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外传之华妃娘娘大翻身 第271章 【5】稳局
作者:清宫颜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沈眉庄就这样与皇后一般将自己的凡体肉身与自己住了许多年的长春宫付之一炬了,为此,胤禛很是生气,听人禀告之后,愤怒地将桌案的折子狠狠一扫,那些明黄色的折子便如数地落在地上。

  我与甄嬛都吓了一跳,以为他要为沈眉庄的死而秋后算账,却不料她喝道:“这几年是怎么回事儿?这东西十二宫内,已经烧毁了多少处了?”

  不知道为何,那一刻,我感觉心中凉透了,无意识地与甄嬛相视一眼了,因为担心事情闹大,温太医的尸首与沈眉庄相拥在一起的事情,我们都不敢禀告,只是说,温太医为了救沈眉庄而来不及躲避火灾,不幸遇难。

  可是此时听见胤禛心疼烧毁的宫殿更加胜过沈眉庄,真心是“兔死狐悲”啊?我还是不够了解他,前不久他还对沈眉庄如同珠宝,没想到此时却是这般弃之不顾了,着实令人心寒啊!

  他只怕是有政务要忙,听了我跟甄嬛的禀告之后,也是略略问了几句,甄嬛小心谨慎地问道:“那、那谨贵妃的丧事该如何办理呢?”

  胤禛想了想道:“嗯,怀着死胎,终究是不吉利的,就不要办了!找几个高僧来超度一下吧!”

  说着便离去了,甄嬛听后感觉身子都站不住了,幸亏是瑾汐扶了一把,我内心猜想,不知道胤禛是不是知道了沈眉庄与温实初的事情,故此才处理得这般无情的,可是,凭着他的脾气,他若是知道了,怎么会如此轻易地放过沈家与温家呢?

  沈眉庄求我保全她的亲人,我既然答应了她,也并未想过反悔,便也不打算拿着这件事情大做文章了,只是觉得可惜罢了,看见甄嬛伤心欲绝的那副模样,我嘲讽道:“淑贵妃,你的眉姐姐之所以有今天的结果,不正是一手促成的吗?既然如此,又何必如此惺惺作态呢?倒是让本宫看得恶心啊!”

  “我一手促成?是谁在中间捣鬼,让眉姐姐误解我?让我们姐妹反目?这招反间计用得好啊,本宫折了玉娆,折了祥贵人、折了浣碧、还折了沈家的伯伯与大哥,此时又折了我最亲的眉姐姐,最好的实初哥哥,你这一仗赢得很漂亮啊!”

  我看她近来是伤透神啊?是啊,细细一数,她这一次的确折了不少人啊?可是她死再多的人也好,也比不过我失去的锦瑟,想起锦瑟的惨死,想起前段时日豆蔻的伤心难过,今日的一切都是她甄嬛应该得的结果。

  “但是,你也别得意,你以为本宫的族兄是跟年羹尧一样的废物吗?宝亲王潜伏在军中的细作,已经一一被除去,想必宝亲王此时此刻也如同那缩头乌龟般躲了起来吧!他以为他离开了京师就能够安全了吗?本宫便是要告诉你,他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本宫就不信,他宝亲王手中没得军权,凭着他身边那几个护卫,他还能翻出天来?还有,只要有本宫在一天,他这辈子也就只能帮着皇上打打杂罢了,莫说立为储君,即便是朝堂行走也是个妄想。”

  听了这话,我不由开始担心弘历来,他在宫外,我也是联系不上他?不知他那边的形势如何?朝中迟迟没得人弹劾甄平,我便想着该是出事儿了,没想到果然,安排的人都被甄平给拉下了。

  刚刚回到了翊坤宫,豆蔻已经在等我了,朝我禀告道:“夫人,刚刚收到消息,宝亲王府后院失火……”。

  “什么?”我一时只感觉心惊肉跳的,竟是没想到下手如此快了?“可、可出了什么事儿?”

  豆蔻摇头道:“倒是没出得什么事儿?巡访营的人恰好经过,帮着扑灭了火势,几位福晋小皇孙都没得什么事儿,只是烧毁了些财物,但是,几位福晋毕竟都年轻,此时怕都成为了惊弓之鸟,府中久无家主庇佑,怕是难以支撑,如此宝亲王府之事,无外乎是有人要警戒宝亲王他的后顾之忧罢了,几位福晋怕是没经历过这样的大事儿,万一乱了,可是了不得的……更是有传闻说,又回娘家居住的打算。”

  听到此处,我不由也深思起来,道:“弘历久日不在府中,她们又都是年轻女子,免不得让人钻了空子,加上这人间百态,世态炎凉,即便她们无异心,怕是也经不起人的挑唆,即便她们待弘历毫无背弃之意,怕是她们的娘家见弘历此时这般不得势,见淑贵妃如日中天,见本宫宫廷内无作为,自然会存了叛逆之心,到时候舍女保家也是有的……弘历若要成大事儿,自然还需要姻亲的帮助了。”

  我想了想,吩咐道:“来人,传本宫的命令,传几位福晋入宫来见本宫,另外传几位福晋的额娘也进宫来,但是不能一同传,先传福晋们的额娘们过来,一个时辰后,再传福晋们来,事先不得让她们通气明白了吗?”

