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罗万象 第83章:别拿土地爷不当神仙
作者:子金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异世界地表大陆乌龙王国天鹅镇天鹅村

  清晨,一缕朝阳斜向绿野,似那敲门的客、是那报喜的钟,大地渐隆,可谓万物复苏,生气莹然,呈一片勃勃生机,好一片美好的山野田园风光。

  天鹅村靠近天鹅湖,故清晨的空气中,是水汽弥漫,氤氲缭绕,如雾似幻,飘飘洒洒、点点滴滴,在这稍显炎热的季节里,不但不使人生厌,反而更添一分清爽。

  伴随着几缕阳光的划过,空气中的水汽渐缓,逐步慢慢消散,这几缕阳光在水雾的陪衬下,是上下飞舞、左右欢腾,如虹似炼,驱走了严寒,带来了温馨,人们也逐步踏上街头,开始了一天的忙绿。

  村子的东边儿有一所土地庙,此时迎来了一大波儿人马。

  说到土地庙呀,几乎是村村都有的,可以说,自古以来,无论哪朝哪代,全国数量最多的庙,想来就是那土地庙了,其分布的范围甚广,几乎大小乡村都有,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但凡有土的地方,必然有那土地神,而但凡有人的地方,则必然有土地庙。

  土地神因神格不高,可视为基层神灵,是以数量虽多,但其庙却多很简陋。其中最为简陋的土地庙,三块儿石板即可成庙,两块儿为墙壁,一块儿为庙顶。

  别看这麻雀虽小,奈何五脏俱全,历来都香火鼎盛,世人不敢任意怠慢,只因那民间小礼小情,有时难达上苍,上神虽不管,可土地却管,还有那人间小恩小怨,别处不灵,土地却灵。

  天鹅村的土地庙,其规模也算不小了,半间屋子外加一所小庭院,整体大约三十几个平方开外。院墙虽不高,但大门处却砌有石门框与石阶,其规模相对显大,看上去古朴、庄严、肃穆。

  正门处,抬头可见,小庙里外皆无门,也就是说内里只有三面墙壁,正中居坐一泥坯土地爷塑像,是披红挂彩,正对院墙大门。

  庙里还有一副对联,虽久经风霜,稍显残破,但字迹清晰,是一目了然,上联是:“女娲造人,虽蓬头垢面,但不失源远,只因那是尘中来”,下联是:“活人闹世,即衣着光鲜,却混账糊涂,最终还归土里去”,横批:“尘归尘土归土”。

  渔不依一群人跟随着村中的相关人员,来到了土地庙中,待看到了这幅“对联”后,老渔不由得就是一愣,差点儿以为是又回到了地球上,只因“女娲”这个名号儿着实是太大了一些,这使得老渔惊疑不定,暗想难道在这个世界上也有“女娲捏土造人”不成?

  未待渔不依理清头绪,就又被旁的事物给扰了心神。

  此刻一群人来此,主要目的是为了处理那老乞丐的尸体。这尸体存放在土地庙小院儿里的一角儿,身体虽然依旧僵硬,但却不再寒冷,面容也稍显柔和了一些,在阳光的照耀下,那皮肤还泛着一丝光泽,似乎颇具弹性。

  土地庙在农村里,是起着一定作用的,甚至是一些事物的象征。通常情况下,如果村里有人死亡了,那么尸体一般是要先在家中存放一段时间的,这是对死者的尊敬,也是为了死者的魂魄能得以长存与安息。那在这段时间里做什么呢?是要到土地庙里去上香祷告的。

  在死者的尸体入土之前的这段儿时日里,一般后代子孙们都会去土地庙上香烧纸钱,比如一些多子多孙的人家,长子会携带“擀面杖”,而其余子孙则携带着“孝棒”,也有人称之为“哭丧棒”,多是由柳木条子上黏贴一丝白色的纸片儿构成,还有那黄纸与香烛等,一般一天分为三次,前往土地庙中尽人事。

