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天 第五十一章(下)
作者:仪萍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在沙漠干河床,缥缈的声音继续:尸踣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言哉!鼓衰兮力竭,矢尽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

  马西亚背负着箭弩和行李向前方疾驰而去。

  在前面翻腾的尘气中,恍恍惚惚的出现了浩大的,气吞山河的战争场面。

  马西亚额头上的魔咒天工坊的标志闪耀着。

  ——魔咒时空——战国期间主要国家都在建立中央控制下的新型官僚制度,墨者仕秦之初即以多种专长被分配到官僚机构中的不同部门,虽然姓名匿而不彰,而事功则有册籍可稽。而到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墨者的种种技能和专长虽然还是会被政府汲取利用,但其地位和功用就越来越”边缘化”了。事实上,自秦军攻克天工坊之后,至晚到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诗书百家之禁,墨者在史实上已经完全消声敛迹湮没无闻了。而在民间田野,天工坊被攻克后,分裂的墨者组织依然隐秘活跃在世上。他们依然延续着非常任所能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依据五行智库的承继,又主要分为东瀛的公输家族与中华的墨氏家族。除却在政治上的贡献外不提,墨家学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著作。它比阿基米德掌握杠杆原理要早两个世纪,与欧几里得一样对几何学进行了朴素且严密的定义,承继五行智库的两个家族虽然不再谈及治墨,但却治力于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科学革命。这几千年来,墨者对世界的参与作用,可不能说是就此停滞下来了。

  迪思说:“唔……。我们重新建造了天工坊……。公输家族对日本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我曾经听黑弥撒提到过:桦岭上,黑弥撒提到:日本公输家族的辉煌影响,不仅仅在他们的东方远洋集团吧……。公输家族,是日本乃至整个亚洲都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19世界初,出身在日本的公输家族,就已经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和维也纳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产业链。而后伴随着支援着各种军队的资金,淘金,开发运河。和资助铁路,开发石油,垄断媒体等。家族开始不断兴盛,简直影响了整个日本历史的发展啊。

  在沙漠荒村破损的木石屋内,迪思咬着手指说:“如果他们承继于从墨者组织分裂出来的公输般家族的话,这也不奇怪了……。”

  迪思打了一个响指,眼睛闪耀出光芒:“可是老旗伯,这跟靛蓝少年的存在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旗伯说:“呵呵呵,虽然公输家族和墨氏家族自从战国后期分裂以后,便是天各一方,各谋生路,老死不相往来了。但战国之后,就像关于‘公输般’和‘墨子’善恶之分的这种根本性争执,却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每四十五年一次,还要举行严肃的辩会,来肃清清楚确实,使人类经验升华的各种观念。并籍此架构出世界更复杂的意义。这等于是一种重新社会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可以学到新的诠释知觉讯息的方式。并依此来引导浩瀚世界人们的丰富心智。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啊。换句话说,这千百年来,墨者组织仍然以一种秘密指导者的身份悄悄的参与着时代的实践。”

  迪思说:“秘密指导者,时代的实践……。这就是……爸爸妈妈常说的……‘墨辩会’吗?”

  ——异想时空——墨辩会。

  浩瀚的时空中,迪思在历朝历代,不同服饰举止的墨辩者中旋转着。从战国时期一直往下的中国历史和日本历史,在这瞬间转换的服饰和动作中,已经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辩,争彼也。辩胜,当也。辩: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不当若犬。

  彼,不可两不可也。彼:凡牛,枢非牛,两也。无以相非也。

  ”誉”!”诽”!”诺”!”服”!”执”!