  除了思妍没得娘家人外,苼瑶、可娴、高采和的娘家都在京城,入宫也方便,两个时辰后,她们四个便一同来到了翊坤宫,四个福晋,倒是个个才貌双全,苼瑶端庄、思妍温顺、可娴锐利、采和明艳,各有各的特色,如此见了,倒是觉得弘历好福气。

  这几年,苼瑶这个嫡福晋算是受宠的,生了一子一女,思妍在雍正九年生了一个女儿,但是和兮殡天的时刻,那个女婴就幼殇了,为此,她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可娴与采和则是一直没得什么消息?

  如今的弘历府中有着两子一女,那永璜已然是四五岁的光景了,都会背诵诗文了,永琏也有了三岁,聪慧又乖巧,小女儿大名还未取,小名唤为忆林,这不算个好听的名字,不过我猜想与和兮是有干系的。

  弘历与和兮相识于香山枫叶林,他自然是不敢明目张胆的怀念和兮的,儿子的名字都是由胤禛赐名,便也只能给这幼女取这么个名字了,据说他很是宠爱这个女儿,远远越过了两个儿子。

  此时还不到两岁,刚刚能够说话走道,她们几个过来请安的时候,便也都会将这几个孩子带过来。

  瞧着这些幼儿这般可爱,真心想着留一个在身边抚养着,但是一则担心这宫廷险恶,二则也不忍让她们母子分离,便不做此打算,只是在她们进宫请安的日子里,多留一留,想来认了弘历这个儿子后,到底是有着儿孙满堂的福分了。

  心中也是个安慰,然后今日之事儿,我很是生气,不过是宝亲王府走个水罢了,她们几个倒是不镇定了,改天若是弘历再出点什么事儿?岂不是要一去不复返了吗?

  待她们请安之后,我先是跟几个小皇孙说道说道,打发人带着他们四处玩耍去,这才说起了正经事儿,我瞧着她们道:“听闻,今儿个宝亲王府出了事儿?”

  她们心中便明白我传她们入宫到底是何等事儿了?各自都不敢说话了,稍微冷清了一伙儿,苼瑶才起身战战兢兢地禀告道:“回额娘的话,不过是后院不慎起了火而已,虽然火势有些大,烧了整个后院,不过好在有巡访营的人路过,帮着扑灭了火势,并无多大损失。”

  想来宝亲王府怕是不宽裕,弘历的俸禄并不多,眼下在朝堂朝堂之上又不怎么受重视,常年不是派这里就是派那里的,还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儿,就说这次围剿燕子门的事情,在外人看来随意派个小将军去便是了,竟然将他堂堂皇子当成小将军使唤,自然心中有了看低的意思。

  我倒是觉得,十四爷的事情让弘历来做,一则可以表明胤禛信任他,其次便是心中开始重视弘历了,至少不如从前那般反感了。

  “那便好!本宫便是怕你们出了个好歹,故此特意传来你们来看看?”

  她们道:“谢额娘关怀!”

  对于她们要回府的事情,我暂且不提,问道:“这两年来,四阿哥很少有机会留在府邸,你们又都是娇滴滴的弱女子,带着你们外出,多为不妥,可见是冷落你们了。”

  “爷为了国事繁忙,儿媳理解……”苼瑶回禀道,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只是皇阿玛总是如此派遣爷,是否做得太过了?自古以来也没得哪个皇子有这般待遇的?竟连寻找药材、围剿江湖门派等事儿,也要爷去做……儿媳、儿媳很是心疼爷……”。

  我听后也未接话,问道:“你们的看法呢?”

