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的沸点之女人的肩膀 第六回 而今相聚是别宴
作者:吕寒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现在,陈立清与邵莲天天腻在一起,他“粘”上她了。俩人俱春风满面,满面红光,人见人羡。邵莲在陈立清甜言蜜语的攻势下,“败下阵来”,略带忧郁的眼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似水般的柔情。她开始对陈立清死心塌地。

  在他们俩的大力游说下,离校前,大家决定举行最后一次周六聚会。

  这晚,烟雾濛濛,风儿轻轻,灰色的雨云低垂,老天摆出一副欲雨未雨的样子,真是捉摸人。

  这次聚会,郑雅琳仍一如既往地挨着苏春华坐着,但自始至终没对他说一句话。既然她保持沉默,一言不发,苏春华也就无从“呵呵”或“哈哈”,他也是含笑不语。这时,想到赵晓丽正在千里之外等着他的归来,杨高强兴之所至,畅所欲言。于小雷现在一门心思都在于雷油品公司的业务上,右手拿着手机,拨弄来拨弄去,根本无暇吱声。倒是徐倩倩打着圆场,不时开一句玩笑,逗大家乐一乐。陈立清只顾和邵莲唧唧哝哝了,早把各位撇在一边。

  推杯换盏,话没说多少,酒大家倒是都喝了不少。脸红上颊,大家都有几分醉意。忽然,不知怎的,郑雅琳小声啜泣起来,泪水如抛珠似的掉了下来;受其感染,想到不久之后大家便天各一方,邵莲也跟着泪流满面;悲欢离合总关情,一向乐观的徐倩倩也禁不住泪如泉涌;这时,受了女士们的感染,想得赵晓丽心切,杨高强,作为一个山东汉子,竟然泣不成声;这一下子,“人生自古伤离别,”苏春华和陈立清再也忍不住了,潸然泪下,泪如流泉,泪湿衣衫,俩人抱头痛哭;见状,一向对感情持淡薄态度的于小雷也不由地泪如雨下。借着几分酒劲儿,悲从中来,大家顿时哭成一团。

  都是性情中人,大家尽情地宣泄心中的伤感,欲一倾儿女情长幽怨的泪水。

  见此情景,大排档的老板见机行事,给他们拿来了一大包纸巾,供他们几个揩拭眼泪。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都泪流干了。坐在那,一个个面面相觑,忽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毕竟这又不是什么生离死别,何值如此!这样一想,大家豁然开朗,各各又破涕为笑。

  一会儿哭得昏天黑地,一会儿一个个又满面阳光,一片灿烂。大排档的老板都看呆了,觉得真是匪夷所思。

  瞅准一个没人注意的机会,郑雅琳轻声在苏春华的耳边道:“宴后,大郎山老地方见!”听了,苏春华心花怒放,默默地点点头。

  宴后,大家一一互相拥抱,洒泪而别。

  趁没人注意的时候,苏春华和郑雅琳分头行动,来到大郎山甘蔗林旁的一块土丘上会合。这时,丝雨如愁,飘飘洒洒。风透衣衫,雨透衣衫。俩人俱感受到了浪漫的雨趣。他们俩又挨着靠着漫说情话,偎着抱着闲聊家常。有那么一丝丝凉意,但俩人沉浸在幸福之中,浑不知觉。这时,郑雅琳悄声道:“呵呵哈哈先生,你清楚的,河北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以后有你受的。我可不会跟你到那种地方去!这一点,你就别做梦了。”听了,苏春华呵呵一笑,真诚地道:“呵呵!小辣椒,现在都市场经济了。‘良禽择木而栖’,还是那句老话,我就是靠着你的肩膀,你去哪里,我跟到哪里。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义无反顾地到北京去,毫不犹豫地投奔你。我在石家庄呆不长的,过了实习期,把户口一拿,我就溜之大吉了。我总得为自己留点后路!这一点,你就放心吧。我说到做到。到时候咱们俩北京见!不见不散!”说罢,苏春华用手揩拭了一把脸上的雨滴。他的这番表态令郑雅琳甚感欣慰,她主动亲了亲他的双唇。这时,苏春华伸开双臂,紧紧地拥抱着她,就是一阵狂吻!俩人的感情又达到沸点了。

