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天封圣 第二十六章 知礼殿中学周礼(文)
作者:复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原来如此。网.136zw.>多谢池先生指教。”苏起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对学宫中的弯弯绕绕又多了些了解。

  池不平摆摆手道:“哪里哪里,苏公子太客气了。”

  此时,苏起才明白为何池不平作为管事却如此谦卑,甚至于让人有些轻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燕国的世家权势太大,即使是一个中等世家,也是学宫中的这些管事惹不起的存在。也正是因为如此,池不平才对苏起如此恭敬,生怕有任何的怠慢,惹得苏起不喜。

  池不平带着苏起走到广场前,恭声问道:“苏公子,我们是先去教学正殿,还是先在学宫中走走,熟悉一番?”

  “下午的课业还有多久开始?”苏起问道。

  池不平看了看广场中央的日晷,说道:“大概还有一刻钟左右。不过苏公子身份特殊,就算迟到一些,也没什么关系。”

  “学宫的规矩如此宽松?”苏起奇道。

  “咳,其实学宫的规矩还是比较多的。只是苏公子身份特殊,当然可以特事特办。”池不平说道。

  “那还是先去正殿。日后我可以让其他士子带着游览学宫,池先生公事繁忙,就不劳烦了。.136zw.>最新最快更新”苏起说道。

  “公子客气了。如此也好,公子多和其他世家子弟亲近一番,我就不在这里碍手碍脚了。”池不平指了指广场前方的一片大殿,“正中央的知礼殿便是今天讲学的地点,最大的那座殿便是。对了,公子应该对这里的学制还不清楚,我便为公子介绍一番。”

  “教学正殿分为四殿,分别是知礼殿、修书殿、行军殿、治国殿,分别教授周礼、书法符印、兵法和治国之策。每三天授课一次,按照礼、书、军、国的顺序轮换。每次从未时至申时,共计两个时辰。”

  “当然,苏公子若是平日里杂事繁忙,也可以不来,不必像其他子弟一般请假。大体便是这些,苏公子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么?”

  苏起摇了摇头:“没有了,有其他问题,我再去问别的士子便是。”

  “既然如此,我便送公子前往知礼殿。”

  “不必。”苏起摇了摇头,“知礼殿近在眼前,我自己过去便是。池先生公务繁忙,不必送我了。”

  池不平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既然苏公子坚持,我便不送了。先行告辞。”

  池不平离开后,苏起便迈步向前,向教学正殿中的知礼殿走去。.136zw.>最新最快更新四座大殿中,知礼殿修得最为气派,甚至摆齐了足够坐下两百余人的诸多书案后,依旧有极大的空间。

  大殿内正前方是一座三阶高台,铺着厚厚的红毡,看起来华美庄重,想来是教习讲学的座位。高台下是一排排书案,比一般的书案要略短一些,只能供一人使用。每张书案都配有坐榻,案上竹简、笔墨等物一应俱全。

  虽然还有一刻钟方才开讲,殿中却已坐满了各个世家的子弟。这些人有的在读书,有的在闭目沉思,唯独没有人交头接耳地说话,殿中十分安静。苏起尽量将脚步声放轻,迈过大殿的高大门槛,走进了殿中。

  殿中座位基本上已被坐满,左右两边的角落处尚有空位。苏起便轻手轻脚地走到一个靠后的座位旁,屈膝跪坐下来。

  四周全都是一些生面孔,苏起也不禁有些好奇,放眼四顾,打量了一番这些大燕国的青年才俊们。只是看来看去,却没有一个认识的,邹君浩和范鸿济等人都不在其中。想想也正常,这几个人必然早已入学,不可能和苏起一起听讲。

  “你是新来的?周礼教习陈老先生最不喜学生交头接耳、东张西望,你这样子若是被看到了,少不了要挨几句呵斥。”有人小声提醒道。

  苏起转头一看,说话的是坐在他右侧书案的一名年轻士子。这士子和自己年纪相仿,也是十六七岁左右,眉目疏朗,脸上带着一丝柔和的笑意。他的相貌并不出众,身上的长衫也不算特别名贵,却自有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卓尔不凡。

  和这名士子比起来,邹君浩和范鸿济等人仿佛变成了粗鲁愚笨的暴发户。

  “多谢提醒,不知这位公子怎么称呼?”苏起低声问道。

  “我姓周,周承国。”年轻士子微笑道,“你呢?”

  “苏起。”

  “苏起……这名字好熟悉。”周承国若有所思,突然想到了什么,有些惊讶的说道,“你莫非是刚好和‘燕国第一纨绔子弟’、文信君苏老先生的孙子重名?”

  苏起有些无奈地说道:“不是重名,我正是你说的那个‘燕国第一纨绔子弟’。”

  周承国张大嘴巴,片刻后方才反应过来。

  “抱歉,实在有些惊讶,所以失礼了。只是这个名头实在太响,一不小心便说了出来。”周承国歉然一笑,当面称对方为“纨绔子弟”显然不妥。

  “无妨,其实我一点都不在意这个名头。”苏起无所谓地说道。

  “幸会,幸会。不过我建议还是等下课后再慢慢结交,若是我们说话时刚好被陈老先生逮到,那可是大大的不妙。”周承国低声说道。

  “好。”苏起点点头,两人便各自转过头去,不再说话。苏起想了片刻,没想出燕国有哪个世家是姓周,不过燕国有世家大大小小百余个,有自己不知道的世家也是极正常的事情。

  苏起翻开桌上书简,发现是《周礼》中的一册。苏起读过《周礼》,但实在对其中的尊卑观念及诸多礼仪不甚认同,所以基本上等于没读过。

  周礼卷帙浩繁,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乃至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典章制度,无所不包。燕国对周礼的重视程度极高,甚至设有太祝这种专门研究周礼的显要官职。只不过这些士子们修学时间有限,自然不可能研究得那么深入,学宫也只是节选一些重要章节讲授而已。

  苏起正在百无聊赖地翻看着,突然感觉到大殿外有人走入。此人脚步稍显虚浮,步速极缓,显然是因为年事已高,腿脚多有不便。苏起知道是教习先生来了,非常想扭过头去看看教习先生的模样。但考虑到周承国已经特意提醒过,说教习先生不喜欢学生东张西望,苏起还是将这个念头给压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