  “弘历哥哥是皇子不假,但是更是臣子,我倒是觉得皇阿玛派弘历哥哥做事是件好事儿,只是、只是我听我阿玛说,眼下朝堂上有传闻说,弘历哥哥这不过是被皇阿玛变相地给流放了,常年将弘历哥哥放在远离京师的地方,是担心弘历哥哥在京城结交朝中大臣,接触朝政,更是有人传言说、说后宫后位空缺已久,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也不能良久没得皇后,说淑贵妃贤良淑德陪王伴驾多年、并且协助皇后娘娘协理后宫多年,其父亲为朝中大臣,族兄又镇守边疆,立为皇后的机会更为大些。”

  可娴嫁给弘历的时候,仅有十岁,故此总是唤弘历为弘历哥哥,顾忌一时半伙是改不了口的,我轻笑了声问道:“所以呢?”

  “阿玛认为额娘您比淑贵妃陪王伴驾更长时间,也曾经协理过后宫,何况您是弘历哥哥的养母,应该争取皇后的位置,如此对弘历哥哥更为有利。”可娴继续道,这孩子从前不怎么喜欢,后来经历了她为皇后求情的事情,倒是对她有几分改观了,有几分魄力。

  “你们两个有话说么?”我未直接回答,朝思妍与采和问道,思妍道:“儿媳倒是没得什么话说的,只是眼下宝亲王府烧掉了一大半,怕是需要大笔的银子来修缮,爷的俸禄并不高,怕是一时拿不出这些银子来,儿媳琢磨着是否该禀告皇上,一则好查出这纵火者,二则看内务府是否能够出这修缮王府的银子,那里毕竟是王府。”

  她倒是说到点子上去了,高采和道:“儿媳此时有件极其担忧的事情,那便是爷的安危,那燕子门是江湖上流传许久的杀手帮派,秉着‘拿人钱财,□□’的宗旨办事,里头的人都是身怀绝技的江湖高手,而且隐藏地点很是隐秘,只怕地形等都十分讲究,怕是不好对付,其次,此番王府失火,儿媳认为怕是与永寿宫脱离不了干系,目的便是警戒,为此,儿媳担忧,会有人在外面对爷下手……”。

  苼瑶担心弘历的身体;可娴关心弘历的前程;思妍关心弘历的后顾之忧;采和则是在意弘历的安危,各有各的见识,我却更加倾向这高采和,可谓是说到点子上了,按着胤禛此时对弘历的态度而言,绝对没有立弘历为储君的打算,然而目前他膝下就两个皇子,一个是弘历,另一个是弘昼,无奈那弘昼身体羸弱,这是不能争储的硬性指标啊!谁会将江山放在一个病秧子的手中呢?

  这让所有的人目光都盯着此时谦贵人的肚子,想来这些日子就该临盆了,这是她如今在圆明园养胎也不知道情况如何?

  而苼瑶所言,我甚至觉得有些浅薄了,当日教育她要一心为夫君好,她这份关心是没错的,然而作为弘历的嫡福晋,眼界可不能只是这般啊!还需要为弘历解忧才是啊!

  而可娴,她出身乌拉那拉氏,自然知道如何争权夺利的,毕竟我若是登上皇后之位,那弘历可就是中宫之子了,那便是立为储君的前奏了。

  思妍呢!她的想法倒是让我奇怪了,怎么会先想到银子与查找真凶呢?巡访营的人帮忙灭的火,若是对方留下了蛛丝马迹,为何他们没有发现呢?

  我想了想道:“弘历的差事与安危,你们倒是不必担心,他自然知道如何办差,如何保全自己?反倒是你们几个与孩子们,是他的后顾之忧,尔等女流之辈,家中无男主,自然容易出事儿,苼瑶你身为嫡福晋,要知道如何为丈夫撑起外界的门楣来,逢年过节、寿辰喜事等等,各王府该走动便走动,特别是几位亲王,弘历是晚辈,晚辈孝敬长辈是应该的,无可厚非,同辈之间也可适当走近走近……。”

  “谢额娘教导,儿媳知道,也不敢有忘,各位皇伯皇叔府中该尽的礼数一份都不敢少,也一份都不敢多,与和亲王府一致!”和亲王弘昼的俸禄虽然与弘历一样,但是赏赐要多得多,能够与他一样,可见只怕也有娘家补给了。

  “可娴!”我喊道,可娴只怕没想到我会直接点名提她,有点惶恐,起了身,道:“儿媳在!”

