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的重生路 137.期望落空
作者:桑靳陌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你也知道夜渊和莫擎天心狠手辣,太子又是那样的英才,将来登上邺国帝位,必定会与楚国作对,落在他们二人手里,哪还能让他完好无损的回去?太子的双腿已经残废,后半辈子只能坐在轮椅上了。而且……夜渊下毒,让他失了生育能力,这么俊秀一个人物,有这样的下场着实让人于心不忍。现在邺国那边还不知情,若是知道了,还不知会如何。他醒了之后得知这些事,一直郁郁不说话,不愿喝药就医,我刚才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劝服他。”琉璃悲悯道,意气风发的男儿,一国之栋梁,被曾经的好友弄成这副模样,怎会不心灰意冷?

  琉光“啊”了一声,便低头不再说话。如果宴长宁得知这件事会如何?

  琉璃说道:“这件事我只告诉了你们,你们别说出去。”

  琉萤琉珠忙道:“我们不会说的。”

  琉光回来之后暂住在延福宫中,霍太后见到她,并没问她话,让她以后和琉萤琉珠一起照顾元天祎和元承彦。太极宫中,扬灵已催了三次,元胤看了滴漏才知已接近子时。“奴婢服侍皇上歇息吧。”扬灵鼓足了勇气对元胤说道。

  元胤并不看她,说:“你回去歇着,这里不用你伺候。”

  扬灵不敢违背元胤的话,只得退下,一步三回头,却见元胤没有半分挽留的意思,甚至连头也不曾抬起。这个男人的心真的是石头做的吗,这般冷硬。

  楚国现在半死不活,秦庭之中有人建议乘胜追击,联合邺国一起灭掉楚国。也有人说哀兵必胜,楚国根基还在,这块硬骨头并不好啃,邺国连年征战,已有停战之意,秦国若太过强势,搞不好会让邺国忌惮,到时邺国为了平衡局面,与楚国结盟也说不定。各种说法众说纷纭,按照元胤的意思,是乘胜追击,但综合各种因素,他不得不暂停这一计划。

  现在北边的奴族来势汹汹,准备一雪前耻,秦军保家卫国,一时间打得难分难解,直到中秋,北边依旧战火纷飞。邺国得到宴振廷在秦国的消息后,派出使节前往雒阳谈判。

  “得到消息,邺国使节正好在八月十五那日到雒阳。”玉言送上最新的消息。

  霍太后听闻之后和上手中的账册,问:“宴长宁可在其中?”

  “长宁公主易容术高超,目前尚不知她是否在使队之中。”玉言说道,但十有□□,宴长宁肯定来了。

  “让扬灵来见哀家。”霍太后说,她决不能让元胤和那女人再有牵扯。

  扬灵听到霍太后传召,放下手中的针线跟着玉言去延福宫。霍太后屏退宫人,问道:“皇上还没纳你吗?”

  扬灵泪眼婆娑,回禀道:“奴婢没用,皇上不曾碰过奴婢。”

  霍太后心情烦躁的拨弄手中的佛珠,元胤的脾气倔,若用强只会适得其反,但不推扬灵一把,宴长宁还会回来祸害秦国。眼下邺国使节便要进京,她得想想其他办法才行。

  “你退下吧。”霍太后暂时想不出对策,只得让扬灵离开。宫中在用或是已经禁止的药,元胤均能分辨,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促成他和扬灵之间的好事,必须用其他法子。

  扬灵将眼泪忍了回去,欲言又止的看着霍太后,千言万语到嘴边又说不出口来,只好咽了回去,恭恭敬敬的退下。如果宴长宁回来,哪还有她的容身之地?但她现在无权无势,没有能力阻挡,只盼着霍太后那里传来好消息。

  月亮还缺一点点,便圆满了,今夜十四,月光并不比十五逊色。绿洲上的居民为庆祝中秋,早早的燃起了篝火,摆上今秋丰收的果实和各类美食,准备三天三夜的狂欢庆祝。宴长宁曾经到过此地,住在曾经的好友家中,帮着忙碌准备过节用的东西。欢声笑语,暂时冲淡了离愁别绪。

  太极宫中,扬灵吞吞吐吐的说了霍太后今日叫她到延福宫的事,她心中清楚,元胤对宴长宁爱恨交加,明日邺国使节进雒阳,今夜她有机会试一试。说完心中所想,扬灵试探着看向元胤。元胤沉吟片刻,说:“今夜留下吧。”

  扬灵大喜,却见元胤自己抱了寝具到隔壁书房。当初为了方便起见,元胤便命人在寝殿中做了一个隔断,迈过门槛就是书房。

  扬灵被元胤泼了一盆冷水,手足无措的问道:“皇上,您这是?”

