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天 第五十九章
作者:仪萍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夜晚,沙漠天空中闪烁的群星慢慢地逝去。

  深夜中的沙漠绿洲,河水幽幽的流动着。迪斯和公输马西亚的帐篷。远远的,隔着小河,并不搭在一处。公输马西亚的帐篷外有微弱的篝火。篝火处,有公输马西亚模糊的身影。

  迪斯躺在自己的帐篷里。翻了一个身。她喃喃自语的翻了一个身。

  迪斯说:“在干旱少雨的光秃的大沙漠里,也可以找到水草丛生、绿树成荫,一派生机勃勃的绿洲。这绿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高山上的冰雪到了夏天,就会融化,顺着山坡流淌形成河流。河水流经沙漠,便渗入沙子里变成地下水……。”

  迪斯不耐烦地翻了一个身。迪斯说:“这地下水沿着不透水的岩层流至沙漠低洼地带后,即涌出地面。另外,远处的雨水渗入地下,也可与地下水汇合流到这沙漠的低洼地带。或者由于地壳变动,造成不透水的岩层断裂,使地下水沿着裂缝流至低洼的沙漠地带冲出地面。”

  迪斯又翻了一个身。迪斯说:“这低洼地带有了水,各种生物就应运而生、发育、繁衍……。”迪斯烦躁地坐起来。迪斯说:“睡不着,怎么着也睡不着,听到公输马西亚那么惊世骇俗的一番话后,想再多知识也没用……。”迪斯干脆爬起来。她起身望了望外面的天色。从她的视角望过去,可以看到公输马西亚帐篷前的篝火。迪斯说:“天,快要亮了吗?那是马西亚的帐篷吗?……。”

  迪斯说:“自从我问公输马西亚那句话以后,这一路上,我便没有再跟他说过半句话,他也……。”

  在沙漠绿洲,迪斯一跺脚,突然扬声:“公输马西亚,从小到大,你都没有朋友的吗?”

  马西亚的背影猛的怔了一下。迪斯遥望着马西亚帐篷外的篝火和模糊的人影。迪斯说:“这一路上,我没有跟他说过半句话。但现在这样望过去……。”迪斯重重地倒在自己的铺上。她的脸瞬间又气得通红:“但是不管怎么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是靛蓝少年还是女娲什么,对艾德姆做出这样的事,对simon做出这样的事,都是太可恶了,决不能原谅……。不用去管他……。去睡吧……。”迪斯朦胧地闭上眼睛:“决不能原谅……。去睡吧……。睡着了,再……。”

  迪斯说:“不知道……黑弥撒和迪思……怎么样了?”

  夜晚,在地下河,“嗤”的一声,一盏高约一尺的油灯被点亮。油灯的下端连着一个圆形灯座,上面是一只灯盏,比翻过来的茶杯盖略大略深,灯座灯盏之间以木把相连。灯盏里盛满了梓油,浸入灯芯草为灯捻。老旗伯捻了捻灯芯,一朵蚕豆大小的灯火光芒四放,四周顿时蓬壁生辉。

  老旗伯赞叹的看着四周:“尽管人们已经早就知道石灰岩溶洞像是自然的魔术师,可以变化许多神奇的境界,但是,一碰到新的景观,使人如入梦境,如登仙域,还是成了童话里的梦游者啊。”

  迪思张大嘴巴看着四周:“哇………………。”

  原来此处已经到了一处巧夺天工的天然岩洞,洞口广阔,仿佛一个大嘴巴。它分上下三层。上层有高达30多米的顶天柱。最下层有一潭绿泉,蜿蜒伸进山洞深处。绚丽的色彩,闪烁的光影,扑朔迷离,使人不辨东西。

  迪思站在仰望洞顶,仿佛是一个奇特的深邃的夜空,石幔上闪闪的磷光。迪思说:“好多……星星啊。好像夜空中的繁星……。”

  老旗伯哈哈哈哈哈的大笑,他的笑声在岩洞中回响。老旗伯说:“这是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奇观。”老旗伯指着周围光怪陆离的岩石:“岩溶是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有时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往往呈奇特形状,有洞穴、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此种地貌地区,往往奇峰林立。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世界上的大洞穴区,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之类都是喀斯特区的特有地形。落水洞也是一种最有代表性的地形,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波立谷(polje,灰岩盆地)。这大概是唯一能够进行耕种的地区。不过,石灰岩在溶解度方面和所含不溶性组分的比例上差别很大,因此,有些喀斯特区的一般地表是可以耕种的。有些地方,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完全没有地表河流,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出现大泉,以河流形式流过地表,然後再次消失到地底下。在干旱地区,渗流的地下水常常将细小土粒冲刷掉,而形成无数小管岩溶道,而后注入冲沟的源头。当这些管道崩塌时,就形成了假喀斯特地形,其中甚至出现一些落水洞,不过并不像许多真正的落水洞那样延伸到潜水面以下。就像这里一样。”

  老旗伯满足的长长的呼了一口气。他咕噜噜的罐下好多水。然后将水壶递给迪思。

  老旗伯说:“按照分类演化,你知道岩溶可以具体分为几种吗?”

