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神纪 第二十三章:盛大的欢迎仪式
作者:云氏公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在历史的进程中,忘川之上像黑石城和镇远城一般的城池在战事最紧张的时刻,曾一度多达四十余座,可是战争结束,这些城池就像是会凋谢的老兵一样,如今忘川之上只剩下七座惨淡城池宣告着秦王朝的统治。看最新章节就上网【】

  而此刻看着荒原上孤零零矗立地黑石城,就像迟暮老兵的最后尊严,可能到了大家亲眼看到黑石城时才意识到原来黑石城不单单是一座城池那么简单,它曾是这个国家最坚实的信仰,远不是说裁撤就裁撤那么容易。

  这在建安是一个人竟皆知的事实,朝廷决定在十年内裁撤掉忘川的所有城池,自从两年前匈奴人的其中一个领袖乌兰氏被绑在铁柱上活活烧死之后,忘川上的威胁就已经被一劳永逸地清除,所以朝廷没有理由继续为这些高大又显得无用的城池买单,十六年前辽人占领北境三州之后,朝廷不得不将所有精力转移到北境。

  秦王朝正真意义上的领忘川不过只有区区的数十年,但就是这区区的数十年让朝廷意识到,占领这片土地对于这个国家毫无意义,广袤的荒原不适合耕种和畜牧,不说开疆辟野这里的土地甚至长不出一粒粮食,除了匈奴人之外没有人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后代。

  尤其对于黑石城的士兵而言,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的严峻,朝廷首当其中要裁撤的就是黑石城,关于是否第一个裁撤黑石城,在朝堂上一度惹起过不小的争议。网.136zw.>

  一派认为如果第一个裁撤黑石城可能会在军队会引起一些将领的不满,而且也没有急切到一定要裁撤黑石城的地步,尽管打败了匈奴人但朝廷依然需要在忘川上维持自己的势力,而黑石城就是最好的选择,一来让这座历史悠久军城继续发光发热,再而也可稳定军心。

  而另一派则认为,北境告急,辽人亡我之心不死,朝廷完全没有理由在没有任何威胁的忘川上陈列重兵,而且在荒原上维持这样一座军城的正常防务,每年需要发费的粮饷也是天文数字,这才是财政紧张的朝廷最需要考虑的问题。首先裁撤黑石城一来向民众表明了朝廷全力抗辽的决心,再来也打消了军队中某些人的侥幸心理。

  最终两派人达成协议,黑石城一定会被第一个裁撤,但是黑石城不会立马被裁撤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朝廷会留出三年的时间让黑石城来扫除遗留在忘川上的尾巴,代价就是朝廷不希望出现任何的乱子,如果开了黑石城这个好头,那接下来其余的城池会轻松一点。

  其次朝廷也不像先前一样极端,并不是其它城池也会像黑石城一样被裁撤,一些城池会视情况而定有限的保留一些兵力,但历朝历代像如此大规模的裁撤军备都会经历不轻的阵痛,轻则只是少数失利军官的哗变,重则整个国家都会出现重大的安全危机。

  三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留给黑石城的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如果近几年来不是辽人在北境上厉兵秣马,给了某些人足够多的理由,这场浩浩荡荡的移兵北境,多少看起来就像一场阴谋。

  天色未明车队就出发,车内都还是睡意朦胧,车轮粗鲁地碾过一道浅沟,王公公被突如其来的震动惊醒,拉开车帘,此时已经是天光大作,惨白的阳光直刺眼睛,直到黑石城的一角出现在他的余光中,他一路忐忑的心才稳稳地放下来。

  吴锋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前头,王公公目光落在吴锋略显消瘦的背影,眉头不由地皱一起,王公公指着吴锋问道:“这个年轻人有说过他有多大吗?”

  “好像是十六岁来着,”孟昌生把头倚过来,说道:“他是严峥的养子,亲身父母是黑石城附近的流民,据说已经死了。”

  “十六岁?养子?”王公公轻声的喃,紧锁的眉头皱的更深了,像两道紧紧依靠在一起的陡壁。

  “他有什么问题?”孟昌生问道,虽然此前他还有一丝疑虑,但是现在黑石城切切实实的出现在他眼前,他也没什么可说的,距离上一次他来黑石城已经足足有二十年了,二十年物换时移,物是人非。

  “没问题,自然没问题,”王公公舒展眉宇,说道:“只是让杂家想起一个故友罢了”

  “故友,什么故友?”这次紧锁眉头的反而成孟昌生,王公公素来身居深宫,不食人间烟火,能和王公公做朋友的世间只怕也没几人吧。

  “哦,没什么,只是突然有些感慨,人已经死了有些年喽。”王公公唉声叹气的应付道,神情流露出一丝哀声,也许是不想说太多,王公公放下车帘,退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车内,过了好久还能听到他低婉的哀叹声。

  林少钦骑着一匹稍矮些的马和吴锋并列而行,有说有笑,相谈甚欢,尽管两人无论是出身背景还所接受的教育都截然不同,但两人却是一见如故,成为了不错的朋友。

  孟昌生看着喜笑颜开的林少钦,心里的一块重石也算是放下了,小铁毕竟还是个小孩不是久经战场的士兵,也不是所有人经历了昨天那种事情都能够不留阴影,昨晚他没有做恶梦,今天心情看起来也不错,至少林少钦比孟昌生想象中的要坚强的多。

  在黑石城有一个规矩每次有访客到来时,黑石城城楼上的那座与这座城池一般悠久的铜钟都会被敲响两次,以表示对来客的尊重。此时两道空灵的钟声飘然而至,黑石城距离他们越来越近,其高大漆黑的城墙出现在他们眼前。

  黑石城与忘川之上其它城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名字,其它城池多以抗匈名将或者济世名臣的姓名来命名,例如怀宁城就是以抗匈名将徐怀宁的名字来命名,还有镇远城用的是开国名将林镇远名字。

  黑石城得名于两百多年前太祖皇帝与匈奴人的惊天一战,到了战争后期,恼羞成怒的匈奴人为了攻陷黑石城,不惜动用万吨火油,企图用熊熊烈火将黑石城付之一炬,传说那一场滔天大火足足烧了七天七夜,在好几十里外都能熊熊燃烧的火苗。

  但超出所有人预料的是黑石城结实的城墙没有被熊熊烈火融化,不幸的是当时守城的一万多名士兵无一幸免,黑石城的城墙也永远被熊熊烈火灼烧的漆黑,太粗皇帝得知此事后更是悲痛万分,为了纪念在烈火中殉国的士兵,亲自将这座城池命名为黑石,因此黑石城也成为秦王朝抗击匈奴最坚实的丰碑,最重要的是,即便是多年之后黑石城依然是这个国家抗击匈奴的最前沿阵地。

  车队蒙阴在黑石城斑驳阴影之下,此时黑石城城门打开,大约二十余人的身披用牛皮包裹的盔甲的士兵分列在城门的两旁,黑石城的主帅则是携带着若干随从亲自出城迎接。一路的舟车劳顿,甚至险些命丧狼腹的他们也经受得起这番礼遇。黑石城是七座城池中最深入忘川的一座城池,也是他们此行的最后一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