  喁喁情话道不尽,柔情蜜意说不完。在这漆黑的夜里,野百合又盛开了,馨香扑鼻。野百合的春天又到了。

  夜色深了,雨仍在下,似乎带着几分愁绪。郑雅琳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笑道:“该回去啦,呵呵哈哈先生。”见状,苏春华也站起身来,俩人遂手牵手慢慢悠悠地往学校方向走。

  返回学校的路上,苏春华猛地发现,有几个人影在静悄悄地跟着他们俩。

  他故意放慢脚步,猛一回头,迈开大步,追上一个跑的慢的,手到擒来。他仔细一看,原来是他武术队里的一个小师弟,名叫郑立春。于是,他呵斥道:“呵呵!小家伙,跟着我们干嘛?没见过人家拍拖?”郑立春战战兢兢、坦诚相告道:“师兄,我们本来是来揍郑雅琳的,没想到,你们已经和好了。这下我们就放心了。”说着,他冲苏春华连连拱手。

  一听这话,苏春华与郑雅琳俱哈哈大笑。苏春华笑道:“‘哈哈!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无论我们俩之间发生什么,你们都不准对她动粗,一根毫毛都碰不到。大人的事,小孩子甭操心!今天我放你们一马,下不为例。”说罢,他放开了手。见此情景,郑立春一溜烟似的跑了,其他几个小伙子也赶紧溜之大吉。

  望着他们几个远去的背影,郑雅琳又格格笑个不停,心想:“看来苏春华可不好惹,小心为上!”。

  接下去,俩人手拉手回到学校,各回各自的宿舍去了。郑雅琳在女生宿舍楼下挥手告别,苏春华依依不舍。但现如今,苏春华心中有底了。

  回到宿舍,洗漱已毕,躺在床铺上,苏春华乐不可支,喜上眉梢,激动万分,辗转反侧,以致于一夜未眠。

  杨高强早早就赶回青岛了,与赵晓丽胜利大会师,俩人再续前缘,经常在赵晓丽宿舍的房间里过着男欢女爱的日子,如鱼得水。

  很快,郑雅琳就赴北京了,到中国南光报了到,开始上班了。

  苏春华自然返回老家,到石家庄外经委上班了。

  陈立清则与邵莲结伴而行,一起到中粮报到,也都上班了。

  于小雷在一心一意地“草创”他的于雷油品公司,心无旁骛。徐倩倩在广东轻工,公司离他仅百步之遥,他都无暇去看她。他的事业心也太强了,完全冷落了徐倩倩。见状,徐倩倩好失望啊!但她向来认为男人事业为重!她耐得住寂寞,无怨无悔。

  苏春华回到石家庄之后,渐渐感到度日如年。尽管他是响当当的本科生干部,此时正是难得的人才,但是外经委的领导们一点也不待见他,糙活累活都推到他身上,完全忽视了他的专业。说白了,他现在是个打杂的。工资更是可怜得惊人,每月不到两百块。而他这人仍秉持“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信念。他广交朋友,花起钱来大手大脚,这样一来,他每月捉襟见肘、手头紧紧巴巴的。

  于是,他每天给郑雅琳打电话,在电话里倾诉衷肠,难免抱怨一番。郑雅琳这时也是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除了安慰他几句之外,也是无计可施、一筹莫展。为了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她特意给苏春华发了一个短信——宋朝词人晏几道的《长相思》。词曰: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想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郑雅琳现在月薪一千多块,勉为其难,只好每月坐车到石家庄看望苏春华一次,不时慷慨地“救济”他一下。对此,苏春华感恩戴德,并不推辞。俩人情投意合,俩人的感情仍处在沸点上。

  现在,苏春华一心想的都是尽快“跳槽”!“跳槽”!“跳槽”!

