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三国混混 第15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作者:月沧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汜水河边,刘安的军营里。

  黄巾军的前锋已经全部向刘安投降,一万多人乱烘烘的挤在刘安原本不大的军营里,有憧憬着未来的,有迷茫着现在的,都在小声的讨论着。

  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以少数人招降大部分人,弄不好,这大部分人一造反,自己就万劫不复了

  所以,刘安的军队,个个神肃穆,紧张无比

  刘安可不管这些,他原本就是在参加一场豪赌。他将黄巾军中的当官的登记在册,并没发现有演义里有名有姓的人物,刘安又风风火火的将部分黄巾将官派出去,让他们前去宣传,让还没投降的黄巾义军,赶紧前来投降

  这举动,让徐庶等胆战心惊

  军营的一处空地上,搭建了一个高台。刘安腰悬长剑,面带微笑,迎风而立。关羽张飞分列两侧,怒目环视。身后,是一些没被派出去的黄巾军将官。

  台下,是刚刚投降过来的一众黄巾士卒。

  “各位义军兄弟,大家好”刘安手里拿了一个喇叭状的圆筒,清了清嗓子,朝着台下大喊,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传得远一点。

  “今天,我刘安收留了各位兄弟,原本的意思,是少造杀戮,让天下早日太平,之前我曾经答应过义军兄弟,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这话算数,本王绝不食言。”

  “但是,各位当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进得本王军中,都需要遵守本王的军规本王在西乡起兵,曾经对手下将士立了几条规矩,这规矩,上到本王,下到士卒,都要一律遵守,若有违反,杀无赦”

  “什么样的规矩,不会让我们刚出虎口,又入狼窝”

  ……

  台下的黄巾军士,又开始议论起来

  “安静听我把话说完说完后,各位若不愿意留在军中,本王不强求,但若日后有兵戎相间,都无须客气,”刘安大喝,“这规矩,本王将其制成牌匾,想来你们经过营门时都有见到,我是怕义军兄弟中,有不认字的,所以,特地在此宣读一下”

  台下的黄巾军士卒,都支棱起耳朵,声怕自己听漏了什么。

  刘安感觉自己这嗓门要喊得让这万来人都听见了,确实有些吃力,随手将手上的喇叭状物体递给身旁的张飞,“三哥,你来念给他们听”

  张飞一脸不情愿,就因为自己嗓门大了点,每次一有喊话什么的活,刘安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小崽子们,三爷今天给你们读的规矩,你们听好了。“张飞扯着自己的破锣嗓子大吼,“要是没听清楚,日后犯了纪律,某家的刀可不认人”

  “这规矩分三大项,八小项,叫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是:1.说话和气;2.买卖公平;3.借东西要还;4.损坏东西要赔偿;5.不打人骂人;6.不损坏庄稼7.不调戏妇女;8.不虐待俘虏”

  “为了方便大家记住,王爷还特地将这些纪律编成了歌谣,日后我们会派人教你们唱,要将这些纪律,刻到我们的骨头上……”

  张飞的嗓门确实很大,也难怪,能在桥上一声喝,吓走了曹操的百万大军

  刘安心里得意极了,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是一名伟大的开国皇帝提出来的,这种思想,要比现在先进了千年,经过千年的文化沉淀出来的东西,是你们这些人能明白的么

  “就这么简单的纪律,遵守一下,又有何难”

  “是啊是啊,我还以为是什么严格的要求呢”

  ……

  台下的黄巾军又开始议论,刘安不再管他们,吩咐徐庶派人协助留下来的黄巾军将官安排照顾降卒,有伤的治伤,有病的医治,尽量的让他们适应下来。

  他现在最担心的,是粮食问题,他原本军中的粮食就不多,这一万多黄巾军已经投降,一下子,他那一千人军队的口粮一平分,每天只能吃两顿稀饭

  后续的还有黄巾军在陆续的前来投奔,更是让他雪上加霜

  皇甫嵩虽然停止了追击,但刘安向他讨要的粮食,不知道这老将军会不会给若是不给,刘安还真想不出办法解决这么多人的伙食问题

  营门外,王越带着乔装后的皇甫嵩和他的一百多名护卫骑士,紧赶慢赶的,终于赶了过来。

  看到刘安立在军营外的牌匾,上面写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皇甫嵩顿时呆住了。

  这看起来极为简单的要求,若真的要做到,确实需要步步小心,这其中的机妙,也只有他这样的将帅级人物,才能体会

  “王爷果然大手笔,能以此为军规的人物,岂是池中之物我大汉幸也”皇甫嵩一阵感慨,“我大汉,有救了”