  “关于宫中皇后空缺的事情,不可再提,也不准你的亲属再提,你是宝亲王的侧福晋,言行则是代表宝亲王,你的亲属也是一样的,此时草木皆兵,生死较量,本宫不准你们在外面给人抓住任何把柄,尔等都不是愚笨之人,自然明白其中利害,要成大事者,便必须有成大事者的气魄与远见,莫要在意这一时的得失。”

  可娴自然明白这话的意思,那淑贵妃若是捉不到弘历的痛脚,自然会从他身边的人着手,我不得不防,我继续道:“另外关于王府被烧毁的事情,可娴你稍后便到皇上面前去禀告承情,记住只能禀告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可向皇上提任何的要求,无论皇上有怎样的决定,都不准有异议。”

  几个儿媳之中,皇上自然是最喜欢可娴的,她年幼,即便说错话也是年幼无知,她是皇后的亲侄女,即便有什么冒犯之后,想必也能包容一二。

  “你们记住了,共患难要远远胜过共富贵,患难夫妻自然要较常人情意重些,弘历正值壮年,将后府中肯定不止你们几位,若不想在他面前失宠,此时便是你们在他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时期,本宫不希望你们有任何的二心,或者彼此之间心生隙间,若是你们后宅之中为了男女之情的小事儿争风吃醋,自乱阵脚,只会让旁人有机可乘,到时候便是万劫不复了……”。

  她们毕竟还是年轻了些,其中厉害可能不够透彻,故此我故意说得严重了些,凭着弘历的才能,我一点也不会担心他在外面出事儿,淑贵妃派人烧他的府邸,无外乎就是想要让他知道,他有后顾之忧罢了。

  她们倒也能够明白我这一席话,连连称“是”,临了我打发道:“你们先去养心殿给皇上请安吧!待你们回来,本宫送你们一份大礼。”

  她们不知是何事,不过却听话地答应了,等着她们离去,我唤出了在内阁的三位夫人,可娴的额娘已经辞世,来的是她的继母,只怕关系并不好,故此我突然传她如此,她显得是诚惶诚恐的,富察氏的额娘倒是有着大家闺秀的见识与正妻的魄力,很是端庄镇定,那高氏门楣本就不殷厚,只怕还未入宫,更是微微颤颤的。

  刚刚我吩咐她们在□□等候,估摸着刚刚我与几位福晋所言语的,她们都听得仔细,我道:“刚刚几位福晋说的话,你们也听见了,本宫没得今儿个请你们入宫来,也没得别的意思,只是如今宝亲王久日不在京中,难免有些好事之人欺压了宝亲王府无男主在家看轻了去,本宫这个额娘,虽然能够照顾一二,终究在深宫内,也是鞭长莫及,尔等要时常上门行走,一则可好生教导女儿们,二则也好让外人知道,虽然宝亲王不在京城,但是你们这些姻亲还是十分亲近,如此才能不让人轻视了。”

  她们听我如此说也没得异议,我瞧着可娴的继母陆氏道:“本宫知道可娴年幼就是丧母,十岁就被皇上指婚给了宝亲王,与你素来不是亲近,她阿玛即便心中心疼她,一则是出阁的女儿,二则怕是要顾忌你与你的孩儿们的感受,你可要在此处识大体,莫要将目光看得太浅了。”

  陆氏一听,连忙跪下,惶恐道:“臣妇从未不敢拦着大人聚父女之情,臣妇也会谨记贵妃娘娘交道,大人更是说过,当日熹贵妃保皇后娘娘凤位不倒,便是我乌拉那拉氏的恩人,我乌拉那拉氏必定尽己所能为宝亲王效力,唯命是从。”

  说着她又有疑虑地问道:“只是可娴入府已有几年光景,却不知道为何一直都没的子嗣,这、这……”。

  我就料想到她会说这个,便道:“可娴毕竟是年幼的,宝亲王只怕也顾忌她身子年幼的缘故,何况,宝亲王也时常不在府中,这事儿不急,高侧福晋不也没有嘛,若是有朝一日,宝亲王回京,自然而然不就有了吗?”

  “这正是臣妇所担忧的地方,可娴自由娇生惯养,又是满清大族女子,受着门楣教导,想来瞧不上汉姓女子,这也是为何她总是讨厌臣妇的原因所在,可是宝亲王却更为宠爱高侧福晋,这让她心中甚为不满,她毕竟年轻,向来不尊重臣妇这个继母,臣妇怕是不能教导她,还请贵妃娘娘多多教导。”

  我沉思一下,想着这女子得宠靠子嗣,这拉拢外戚也是靠子嗣啊!不然,她们边想着若是我女儿不得宠,我扶持他上位,将后又能有什么好呢?不如早些打算好了!何况,我与皇后的恩怨,她们也不是不知,自然怕我秋后算账,将后成为可娴的阻碍了,想得倒是长远的。

  “府中妻妾之争是免不得的事儿,本宫会教导几句,不过府中有嫡福晋在此,本宫也不会多言什么?高氏虽然得宠,但是本宫也未听见她有什么越矩之处,如若不然,嫡福晋能够饶过她,本宫也是饶不过的,何况,那可娴虽然比她年幼,也是同为侧福晋,但是比她却早些入府,按着地位算,那是要出高氏许多,想来她也是不敢冒犯的。”

  此时我瞧着高采和的母亲吴氏,她心领神会道:“臣妇绝不会让女儿又丝毫越矩之处的,请贵妃娘娘放心。”

  陆氏这才放心些,我再与苼瑶的额娘道:“你们富察氏是大家,祖上三代都是皇族重用之人,深受康熙皇帝与当今皇上之恩,如今既然与皇家结为亲家,自然知道如何做的?”

