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神纪 第十六章:兵临城下
作者:云氏公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王世泽站在高高的津州城头,温凉的风和扑面而来的马尿味从他的耳边呼啸而过,他的心中却是百感交集苦味杂陈,眼见十万愤怒的辽人军队成兵列阵,作为现在津州城的最高军事指挥官的他感到非常的无力,就像四肢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沼。网.136zw.>

  这可以说是他从伍生涯以来遇到的最大困境,那可是十万的辽人军队啊,从津州城头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到处都是漆黑的人头,屹立着的攻城器械,喧嚣的马蹄和辽人震天撼地的呼喊声,只怕还没等到辽人发起进攻,已经有不少的守城士兵开始两股战战,心生畏惧。

  当然他完全能理解,只要是人目睹此情此景就会恐惧,他可以训练的他手下的士兵纪律严明,但他没有办法让他们不再恐惧,如果他和他手下的士兵阵亡了,那他们遭受的就是一场无妄之灾。

  辽人本来没有进攻他们的理由,也没有进攻他们的实力,但一夜之间,辽人就有了进攻他们的理由和实力。皇帝处死了天策将军云海,当然皇帝可能忘记了五年前究竟是谁击败了辽人,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云海的妻子也就是辽国的最后一个公主惨死在建安的天牢里,这就是辽人为何会如此愤怒的原因。

  如果说辽人以前犯境是出于贪婪和何其暴劣的天性,那这此与以往都不同,这次是出于无可遏制的愤怒。区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有召集了十万士卒,说明这国家还有拥有一个正常的武装力量。

  之所以称云海为盖世功臣,因为他做到了前人从来没有做到过的事情,那就是他彻彻底底解决北国的所面临的危机,五年之前云海不但击败辽人,而且几乎将辽国的皇室屠尽,整个国家徒然失控,一时无人掌局,军阀四起,陷入不可遏制的内斗之中,也不能排除秦国推波助澜的原因,但总的来说一个陷入内斗的辽国符合秦国的利益。看最新章节就上网【】

  身处边塞的王世泽获得的消息自然要比内陆的建安灵通的多,近几年有传言司马家在辽国掌权,如果说传言是真的,那王世泽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司马家,短短几年之内便将一个四分五裂,频临毁灭的国家拯救过来。

  而且这个司马家似乎在辽国内还取得了不少的威信,这次辽人犯境的军队便是有姓司马的来统领的,无论此次辽人是锵羽而归还得胜归朝,这对司马家统治辽国都绝对会是件好事。

  此时辽军丛中裂开一道缝,城门前一个辽人踏着风尘勒马而来,手中持着一柄大的惊人的板斧,口中不断大声叫嚣的什么。隔的太远,王世泽听的不太清楚,但他可以确定那人肯定不是在颂咏太白的名篇。

  又是一个前来叫阵的辽人,如前几次一样王世泽再此让人在城门上挂上免战牌,虽然这显得他们秦国无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这却是他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如果他让人出去应战,只不过是让人白白送死罢了。

  城门前的辽人见城门上高高挂起的免战牌,挥舞着手中的巨大板斧,朝后方的辽人军队长啸一声,后方辽人军队也是一阵骚动,骚动中的嘲讽意味十足。

  马上的辽人翻马而下,解开他的裤腰带,朝着高大的津州城墙撒了不知是第几泡又黄有骚的尿,旋即后方想起此起彼伏的嘲笑声。辽人慢悠悠地系好裤腰带,收好巨斧,驾马没入无边无际的辽人军队中。

  王世泽不是毫无尊严和骨气之人,他是个久经沙场的军人,与其让他忍受奇耻大辱,还不如让辽人一斧头砍在他脑袋上,但他又能怎样,让人下去应战,只是有谁能下城应战,又有谁敢去应战。

  津州何时城破只是取决与辽人何时攻城,他知道这样的想法对于一个最高军事指挥官是有多么的危险,但现实没有办法让他乐观起来。辽人犯境以来朝廷非但没有朝津州增加一兵一卒,反而在辽人进攻之前将幽州和宁州的所有军队调回函谷关。

  朝廷此举足以说明从一开始辽人犯境时,皇帝就打算主动放弃幽宁津三州,不过不得不说至少在对目前形势的判断上皇帝没有犯糊涂。这对这国家本来就不是什么重大的损失,因为这三州就是云海从辽人手中收复的,现在只是又还回去而已。

  现在守卫津州的将士不过是被朝廷放弃的弃卒罢了,没人能当了弃卒还能神情亢奋,守城的两万残卒也不例外。此刻军心涣散到何种程度他这个最高军事指挥官再清楚不过,就算是两万众志成城的精兵强将想要在十万辽人面前防守住津州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妨是两万毫无斗志的老弱残卒呢?