  他也算聪明,知道自己与黄巾军仇深似海,自己乔装一番,跟着王越一起前来,那王越本来就是刘安的手下,守门的将士都认得他,轻轻松松就进了军营。

  军营里,大队的士兵手持兵器,目光炯炯的四下巡逻,一处处大帐中,竟然有歌声传来,仔细听来,竟然是门口牌匾上写的军规

  “看来,王爷已经将黄巾军前锋成功招降了”皇甫嵩四下观望,“带我去见王爷”

  刘安的军帐里,他终于见到了这个大汉朝的元老级元帅,皇甫嵩

  这皇甫嵩对大汉朝,还是很忠心的,只是对与政治上的认识,欠缺太多的火候,以至于后来董卓进入洛阳,将大汉皇廷搅了个底朝天

  就连现在的曹操,都还是对大汉朝忠心耿耿,所以,曹操才去刺杀董卓。

  可惜,这些忠心耿耿的人,却在对大汉失望后,举了义兵

  皇甫嵩一见到刘安,恭身行礼:“臣皇甫嵩见过王爷”

  刘安连忙摆手,“老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坐”

  “王爷治军有方,臣佩服”皇甫嵩由衷的叹道:“王爷之大手笔,更令老将军汗颜无比”

  “哪里那里”刘安心中一动,道:“身逢乱世,小子只恨自己才学有限,不能更好的拯救万民于水火,老将军老当益壮,小子有心向将军学习兵法战阵,不知老将军是否愿意教我”

  “这……臣今日观察,臣之才学,不及王爷万一,岂能教您”皇甫嵩叹道:“王爷治军之法,臣见所未见,又拿什么来教授王爷”

  “这些,乃是收容民心之法,对于行军打仗,小子拍马也赶不上老将军”刘安将一顶高帽带上去,“小子愿意拜老将军为师,学习兵法战阵之道”

  “既然王爷愿学,臣定当尽力”皇甫嵩哈哈大笑,一时间感觉成就非凡

  刘安高兴无比,有这老将军当师傅做后盾,日后行事,要方便好多好多

  客套之后,刘安延着脸道:“老将军,不知道小子拜托您老的事情,可有眉目小子最近收容这数万黄巾军降卒,粮食成了大问题,若近日不能解决,恐怕这些黄巾军会再次谋反呐”

  皇甫嵩笑道:“王爷放心,原本打败黄巾贼众之后,缴获也是不少,我已经命人连夜将粮食送来,另外,我也将军中粮食分出部分,送给王爷,权当一场功德。”

  刘安要的,就是这个消息闻言只下大喜,“多谢老将军”

  皇甫嵩摆摆手,“王爷说得对,这天下百姓造反,本是朝廷之过,能不造杀戮,尽量避免才是”

  “对了,有一事还请老将军帮忙”刘安拿出之前叫徐庶写好的奏折,“老将军,小子在朝中几乎无话语权,这一封奏折是给父皇的,关系到这几万黄巾降卒的性命,请老将军转交皇上”

  “拜托了”

  皇甫嵩面凝重,这几万黄巾军降卒,看起来虽然是几万人命,可落到刘安手里,却成了一件更棘手的事情

  皇子有了兵权,是皇家的大忌,更何况这几万的黄巾精锐,若是武装起来,大汉半壁江山,又要风雨飘摇,若有心之人支援刘安,举兵反了朝廷……

  大汉朝,再经不起这场战争了……

  “王爷准备如何处理这些人”皇甫嵩感觉前路迷茫,叹了一口气。

  “我在奏折中已经向皇上言明,我需要一块封地,来安置这些人。”刘安道:“这地,最好是渤海之地,方便我发展”

  “我知道老将军顾忌什么,如今大汉朝风雨飘摇,这些人若得不到安置,天下百姓看不到朝廷的决心,举兵者会越来越多,朝廷会更加头疼。与其顾忌我会谋反,不如先安置好了天下百姓,再来防范我”

  “我想,父皇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皇甫嵩巍然长叹,刘安说的不无道理,所以他才接了刘安的奏折,目前的事情,是要怎样去向皇帝说明这些道理

  皇上会相信他么他自己也不明白...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