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天 第六十八章
作者:仪萍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异想天工坊内,湖水与发出光芒的异想天工标在远处闪耀。迪思背着自己的行李,走到了坊内的一条河水边。迪思额上的天工标闪耀了一下。一道剧烈的光芒从他体内冲击而出。天工坊溶洞下的一道铁栅门应声打开。

  迪思呼了一口气:“呼,如果不是天工标的意念锁发挥作用,这一切还真像一场梦。异想天工坊在这个位置上居然也有个门……。”迪思走了出去。

  地上河水,迪思沿着黑暗的地上河摸索着前进。梓油灯的亮光在来回摇摆,微弱的亮光照耀着前方的一小片水域。

  迪思说:“不知道迪斯他们怎么样了?老旗伯说他带我走这条近道是要避开某种危险的东西。是指的是公输马西亚吗?那现在迪斯有没有危险呢?……。”迪思走到水域前。河道上停留着一艘小船。迪思上了小船,把梓油灯挂在了船头上。在梓油灯的照射下,河水静静的流淌。迪思放下行李,拿起了船桨:“恩,先不能想这些,与阴暗、潮湿、寒冷的地下河相比,这里要舒服太多了。还是,先到达赤城再说吧。”迪思一划船桨:“走……罗……。”

  地上河道,小船在梓油灯的照耀下,慢慢的向前行驶。前方出现了亮光,光线压过了油灯微弱的火光照亮了前方的航道。小船顺着亮光的方向驶去,然后,仿佛突然从一个洞口中出来的感觉,(洞口应有水中的铁栅门,意念锁开门,可以自动感应)迪思的眼前突然一片光明。河水静静的流淌,周围是茂密的树林和草地,清晨温暖的阳光洒在划着小船的迪思身上。

  迪思说:“喔……。”迪思划着船桨,看了一下地图:“根据地图上地形的显示,这条河可能是那条地下河的一个支流。如果我顺着河水一直前行的话,就能汇入大河,不出几个小时,就能到达赤城了吧……。”迪思的船桨拨弄着水面。

  从河水的深渊里溢出许多支浅流,浅流中,水波盘旋、激荡。河水蹒跚地、静静地泛流而去。黑鱼成群结队地蛰伏在坚硬的沙土河床上;鲫鱼游到浅水处觅食,鲤鱼在沿岸的绿苔中翻腾;小白鱼和鲈鱼在追逐大白鱼,鲢鱼在沙土堆里乱刨。到了汇入口,看到大河水面,水清则无鱼呀!这水还有颜色,而且浑浊,在这一片繁盛的景象中,河水中央分成一道明显的界限,左边为清,右边为混,清浊不混。

  迪思:“夷?”小船轻盈的泛河而下。迪思额上的天工标闪烁着:“这里也是泾渭分明吗?”

  《诗经邶风谷风》曾曰:“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泾渭分明虽然是一个成语,但却源自一大自然景观。

  迪思说:“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成为关中八景之一而闻名天下。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而实际上,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自甘肃乌鼠山流经陕西入黄,流经的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大于渭水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同样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于泾水了。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人人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

  后来泾渭分明的情况是这样的:泾河虽从黄土高原流下来,但它早已切到了黄土下的基岩上,因此泾河的河床是石头底。它在有的地段是浑的,但大部分河段是清的。7,8月的洪水季节或春汛或上游降雨,则河水是浑的。其余大部分时间是清的。而渭河过去是浑的,现在是黑的,或者水很少。渭河中下游流淌在所谓“八百里秦川”上,即流淌在一片狭长的冲积平原上,也就是现今的关中平原。既然泾清渭浊,那么为什么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公斤每立方米,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公斤每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砂量竟是渭河的7倍之多。

  泥沙研究专家这样解释:用两个概念:一个是“下切河”,一个是“冲积河”来解决这个问题。泾河是一条“下切河”,也叫“山区河”。比降大,流速快,因此下切很深,河床是石头。所以泾河平时是没有泥沙的,是清的。张家山水文站12月和1月测得其含沙量仅为0.37和0.23公斤每立方米。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那时通过侵蚀黄土高原而获得大量泥沙。7月,8月其含量为332和308公斤每立方米。相差千倍之多。而渭河流淌在冲积平原上,它既冲刷,又淤积,河床是自己堆积制造的,而且总在变动中,它可以通过河床淤积的泥沙自己给自己供沙。7月和8月其含砂量为332和308公斤每立方米。但是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泾河完全是一条山区河,从黄土高原上一下来就汇入了渭河的前提上,假如泾河也有一段流程流淌在泥沙沉积的平原上,能自己给自己造河床,自己给自己供泥沙,然后再汇入渭河,那么结论就又是一样了。即也会是浊的。

  地上河道,迪思用手捻灭了挂在船头上的梓油灯。继续前行。

  迪思说:“‘泾渭分明’的现象并不罕见。嘉陵江汇入长江地区,汉江汇入长江地区。嫩江汇入松花江地区。松花江汇入黑龙江地区都可以发现这种现象。但是在这里居然也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我可是第一次见识到。”

  在清浊两限中,小船轻盈的顺流而下。

  天昏地暗,狂风暴雨来临前,动植物的异常描写(花突然枯萎,草颜色瞬间变黄。。。。)迫使迪思停下来,躲避自然灾难。大地震动,河水暴涨,回旋。。。。。

  迪思找了一个平坦的河边滩地靠岸。他将小船拖上了岸。然后开始在周围搜集了一些木头生火。迪思摸了摸自己的行李。

  迪思说:“是不是应该去树林里转转,猎些野兔什么的。已经好几天没有吃荤啦!”

