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威武 第四章 欲兴国,先育人
作者:可乐要加冰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村子里面来个一个有大学问的洋老师,要给孩子们开始上课,那可是留洋才能学到的大学问,而且还不收学费。这个消息不到半天的时间像插上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李家村方圆三十里。

  “哎,听说了吗李家村来了个洋老师,那可是有大学问的”

  “听说只是个洋学生么,那是教什么的?这学问能有多高?”

  “嘿,这你个老娘们就不懂了吧,洋学生,那可是留过洋的,知道不,这也是现在没有科举了(清朝在1905年9月2日废除了科举),要是搁在前几年。那就是咱大清朝的状元,知道不,状元有多少学问,这洋学生就有多少学问,一万个秀才里也出不了一个。”一个拧着旱烟锅子的老头似乎很懂的说道。顿了顿又说道:“这状元郎有多少学问,那就不必说了,以后最少也是个账房先生,说不定学好了还能当个教书先生。

  那个时候老师的地位非常的高,一般人一个月能够挣到5块钱(1两银子等于1银元即墨西哥鹰洋,早在**战争时期的1823年就大量涌入清朝,成为清朝的主要货币,这里就不细说了。)就算是属于高工资了,那个时候一银元可以买到60斤大米。而县令一个月能够20块银元,但老师一个月能够拿到80银元。妥妥的高工资。而且非常受尊敬,社会地位比较高。

  中国的的科举制度发展了一千多年,本身很复杂。一方面,因为科举的发展,作为教育制度的一部分的官学体系逐渐废弛,尤其是晚晴,国子监废了不说,地方的州学府也废了。它作为以前的主要上升渠道,所以就有很多人愿意去读书,所以那个时候的私塾很兴盛,为什么这么说呢?它的形式各异,规模有大有小,有乡绅办的义学,有族里办的组学,也有大家庭办的家学,还有更多简陋的的形式。比如某个农民以前上过学,识过字,光种田养不活家人,而家里也有多的房子可以腾出,这个时候就开个班讲学,有小孩来读书就教,没有孩子来就在家闲着种地。有最开始是希望能够考科举,中秀才。但是考科举要学四书五经的,但是大部分学生他不是那块料啊,也就是学学《千字文》《百家姓》,然后识俩字,能读个布告,看个对联,能凑合就行。

  即便是一百个读书里面,只有一两个能够考秀才,但科举凭借着教育制度还是深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了。大部分人他达不到考秀才的水平,但也掌握了文化知识,对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教化作用,出去做点小买卖,平时生活中看个布告,记个账什么的,都会很方便的,还有就是逢年过节时候写个对联什么的,家里有人能写,就不用外面去找人写,后来废了科举,没有上升的动力了,就没人念私塾了,根子也就断了,没人会写对联了,于是过年时就拿着口大碗,在碗边蘸墨后往红纸上扣,盖成几个大圈圈。那个时候的农村是很有文化的,反倒是城市里差一点,农村的这个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和私塾教育有关,但科举废除以后,很多人就感叹,我学这东西干吗呀,学这些也没出息啊。所以科举的废除,把士绅和朝廷联系的纽带掐断了,因为科举是底层士人上升的阶梯,现在阶梯被撤掉了,所以传统的联系就断了。

  所以说nozuonodiewhyyoutry清政府是自己把自己搞死了。要说这科举制服其实问题也不是太大,形式可以保留,只需要逐步改变考试的内容,比如袁世凯时期的北洋政府,选官制度也是分专科进行考试的,比如有县长考试,这个考试就专门取县长,或者外交官考试,这个考试就是专门录取外交官的,还有税官考试等等。

  从一开始来的的二十来个孩子,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到方圆四十里的位置,一下子就涌来了八十个孩子,都是从4岁到16岁不等。虽然家里依旧还有农活要干,但是都还是把孩子送了过来,看来望子成龙是父母的天性,不管哪个时代的父母都一样。都希望孩子以后有出息,哪怕是个账房先生也好。:(.*)☆\\/☆=

  从第一天开始,孩子们就被这个老师的一套东西给吸引了。什么不需要牛马拉自己就能在地上跑的铁盒子,什么不需要柴能够点燃做饭的沼气池,一打开就能有水的自来水。还有一首首好听的儿歌,虽然不太懂歌词的意思,但大家都觉得这个老师很有学问。

  “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一群孩子唱歌张斌教会的儿歌,在村子里面玩游戏。看到张斌出来了,几个同学争着出来向张斌问好。

  “张老师好!”

  “同学们好,小心点,别跑那么快,当心摔着。”

  看着这一个个虽然面带菜色,但是明显很开心的孩子,张斌放佛感到自己回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些就是未来的种子啊。微笑着支开了这群小孩子,张斌心思逐渐飘远。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