  可这老乞丐的情况大有不同,可谓无亲无故,是以尸体也没地儿存放,加之昨晚在被发现时,黑灯瞎火的,那是手忙脚乱的一通忙活,所以村人们一琢磨后,就先存放在了这土地庙中。

  一个落难的外地乞丐,也没人会太过于在意,是以也就少了很多的讲究,大家东一言、西一句,打算在今日里,就处理了这具尸体。

  渔不依看到此地并没有奇异之处,也就安下了心,随调转身形,领着自家儿的跟班儿们,向着田老头儿家中驶去。不过那田老头儿因为是当事人,也就是最早发现这乞丐尸体的人,是以留了下来,与村里相关人员一起,着手处理这乞丐的尸体。

  老渔原本觉得这事儿也就暂且告一段落了,不曾想,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味性的小故事,不过渔不依当时并不在现场,是以挺遗憾的给错过了,只是事后听那田老头儿提起过。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这土地庙在村子的东边,周围也没有人家儿。待得村里人将这老乞丐的尸体抬起来,想要将其草草的掩埋了事时,不曾想,却遇到了“惊喜”。

  这老乞丐的尸体呀,原被放在了一块儿门板上,也就是农村人家常见的院门,大门儿多是由两扇组成的,且多为木头制品。也不知道是哪位好心的村民,在昨晚贡献了一块儿门板,是以,老乞丐这才有了个暂时存身的地儿。

  在今日里,又有一位好心的村民,找了块儿草席子,然后贡献了出来,于是乎,众人将这老乞丐给卷吧卷吧,就当作是棺材了。

  原本一切皆正常,直到抬出土地庙后,却闹了邪,只因死活也抬不动了

  一共合计有六个青壮年汉子,抬着这块儿门板,其上正是那老乞丐的尸体,按理说不应该吃力才是,奈何在抬出土地庙后,是“哐当”一声就摔在了地面上,之后那门板就犹如被压了座山一般,是无论如何也抬不起来了。

  一群人皆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想来必然有处事不周之处喽。刚开始时,众人以为是这老乞丐自身的原因,是以,由一些人出面,嘴中嘀嘀咕咕的,多是说着一些安慰死者与批判自己的话,奈何是毫无用处。

  实在是没有法子了,看来不出点儿钱财是不成了,于是有人回家拿出了纸钱来,随在路边点燃,也算是为这老乞丐“送行”了,结果可到好,依然如同之前一般,那尸体沉重异常,是纹丝不动。

  如此一来,村民们不干了,觉得已经很够意思了,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老乞丐着实是太不像话了,也太贪得无厌了,你说大家彼此非亲非故的,老乞丐临死时能有卷席子遮身,着实是不错了,难道还想风光大葬不成?

  正在人们议论纷纷时,村中的一位老者,在略一思索后,随看出了苗头儿来,这哪里是那老乞丐的问题呀,明明就是那土地爷的问题

  这老者,拿出了纸钱来,返身回到了土地庙中,然后俯身便拜,随点燃了纸钱,又祷告了一番,这才站起身来,命人重新来抬这老乞丐的尸身。

  说来也巧,如此这般之后,那老乞丐的尸体,轻轻松松就被人给抬走了

  事后,据这老者的回忆与说词,村子里的其他人也逐渐明白了过来。其实这确实不怪人家土地爷作怪,委实是村里的人太不地道了。这老乞丐的尸体在昨晚被发现后,因其非亲非故的,是以谁也不会去收留,最终被抬到了土地庙中,由土地爷看护了一晚上

  土地老儿倒也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只因一晚过后,那尸体如旧,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不过村民们倒是有些不够讲究呀,这一大清早儿的,既没有上香,也没有祷告,可谓是彻底无视了土地爷的“功劳”,直接抬着那老乞丐就想走,你说这土地爷他能没有微词与怨言吗?

  总而言之一句话,那就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土地爷不当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