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似你 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思
作者:抓住风的衣袖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今日族学休沐,二房的孙辈们和江皓表哥约好了一起研读老师布置的功课,就约在隐石亭。网ん.

  隐石亭建在花园里约三四层楼高的坡上,视野开阔,能将二房大半的风景尽揽眼底。

  江皓和堂弟们见过礼,便替他们解答疑惑。他学识出众,引经据典,往往能一语中的,令几个堂弟心生佩服。

  最小的江沅今年才九岁,看的书还比较浅,坐在一旁看了半天,突然说道:“皓表哥真厉害,什么都懂。”

  类似的夸赞江皓听过许多,也不沾沾自喜,谦逊道:“人外有人,我这点微末学识可比那些真正有才学的人差远了。”

  “真正有才学的人?”江沅想了想道:“是像四叔那样的吗?”

  那个和自己差不多年纪却被捧杀的二房四爷?听说幼时虽慧极,后来却只勉强考了个秀才功名,如今在打理家中庶务?太爷爷说得对,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江皓微微一笑道:“我与四堂叔来往不多,不过跟着太爷爷见过许多鸿儒学士,他们当年都是金榜题名的才子,气度风采着实令人倾慕。”

  江沅想起父亲和伯父们在一起的谈话,又道:“四叔当年去京城探望我们,也像堂哥这样教我们功课,好像什么都难不倒他,听父亲说如果四叔参加科举,说不定能考个状元呢!”

  他的同胞哥哥江旻闻言拉了拉弟弟的衣袖,朝江皓解释道:“沅儿年纪小有些话记岔了,我倒不曾听父亲说过这话。”

  江皓心中虽诧异,却也没放在心上,继续和他们读了会书后觉得有些乏了便站起身四处走走。

  他站在亭边,极目向四周望去,不远处一个青松环绕的院子里显出一抹熟悉的窈窕身影。

  他呼吸微滞,眼神立即黏在了那人身上,眨都舍不得眨一下,直到佳人离去,踪迹难寻,才收回视线。

  二房老太太的居所并不是这里,淑儿来干什么?

  “那里是什么地方?”他想了想,向一旁的江旻问道。

  江旻瞧了瞧,道:“那是四叔居住的卧溪别馆。”

  江皓心中微动,又道:“四堂叔好像常年不在府中?”

  “听母亲说四叔打理家里的产业,一出门就是好几个月,这卧溪别馆平日里也很少有人,清静的很。”江旻道。

  江皓点了点头,念头转过,突然轻轻一笑:“家族大了就有一点不好,年纪小的反而辈分高,见了面还需尊称一声长辈。之前我在花园遇到位姓沈的表小姐,分明比我小两岁,我却要喊她一声表姨,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江旻也深有其感地点点头:“恩,我们几个也得这么喊。不过沈表姨平日里很少出门,多是在奶奶屋里头,我们去的时候还会避开,我想她也被喊得不自在吧!”

  “呵呵,想来也是,哪个豆蔻少女被同龄人喊作姨都会不习惯吧,”江皓笑道,“听说沈表姨自小就被二堂奶奶抱进府养着,和四堂叔一起长大的?”

  江旻想起了平日里听母亲絮叨的一些话,点点头:“恩,听母亲说奶奶特别喜欢表姨,一直养在身边,还说——”意识到后面一句不妥,他立即收了声,转移话题道:“皓堂哥,今年的秋闱你不参加,是等下一次再下场吗?”

  “我才学尚浅,今年是肯定不会下场的,下一次…应该会吧。”江皓眼神闪过一瞬的黯然,复又清明,答道。

  “那样也好,说不定我努努力还能和皓堂哥一起下场。”江旻道。

  江皓朝他笑着点了点头:“那我可等着。”

  待他们散了,江皓回了大房自己的住处,强压下的不安情绪顿时在心里翻涌起来。

  他唤来身边的小厮安顺,在他耳边嘱咐了一番。

  “少爷,这…这不妥吧,要是让老爷夫人知道了,一定会生气的,老太爷那里就更不用说了…”安顺一脸担忧和为难。

  “那你就做得隐秘些,我不过让你打听些消息而已,这都办不好,我还留着你做什么。”他淡淡道。

  安顺只得答应,急匆匆跑出去办事了。

  江皓坐在桌案边,却没有看书的心思,满脑子都是沈淑儿甜美的笑靥。

  他索性丢开书,走到床边,从床底下的木箱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副卷轴,缓缓打开。

  一个宜喜宜嗔的美人浮现在眼前,江皓坐在床边,如痴如醉地看着画上的人儿,炽热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淑儿,你再等我几年,我一定会娶你。就算父亲母亲太爷爷都不同意,我也不会放弃。

  这厢沈淑儿从卧溪别馆离开后便去了冯氏那里。

  “怎么,东西送出去了?”冯氏瞧着她红扑扑的小脸,心中就忍不住欢喜,慈爱问道。

  沈淑儿轻轻点头:“恩,让依云往南边送了。”

  她小脸漾着喜悦,又有些不安:“可是表哥不是已经有荷包了吗,还是…别人送的。”

  冯氏拍拍她的手道:“那有什么,一个荷包也不够用,再说你送你的,就是份心意,他知道就好。”

  沈淑儿觉得这话也对,便不再去想,捧起冯氏的手,纤指在她腕间一搭,瞧这架势倒像是诊脉。

  这段时间沈淑儿研究药膳食补,对医道竟起了兴趣,寻了医书学起了诊脉,每日都要替冯氏摸上一摸,再头头是道地点评几句,惹得冯氏既好笑又窝心。

  冯氏看她认真专心的模样,心软成了一滩水,只想把这小人儿永远留在身边才好。

  沈淑儿把完脉,笑得沾沾自喜道:“姨母的脉象有力了许多,说不定是这个月我做的药膳起了效果。”

  冯氏噗嗤一笑,连连点头:“是,我们淑儿可是不世出的医学天才,这几天功夫就学出了医死人肉白骨的本事呢!”

  沈淑儿闻言脸一红,不依地在冯氏怀里扭股糖般撒起娇来。

  最近因为几个媳妇孙子来了,冯氏和沈淑儿相处的时间远不如以往多,倒让沈淑儿心里生出不安,常常撒起娇来。

  冯氏知她心思,心中愈怜爱,好几次夜里留她在自己院中歇着,既是想让她安心,也是给几个媳妇提个醒,不要怠慢了她。

  其实三个媳妇回来前就得了丈夫的叮嘱,要善待沈淑儿,自然不会因为她极得宠而心生不满,反而心中对她隐有感激。

  如果没有沈淑儿陪伴在老夫人身边,她们哪里能够陪着丈夫在京城安居这么多年。如今她们内宅安稳,夫妻和顺,儿女双全,这里面也多亏了沈淑儿的功劳。

  除此之外,她们在这短短一个月的相处中,也敏锐地察觉出了老夫人的一点心思。

  比如,长媳孙氏谈到自己出嫁的大女儿时,说到了淑儿的亲事上,本想着自己热心些,给挑选几个家世品性出众的人选,老夫人却挥了挥手,岔开了话题。

  几次之后,她们自然明白老夫人恐怕心中自有打算。

  然后再注意到丈夫口中极出众的四弟和沈淑儿信件来往密切时,更如醍醐灌顶般,直骂自己蠢笨不开窍。

  至此之后,她们绝口不再提亲事,只对沈淑儿越亲近起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