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罗万象 第80章:夜行人
作者:子金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异世界地表大陆乌龙王国天鹅镇天鹅村

  这场雨下的很“奇葩”,原本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突然之间就是大雨倾盆,想来这任谁心里都得好好的嘀咕嘀咕不是?不过呢,外来人虽心中莫名,甚至感到有些惊骇,但本地人却都欢欣鼓舞、士气高昂,甚至很多老人还为此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来,只因那“双龙”终究还是显灵了。

  想来只要“双龙”还在的话,那势必会保佑这一方水土不失,是以,百姓们安能不兴奋?半年来的忧虑一扫而空,很多人甚至依旧在大雨中或徘徊或起舞,歌颂着“双龙”的仁慈与功绩。

  渔不依这一群人为了避雨,早就返回了田家,不过心中却是久久无法平静,只因这情景未免也太过于“邪乎”了吧?莫非这湖中当真有着得道的生灵不成?老渔着实不解,但同时心中又好奇的厉害,非常的想要弄明白这其中的关键之所在。

  大雨从早上辰时开始,一直下到傍晚酉时中旬方止。初时下的很急,如同天河决堤、流银覆地一般,紧接着由急转缓,是飘飘洒洒,如蜜、如油,远远看去是朦朦胧胧,天地间笼罩在一片水雾之中,当真如梦如幻,好一副田野自然风景气象。

  这场雨有效的缓解了旱情,可以称得上是“及时雨”了,看似是上体天心、下察民意,不过其中的蹊跷却也委实不少。

  田家居住在村子的边缘,最是靠近天鹅湖。此时众人用罢了晚饭,一群年轻人外加一个田老头儿,凑到了一起,互相扯皮、讲故事,用以打发时间,不过说得倒也热闹,除了老渔之外,众人的兴致都很高。

  初时,渔不依也身处其中,不过心中一直对下雨之事念念不忘,是以,在不久之后,为了不破坏氛围,也就没有打招呼,起身借故上了个厕所,随悄悄离开了田家,打算到湖边一看。

  此时雨歇天晴,夕阳仅剩下了一丝余晖,放眼望去,天鹅湖除了最靠东的一面,尚有红晕残留外,其它方位早已隐藏于暗中,完全有别于日间所见。再向空中仰望,依稀能见到一些零散的星星,正一眨一眨,似乎显得十分的顽皮。

  渐渐的,星空璀璨了起来,夕阳已不可见,而星星们却开起了“pr”来,不过唯独将月亮挡在了门外,这大概是因为今晚的月亮太过于夺目了一些吧。

  今日乃是月中十五,想来也正是因为如此,方才成为了祭祀祈雨之日。十五的月亮,必然明亮而醒目,不过今日却大有不同,抬头仰望,可清晰的看到,此时正有两圈儿“光环”环绕着月亮,如同残缺的彩虹一般,给月亮蒙上了一层更为神秘的面纱,也可能是,月亮“她”今日特地穿上了一身彩色的婚纱,至于要嫁给谁呢?这又有谁会知道呢?

  这“光环”虽是美妙,但倒也并不稀奇。在民间,往往称之为“风圈”,据说当夜晚的月亮有风圈环绕时,那么将预示着在后半夜或者明天必然会起风。

  今晚的月亮低调而奢华、清纯而风骚,既披红挂彩,又朦胧羞涩。天空万里,只留有一朵云,且还被月亮给征用了。这云乌黑泛紫,与月亮交相呼应,如同是一床棉被一般,遮盖住了月亮的大半个身躯,这使得月亮就如同是一个闺阁中的懵懂少女,对大地似有留恋与好奇,同时心中不免又害怕而慌张。

  入耳所闻,是一片蛙声,大小池塘里,以及整座天鹅湖边,可谓群蛙乱舞、蛙声鼎沸。月光虽淡,但堪堪得以照明,村子里安静而祥和,点点灯光隐约透出,与星空隔相呼应、争奇斗艳。

  渔不依缓步使出村子,朝天鹅湖走去。一路走来,土路之上,并无行人,此时多数人只怕已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儿喽。

  地面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是以老渔走的很是费劲儿,一路磕磕绊绊,好不容易来到了湖边。渔不依的小靴子与水花儿交相呼应,夹带着翻卷的泥土,是落地有声,演绎了一场杂乱而生动的交响曲,不过即使如此,也丝毫没有降低湖边青蛙们的热情,叫声此起彼伏,响彻声可谓不绝于耳。

  渔不依在湖边随意溜达了一圈儿,然后停下了脚步,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夜晚湖边的风景,以及空气中水汽的滋润,还有那树木花草的清香。此时的天鹅湖水面平整,未见丝毫异常之处。

  老渔这次前来,主要是为了排遣心中的疑虑,虽也有着一探究竟的想法,但并未敢往乐观处想。眼下见并无异常现象,随调转身形,沿着来时的路,又向村子里驶去。

  但凡夜间出行,那么只管前路,莫顾后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只管向前,去你想去的地方,不要顾及其它。尤其是在山野间的大路上,不多言、不妄语,心要平、气要和,无论遇到什么,只管安心赶路,切莫招惹是非,否则心境一破,难免被妖邪趁虚而入。