  他王家也是满门忠烈,他爷爷的爷爷是抗击辽人而战死,他的爷爷是抗击辽人而战死,他的父亲也是抗击辽人而战死,在几个月前他真的以为自己不会抗击辽人而战死,看来现在他依然会保持他们家的优良传统,因抗击辽人而死。

  如果他退出津州,等待他的只会是毫不留情的军法处置,而他如果投降辽人,辽人向来以坑杀降卒出名,所以他是进无可进,又退无可退,似乎等待他前方的只会是死亡。

  而此时面临如此困境的不是他一人,而是所有的守城的将士,但不是所有将士都能像他一样面对困境保持理智,一定会有人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就在三天之前几位百夫长发动了一场不大哗变,当然哗变失败了,几个领导哗变的百夫长也被他处死。

  还好哗变制止的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要是往常他会将处死的百夫长的尸身挂在城楼示众,但他却没有这样做,甚至和几个百夫长一起哗变的士卒他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没有处死,只是将他们收监。现在他都不禁在想,如果那几个百夫长哗变成功也许他们的结果会更好。

  云海击败辽人不是没有理由,五年前全国上下,朝堂内外无一不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而现在只不过是过了五年去,却好像过了五十年,为了权利皇帝不惜处死这个国家的栋梁,朝堂内外更是乌烟瘴气,只是单单丢掉北境三州似乎是他们最好的结果。

  此时王世泽的耳边传来一声沉重的吱呀声,是那堵厚重的城门被人打开的声音,王世泽朝城楼下望去,对身后的卫官,厉声吼道:“究竟谁在擅开城门!”

  “是,是,建安来的那个谋士!”卫官慌张的回答道。

  “谋士,什么谋士?”王世泽不禁皱眉,此刻他才想起建安也并不是没有向津州派遣一兵一卒,在几天前建安派来几个谋士,只是单派几个谋士又有什么用,还能指望他们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退辽人吗?辽人只会割掉他们的舌头。

  不过那几个谋士不是已经和最后一批离开津州平民逃走了吗?怎么还会有谋士留在津州。王世泽再次将头伸出,城门应声而关,从城门裂开的一道细缝里走出一个消瘦的人来,那人手持着使节鞭,难道他在指望辽人有不杀使节的传统。

  王世泽好像记得这个谋士好像是姓姜来着,他这帮谋士没有一点好感,但现在也不得不佩服着姜姓谋士的勇气,敢只身前往敌阵。

  就在姜姓谋士刚刚跨出城门一步,一支从辽人那边呼啸而来的箭矢就精准的落在他的身前,如果是胆小之人面对这一箭只怕已经吓得屁滚尿流,但姜姓谋士不为所动,甚至面不改色,只是缓缓地跨出第二步。

  随即更多的箭矢落到姜姓谋士的身前,但姜姓谋士面对箭雨只是稳步有条的跨出第三步第四步,落下的箭雨更像是一条铺设在他身前的荆棘之路,甚至在他走到辽军阵前时,辽人都特意为他让开了一条路。

  城楼上,卫官说道:“要是那人死了,我们该怎么向建安交待。”

  “交待,什么交待,是我们杀了他吗?在战场上没有谋士,只有士兵,再来津州前他就应该有赴死的决心,”王世泽失礼大声呼喝道:“要交待,也是该建安该给我们交待。”

  结果就是姓姜的谋士没有死,建安也没有给他任何交待,不知道姜姓谋士个辽人灌了什么迷汤,辽人竟然在姜姓谋士回来之后主动的后退了十里。

  虽然后来辽人还是占领了幽宁津三州,但是王世泽没有因为抗击辽人而战死,甚至辽人未经历任何的抵抗便占领三州。也许是和辽人达成某种约定,辽人进城时没有屠城甚至没有滥杀任何无辜,这可不像是辽人的风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