  她道:“是!臣妇知晓的,女儿终究年轻,有些事情做得不到位,臣妇也会用心教导的。”

  随之我留着她们用了些点心,赏赐了些物件,便命人送她们出宫,稍后一伙儿,她们去养心殿请安便回来了,可娴道:“皇阿玛说,敢到宝亲王府纵火者,巡防营又查不出个好歹来的,必定是那妄想挑战皇族权威的乱臣贼子,故此,拨了银两修缮府邸,说容不得皇族权威被如此挑衅,特意将镇守王府的府兵增加了三成……”。

  我想这不错,因祸得福啊!我就知道可娴去说,能够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皇上这一重视了宝亲王府,旁人怕是不敢再放肆了,我倒是感谢淑贵妃这把火了,想必此时得到消息必然是雷霆之怒。

  我再嘱咐她们几句便离去了,我见思妍似乎还有话说,她是弘历最早的福晋,又是长子的生母地位非常,她因为带病之身,许久没进宫,我猜想她事儿要与我说,便示意碧痕留住她,碧痕心领神会道:“福晋主子,奴婢好久未见您,您可能留一留……”。

  思妍便顺势留下来了,待苼瑶等人一走,她便跪在我的面前哭诉起来道:“额娘、请额娘替思妍做主啊……”自从雍正九年她的女儿逝世之后,她怕是难以承受打击,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不如从前那般健朗了。

  她几乎是跪行到了我的面前,哭得撕心裂肺地道:“额娘,我那苦命的女儿不是死于病疼而是死于□□啊?求额娘做主,做主啊!”

  “你、你说什么?”我很是震惊地问道。

  “女儿没了之后,思妍痛不欲生,太医说她是先天不足,厚天不佑而殇,我也只当是天命,但是前不久,我才知道是有人命太医给我女儿喂药,这才让她只是偶感了风寒便一命呜呼了。”

  “这、这话可不能乱说……”我也只当那个孩子是命薄,没想到竟然是这样?

  “我已查个明白,的确如此,当日知情人除了太医,还有太医身边的奴才,而且,爷担心我受刺激,竟然是让我女儿最后一面未见到,我、我的女儿死得好惨啊!只是那太医得知我在查此事后,不知所踪了,我怀疑是府中妻妾所为,也不敢禀告,我孤苦无依,承蒙额娘心疼,给了我生辰八字,有了身份,然而依旧背后无人可依,如今爷也不在府中,无人庇佑我,我、我这是有冤无处倾述啊!”

  说着她哭得更为厉害了,我想着,会是谁呢?若是嫌疑怕是苼瑶的嫌疑最大的,毕竟思妍比她早些入府,又生了长子,而且与弘历是患难夫妻,她怕是心中有想法,担忧自己的身份地位,然而若是她要做,该害也是永璜,而不该是这个女儿啊?

  “你先别哭!当日本宫接你入宫,让你住在翊坤宫内待产,自然会庇佑你,但是此事已经时过境迁,而且目前宝亲王也是杂物缠身,怕是没得心思理会这些事儿,但是你且放心,若是此事当真,本宫必定会为你讨回公道,只是,你要明白,富察氏与乌拉那拉氏、高氏都有着娘家,宝亲王还需要倚靠他们,不管是谁,都不能闹开,不然只会让宝亲王为难,待宝亲王回京,本宫自然会与他细细说明此事儿,不会让你的女儿白白去了,你且以大局为重。”

  她这才好些,听话的点了点头,这才离去。待她们离去,我派人一一送赏到了宝亲王府,也让外面的看看,我这个熹贵妃在宫中也并未一无所为的。

  处理好了之后,我不由觉得头疼,才四个女人而已,就到了要谋害子嗣的地步吗?可是奇怪的是,不谋害儿子却是谋害女儿?这不得不说是个谜团,等着弘历回来,我要让他好生整顿整顿,不然他将后的后宅也是不安宁的,若是再步了如今后宫女人的这些后尘,真是不敢想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