  半年之后,实习完毕,苏春华终于落户石家庄。现如今,他已经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这天,上午九点多,苏春华正在办公室与同事闲聊。忽然,他的手机响了,他拿起手机,一看,来的是于小雷的电话,于是,他赶紧打开手机,“喂”了一声。电话那头,于小雷不紧不慢地道:“一根筋,听说你在河北很落魄,不如过来帮我吧,薪水从优,就是忙一点,乐意吧?”真是“及时雨”!苏春华乐坏了,他在电话里忙不迭地道:“我苏春华说过的,随叫随到,决不食言!好,我这就南下!反正河北我已经早呆腻了。‘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然后,三言两语,俩人就说定了。

  苏春华随即打电话给郑雅琳,向她一五一十地告知此事。郑雅琳笑道:“既这样,你就去呗,我可没有把你拴在裤腰带上,随你便!我乐观其成。”说罢,俩人挂断了电话。

  于是,苏春华赶快收拾,买好了赴广的飞机票。

  苏春华一下飞机,马上感觉有一阵热浪扑面而来。于小雷亲自开车来接机。苏春华十分感动。

  这时,广州的天空阴沉沉的,狂风大作,飞沙走砾,黑云翻墨,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污染物的气味,几乎令人喘不过气来。眼看要下雨了。一路上,俩人热乎得不得了。于小雷现在很健谈,引经据典,谈笑风生。能离开石家庄那个令他斯文扫地的地方,现在苏春华很开心,很知足,他只是面带微笑,静静地听着,言谈之间,“三句不离本行”,不是来一句“呵呵”,就是一句“哈哈”。

  可是,一到了于小雷的公司——于雷油品公司,苏春华就顿时傻眼了。这是处于旧城区的一间二十平米左右的平房,房子不但破旧,而且简陋,还不如他在石家庄的办公条件好。里面用木板隔开,放置着七八个办公桌。正在办公的都是清一色的几个小姑娘。见状,他不禁大失所望,心里嘀咕起来:这个皮包公司靠谱吗?但事已至此,既来之,则安之,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时,瓢泼大雨随着电闪雷鸣哗啦啦地下来了。听风听雨,苏春华的心不由地为之一爽。于小雷忙着为他介绍各位同事,最后苏春华也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一番。他坐到为他备好的办公桌前,赶紧打电话给郑雅琳,报了平安。接了他的电话之后,光听语气,郑雅琳就猜得到,此时此刻,苏春华的精神很郁闷。

  苏春华明白,于小雷的口袋里其实“并不缺银子”,这样做纯粹是为了掩人耳目。不过,苏春华也清楚,富豪们的“第一桶金”是很难分清是黑还是白的。

  于雷油品公司仍处于初创阶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于小雷天天奔波于黑白两道上,过着“走钢丝的日子”。而苏春华既要做副总,管理公司日常事务,又要做财务部经理。说是财务部,其实就是他和出纳俩人,他还得兼做会计。别看公司不起眼,业务却很繁忙,日进斗金。苏春华天天忙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

  只有到了深夜,苏春华才能抽出空来,打个电话向郑雅琳叫苦不迭。半年下来,因了广州潮湿的缘故和过度劳累,他患上了颈椎病,经常发作,一发作起来,整个人就疼痛难忍、坐立不安。但他也并未向于小雷提及,而是强忍疼痛,为公司卖力。于小雷对他的敬业精神十分欣赏,当面和背后都对苏春华啧啧称赞,赞不绝口,并不断给他加薪。可以说,目下,苏春华在广州虽然收人不菲,但度日如年。只有郑雅琳明白他的处境,为他担忧,为他哭泣,为他揪心。

  苏春华不在的日子,邵莲自告奋勇,经常与郑雅琳互通电话,说说知心话,东拉西扯地闲聊。一有空,俩人就聚在一起,吃吃饭,逛逛街,购购物。她们俩是真正的闺蜜,俩人间无话不谈。

