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誓不为妃 第二百六十七章 公主一脉
作者:枯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武夫子曾经曰过:面对危险,反应要快!

  “小心身后!”几乎就是刘得海大喊的同时,身后有数道劲风袭来,我大喝一声,滑墨阙在手,按机关将剑身弹出三尺,回身就是一扫。

  “锵”

  墨阙之华,谁与争辉。

  有火花撞砰而过,已追近身前的五六只暗箭当即被削成两段。

  “小心!”

  几乎就是在我滑剑的同时,轩辕宸“沧浪”一声拔出腰间的盘龙软剑,一步跨在我面前护住我,运内力猛的一震

  “砰”

  黝黑尖利的利箭似是撞到一屏气墙,受力之下,瞬间倒飞出去,与后面紧随而来的利剑相撞,发出乒乒乓乓的一阵乱响。

  第一波暗器虽是堪堪化解,但左右两边又是传来劲风,众人纷纷亮出兵器,运内力左右迎击。

  “怎么回事?”轩辕宸护在我身前,我一边用剑挡着流矢,一边大声问。

  刘得海急的一头汗,回道“主子,这门上九联锁根本不是开门的机关,这就是个坑,不管多小心,不管怎么按乾坤顺序解锁,到最后都得触中机关。刚才属下在金字门处折了,这才引了暗箭出来。”

  “那怎么办?”对于机关,我懂的不多。但看着箭雨一轮比一轮急,起先只从前方来袭,现在竟是从四面八方飞过来,这么下去,反应再快都抵不住。

  刘得海没应我,紧盯着那九联锁,又盯着石门看了一会,一咬牙,卯足了劲儿将那锁链一拽。

  “咔”

  那链子被拽长一截,紧接着,有“轰隆隆”的声音响起,石门自两边分开一条缝,而剑雨也应声停下。

  “快,门只能打开一会儿,大家快进门。”

  刘得海一声呼喝,铭奇第一个闪身而进,轩辕宸拉我一闪,也行将进去,众人紧随其后,待大家都进门了,刘得海松开那九连锁,在石门关上的同时飞快闪身过来。

  “竟然这么简单,只要转一下锁链,门就开了。”

  余惊过后,铭奇忍不住感叹一声。

  我心中也是唏嘘。

  不错,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季云常曾经与我讲过,机关奇巧之物虽是精妙,但大部分都存有障眼法。

  这九连锁看着简单,解锁却极其复杂,任谁都会将注意力放在解锁上,却不知,局中有局,反而忽略了最简单的东西。

  当然,这些东西,就跟变戏法一样,有时候要等事情过了,方才反应过来

  先前一番迎挡,火把也灭了不少,铭奇这便又用用火油浸了几簇火把,点燃后,周围也便亮了起来。

  与门外的简糙比起来,这里简直精致又精致。水磨的平滑青石地面,浮刻的各色壁画,吊格子棚顶上坠一盏雕了九兽图的铜油盘长明灯,秋瑾跳上去看了一眼,里面油已经烧尽了,一枯黑色的灯芯粘在铜盘上。

  这里是个石室,只有外面的一半大对面也有一个石门。经过了刚才的事,谁都不敢早有大意,秋瑾便又掏出登山爪探看着,一路小心的行去石门处。

  刘得海上前探看两眼,左拍拍,右敲敲的,最后又从腿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小铜锤敲击那石门几下,眉头一下就凝住了。

  “主子,这根本就不是石门,而是雕刻成门模样的一堵石墙。”

  石墙?

  我马上凝神去看,对面,可不就是一堵石墙么!

  我又往左右在看

  这石室一共四面,地面,竟然都是石壁

  不是开玩笑吧,宝藏一说传言百年,多少人因此而折,我亦是千难万险才行到了这里,结果,所谓的宝藏,就是一间装潢精致的石室么?

  这

  落差有点大,我一时有些发愣。

  刘得海不死心,怕有机关藏于暗处,这便吩咐众人在石壁上仔细寻找,看看是否有哪个地方有细微暗痕。

  结果可以预知,这里什么都没有。

  “这么会这样”秋瑾很是不可置信。

  她是江湖人,对于宝藏传言,知道的不比我少,一路万难行来,出事的几个兄弟都是她亲手栽培的,如今这个结果,她比我还要意外。

  我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转眼去看轩辕宸,却见他正立在左侧一副壁画前,一手搭前,一手背后,正思考着什么。

  见我行将过去,他弯唇拉住我的手,指着一处壁画道,“小丫头,你看这里。”

  我顺着他指的地方去看。刚才粗略一眼,只觉得这壁画雕工精致,如今细看,画中人物眉眼传神,一颦一笑尽现而出。

  那壁画上刻的是轻歌曼舞图,一众穿着轻纱的女子正在厅堂中跳舞,堂上坐一男子,头戴金龙十珠冠,肩有镂金长甲,手执一金樽,若有所思的看着堂下女子。

  金龙十珠冠

  放眼列国,国之皇者都佩九珠冠,只有曾经的天启大皇,才佩戴十珠冠。

  这是记事图?

