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歌 第64章 进宫
作者:丁丁冬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青鸾心疼不已,半晌冷静下来看向容氏,“你既想认我为主,眼下就有一桩差事,你做得好了,日后便跟着我。”容氏忙忙说好,青鸾点点头,“你了解宸妃的性情,她若知道她赏赐给怀王府的人,被我发落去了永泰寺,她当如何?”容氏笃定道,“虽说娘娘已忘了我们,不过她一旦得知,定要大怒,定要为难长公主出气。”

  青鸾说一声好,“你进宫探望一下旧主子,哭诉一下委屈,如何?”容氏瑟缩一下,随即攥紧了拳头大声道,“奴婢定将差事办好。”

  容氏进宫,青鸾带着珍珠与金定回了同文馆,进门便吩咐珍珠收拾一间耳房出来,珍珠心领神会:“奴婢明白,王爷日后少不了过来,过来就腻着不走,夜深了自然要留宿。”

  青鸾手中握一本书,没听到一般不说话,只抿了唇偷笑。

  金定拿一个坛子越墙进了静王府,静王府没有府兵把守,只有几个老迈的仆人在扫雪,也只是扫出一条窄窄小道,其余的地方依然积雪皑皑,若少有人迹的荒野。梅林中更是冷清,梅花簇簇寂寥绽放。

  金定看一会儿花,方开始采雪,正在兴头上,听到踩雪的咯吱咯吱声远远而来,忙避身于一棵粗壮的树干后,就见元英只身拄杖而来,青色棉袍外罩黑色大氅,裹得分外厚实,白玉一般的脸映照着雪光,更添几分神采,他来到梅林边站定了,仰脸看着白雪红梅,看到最大的一株树,不由轻轻咦了一声,此树精致分外不同,半树雪压梅花,半树雪已不见,只余红梅簇簇。

  再看向树干,树根树露一点红色裙角,一笑转身回走。金定探头看他走得远了,又出来继续采雪,装满了坛子又玩耍一会儿,在静王府中闲逛一番,到了正殿前止住脚步,静王此刻做些什么?品茗?看书?独弈?静王会弹琴吗?或者吹笛?他是风雅之人,应该无所不通吧?

  元英隔窗瞧着雪地中一袭红裙的人影,晶亮的眼神采飞扬的脸庞,恍惚间雪后出了太阳,灿烂耀眼。

  金定站了一会儿,看到有人远远而来,方转身回走,红色的身影越行越远直至不见,元英抬眸看向天空,却依然是阴沉的颜色。

  青鸾坐在榻上隔窗看雪,安静等待,午后宫中有内侍来传宸妃娘娘令,命青鸾入宫。青鸾换了衣衫,乃是大昭长公主的冠服,扈从乃是长公主该有的仪仗,浩浩荡荡从同文馆出,沿途围观者众,七嘴八舌揣测是那一国来使,好大的排场。

  青鸾命珍珠揭起车帘,坦然端坐,很快有知情者告知众人,车驾内乃是大昭国鸾长公主,怀王元邕的未婚妻,前往大内探望宸妃娘娘,一传十十传百,队伍进到御街,青鸾的身份已是路人皆知。

  穿过御街来到宣德门外,下马换了大轿,大轿沿侧门而入来到垂拱门,却不见景福殿的小轿前来接人,守门的内侍为难看向青鸾,青鸾一笑道:“无妨,正好走走,瞧瞧宫中景致。”

  青鸾在前,金定和珍珠随后,且走且行,满目飞檐高阶斗拱彩槛,虽冬日花木凋零,树枝间挂了彩带灯笼,丝毫不见萧瑟,冰面上雪雕彩灯,处处透出繁盛奢华。

  进了景福殿,青鸾恭敬行了礼奉上一双玉瓶,宸妃端坐着瞧也未瞧一眼,只一声冷笑,“好大的架子,让我好等。”青鸾恭敬回道,“青鸾欲见娘娘心情急迫,可不知那位宫人怠慢,没有派小轿前往垂拱门等候,青鸾只得步行前来,是以耽搁了些时辰。”

  宸妃乃是有意不派小轿为难青鸾,青鸾如此说,只得接了一句,“景姑姑,看看是那个蠢笨的奴才办差不力,务必严责。”景姑姑应一声去了,宸妃看向青鸾眉头紧蹙,“尚没有下聘,倒在怀王府处置起人来了,那可是我的人,无缘无故罚去了永泰寺。”青鸾笑道,“正因为是娘娘的人,才该一心侍奉好王爷,可进府三年,王爷连她头发丝都没碰过,岂非她的过错?”

  宸妃一挑眉,“果真?”青鸾点头,“她自己承认的。我一想王爷这几年冷床冷被,气不打一处来,就罚了她。”宸妃手支了颐,“容姬木讷,若说没碰过她我倒相信,江姬可是司寝的掌设,听过的见过的多了,手段也该有几分,她又长得娇俏,元邕为何不喜她?”

  宸妃沉吟着看向青鸾,“难不成,果真如传言所说,元邕爱戏成痴,以为自己是女子,他喜爱男子?”宸妃额头的青筋暴了起来,咬牙切齿道,“这个孽子,为何要活着回来?”