  迪思也咕隆隆的喝了几口水。他抹了抹嘴角:“呃,如果按其发育演化,岩溶可分出以下6种吧。”迪思竖起指头:“一是,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二是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三是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四是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五是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六是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哈哈哈,老旗伯,我这次没有说错吧。”

  老旗伯清脆地打了一个响指:“ngo!那就让我们继续前进吧!”老旗伯把手中的梓油灯塞到迪思手中,就发动了橡皮筏。迪思手里拿着梓油灯,在急流中愁眉苦脸的面孔。

  迪思说:“啊?!都已经连续前进了6个小时了吧。天好像都快亮了,我们就不能歇息一会吗?”

  老旗伯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在哗哗哗的水流中激情地大喊:“喂啦啦啦啦啦啦啦!小心前面由斜度造成的……急流!!”橡皮筏在急流中轻捷的滑流而去。溶洞上,石幔上闪闪的磷光仍在诡异的眨着眼睛。

  星辰慢慢在褪去。东边山后面的光越来越强。马西亚坐在微弱的篝火旁,沙漠西边山头上如火烧般的红。沙丘的颜色随着太阳逐渐升起慢慢由白变紫再变黄。暖暖的阳光驱走了黑夜沙漠的几分寒意。整片沙漠沉浸在了昏暗中的,光和线条的变化中。

  晨光中,沙漠呈现出一派金色。沙丘的皱褶如凝固的波浪,一直延伸到远方。微风一吹,形状便又有些改变。而在这温柔的沙漠前方远处,出现了清澈的水潭。黑弥撒浑身僵硬的倒在自己的帐篷处。鬼谷幽注视着那片水潭。过了很久,沙漠有风,轻轻的又吹过来。波浪又变幻了一下形状。黑弥撒目光呆滞的,挣扎的向那片水潭走去。

  黑弥撒喃喃:“不,不是这样的,黑衣裁判说,只有我才是,最有资格的……靛蓝少年……。”“只有我……,才有这个资格来挽救……这场危机……。”“不然,他不会……。让我去对付公输马西亚和……。”

  黑弥撒问:“你知道,他在哪里吗?”

  鬼谷幽回答:“一切事物都是危险的,黑弥撒。”

  黑弥撒说:“不,这是真实的。黑衣裁判,他帮助我,让我证明自己。没有任何一个比赛的裁判会随意的帮助选手的。”

  黑弥撒:“只有我才是,最有资格的……。”黑弥撒走到水潭前,注视着那片水潭:“这水,也是我的幻觉,是吗?”

  鬼谷幽笑了起来:“这是一个让你想破头的问题是吗?”

  鬼谷幽歪了歪头:“蜃景不仅能在海上出现,沙漠里也会产生。蜃景的种类很多,根据它出现的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根据它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正蜃、侧蜃、顺蜃和反蜃;根据颜色可以分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夏季沙漠中烈日当头,沙土被晒得灼热,因沙土的比热小,温度上升极快,沙土附近的下层空气温度上升得很高,而上层空气的温度仍然很低,这样就形成了气温的反常分布,由于热胀冷缩,接近沙土的下层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层冷空气的密度大,这样空气的折射率是下层小而上层大。当远处较高物体反射出来的光,从上层较密空气进入下层较疏空气时被不断折射,其入射角逐渐增大,增大到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这时,人要是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下蜃。海市蜃楼中出现正像还是倒像,出现几个像,与光线通过空气层的折射率的变化状态有关,自然界中大气折射率的不同分布就形成了不同的海市蜃楼幻景啊。”

  根据鬼谷幽的讲解,动画上出现了相应的动画和图片展示。

  鬼谷幽说:“海市蜃楼的成像原理与变折射率透镜的成像原理相同。即把海市蜃楼形成时的大气看成是一个巨型的变折射率的空气透镜,它使远距离的景物移近、放大,映现于天幕。此看法已在蜃景演示仪的模拟实验中得到了初步验证。这些,你不应该不知道吧。”

  黑弥撒注视着这片水潭,他捧了一些水,水从他手指间汩汩的流下。黑弥撒重重的喝了一口水。十分惬意的喝完。然后倒在了这片水潭边。黑弥撒从自己的身上抽出彩珠筒,点燃黑弥撒闭上了眼睛。鬼谷幽慢慢地走到了黑弥撒的面前。眼前根本就没有什么水潭,只有一片干旱的沙漠。黑弥撒的嘴边全都是塞满的沙子。他的手上也全都是沙子。

  鬼谷幽盯着黑弥撒说:“所以,在准备给公输马西亚下硫喷妥钠的时候,你也给顺便给了墨迪思,是吗……。”鬼谷幽看着他满是沙子,狼狈的面孔。目光有点忧郁:“黑弥撒,这不是一个骗局,这只是一个……规矩。”

  沙漠绿洲,天边突然传来一声轰隆隆的巨响。马西亚敏捷的从篝火边站起来,凝望着天边的信号。迪斯刚从自己的帐篷里擦着湿漉漉的头发出来。看到这景象,也呆住了。

  河床边,绿洲里。两个隔着的帐篷前。马西亚和迪斯默默的站着。天边,一朵,又一朵美丽的白日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