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很坏 33.梁祝化蝶传奇11
作者:乱世繁芜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走了一半的道,一骑马公子看了他一眼,翻身下马,问:“老丈,这是你何人?”

  老头见他锦衣华服,还十分谦逊,忙笨手笨脚回了个礼,把事情缘由一说。

  年轻人眉头紧皱,道:老丈,这事儿您甭管了,没得被那祝家嫉恨。这位与我有一面之缘,您早早回去,我送他回家。

  来人不是别个,正是马文才。他于红罗山中寻不到大师父,想着曾听大师父说过与祝家还有一件未了的官司,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跑一趟。和尚没找到,遇上个半死人。

  月明星稀,鸟雀安睡。梁家被人叫开了门,儿子被扛了回来。梁母大惊失色,把儿子安置下又连忙命老奴出去寻医。

  大夫来了,却摇头。五脏六腑都受了重伤,恐有出血。金戈刀枪的外伤还能清创包扎,内伤如何医治只有看着他油尽灯枯,耗尽生机。

  梁母颓然坐在地上,哭都哭不出来。

  梁家小妹坐在床边,替哥哥擦脸,低垂着双眸,手微微抖着。忽而一扔帕子,从内室提出一把长剑来,步伐汹汹往外走。

  马文才一招拦下了,梁家小妹却不管不顾,提剑挥开马文才,一门心思往外冲。

  “回来!”梁母一声暴喝,你要让娘一口气买两副棺材吗?

  “对对对,又不能打折,不划算。”有人从外面进来。

  马文才眉眼立刻柔和,转怒为喜,道:“大师父。”

  梁母带着哭音,眼泪“哗啦啦”决堤涌出:“圣僧,求你救救我儿……”

  “使不得,使不得。”大师父让过,快步走到梁山伯床前,这小子与若虚关系不错,大师父占着人家的身体,不能坐视不管。要不是有收服的狐妖通风报信,他还不知道本应该三个月后事情,竟然提前发生了。

  大师父这些天在外面收集草药,光有百年苔,十年寒露根本就没法对付梁山伯那一劫。一把脉,坏了,梁山伯体内阴阳二气如黄河决堤般外泄,耽搁久了,就是他也束手无策,还好赶过来了。

  “亲儿,又得劳你跑一趟。”

  “大师父您说。”

  “去一趟祝府,偷也好骗也好,从祝英台那里要一瓶眼泪水儿来。”

  马文才连句“为什么”都没问,纵步往外,跨马而上,疾驰夜奔。

  大师父很欣慰,马文才,老衲可是在为你制造拆散梁祝的机会,好好把握。等了两个时辰,天光微微亮,便听得马蹄声错落,两匹马停在院外,一少年风似的冲了进来,落到梁山伯床前,脚都软了,脸色苍白,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嗓子里发不出一个完整的音来。大师父把人往前推了推,“都哭他嘴里去。”

  祝英台慌乱点头,眼泪水落了躺着的人一脸一嘴,哭了半炷香的功夫,山伯兄的脸上灰败之色慢慢褪去,渐渐有了些光泽,众人心中一喜,祝英台也高兴了,连忙擦了擦眼泪,“山伯——”

  “别,你别停,你有任务,快哭快哭!”大师父端上一杯水,“补充水分。”

  祝英台哭笑不得,眼泪出不来了。

  大家伙儿心急火燎地催啊,这位公子,您可劲儿哭啊。

  祝英台努力努力,想想这些年的委屈,眼泪哗啦啦又出来了,便哭边道:“山伯兄啊,你可快点儿好吧,英台还等着你来娶我啊。哎呦呦,山郎诶,你快好哦,英台等你哟……”

  梁母在旁边心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梁山伯许是听到了心上人的声音,竟然缓缓睁开眼睛,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双手握住了祝英台的手,声音轻得听不清:“你来了。”

  “嗯,我来了。”

  “不走了?”

  “不走了。”

  梁母越看越瘆得慌,上前分开两人的手,擦了把泪道:“儿啊,你可醒了,娘差点被你吓死。这位便是你的同窗好友,祝英台吗?”

  祝英台连忙称是,给梁母见了好。

  梁山伯虚弱地喊了一声“娘”,眼睛却在找祝英台,眉宇间的焦急之色毕露。

  梁母多了解她儿子啊,这孩子从小听话,从不曾争取过什么,今日这般……她让开了身子,站到了一边。

  大师父心道,到底是我的好亲儿,将祝英台直接喊来,梁母见到这二人,绝对不会让梁山伯再让他俩交好。得意奸笑。

  梁母心道,儿啊,只要你平安无事,你爱和谁好,和谁好,娘管他什么老梁家的千秋万代!

  天光大亮,大师父给梁山伯煎了第一副药,祝英台亲自喂他喝了下去。药是苦的,用了人间三大苦,黄莲、苦参、龙胆草,以苦味激发体内五脏六腑淤积之毒。梁山伯一脸笑意,情意绵绵喝了下去。

  马文才纳了闷,偷着尝了一口,没把舌头吐出来。

  到了晌午时分,祝家来人喊少爷回去了。来人是个老管家,跟随祝父多年脸色很差,硬邦邦道:“二公子,家里可又请着高僧了,回去吧。哟,马公子您也还在啊?问您好,不知您与这梁家……”

  大师父挥苍蝇似的一挥手:“去去去,有你什么事儿啊?”

  那老奴吃了瘪,没说话,悄悄抬眼往屋里打量。

  祝母自知惹不起,没搭理他,扭身进屋了。梁家小姐知道与这老奴为难无益,扭身也进去,把门关上了。祝英台与他说:“根叔,你待我与若需大师说两句话便走。”

  那老奴一个人在院子里晃荡,很无趣。

  屋里,祝英台一拱手,对大师父道:“大师,求您助我重拾女儿真身,我如今是知了,不管是男是女,祝家均不会放过我,谁让我吃了祝家十六年的饭呢?他们口口声声我欠着祝家的,可当初生下我之时,怎么不问问我可愿意?

  “如今我父每日请一些和尚老道来,纸符香灰吃了不少,苦药渣滓吃了不少,再这么折磨下去,我怕我要把山伯兄先走一步了。我听得我父与我母悄悄商议,若是这一年之内还是找不到破解之法,便从旁系找一个年龄相当的女子,让她做了祝英台,而我……就当没生过了。”

  大师父长叹一声,道:“骨肉血亲,何至如此,这生下来不是结亲,倒是结仇了。你要变回女儿身可以,只是这桩官司,还得回你祝家才能了了。行了,跟你山伯兄道一声别吧,这一去,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

  祝英台默默点头,进去坐在梁山伯旁边,许久没有说话。

  “去吧。记得在草亭说过,只要没死,我就会来。”

  “只要没死,我就会等。”

  “地狱人间,生死同往。”

  “地狱人间,生死同往。”

  两人松了手,他们万没想到,再次见面之日,竟是那样的情景。(更多精彩,全文在jin.jia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