  青鸾额角一跳攥紧了拳头,很快冷静下来笑道,“传言岂可当真,王爷若喜爱男子,为何要带我回东都?何况……何况……总之,王爷是正常的男人。”宸妃狐疑看向青鸾,眉目稍微舒展了些,嗤笑道,“这大昭果真是化外之境,未婚女子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

  青鸾也不辩解,只笑道,“熙弟弟呢?可是睡了?”宸妃只摇摇头并不多说,青鸾似乎自语,“十个月大的孩子最好玩儿了,不过也爱生病,如今天气寒冷,娘娘可要嘱咐宫人们看好了,我弟弟十个月大的时候大病一场,险些没了,其时我母妃去了,父王镇守边关,我只有八岁,除去在病床边守着,不知还能做什么,那时候总想着,若是能有为嫡亲的兄长护着我们,就不会有如此的困境,后来弟弟又大病过几场,那会儿父王也去了,王府里继母当家,继母盼着他死,我那会儿恨不能化身男儿护着幼弟。”

  青鸾说罢静静看向宸妃,宸妃也看着她,“你是孤女?”青鸾点点头,宸妃又是一嗤,“好,真好,元邕相中了你,真正是丝毫指望不上。”青鸾笑道,“谁是指望谁是依靠,谁又能说得准?就说娘娘最爱的幼子,若有朝一日与我弟弟一般处境,娘娘以为他能依靠着谁?是太子?是皇后,是入不敷出靠娘娘接济的贺府?还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哥哥?”

  宸妃怔了怔咬牙道,“按常理当是如此,可元邕不争气。”青鸾接口道,“再不争气,他此次出征乌孙立了军功。”宸妃硬声道,“休要提起他的军功,他不过是依仗着他的舅父……”青鸾大声道,“贺先生吗?贺先生有学问不假,可娘娘难道信他会领兵打仗?其时战场究竟如何情形,娘娘为何不问问皇上,而是听信贺先生一面之词?”

  提起皇上,宸妃脸色灰暗下来,生下熙儿后,开头皇上尚来得勤,渐渐就来得少了,想熙儿了就让宫人抱到紫宸殿去,如今皇上添了新宠,封为淑妃,更是月余不见人影……

  青鸾看着她脸色,唤一声来人,珍珠捧着一个锦盒进来,青鸾打开锦盒笑道,“此太平车乃是滇玉极品所制,昔年大昭陈皇后每日用此物抚脸,娘娘可听说过陈皇后?”宸妃身子前倾,紧盯着那太平车喃喃说道,“自然听说过,她曾为女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了情郎禅位于次子,随情郎隐居于江湖,传说她花甲之年依然美若少妇,难道是此物的功劳?”宸妃说着话,指尖探入锦盒,摩挲着太平车,不觉已咽了一口口水,青鸾将锦盒递了过去,“刚刚的玉瓶只能插花,乃是薄礼,太平车才是青鸾给娘娘的见面礼。”

  宸妃好不客气抱在怀中笑道,“青鸾一片盛情,却之不恭。”青鸾一笑,“娘娘这会儿不妨试试。”

  宸妃拿起太平车在脸上缓缓滑动,青鸾双眸晶亮盯着她,“若他日储位更替,静王体弱,熙弟年幼,谁才是储君最合适的人选?怀王论文采,曾在御书房驳倒太子,论武功,皇家狩猎曾拔头筹。他在太子倾轧之下这些年完好无损,他能从前线和乌孙全身而退,娘娘以为,他护不了幼弟吗?”

  宸妃摇摇头:“他是我的儿子,知子莫若母……”青鸾打断她,“我的幼弟命在旦夕之时,娘娘可知,是谁医好的他?是大昭国师胥淳之。”宸妃双眸骤亮,“听闻大昭国师擅断命格,轻易不断,一断则从无错漏。”青鸾微微抬起了下巴,傲然看着宸妃,“不错,国师断言我乃是皇后命格,是以大昭圣文太后接我进宫为太子伴读。”

  宸妃放下太平车瞧着她,双眸中涌出了热切,“那依青鸾的意思,青鸾嫁于谁,谁就会是皇帝,那么元邕……”宸妃手都颤了起来,青鸾微微摇头,“娘娘,天机不可泄露,此事你知我知,对任何人都不可提起。”

  宸妃忙忙点头,“这个我知道。”说着话又拿起太平车,青鸾一笑,“陈皇后有三件宝物,太平车只可护着容颜,还有一块羊脂玉更有妙用,含在口中吐气如兰,并可延年益寿,五脏六腑可保青春不老。另有一块玉佩,佩之则肌肤生香,若娘娘有了这三样宝物,皇上只怕来了景福殿,就不肯走了。”

  宸妃愣愣看着青鸾,青鸾站起身,“还请娘娘什么也不要做,也不能做,只等着水到渠成。娘娘日后只用做好一件事,请娘娘疼爱王爷,若母亲疼爱儿子一般。”宸妃微笑道,“这个自然,我的儿子,我一直是疼爱的。”青鸾也笑,“还有,这兄弟间久不见面,即便一母同胞也难免生疏。”宸妃笑道,“自然要让元邕常常进宫与熙儿玩耍。”

  青鸾不看宸妃渴盼的目光,退一步行礼说声告辞,带着金定珍珠施施然向外。

  路过皇后所居坤宁殿时,就听身后有人说声等等,青鸾驻足回头,就见一位宫装女子扶腰缓步而来,腹间微微隆起,显见是有了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