  元胤轻车熟路的在榻上铺好被子,坐了下来说:“朕知道你说那番话的目的,碍于太后的颜面,朕不得不收下你这个人。之前朕已对你说过,朕不会碰你。今夜朕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是走是留由你自己选,若日后做错了事,或是在朕面前耍心眼,别怪朕心狠无情。太后那边,如若再有别的动作,到时候也别怪朕拂了她的面子。床留给你,朕睡书房,不必再说。”

  “皇上。”扬灵跪着喊道,她双目含泪,一双澄澈的双眼配上她楚楚可怜的模样,让人万分怜惜。但眼前的男人不为所动,说道:“如果想留下就回隔壁睡着,想走的话现在回自己的地方。”

  “吧嗒”一声,扬灵眼中的泪水滑落在地,她磕头之后回到隔壁,放下帐帘盖上被子睡了。

  整整一夜,扬灵睡得并不安宁,她不敢翻身,怕吵到元胤,默数着滴漏的声音,听到元胤起身的声音,她也跟着起来,收拾好床铺,咬破手指,滴了几滴血在床上。鲜红的血在被单上晕开,刺目得很。

  “你?”元胤看了看床上的血迹,又看了看她。

  扬灵柔声说道:“奴婢知道皇上不喜奴婢,但太后那边催得紧,为了不让皇上难堪,只好如此了。”

  她不敢抬头看元胤,怕她心里那点小九九暴露在元胤面前。元胤深深的看了眼前柔弱的女子一眼,不理会她,让宫人进来伺候。

  宫里不想隐瞒的消息传得飞快,不到一个时辰,宫中上下都知道扬灵真的做了真的昭贵妃,一时之间恭贺声一片。霍太后接见扬灵时,既不惊讶也不欢喜,她来请安时只留她说了一会儿话。

  扬灵带着虚假的笑容,在众人的恭贺声中回到太极宫。杨行已挑好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物等着她,她回来之后便宣了旨,差不多就是夸她温良贤淑,赏赐了许多东西,让她搬去昭阳宫住。

  “昭阳宫地方大又宽敞,从前是先帝宠妃华容夫人住的地方,昭贵妃一定会喜欢。”杨行笑着将圣旨送到扬灵手上,连着说了两声恭喜。

  扬灵不敢违背圣旨,只好强笑着接了。昭阳宫虽好,哪里比得上太极宫?她收了圣旨,失魂落魄的回到自己的住处,揉了揉脸之后,打起笑容去应付宫人们。

  华容夫人容貌美艳,能歌善舞,据宫人们说她能将任何男人化为绕指柔肠,先帝极为宠她,纵使国库空虚,先帝却花了百万金银装饰和修缮昭阳宫,他本人曾歇在昭阳宫半年不出,就算后来的丽妃进宫,也不能撼动她的位置。

  时隔多年,昭阳宫宫门再次开启,踏进此处的宫人仍被其繁华所震慑。扬灵在宫人们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听过此宫典故的宫人们纷纷贺喜,话里话外都预祝她成为第二个华容夫人。霍太后听闻此事,派玉言送了许多东西过去做添头,好让她住得安心。

  宫人们退下之后,扬灵躺在温软的床铺上莫名的流下眼泪来,这座华美的宫殿,不过是一座金丝囚笼罢了,她始终不曾走进元胤的心里。

  邺国使节今日到雒阳,恰逢中秋,元胤便在群英殿中大摆筵席宴请邺国使节。元胤的目光搜寻一圈,并没见到宴长宁的影子。能代表国家出使另一国,智谋和口才都不会差,喝了一轮酒下来,使节仍谈笑风生的与元胤和霍太后侃谈。

