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新时代 第14章 读书无用论
作者:我看青山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所以说,你们也不必太重视这些酒,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神奇。”陈思齐最后总结。

  “哎,我还以为能够一下子凭空捞个进化点呢。”刘明满脸失望。

  “失望什么,单凭人家的这些见识就比个进化点珍贵了。进化点无论锻炼还是和进化生物搏斗总有办法获得,这种东西人家不说你一辈子都想不到。”丁老爹恨铁不成钢地看看脸上挂满失望的众人,气得开口骂道。

  “没什么,这些也不过是我的猜测,没有经过证实。再说我能想到这些那也只不过是因为看了些书,受到了人家的引导,”声音沉了下来,用只有一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喃喃低语,“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苹果的人啊!”

  “那你都看过什么书啊?”熟悉之后,丁铃彻底卸下了冷若冰霜的伪装,恢复了好奇的少女本性。

  “那就比较多了,”陈思齐脑海瞬间回想起一连串的小学必备课外书籍、初中生必读经典、高中生名著导读、大学生必备书单。“像书这种东西保存应该比较完善的啊,你们按理说应该有不少书的啊!”

  尴尬中带点无奈,丁老爹反问一句:“你觉得在新时代最混乱的,像这些书有什么用,能让人吃饱,还是拥有自保的力量呢?”

  一路走过来,陈思齐已经隐约明白新时代的大门是用血和泪推开的。一时被反问得哑口无言,苦笑:“乱世文章不值钱么?实在再正常不过了,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没错,最乱的时候,能活下来的大多不是那种在这些方面研究过深的人,在新时代早期那些年,基本上每天都有****,大家的心思都放在自保和寻找食物上,更加不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等到这些年好不容易稳定下来,这一批孩子出生长大的时候,才发现捧着书也不太理解什么意思了。所以他们平时看书最多也就是看看旧时代的那些什么网络小说,通俗易懂,打斗还精彩。连旧时代的武侠看着都吃力。”丁老爹连声叹息。

  “老爹,话可不能这样说。咱们每天不是锻炼就是巡逻要不然就是干活,哪有那么多时间看书,再说那些书能有什么用,还不如趁时间好好提升自己力量呢,在这个时代,这才是正理。”刘明振振有词地反驳道。

  陈思齐笑而不语,不做任何评论。这种事情见仁见智,遇到这种涉及个人观点的辩论,他早就习惯了明哲保身。

  “算了,还是还吃饭吧,菜凉了就不好吃了。”成军见状赶紧讲话题引走,回首不经意问道,“思齐,不知道你下午有什么打算?”

  “倒也没什么必做的,不过我想今天下午在这里转一转,熟悉一下环境。”

  “那就让小铃和云飞带着你转一转,好好看看我们这里。”成军热心建议道。

  “不太好吧,她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我怎么好打扰人家?”虽然和美女在一起感觉不错,但陈思齐可不是什么色令智昏的人,对这方面一向不怎么重视,反而对于有人跟着感觉有些不自在。

  “没什么,今天打了这只野猪,所有人都可以好好放松几天。一个下午,不怎么打紧。”

  “那好吧。”陈思齐答应下来,再推脱就有些不给人家女孩面子了,再说自己一个外来人员,如果没有人陪着,四处乱逛恐怕人家也不会放心。

  吃完饭,将碗筷洗干净陈思齐就直接返身回了房间。他是有午睡的习惯的,倒不是必须,而是中午小憩一会儿,会舒服很多。更何况他某方面喜静不喜动,一个人的房间总比吵闹的外面要清静。

  脱了鞋,赤着脚拉上窗帘,只留一线让正午阳光照射进来保证房间不是那么黑暗。陈思齐躺在床上,摸过已经充满电的平板,轻轻一按开关,屏幕亮起。

  熟练地点开文件夹,选中《礼记》,翻开目录页,点开第三十一篇《中庸》,轻声念诵: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谓教。……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将平板关上,任凭那些经典的字句在脑海中沉淀,幼时初读觉得震撼,长大后觉得无用,皆是废话,而今经历生死,看遍江山颠覆,才隐约品味出其中三味。字字皆是珠玑,句句堪称经典。

  两千年来支撑了中国绝大部分的终究是儒家。儒家的书生“遵道而行”,虽死无悔,而《中庸》就是儒生们修生养性的总纲。

  后时代将那种两不得罪和稀泥的做法归于中庸,实在荒谬。儒家的中庸是持中而行,求的便是生生不息,积极进取的天命,走得就是正道。

  而儒家弟子为人处世所依靠的无非三达:仁、智、勇三字而已。

  性存天理达仁,心存道理达智,身存情理达勇。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吃饭时,虽然对于刘明的读书无用论不可置否,但内心深处却是颇有几分讥嘲的,圣人教化苍生又岂能以一句无用最终定论。人有别于禽兽的,不单单是发达的智商,更是人类特有的礼法而这些却是经过教育读书得来。如果不读书,不明理,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

  每个人出生如同树木,如果不去管理,便自然而然地横生枝节,永远成不了栋梁,惟有不断修剪,矫正,使它向着正确方向生长才能真正成材,也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所在。

  摇摇头,将内心轻视放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身上都一定有他的闪亮点,又怎么能够肆意轻视他人。更何况自己的见解又有多深,不过是站在山腰笑话山脚的人罢了,其实和坐井观天的青蛙有什么区别。

  陈思齐躺在床上,静静反思自己,在初中时每次学校开会,有个副校长总是不嫌麻烦地要求每天晚上回顾今天做了些什么事,学到了什么知识。那时候,总是不耐烦,后来长大,就原样搬了过来,时时反思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下一次应该怎么处理。

  而这就是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佛家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