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姬 第40章 栋梁
作者:多木木多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周围渐渐鼓噪起来。

  姜姬赶紧把姜谷的头脸罩住,让姜奔把她先抱上车,这回肯定不能上姜元的车了,幸好冯家的车还给她留着。

  姜武还在脱力,见姜谷没事了,又一头躺倒在泥地上。

  “去车里躺。”姜姬推了他一把,“把衣服都脱了,全是泥,你裹着这个布上车吧。”

  姜武看了眼盖在自己身上的布,发出一声□□。他身上那匹是砖红色的,和姜姬身上穿的极为相似,“你也不嫌可惜。”他坐起来想把布抱开,一碰就是一个泥手印。

  “你在想什么啊!”姜姬扯着他的手,“快起来,地上太凉,我让人去找些花椒和姜来给你们煮汤喝。”现在药食常混用,花椒和姜既是调料,也是药物,可以说用途广泛。

  姜武脱了衣服,转头跳进了河里。姜姬不过一眼没看到就是这样,都要气傻了。只见他把头脸上的泥搓干净才跑上岸,洗干净了手才去抱起布,刚才还有不少人眼馋的看着扔在地上好像没人要的那块布,只是没人敢去捡。

  他跑到车旁,把布搭在车头上,姜姬兜头扔过去一件干净衣服,“快上来!”真不怕着凉吗?看姜元病的都快没了半条命!以前在家里一年才洗一次澡也没见你这么爱干净!

  姜武先套上一件才往车上爬,车内姜谷已经换下湿衣,姜粟正在给她擦头发。

  “这样不行。”姜姬摸了下她的手,冰凉的,她还在发抖,人都缩成了一团,“如果有热水能让她泡泡就好了。”

  大部分的车队都已经出发了。姜元早就走了,他当然不会等姜谷,连“心爱”的女儿都抛在了脑后。

  不过姜姬当然不会被人遗忘。

  冯瑄还留在这里,他也看到了姜武下水救人的那一幕,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感动。这几个跟着姜元一步登天的人,还保有着彼此之间质朴的感情。只是不知这份感情还能保存多久。

  姜姬探头出去唤冯家从人,“姜汤煮好了吗?”

  冯瑄接过陶罐,说:“放了花椒、姜和几片参,让她喝下去,发发汗。”

  有人参!

  姜姬顿时松了一大口气。她连忙让姜奔接过来,给姜谷和姜武都倒了一碗,连姜块和参片都分了,让他们嚼嚼咽了。

  姜谷很快就不抖了,姜武更是立刻满脸潮红,在车里坐不住,还要下去骑马,姜姬怕水边风寒,把他按在车里,一人裹一块布,发汗吧。

  天渐渐暗下来,夜幕降临了。

  冯瑄看看天色,想赶上前面的队伍已经不可能了,他下令就地扎营。因为叫冯营来说,姜元与其父相比,就如玉璧与土石。

  所以他们一直在想怎么给姜元造势。朝午王被他国嘲笑还可以躲在鲁国,一个鲁王被国人嘲笑又该躲在哪里?

  姜元撑起手臂,忍住喉间痒意,“我无事,冯公放心。”

  冯营再三犹豫,还是说:“大公子,一会儿我让人来给您染一染发吧。”

  姜元一愣,瞬间涌上的不是羞意,而是悲愤。

  冯营话都说了,就接着说下去,“大公子正值壮年,又常年习武,自是英武不凡。”就是头发白得快了些,脸上皱纹多了些,不过将台高,站得远了看不清脸,只要衣饰华美,再把头发一染,戴顶高冠就行了。

  不过姜元病了这几日,到时也不知行不行……

  姜元含了一片人参,脸上显出潮红,人却能好好的坐起来了。

  冯营送的人正是他的童儿,染发这件事,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是冯营和童儿一起在车内给姜元染发,一个旁人都没有。

  “这边还有一点。”冯营在旁边指挥,务必不到一根白发!

  童儿染发是熟手,边染边说:“爹你放心啦,我天天给你染,早会了!”

  冯营尴尬了,清了清喉咙不说话了。

  姜元却笑了一下,跟童儿说:“怎么,冯公也时常染发吗?”

  冯营给童儿摆手,谁知童儿诚实的说:“每天早上都要染呢。”

  姜元真的笑起来了,对冯营道:“冯公休怒。”

  冯营暗暗瞪了童儿一眼,等他染好发就赶紧让他走了,他留下对姜元道:“大公子再休息一下,我一会儿让人来给大公子更衣。”

  冯营走后,姜元也不敢躺下,只能靠在箱子上,闭目养神。

  突然他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眼睛仍闭着,手却在背后悄悄摸出一把匕首来。如果不是这人突然出声,他这刀就要□□去了。

  “爹。”

  他睁开眼,看到怜奴缩在车门边,没敢靠他太近。这个距离,其实他就算突然捅出匕首也捅不到他。

  好聪明的孩子。

  姜元装成刚醒的样子,笑道:“回来了?快过来。”他轻轻咳了两声,坐直身。

  怜奴这才靠近,从怀里掏出一个琥珀色的东西,双手捧到姜元面前。

  姜元屏住呼吸,连手都不敢伸。

  怜奴小声道:“城中风声太紧,蒋家与冯家突然开始全城搜捕,因为蒋彪突然被人刺伤。儿就只找到了这个带出来。”

  “这……这……”姜元接过虎符,这是一只卧虎,虎卧山颠,百兽伏首。

  姜元紧紧把虎符握在手里,第一次有了底气。有了这个,他就不必惧怕蒋伟,不必惶惶不可终日了。

  “只是王玺还不知在何处。”怜奴惭愧道。

  “有这个就足够了。”姜元温声道,慈爱的抚摸怜奴的头,“我儿智能双绝,日后当可为父之臂膀,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