  这样以来,邵莲反而大大地冷落了陈立清,令陈立清焦躁不安。

  工作以来,陈立清与邵莲在中粮就过得很滋润。宿舍是一人一个单间,月薪都是三千多,而且福利优厚,公司不时发这发那,吃不了,俩人就往郑雅琳这边送,就当走亲访友。关键的是,他们的领导都是和蔼可亲的长者,待他们俩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里外不薄。这样,俩人脸上都透着喜气,过着“乐不思蜀”的日子。俩人几乎形影相随。他们俩偶尔会跟郑雅琳聚一聚,不外乎一唱一和,大谈特谈他们公司的福利。看到他们俩那副得意洋洋地样子,郑雅琳就禁不住自惭形秽。

  次年夏天,郑雅琳特意请了个探亲假,到广州看望苏春华。于小雷特意驱车载着苏春华去接机。

  广州正值酷暑,烈日炎炎似火烧,风吹到身上都是**辣的。刚下飞机,热浪扑人,她就出了一身热汗,觉得浑身不自在。

  一见之下,郑雅琳觉得,苏春华的境况简直不堪入目。整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憔悴不堪。于小雷倒是肥肥胖胖,红光满面,一脸富态。再一看于小雷那破破烂烂的公司,郑雅琳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以她“小辣椒”的脾气,本来一时冲动就要拉着苏春华离开的,但一想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强忍住胸中的怒火,她就禁不住揶揄站在一旁的于小雷道:“阿雷,敢情拿我们苏春华当牛使唤呢,好好看看,仔细瞧瞧,您倒是肥头大耳、雄姿英发,一副大老板的派头,可他都皮包骨头、骨瘦如柴了。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人心隔肚皮’啊!”说罢,心一酸,她珠泪盈眶。于小雷察言观色,忙道:“一段时间以来,公司是忙了些,我们俩都忙得不可开交、焦头烂额。你们俩放心吧!过一阵子,公司走上正轨,苏春华就轻松多了。创业维艰嘛!事业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以后会好好照顾苏春华的,你一百个放心好了!”说着,他不由地交叉搓着两手,陪着小心,生怕郑雅琳发火,翻脸不认人。

  苏春华特意请了一天假,陪郑雅琳到越秀公园转了一转。郑雅琳一直挽着他的臂膊。有郑雅琳在身边,苏春华顿觉一身豪气直干云霄,心情倍爽。公园里风景如画,俩人聊着聊着,郑雅琳就禁不住泪流满面,一面掏出纸巾来揩拭眼泪。苏春华一时手足无措,只能好言相劝道:“雅琳,我的身体是铁打的,累不垮的,以后我会注意的,你注意自己的身体就行了。”说着,他紧紧地拥着她,不住地安慰她。俩人的感情处在沸点上。

  之后,于小雷特意为郑雅琳买了机票,又和苏春华一道送她到白云机场。苏春华与郑雅琳依依惜别。临别,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多情自古伤离别,俩人俱泪如流泉。

  郑雅琳带着一心的牵挂和不安回到公司,此时此刻,她下定决心,要让苏春华早日来到自己的身边。

  自从广州一别之后,郑雅琳每想起苏春华的境况,就寝食难安。她禁不住日夜思念他。她又给苏春华发了一个短信——宋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郑雅琳也是个急脾气,容不得多想,她开始行动起来。

  为此,她有事没事地时常出入公司老总的办公室,与老总们东拉西扯地闲话家常,不时送给他们一点母亲寄来的广西家乡土特产。渐渐地,她跟几位领导都混熟了。

  不过,少见多怪,公司里流言蜚语满天飞。人们甚至凭空捏造,说她与几位老总有染。

  这种传言,一传十,十传百,慢慢也传到身在广州的苏春华耳朵里。“人正不怕影子歪”,苏春华完全相信她的清白和无辜,他丝毫不怀疑她的人格。他心如明镜似的,十分清楚,郑雅琳正在为自己四处奔走呢。他对她除了感激,就是感恩!他对她思牵梦绕,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到她的身边。

