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歌引,邀凤鸣 第一百八十六章◎同我成亲
作者:公子容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郡主方醒,先喝些水再说话吧。”楚玉蕤转身,端着那杯水进了里头,并且给连亦清了一个让他放心的眼神。

  祁之乾觉得楚玉蕤说的话不错,玉子璃方醒就一直再念叨,接过水,将她小心翼翼地扶了起来,以免牵扯到她的伤口,祁之乾将水喂给玉子璃,楚玉蕤瞧着她将里头的水喝完,两人又要开始上演苦情戏,双手抱臂道:“别这么伤情啦,死不了的。”

  此话一出,祁之乾和玉子璃皆是一愣。

  “狐仙研制出的归命丸,天下之大,仅此一颗,诺,方才你吃完了。”说罢,楚玉蕤将手中的杯子倒了倒,什么都没有。

  南浔好容易制出来的一颗归命丸,没舍得用,说自己整日走南闯北的肯定有大用处,便交到了自己手中,没想到今日,她用在了玉子璃身上。

  祁之乾同连亦清都听说过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狐仙,却不知狐仙到底姓甚名谁,现在听说她能将这般珍贵的东西交到楚玉蕤手中,便能料定两人关系不一般。

  玉子璃只知道自己方才吃下的东西十分珍贵,眼泪又是止不住地流,抽噎道:“你不恨我吗?”毕竟是她将楚玉蕤引出去的,怎么说她也算是帮凶。

  “恨。”楚玉蕤抱臂,只说了一个字便转身离开房间了,一路上连亦清一直跟在她后头。楚玉蕤看着院子里头被雪覆盖的梅花枝头,停下了脚步,雪花仍旧在飘着,她转身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连亦清,“你也想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么?”

  连亦清不语,等待着她的答案。

  “连亦清,如若有一日,你发现同你呆了许久的那个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她的心反而在寒冬傲雪之中坚硬的让人觉得可怖,你寻了许久的花,其实是一株带刺的仙人掌,你还会选择继续同她走下去么?”不知为何,在这样一个场景下,楚玉蕤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她从前不是这样的人,不喜欢便杀,喜欢便笑脸相对,可是现在,她越来越习惯于将自己心里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说给连亦清听。

  说实话,连亦清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听众,开心的时候便同自己一起分享快乐,不开心的时候,还能让自己有一个倾诉的对象。

  听完这一段话的连亦清“噗嗤”笑出声来,“楚楚是梅,哪里是什么仙人掌。”虽然刚开始接触的时候的确是浑身带刺,但是同她呆久了,会发现她是一个坚韧而又不会轻易服输的女子。

  楚玉蕤低头,看了看在寒冬中仍旧绽放的梅,“我救她,是因为玉子璃是太后的侄女,仅此而已。”

  连亦清一惊,他原本以为刚到夏阳的楚玉蕤对朝堂之上的事情不算太过了解,这几日还在考虑着什么时候同她好生说说,却不想她早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人物关系、其中的厉害早已烂熟于心。

  楚玉蕤看着连亦清怔愣的脸,轻笑了一声,像是在嘲笑自己一般,即便自己很早就答应了连亦清,试着将他当做恋人看待,可当两人真正走到那一步时,她自己却先怕了。

  就像两个都站在悬崖边上的人,在险山恶水之中相遇,同时选择了紧紧抓住对方的臂膀,风浪平静的那一刻,明明再向前一步便能永远地在一起,一边的人却停下了脚步,犹豫不前。

  她楚玉蕤不是恶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但也绝对不会是圣母,会原谅任何一个人,她知道的只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也许,是在瞧见清阑和时素娴两人互相依偎之后,也许,是在瞧见穆灵筠趴在棺木上温柔地说:“筠娘,带你回家。”之后,她心底的某一处,便开始变得柔软起来。

  她的心里只剩下矛盾,却也不知自己在纠结什么,一个人冷静下来想起自己同连亦清走过的道路,两人是最好的搭档不错,但开始展望两人的未来之时,楚玉蕤的脑子却是一片空白。

  冬风吹落,暗香飘渺,一朵梅花正落在楚玉蕤的肩头,连亦清轻轻将那朵梅花拾起,开口打破了那一刻的沉寂,“我知道。”

  “楚楚。”

  “嗯?”

  正在走神的楚玉蕤只答了一声嗯,等待着连亦清的下文。

  “我们成亲吧。”

  “嗯。”还在走神途中的楚玉蕤本能地应下了,却在回答之后反应过来,攸地抬头:“你说什么?”

  连亦清勾起嘴角坏笑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方才我可都听清楚了,答应了便不允许反悔。”

  “好啊你。”楚玉蕤发现自己被连亦清骗了,蹲下身从地上捞起雪团成一团毫不客气地朝着他身上砸去,“你敢套路我!”

  虽然连亦清不知道套路她是什么意思,但“奸计得逞”的他此刻如个孩子一般,暂且放下了身后的政事,同楚玉蕤一同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戏,屋内的两人听到外头的笑声也跟着高兴起来。

  快至年关,楚玉蕤来到这里算起来已经快整整一年了,直到连亦清将那句话说出口来,楚玉蕤才知道自己在纠结什么。

  的确,她和连亦清就是那两个站在悬崖边的人,既然楚玉蕤停下了脚步犹豫不前,那连亦清向前再走一步,又有何妨?

  日子并未快乐几日,那个最让祁之乾和连亦清担心的太后娘娘总算是打算出手了。提起夏阳太后,楚玉蕤便能想起她同十皇叔曾经的一段对话。

  夏阳太后虽为女子,年轻时却随高祖征战四方,实乃女中豪杰。特别是高祖驾崩,她辅佐新帝登基,垂帘听政的那一段时间,手段令不少政客惊叹。

  只是在年迈之时,做出不少错事,加上外戚干政,被摄政王和十皇叔联手整下了台。

  看到太后懿旨的连亦清笑道:“我还以为太后娘娘真的会吃斋念佛,在佛堂里头安度晚年呢。”

  此次,太后只召摄政王同连亦清进宫,表面上说是想看看华襄来的客人,可实际是怎么想的,只有她自己知道。

  楚玉蕤无法跟着两人进宫,只好同连亦清一样交代他万事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