  迪思背起盾刃走进了树林。

  树林中黑魆魆的,一只乌鸦呱呱地叫着从一棵树木上空飞过,又落到另一棵树木上,一道茂密、难以通行的赤杨和小白桦树丛那面,是一片闪着铁锈色亮光的泥炭沼泽。迪思环视着四周:“林子里的光线并不太好啊。这又是暗适应过程吗?”迪思在树林中小心的步行着,他抬头看着黑森森的树林。一只野兔猛的跳过去。迪思刚要扑过去,它就消失了。迪思摔倒在地上。迪思爬起来,挠挠脑袋。树林在轻微的摇晃着。迪思打量着周围。小心的探视着。

  迪思的视角中,树林在寂静矗立着。突然,在某个余光中,某处开始呈现出一层鲜明的黄棕色。

  迪思问:“夷?什么东西?”

  在泥炭沼泽中,色彩突然改变了一下。黄棕色变成了强烈的红色。然后红色又褪成淡淡的,但仍然很鲜明的黄棕色。

  迪思说:“哼哼,管你是什么东西。我先吓你一跳再说……。”迪思后退了一部。他轻轻的蹲下身子,突然拿起一块大石头往那颜色变化处一扔。“沙沙沙”的声音轰然响起。一片黄棕色的云从沼泽中“哗”的飞起,朝迪思扑面而来。

  迪思大叫:“哇呀!!!”迪思慌忙拿出盾刃阻挡。只见他飞腿一蹬,便攀上了高树。那片黄棕色的云变幻着色彩又轰然落下。迪思瞪大双眼,他的额头上有豆大的汗珠落下。

  迪思:“这,这是……。”

  只见地上,可见的光线中。出现了一大群的缠绕着的黄棕色蝗虫。它们相互咬肢咬臂从而互残身亡,死后的红色又不断的被新的同伴覆盖上。惨状不忍相看。而在它们的周围,有数百万只蚂蚁自杀性身亡,死亡的蚂蚁垒成了一座座小坟墓状。

  迪思震惊的双眼:“蝗虫和蚂蚁的自杀性死亡!”

  盘山公路上,马西亚踏着排轮飞快地掠过。

  这是一个典型的公路羊倌的家。牲口圈的两扇小门朝着河水和山野。在长满青苔的灰绿色白垩巨石之间有一条八沙绳长的坡道,下去就是河岸:遍地是珠母贝壳,河边被水浪冲击的鹅卵石形成了一条灰色的曲岸。再过去,就是微风吹皱的青光粼粼的河水急流。而在用红柳树编成的场院篱笆外面,是盘山公路。盘山公路靠着的地方就是山脊了。山崖上,一群山羊悠闲的吃草。羊倌在树下躺着打瞌睡。

  迪斯紧接其后,她在独轮车上飞速前进,目光扫过山崖上的山羊。

  迪斯感叹:“呀!真是一片温柔的景象啊!”

  迪斯挠挠自己的脑袋:“好不容易出了沙漠,就这样一路贪看两边的景色。公输马西亚……,要赶紧追上他才行啊,不能让他第一个到达赤城……。”

  一阵风吹过。迪斯耳边呼呼的风声。小狐狸突然“啾啾啾啾”的怪叫起来。它在迪斯的怀内蹦来蹦去,似乎烦躁不安。迪斯边飞速驾驶,边抚弄着怀里的小狐狸。

  迪斯说:“小狐狸,你是饿了吗?让我们先追上公输马西亚再吃饭……。”突然迪斯身后传来一阵发了疯似的踢踏声。和一阵“喂喂喂”的声音。迪斯:“什么声音?”迪斯猛的停下独轮车,转过身子。她的眼睛震惊的睁大了。

  只见她身后的山崖下,躺着几只鲜血淋漓的山羊,有的已经死了,有的还活着,不断的惨叫着。山崖上,刚刚还在悠闲吃草的那群山羊正发疯似的往悬崖边跑,羊倌“喂喂喂”的跳起来想要控制山羊,但是却无济于事。山羊像发了疯似的嘶叫着,一群又一群的跳下山崖。

  天色突变,狂风大作,天边发出巨大的鸣响,伴有紫色的极光,恐怖异常,大地震动,蛇虫乱窜。。。接着就可以描写蝗虫,蚂蚁等的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