  郑雅琳自然也摆脱不了谣言的干扰,但她大义凛然,我行我素。闻讯,苏春华天天打电话给她打气,这样她很安心。她有着苏春华的支持和理解就足够了。她很坚强,如同《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她豁出去了,不达目的不肯休!她对苏春华思念成疾,没他靠着自己的肩膀,她睡不好觉,吃不下饭。说白了,就是不放心。她也跟苏春华一样,日渐憔悴。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坚持不懈,一直在为苏春华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秋末的一个早晨,郑雅琳匆匆忙忙地吃点早餐,一大早就赶到公司。公司里其他同事一个还未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她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忙忙地来到老总的办公室。老总见她进来,知道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有事相求。于是,老总乐呵呵地道:“请坐吧。郑雅琳,你呢,经常光顾我的办公室,肯定是有事相商。我呢,‘明人不说暗话’,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你在为人寻找工作机会。”听了,郑雅琳抿嘴一笑,笑盈盈地道:“老板料事如神,佩服!佩服!我的确想为男友找个工作,让他呆在我身边。这事还请老板出手相助,大恩大德,没齿难忘!”听了,老总绽开笑颜,悄声道:“你是‘命大福大造化大’!我昨天才知道,咱们的瑞丽分公司恰好缺一名财务,不知你男友的专业是否对口,对口的话,我一句话的事。”说着,他挥了挥手。听了,郑雅琳简直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忙道:“老总,他和我大学是一个班的,也是会计出身,工作经验很丰富。您就给他留住这个位子吧。我得赶紧把他从广州招回来。太感谢了!”听了,老总含笑点了点头。说罢,郑雅琳就急匆匆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事不宜迟,她马上给苏春华去了电话。

  接到郑雅琳的电话,苏春华心中暗喜,对着手机开开心心地道:“哈哈!好,小辣椒,你真能干。我这就通知于小雷,这里一交接完毕,我就立即赴京。放心吧,我在这实在是呆够了,还是靠着你的肩膀好。”郑雅琳又在电话里再三叮嘱他赶快交接工作,动作要快,时间不等人。之后,待她说完,苏春华挂断了手机。喜事临门,兴奋不已,苏春华不由地在办公室蹦了个高。

  当苏春华向于小雷请辞的时候,于小雷禁不住感叹唏嘘。他太舍不得这个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不辞劳苦的帮手了。他特意塞给苏春华十万元奖金,再三叮嘱道:“阿华,等公司做大了,到时一定再过来帮帮忙!别忘了,咱们是兄弟。你答应我的。”听了,苏春华并不作声,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这样,于小雷也很仗义,特地为苏春华买了回京的机票,并亲自驾车载他到白云机场。俩人挥泪告别。苏春华有那么一丝丝感动。他答应于小雷道:“阿雷,需要我的时候尽管开口,我还是那句话,随叫随到!”听了,于小雷十分欣喜。

  送走苏春华,于小雷又得意洋洋地去“走他的钢丝”去了。惊心动魄,但于小雷需要这种刺激。

  这个秋末,北京到处是一道道红叶,连着一道道黄叶,掩映高高林立的楼台,天高气爽,秋风萧萧,风景如诗如画。

  苏春华乖乖入京,郑雅琳亲自到北京机场迎接。俩人甫一见面,就紧紧拥抱在一起,俱热泪盈眶,泪湿衣衫。郑雅琳已经尝够了离别的滋味,她终于决定与苏春华同居。

  晚上,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夜色深沉,听风听雨,郑雅琳的室友识趣地离开了,宿舍里只有他们俩人。郑雅琳特意点起一根红蜡烛,放在窗台上。然后又将电灯关了。烛影摇红,屋子里颇有几分浪漫的气氛。“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俩人都预感到,接下去,将要发生什么。因此,俩人只是默默地吃着郑雅琳亲自做的饭菜,含情脉脉地看着对方。“此时无声胜有声”!