  孤独夜,夜孤独,行路者,绝非人,两眼不盯生死薄,两耳不闻是非言。

  夜晚行路,路长且艰,由于四周空旷,且相对寂静无声,往往使得人感觉不知岁月短长,说白了就是感到时间过的很慢很慢,远远比白天还要长,这其中尤以独行者感受最深。若遇到灯光,则需慎意,不见得就是“行路友者”,还有可能是那“路行异者”。

  是以,夜间行路,即使遇到行人,也最好不去理会,就算是真的人,也最多点个头了事,不要多言,且尽量走大路,山野小路去不得,除此之外,还有三不慌。

  一是“迷路”不要慌。比如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若没有把握的话,那宁可停留原地不走,也不能任意碰运气瞎走,待得天明,视野自然宽广,路途也自会明了,最不济天明时还可以寻问他人呢。

  二是“身后有异”不要慌。要耳先听,眼后观,身再行。这个是需要练习的,不仅仅是胆量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经验。人在受到惊吓时,往往会条件反射,有时这会救你的命,有时也会害了你的命,比如猛然转身,则很容易造成“肩头火”熄灭。

  正常人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夜间出行的人,说他们是“非正常人类”,这也实不为过。也可以说,但凡是夜间出行者,他们是人,但也不是人。

  之所以说他们是人,那是因为他们本心不失,确实是人类,而又说他们不是人,则是因为夜间缺乏生气,不是人该活动的时间段儿,说白了夜间有夜间的规矩,是以夜间出行,你必须按照这规矩来。不过这规矩嘛,有时往往不符合人类的固有观点。

  有的时候,夜晚出行,明明碰到了一个大活人,甚至还是自己熟悉的人,但是对方却表现的很冷淡,或不愿意搭理人,这不能愿对方不讲情理,反而还应该感谢对方,只因对方很守“夜间规矩”,或不想为彼此牵扯上过多的因果,如此一来,对方不是凡俗,说不准还是个“高人”呐,其他人当敬而远之。

  “肩头火”乃是一个人精气神的体现,也被称之为“阳火”。这“火”熄与不熄,关键在于自身,与外物无关,若心平神安,则“火”不熄,如果持续心慌意乱、心神不宁,则神魂颠倒,表现在外的气场也就散了、乱了。

  是以,夜间回头需谨慎,万万不能慌。有经验者,可耳听八方,若有破空声,则是实体物质,比如刀剑棍棒临身时所产生的风响,这是定然要躲闪的,但若没有破空声,那么何需着急呢?就算不回头,料也无妨。

  要知道,人虽怕鬼三分,但鬼更惧人七分。如果无形想要伤有形,也就是说鬼邪若是想害人,就必须先乱其心志,否则伤人不得。

  其实人乃万物之灵、世间正统,是以妖邪惧怕人,但后世传承正好相反,使得人怕妖邪,这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想那妖邪若要害人,必先惑人,否则很难直接作用于人身。

  后世的传承中,为何人怕妖邪鬼魅?只因妖鬼迷惑人,常言道:“未知的,往往才是最可怕的”,人类懵懂,受其蛊惑,是以任意夸大其形象,并加以引导与传承,这也使得后代子孙无形中就惧怕妖邪,但却不知,那妖鬼惑人,实是事出无奈呀。

  三是“生死不知”不要慌。夜间行路,什么都可能遇到,或熟悉的、不熟悉的,或真实的、虚幻的,这委实难以区分,是以也无需区分,只需“明哲保身”即可。比如,你可能会遇到你在世的亲人朋友,也可能会遇到已经去世了的人。

  夜间也有区别,在城市中,因人气充足,故要行人事,说白了就是讲礼法、守道德、学做人,但如果是在远离人烟的所在,那就不能行人事了,无论你遇到了哪一种情况,都不能慌,不去理“它”,这正是那“见怪不怪,其怪必败”。

  夜行者,需记得,要冷漠、要无情,遇事则冷眼观之、冷情待之,切莫理会,即使是在野外城市不算遇到了有人被害,比如路遇尸体或有人求救,又比如亲人好友惨死在你的面前,纵然是真有此事,那也是对方命数该绝,自然无需搭理,一切都留到天明再说。想那大活人又怎会在夜间出行,且还是在远离人居之所?一切不过都是虚幻的罢了。

  由此可知,人不应该夜行,更不能长期夜行,否则难免不行人之事,欲夜行,那么心肠必须要硬要毒,长此以往,很可能分不清真与幻,精气神耗损严重,甚至形容枯槁,到此,人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

  对于有经验的夜行者来讲,最可怕的不是鬼魅妖邪,而是同类夜行者,比如强盗与山匪,又比如狼群与大虫。不过同是夜行者,彼此间也是有讲究的,一般的土匪强人不会对落单的夜行者下手,而偷盗者也会讲究个先来后到,极少有冲突,彼此多是形同陌路,遇到时就当做是没有遇到一般。

  总而言之,路是人走出来的,或人为修建的,是有人气的,是为“道”。所以夜间要走大路,最起码有一点,那狼虫虎豹一般是远离大路的。

  是以,夜间行路,要胆大、心细、神经粗,胆大则本心不失、本质不移,心细则七窍玲珑、趋吉避凶,神经粗则不招麻烦、不惹是非。若能做到以上这三点,即使夜间回头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