  所谓思维模式,从广义上说,它是指社会精神生产的生产方式。从狭义上说,它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是一种相对定型化的思维活动样式、结构和过程。在我们既构世界中,我们要时时面对着不记其数与日常世界相关的思维模式诠释。换句话说,一个思维模式的诠释系统是一种过程,在这过程中,一个实践者能认知所有需要的意义单元,建立假设,推论,预测等,并用来指导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就像一个机器一样,来呈现思维模式的完美设定。

  太古时期人们靠着涉猎采集谋生的画面:迅速转到女性在当时的社会中掌握领导权,享有很高地位的画面,迅速转到子孙归属母亲,姓母亲姓的画面。迅速转到生女为贵的画面。迅速转到女孩长大以后,男子走婚制的画面。迅速转到一个男子很卑微的画面。画面转为农业的社会。迅速转到男性,掌握领导权,占据主导地位的画面。迅速转到子孙归属父亲,姓父亲姓的画面。迅速转到生子为贵的画面。迅速转到男孩长大以后,三妻四妾的画面。迅速转到一个女子很卑微的画面。

  画面出现两个男女小人,争辩的画面:墨家认为,“辩”是主体间对于“彼”的一种争论。论辩能够区别真假、判定对错,给论辩双方的胜负给予判定。墨家不仅明确主张“辩有胜”,而且把胜负的判定标准明确规定为论辩双方所持论点的“当”与“不当”。“辩胜,当也。墨家之辩就是要在是非之争中,区分正误,取当求胜。

  中国古代逻辑是世界逻辑的起源。而中国古代的逻辑成就集中体现在墨派的《墨辩》六篇。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各持己见,曾经形成了百家争鸣的辉煌局面。诸子百家之间为了使自己的见解受到重视得以实施,便彼此不断进行着辩论,这种激烈的论辩氛围为逻辑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土壤。但后来真正把论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和系统阐释的只是墨家。墨家非常重视论辩理论的研究,也重视论辩的实践,把论辩当作了宣传自己主张的手段和工具。墨子曾经专门设“谈辩”的课程来教育弟子,希望弟子们“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墨家的著述《墨辩》从整体上研究了论辩的形式、规律和方法。论辩催生了逻辑。在激烈的论战之中。在这个时期,墨家逻辑形成并兴盛一时,达到了自己逻辑成就上的最高点。“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在沙漠荒村破损的木石屋内,老旗伯说:“嗯,由此,我们学会思考一切事物。相比于事物的重要性,把它们想成是重要的。这可能是更重要的吧。这就是墨辩会存在的意义。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控制下的愚蠢行径。”

  老旗伯说到“学会”时,声音有种很奇怪的意味,然后他达大的打了个哈欠。他站起来,动了动身子,做了做像早操一样的动作。

  老旗伯说:“一念之隔,两重人间。隐秘的墨者组织负担着这世上的一切,人民的生死温饱,征战的胜负,环境和人的整合和分裂,形形色色内讧和背叛的判断……。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狂风不歇,充满了诡谲多变的几千年也就这么跌跌撞撞的过去了。咳,一晃几千年如光电一般啊。回忆渐渐浸染在空白的意识上,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随着后人的渐渐不成器,墨子与鲁班最初的争执,也渐渐在墨者的记忆里变得模糊起来。”

  老旗伯揉揉自己的额头:“直到第五十三级的墨辩会。”

  迪思说:“几千年,几千年以后的……墨辩会……。老旗伯,你有参加吗?”

  老旗伯说:“喔,呵呵呵。隔着现在苍茫的沙漠和尘气,我还能想起那时时光呢。”

  无风的廊道内,渐渐起了气流声。起先比较疏薄,慢慢的,一片两片的枯叶慢慢的从光亮处扫落。无数细细簌簌的脚步声和人影,焦灼的谈话声,影子一般的掠过。

  老旗说:“那一日,朔日将近,勇武庄重墨者精英,墨辩者之间,突然传进了一种让人惊疑不定的流言。这流言,像是一阵锐利的风从高空中呼啸而下,直接贯穿了人们的耳膜与脑壳。”

  某人的影子(渺儿年轻时候的样子),在辩所的阴影中,轻声而笑。那流言的发起者狂妄的表示,在座的墨辩者的讨论,貌似有依有据,各合逻辑。实则空无而荒谬,如同痴人梦话。天晓得,都是一群僵尸脑而已。他们依据你们的反映思考,依据他们的经验,知识,信仰的记忆的反应思考。对那些愚蠢的东西做出各种形式的反应,只是在分裂,只是在**,只是在老于世故。天知道,不论墨家的精粹,还是公输家的传统,早就已经遗失殆尽。一群盲人带领世界,真真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