  霍太后先元胤一步问了宴长宁的事,使节笑答道:“公主早些年就喜欢游历,西域诸国都去过,还曾到过天竺。公主回九龙城之后,说是要去天竺的某一处寺庙还愿,背着包裹走了,兴许这会儿在西域哪个小国和当地好友一起喝酒过节。至于归期公主没说,三五个月,三年五载,全凭公主自个儿高兴。”

  “原来公主是这般逍遥之人。”霍太后喝着果酒说道,她还以为宴长宁会躲在某个地方哭,或者后悔,想不到会是这般情形,她的无情,超过她的想象。

  使节用微醺的语气回道:“公主的性子如风一般捉摸不定,眼下国中安宁,公主自是能随心所欲做想做之事。”

  元胤接连饮了两杯酒,心情颇为郁闷,好似他精心布了一个局,一切都准备妥当,等的那人却没如期出现,现在想起,当真怪没意思的。她身上有一块天竺高僧赠送的佛像,也许她当真去天竺还愿了。归期未定,谁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

  中秋宫宴热热闹闹的过了,高见亲自送邺国使节出宫回驿馆。元胤喝得微醉,回到太极宫便躺下了。元天祎一路跑着进殿,开口便问道:“父皇,母后呢?”

  元胤心中灌了太液池水那么多的酒,又苦又涩,听到元天祎的声音,看着他期待的小脸,分外的惆怅,“她没来,她出去玩儿了。”

  元天祎垂下眼眸,揉了揉眼睛,失望的“哦”了一声。

  “今晚挨着父皇睡。”元胤坐起来,给元天祎脱了鞋袜,父子两个合衣睡在龙床上。杨行领着小太监退下,关了门不再打扰他们。

  第二日,见到宴振廷本人之后,昨日其乐融融的氛围刹那间消失不见。使者半晌说不出话来,宴振廷自己先开了口,说:“唐大人,我的双腿残废了,也不能传宗接代,这些和我身上的伤都是夜渊和莫擎天的手笔,与秦君无关。我今日能开口说话,能见到你们,多亏了秦君。”

  使节唐程颤巍巍的跪了下来,哭得老泪纵横,“太子……”

  “唐大人,写信回去告诉姑姑他们吧,别再为我操心了。”遭逢大变,纵使宴振廷心性再坚定,也难免消沉颓丧,他现在心如死灰,看不到任何光明,话音更如死一般的寂寥。

  唐程心中万般不是滋味,邺国的继承人就这么毁了,他抹了泪,又和宴振廷说了一番话,直到宴振廷不耐烦他才出宫。

  宴振廷的消息传回九龙城,宴如英勃然大怒,宴承德听闻过后,当即气得晕死过去,朝野上下一片哀鸣,国中百姓更是痛哭不已。

  延庆宫现已不是秘密,不过宫中诸人除了元胤之外,无人敢靠近。宴振廷躲着不肯见人,邺国使节再三请求,也不能再见宴振廷一面。

  “舅舅。”

  宴振廷听到稚嫩的童音,缓缓的回过神来,两岁多的小男孩好奇的打量着他,亮晶晶的眼睛里让人仿佛看到希望一般。“天祎?”宫里这个年龄的小孩,也只有太子元天祎,他长得酷似元胤,咋看之下,又有宴长宁的影子。

  “嗯。”元天祎点头,从荷包里拿出一块桂花糖来送到宴振廷跟前,“很甜,舅舅也吃。”

  宴振廷笑了笑,接了他的糖,说了一声谢谢。元天祎自个儿搬了一张小杌子来坐在宴振廷旁边,问道:“舅舅,母后呢?”

  宴振廷问道:“她?她没来吗?”小孩子惆怅的小脸上挂着泪珠,看着可怜吧啦的。

  元天祎摇头,哽咽着说:“天祎想母后了。”

  宴振廷弯腰,伸手擦了他的眼泪,说:“舅舅写信让她来看你好不好?”

  元天祎登时将眼泪忍了回去,靠在宴振廷的腿边满含期待地仰头问道:“真的?”

  “不骗你。”宴振廷伸手和他拉钩说。

  有元天祎陪着,宴振廷的话才多了一些,琉璃劝他喝药时,费的口舌也比往日少了些。元胤并不阻止,元天祎想去,他便让元天祎去。

  唐程在雒阳同秦帝交涉一个月,并没完成长公主交代的事,明面上是沧溟和章神医说宴振廷伤病未愈,不宜长途跋涉,仍需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