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寡妇之借童还魂 第十七章 寡妇村
作者:拾年磨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

  原来花蒋村之前并不叫花蒋村,而是叫寡妇村。这个地处江南偏远山区的小山村,在抗日战争以前,还算是个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可是抗战打响之后,这里的生活就彻底发生了改变。

  村里的年轻男人都被抓去做壮丁,虽然不情愿也没办法,有几个偷偷跑回来的,要么被抓回去,要么在反抗的时候被乱枪打死。最后村里就只剩下了些女人和老弱病残,寡妇村也因此而得名。

  在寡妇村的村头,长着一棵枝叶茂盛的樟树,听村里老人流传,这樟树还是当年嘉庆年间种下的,现在树干中间已经空了,外围得三四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围一圈。这百年樟树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就是看似一根粗壮的树干,到一人多高处就分开了两条,一条粗一条细的两条树干缠绕着伸向半空,豪放地向两边伸展出婆娑的枝丫,茂密的枝叶在夏天能挡住半个太阳,树下的影子够全村人坐在下面乘凉。村里人都戏称这是棵夫妻树,多亏这夫妻树的庇佑,村里人才得以风调雨顺,所以每年的大年初一,大家都要到这夫妻树前烧点纸,上柱香,保佑来年家里人都太太平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就在这夫妻树下,住着一户年轻的夫妻,小两口恩爱和睦,待人也和气,看到有人在樟树下乘凉,都会搬出椅子,给大家端茶送水。可是后来打仗了之后,家里的男人就突然不见了,听说不是被抓壮丁,而是主动加入了八路军。这可把村里人吓坏了,被抓壮丁是没办法,这主动参加八路军,可不是闹着玩的,被抓到了可是要掉脑袋的。

  村里人因此就不敢跟这家的女人说话了,看到她远远走来都唯恐避之不及,更别说是去她家门前的樟树下乘凉了,就是在家闷死也不能再冒险靠近樟树了。

  这家的女人倒没变,见人还是笑呵呵的,不管别人搭不搭理,都爱跟人打个招呼,碰到有不怕死的干活累了路过樟树歇个脚,女人都会热情地搬椅子端茶送水。

  只是没过多久,这樟树突然就枯了一半,恰好是那条较粗的树干枯萎了,没过几天叶子就都黄了,纷纷扰扰落了一地。这正值三伏天,正是树叶茂盛的时节,樟树说死就死了,肯定是不祥的征兆。说不定是这家的男人在外面被打死了,女人成了寡妇,克死了大樟树。村里人更像躲瘟神一样躲着这家的女人,连她门前的那条路,走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宁愿多绕几个弯,也没人敢靠近那条道了,甚至还有人谣传,晚上听到大樟树那边传来一阵阵凄凉的哭声,说这是厉鬼招魂呢。

  村里人猜测的没错,不祥的征兆果然应验了。一天,村里突然来了几个日本鬼子和汉奸,把全村人都召集到了大樟树底下,说是要查八路,把大家吓得屁滚尿流,还没全部集合完,就有人把樟树底下的女人给供了出来,说她家的男人就是八路。

  鬼子和汉奸把女人抓了出来,满意地把大家都放回家了。那天晚上,樟树底下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全村人都在家里听着这瘆人的哭喊声,没人敢出去探个究竟,有人听不下去,就躲进被窝,两耳一塞后装睡。

  后来哭喊声渐渐小了,又传来了觥筹交错的欢笑声,直到第二天天亮,外面的响声才逐渐消逝,寡妇村又迎来了祥和的清晨阳光和清脆的公鸡打鸣声。

  几个不怕死的村民率先跑到了大樟树底下,想看看经过一夜的狂风暴雨后,大樟树到底倒了没有。

  还未走到大樟树底下,就有人远远地看到女人赤裸裸地被挂在了大樟树上,雪白丰满的胴体在粗糙樟树皮的衬托下格外刺眼。女人的下体流出的血沿着大腿一点点流下来,滴在地上殷红一片。惨白的脸上,两只血红的眼睛愤怒地盯着底下观望的村民,没人敢再抬头看第二眼,也没人敢上去把女人的尸体解下来,都只哀叹了一声,仿佛为以前喝过女人家的水,坐过女人家的椅子感到一点愧疚,以后喝不到女人家的水,坐不到女人家的椅子感到一点惋惜。哀叹之后,围观的人也都纷纷散了,似乎看过就算了,一点也没把这事放心上。

  当天夜里,大樟树底下又传来了凄凄厉厉的哭声,没人敢开门去看一眼,到第二天早上,就听说女人的尸体不见了,谁也不知道是谁偷走了女人的尸体,只隐约听说是女人的男人回来把尸体搬走了,也没人再细问,没人想跟这样的事情牵上瓜葛。

  女人死后不到半个月,大樟树的另一半也枯萎了。一棵百年的夫妻树,就这样在最茂盛的季节枯萎了。寡妇村的人也没敢再靠近村头,每到刮风下雨的夜里,总会有人听到从那边传来凄凄厉厉的哀号声,村里也经常会有人莫名其妙地失踪,等到人再发现时,总是看到或腐烂或脸色惨白惊恐的尸体,大家都说这是报应。

  后来干枯的大樟树终于在一个狂风肆虐电闪雷鸣的夜里轰然倒塌了,连带着倒塌的是底下年久失修的房子。村里人这才放了心,从此可以过上安生日子了。而关于樟树底下女鬼索命的传说,也随着村里的老人一辈一辈地流传了下来。

  到了解放后,土地改革时,上面镇里嫌寡妇村的名字太难听,说是旧社会的恶名,要根除,就把村子改名叫花蒋村。这里的村民只有花和蒋两种姓,大家往上数四代,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