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全球生物暴走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外出寻人
作者:六口弓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眼睛盯着沈国立,唐鸿熙在等中年人回复。

  他的话说的算是足够直白了,各种利弊给沈国立分析的很清楚。

  特别是将学生生死和团队利益搁在一起,这叫沈国立相当难办。

  最终,沈国立还是少数服从多数遵从了众人提议。

  尽管他心理并不是十分乐意接受,但是眼下情况,面对唐鸿熙等人坚决态度,他就算不同意又能如何?

  “好!”沈国立能这么通情达理接受提议,唐鸿熙也是暗自吐了口气。

  要不然他们怕是就只能对沈国立用强了。

  “走了一路,大家都辛苦了,走吧,咱们去生活栋吧。”

  研究栋毕竟是做研究的,众人挤在这待上一天不太合适。

  王刚的提议马上是得到众人响应。

  把该带的东西带上,一行人出门向后面生活栋移动。

  途中,唐鸿熙,杜国龙一前一后将沈国立包夹其中,以防止后者有什么别样想法。

  来到生活栋,经过一段时间暖气供给,此刻屋内温度已经上升到正常室温。

  众人各自掸去身上冰雪,完了唐鸿熙将门带死反锁。

  之所以反锁房门,主要是此地有太多诡异的事儿,为了以防万一,谨慎行事总是没错的。

  “这里总共有十间屋子,大家自个儿找地方住吧。”杜国龙朗声道了句。

  沈国立显然是有自己房间,中年人一声不响径直离开。

  无疑,他的心理还在为学生担忧。

  余下人也是各找房间进行修整。

  和长城站一样,此地生活栋内宿舍面积并不是很大。

  一张单人床,一个床头小柜构成了全部主体。

  不过这样的紧蹙房型设计倒是很好保证了屋内温度。

  唐鸿熙揭开帘布,看了眼户外。

  黑夜,大雪交织在一起,说实话,这样天气待在温暖小屋,如此感觉真的很奇妙。

  爬上床,唐鸿熙双手托头,他的脑中不断推演今天过来遇到的各种状况。

  毫无疑问,这看似平静的基地实际暗藏着一股暗流。

  只是这股暗流究竟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切实证据表明。

  但有一点唐鸿熙可以肯定,那就是学生的离开绝对不是自愿,妥妥是有外在力量迫使他们做。

  就是不清楚这些学生眼下是否还在岛上。

  而这将直接决定唐鸿熙之前判断的走向。

  如果学生在岛上,那和外界势力介入可能性就将大幅度降低。

  理由很简单,既然知道有人回来救,那为什么要离开基地冒险呢?等着不就好了。

  反之亦然。

  所以找到极地车很关键。

  不过这件事必须等户外天气转好才能进行,唐鸿熙可不希望为了调查此事把自己小命搭进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眨眼功夫,五人组就这么在生活栋待了好几个小时。

  在这样黑夜无边环境,你很容易迷失忽略时间。

  中午时分,白慕雅将大家伙召集到一起。

  所以说女人的存在是有她自己意义的。

  男人们休息的时候,白慕雅可没闲着。

  她把整个生活栋给仔细转了遍,发现这里物资储备还算丰富,可以自行烹饪食物,然后她便是下厨整了几道小菜并煮了大锅米饭。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节骨眼还能吃到这般热腾腾饭菜,白慕雅的付出叫众人大感意外。

  饶是对白慕雅不感冒的杜国龙在见了桌上饭菜后都不得不改观心下看法。

  饭罢后,休息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左右,沈国立慕的开口:“现在外面风力减弱,风雪也小了不少,我们可以出发了。”

  低沉着嗓音,沈国立显得相当严肃。

  杜国龙行到窗前撩开帘布确认了下……的确,和来时想比,老天爷的脾气明显是柔和了许多。

  确认完毕,杜国龙点点头:“是可以动身了。”

  “那行吧,我们抓紧时间吧。”王刚站起身,唐鸿熙紧接摆手:“老王还是老规矩,你跟小白待在屋里守家,我,沈博士,杜警官出去寻人。”

  “你们三个……可以吗?”

  三个可不可以唐鸿熙不确定,但寻人这种事儿肯定越多越好。

  只不过……眼下局面,众人若是都走了,基地万一被“釜底抽薪”破坏,那可就……

  凡事都得以最坏情况做打算,所以基地必须留人。

  白慕雅一介女流,真有麻烦多半靠不住。

  而王刚怎么说也是特勤人员,身手方面应该没问题。

  留他二人在基地终归让人放心一点。

  “足够了!”杜国龙干脆应了句。

  王刚也不墨迹,既然众人都是这个想法,他干脆点头:“那成吧,我留下。”

  简单准备,唐鸿熙,沈国立,杜国龙便是持拿手电离开了生活栋。

  从温暖屋内走到户外,温差的变化格外冻人。

  唐鸿熙下意识勒紧脖颈的防风拉链,最大限度保证身体温度。

  在大多数人眼里南极都是块神秘的土地。

  它那白色的圣洁与美丽是很多驴友向往的地界。

  只不过在那美丽迷人的面纱下却是暗藏着这个世界最为恶劣的天气。

  狂风、暴雪,极度冰寒,人在这片冰雪世界是多般渺小,一场大风就可把人吹到无影无踪,一场暴雪就能叫人迷失方向,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作为在南极生活考察过半年的人,沈国立对此那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虽然此行失去寻找失踪学生,虽然沈国立心理非常焦急,但是对于行动本身沈国立还是很小心的。

  上路后,他第一时间给众人吩咐:“大家把墨镜带上。咱们三个并排走,不要离得的太远,确保视野范围内可以看到彼此。谁要是出现身体不适就大声说出来,不要隐瞒!”

  “明白!”

  纷纷将分发的墨镜带上。

  这是一个有些滑稽的场面,户外明明黑漆如墨,但队员们还耍酷的带着墨镜。

  不过显然这般做法不是为了耍酷,之所以带墨镜仅是因为长时间在雪地活动,由于无明显参照物,所以眼睛视力会暂时下降或失明,为了避免这种称作“雪盲症”的情况出现,必须通过相关手段给眼睛增添些“色彩”。

  戴墨镜刚好是个不错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