  饭毕,洗好碗筷,郑雅琳大大方方地引郎入室,大大的双眸冲着苏春华流光溢彩,用意不言而喻。苏春华怦然心动,明白他们的感情早已达到沸点了。“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于是,他用双臂抱起她,将她轻轻放到她的床铺上。俩人遂效鸳鸯戏水,尽**之欢。

  春风几度,浓情几度,欢愉几度。

  都是正当年,俩人玩起来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其甜若蜜。

  苏春华最怕写东西了,尤其是个人简历啦,工作汇报啦,个人总结啦、、、、、、等等。他即使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几百个字。次日一大早,缠绵一番之后,郑雅琳只好凭他口述,为他认认真真地代写了一份个人简历,并递到瑞丽分公司。由公司老总亲自推荐,瑞丽分公司哪敢怠慢,公司迅速录用了苏春华。

  自此,俩人同居一室,相处融洽。“夜夜笙歌”,共浴爱河,为爱而狂,乐此不疲,其乐融融,幸福满屋。他们俩的感情日日处在沸点上。

  不久以后,奇迹发生了,苏春华的颈椎病居然不治而愈。

  “**苦短日高起。”由于“操劳过度”,很快,郑雅琳日渐消瘦,体重已不足一百斤,轻似赵飞燕,脸色也愈来愈白嫩,颇具少妇的风韵。见状,苏春华笑道:“哈哈!看你,小辣椒,有了我,你一下子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啦。我可劳苦功高!”郑雅琳羞得满面通红,娇嗔道:“唉!你这个男人,得了便宜还卖乖!没想到你这个男人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我哪受得了!欲不可纵,适可而止,以后得节制啊!”尽管身段越来越苗条,但是她朝朝精神抖擞,日日兴高采烈。现在,她已经无法离开苏春华,似乎一步也不行!

  苏春华已经在瑞丽分公司上班了。专业对口,工作经验丰富,苏春华干起来得心应手、轻轻松松。一面上班,他一面与郑雅琳过着男欢女爱的日子。小生活称心如意,他很知足。郑雅琳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苏春华又开始靠着郑雅琳的肩膀,他安心,她放心,他对郑雅琳几乎言听计从。

  由于俩人同居的生活太幸福,俩人的感情一直处在沸点上,郑雅琳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苏春华则开始发福了,身体更加壮实、更加威猛。炒菜做饭苏春华一概不管,家务更是不闻不问,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下班,他还是坚持不懈地到郊区打他的长拳,意在强身健体。见状,郑雅琳只能不停地抱怨,唠叨而已。除了偶尔向邵莲打电话诉诉苦之外,她毫无办法。其实呢,苏春华除了烟钱之外,薪水悉数上交郑雅琳,甚至连在广州于小雷给他的十万奖金也早早打在一个银行卡里,将卡交给了郑雅琳。对此,郑雅琳还是蛮感动的,毕竟他们俩还不是夫妻嘛!他就这样相信自己,紧紧靠着自己的肩膀,多好的一个男人!真是可以信任和依赖。

  但是,苏春华是绝不肯低下头来同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的,他认为,那本来就是女人的活。对此,郑雅琳实在无计可施,一筹莫展,但一想起当年自己对他的折磨和摧残,她就自觉惭愧,只能埋头苦干。不过呢,一起过日子,有点小摩擦也在所难免,无论如何,俩人现在相依为命、相濡以沫。待要足时今足矣,俩人都很知足。

  冬天携风夹雪到了。枯枝败叶处处皆是,除了松柏之外,其它树木都毫无例外地变成了秃子。俩人都穿上了羽绒服。

  但俩人的感情一直处在沸点上。时时在一起卿卿我我。

  这个周六早晨,难得是个好天气,碧云天,黄叶地,北风轻轻而不凛。

  俩人刚起床,苏春华就接到母亲的电话,说下午到北京来看看他们俩。苏春华心想:“大冬天的,二老来干嘛呢?”他随即将这事告诉了郑雅琳。对于老两口突如其来的到来,郑雅琳也是疑惑不解。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