  我心思一起,这便行到壁画的最前端,细细的研看起来。

  这第一副壁画,画的是少年天子为冕,受百官朝拜,朝服,发冠,文武百官神色皆都在列,看的出,那少年天子面带微笑,一派意气风发。

  第二副画的天子便装去街市,在一方木偶摊位前,遇到了一名倾城女子,那女子回眸一笑,红颜倾国。

  再往后,画的是少年天子回去后,晨起愫梦,处处都是那倾城女子,不久后,天子再次便装出巡,行至木偶摊位前,却是在也看不到那倾城女子。

  回宫后,他日思夜想,久久不能忘怀,这便派了宫中三万锦衣卫,出皇城遍寻天下寻找。

  但是,这世间永远不存在公平,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结果

  三年后,锦衣卫终于寻到了那女子的下落,可惜,那女子早以嫁人,半年前,因为早产,竟然红颜归去了。

  此时的少年天子已经蓄起了胡须,听到这个消息后,眼中无限凄凉,悲痛之下,他觉得女子之死,皆因其嫁了人,迁怒之下,当即下令斩杀女子夫家

  画风一转,天子出游归来,有一俊俏女子跪与长宫门口,抬眸间,与那倾城女子有八分相近,天子愣神后,亲自下了龙辇,将那女子搀扶起身,一手揽腰肢,一手勾起她的下巴。

  片刻凝视,天子拦腰将女子报起,上去龙辇

  第十副画,是那女子穿着溜金袍子坐在窗前,她一手抚着肚子,一手拢着鬓角碎发,眼神微微含笑,凝视远方

  随后,是那女子生产,诞下一名公主,那婴孩肩膀处,赫然有一朵血红的驼花

  驼花

  那公主身上的胎记,竟和我肩膀上的印记一样

  远本以为,我苏倾沐只是天启皇亲,没想到,竟是公主一脉。

  我缓了一下,又继续去看

  那女子诞下公主,本是喜事,但宫中嫔妃早就视她为眼中钉,肉中此,就此放出传言:驼花出,天下覆。

  为天子者,望四海升平。

  这谣言一起,瞬间传遍四海,众潘王以此为由,纷纷蠢蠢欲动,这便有了那副,他坐在厅堂中,若有所思的壁画来。

  我猜,这天启大皇,是爱那女子的

  因为接下来的壁画中,刻画的是因为驼花之谣言,朝中大臣纷纷启奏,要求将那女子和小公主施以火型,以灭天下悠悠之口,为逼其就就范,竟然出现了罢朝的状况

  天启大皇最后没了办法,便用了一招李代桃僵,将一名宫娥划花脸,穿成女子模样,又在民间寻了一初生孩子,在肩膀上汇涂出一方红记,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施以火刑,另一方面,用一种奇怪的药物,将小公主身身上的红记隐去,秘密将二人转移出宫

  事情到此,本该告与段落,但驼花传言不但没有消减,反而越传越猛,传到最后,天启大皇自己都有点信了。

  此时各地潘王已经有了起兵的心思,他左思右想后,便派了暗卫于民间搜集珠宝,并寻了大批能工巧匠,以驼花佩为钥匙,建了这宝藏,想着有一天真因驼花覆国,也可凭此东山再起

  壁画到这里,就算结束了,但我确实越来越迷糊了。

  以壁画中的图刻来看,天启大皇却是建有宝藏的,但是,这里分明就是一间石室,哪有半点珠宝的影子。

  难道

  宝藏,另有其他地方安放?

  那也不对。

  既然洛儿手里有这玉佩,还有行至这里的皮图,这宝藏应该在这里才对,没道理另寻它处啊

  难道,正确的路,在刚才那间石室?

  我这便又凝神,穿透石壁仔细去看入口处,那边,也只是一间石室

  对了,山岙!

  我怎么忘了,我们是在山岙处,这一路行来,地势越来越高,这片山岙四面皆是溶洞,空间不大,但是下面,就不一样了!

  真是大意,光看眼前,忘了脚下。

  我马上低头,凝神仔细的去看地面青石。

  一块一块,我看的很是仔细,终于在右侧挨着壁画的很大一片空洞,虽然看不清下面是什么情况,是路没错了!

  我行近过去,敲敲地面道,“刘兄弟,你过来看看,此处可是机关?

  刘得海赶紧行近过来,细细观察之下,眼睛顿时就亮了,“主子,这却是一处机关。”

  也不犹豫他当即细细研究起来,约有盏茶功夫,他在壁画底端一个不起眼的小凸起上一按。

  “咔嚓嚓”一等声细碎的裂响,地面当即裂出一片黑洞。

  铭奇执着火把往下探了探,道,“下面有楼梯,不过很深。”

  有路就好,就怕没路。

  我一点头,铭奇当即行将下去,不大一会儿便传信,说一路安全,可以下去。

  众人这便执着火把下梯,我与轩辕宸行在最后,才刚下去几阶台阶,头顶“咔咔”几声,青石地面合回原样。

  这楼梯很长,行了许久才到底。

  举火把来看,此处四壁皆以青滑石铺嵌,往前是一个岔路口,左右两边各有一条路。

  铭奇小心的行至路口,举火把往里照探,路很深,一眼望不到头。

  “主子,我们走哪里?”秋瑾问我。

  许是这两日力量用的太多,我又想凝神去看,突然一阵眩晕。幸亏轩辕宸在侧,不然定会跌倒。

  他一皱眉,赶紧从袖间拿了颗丹药,我含化后,觉得略是好了一些,却不敢在用。

  这时,刘得海也走回来,禀报道,“主子,属下看过了,路口没有机关,一切正常。”

  “既然如此,走左边吧。”我往前一指,众人得令,大步向前。

  “可是能走?”轩辕宸问。

  我点点头,他便拉着我往前走。

  行到路口处,我突然感觉脚下的地面似有颤动之感,虽是奇怪,也并未在意。

  就这样,行出近一个时辰后,路渐渐宽了,我怕有机关之类的,便让众人亮兵器前行,小心翼翼有行了两个时辰,路又开始变窄,好容易前方有了出口,快步行出,发现竟是下来的地方。

  还没等诧异,头顶突然“咔嚓嚓”一阵碎响,有一人影跳下来。

  “宁安郡主,别来无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