掠,无恶不作,百姓们纷纷逃难至潼关。幸得潼关大将达洐率四千将士日夜厮杀,才勉强守住西境最后一条防线。

  潼关的战报八百里加急呈至京城,封封都是战事告急,请朝廷速速增派援兵。

  五十年前的噩梦还在心头,当时狄族也如今日般来势汹汹,兵临城下几乎就将京城夷为平地。不过数十年光景,当日与狄族可汗誓约在耳,换得西境百年不得再起战火。如今百年之约还未过半,狄族却又卷土重来,怎能不让大楚焦头烂额。

  楚皇连夜召集了太子、丞相、太尉、工部尚书等机要大臣,商量征讨狄族之事。宫中传来消息,说是当晚进进出出的大臣去了一批又一批,各个脸色惨白。

  狄族来势汹汹,放眼整个大楚,满是柔弱文臣。早些年同赵允打下江山的将军要么因病去世,要么年岁已高,加之多年来大楚重文轻武,是以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竟无武将列位。

  楚皇问起,“何人能出兵?”

  底下大臣瑟瑟不敢应答。

  唯有柳相昂首而答,“秦家主将秦先风可出兵降敌!”

  底下纷纷附议,唯有兵部孙尚书不轻不重的说了一句,“秦将军去了西南剿匪。即使昼夜兼程,最快也要明晚才能回到洛京。”

  “那就快报加急。催他立刻回来!”

  楚皇一声令下,何人敢不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