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地铁 第一四章【余华】
作者:李安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一四章余华

  “虽然我救了他们,但是我救不了你,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实。”他看着玛莉亚的时候,眼神里面充满了悲伤。

  此时此刻,马莉亚也知道自已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她知道自已快要死了。

  “够了,为了让更多的人活着,我死了也没什么。但是在死之前,我有一个愿望”她看着他的时候,绝望的目光里面有一丝神采。

  他看着眼前的马莉亚:“这一次是你救了全京城的人,所以我会感激你,也会谢谢你的,不管你是什么愿望,我都会答应你,帮你实现”

  马莉亚一直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想在临死前和父母亲通一个电话,告诉他们她很好,并且嫁到中国,这辈子也不会回俄罗斯,所以她看着他说:“我想和父母通最后一个电话,这样我死了,也就了无牵挂”

  他想了想,便答应了她:“好吧,我相信你。”

  随后他打开人皮手机,输入指令后,果真就打通了他父亲的电话,接下来马莉亚利用俄罗斯语,跟父母亲说了很多,电话中她尽量控制自已的情绪,并且假装很幸福欢乐,也告诉父亲自已嫁到中国,以后也不会回国,也不会在和他联系,并且把银行卡的密码告诉他,为他们存了一笔养老金。

  挂掉电话,她的眼泪哗哗的落下来,她看着他说:“谢谢,谢谢你完成我的愿望。”

  他走到她面前,看着她说:“你会恨我吗”

  马莉亚摇了摇头,随后慢慢闭上眼睛:“我不恨你,能死在我爱的人手中,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随后他走上前,吻着她的唇,接着拿着针筒将一些麻醉剂和迷药注入到她的体内,她渐渐的闭上了眼睛,她的双手无力的垂下。

  随后他解开她的铁链,将她抱到单人床上,接着脱掉她身上的衣服,打开头顶的灯光,接着拿过精美的手术刀。

  他一边含着眼泪,一边亲自动手,取掉她腿上的人皮,那白哲精美细嫩的人皮轻轻的从她的双腿肚处取了下来。

  随后他举起斧头,将她的尸体全部的捣碎,就连骨头也全部的捣碎,接着打开床底下面的通道,将玛莉亚的尸体丢进了深不见底的隧道中。

  做完这一切,他开始清理房间的卫生,并且喷上了空气清新剂,随后他走到桌子前,将人皮轻轻的吸附在那部手上边缘。

  很快,几乎在下一秒,那手机如同僵尸吸到新鲜的血液一样。很快恢复了全部的能量,甚至就连他都能感觉到自已身上也拥有某各自信的能量。

  他此时心情有些沉重,看着人皮手机,随后从手机中取出了一瓶白酒,白酒似乎是死亡的一种象征,他喝着白酒,想着玛莉亚,随后看着人皮手机:“她死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我该怎么办你可以告诉我吗”

  “主人,你不是想见到作家余华吗你很快就能见到他”人皮手机说完,他的眼睛再次变的明亮起来:“是真的”

  “是的,主人。这是你和他的一个约会。不要在悲伤,不要在后悔。”人皮手机说完后,他决定不在悲伤,也不在后悔,他走出地下室的时候,已经到了凌辰。

  走在街上,偶尔有几辆车飞奔而过,他感觉自已有些失魂落魄,想到安娜的死,马莉亚的死越加让他难过,毕竟这都是他最爱的人。

  脑海里回忆着和她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心疼不已。

  是的,不管今天有多么的无奈,多么的苦涩,多么的无助,过了今天,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

  三天后,他果真见到了作家余华,见到他的时候,余华穿着一件普通灰色的短袖,留着寸长的短发,他的头发中有一些白发,但是看上去很精神,尤其是他的眼睛,烔烔有神,仿佛像是一只鹰,也仿佛像是一只猫,似乎他在看一个人的时候,在短短几秒之内,如同照相机的快门,这是一位作家独具的慧眼,也是一位作家从事长期写作的敏感。

  余华平易近人,很亲切,和他握了握手,随后很轻松的座了下来,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可以见到自已的偶像,看着他的时候,他差一点感激的流泪。

  “我终于见到你了,这是我的人生的梦想之一谢谢你邀请”他此时真情的流露,表达出对偶象的执爱。

  余华微微一笑,他的脸上露出很深很深的皱纹。他似乎老了,但是他的眼睛,他的思想永远不会老,而利锋利的如同一把剑,直指人的心脏。

  “我见到你很高兴,在新锐的作家中,我很少看到让我满意的作品,大多数都是肤浅,粗制乱造的,但是当我看到你的作品时,怎么也停不下来,让我一气呵成,达到我心灵的共鸣。许久没有这种感觉,就仿佛是一个人经历一场精神的洗礼,受到巨大的精神冲击后,开始尽情的哭泣后的那种轻松。”

  他微微一笑,目光一直都停留在余华的脸上:“我因为你活着作序的一句话,让我坚持了长达十五年的创作,那句话就是,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在为内心写作。从你的作品中我发现,你的确是为内心写作。看过你的自传,你和鲁讯有着很多相同的经历,同样都是弃医从文,在中国有很多人说您是鲁讯的继承者”

  余华思考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不可能有继承者,但他的精神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数人。很难说他影响了我,我他已经比较晚了。我读鲁迅缘起于刘毅然的建议,他曾要我把鲁迅的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我这才找来鲁迅的作品,看的第一篇是狂人日记,我被吓了一跳。看到第二篇孔乙己,我就给刘毅然说,鲁迅的作品是不能改的。我马上买回他的作品全集,真是喜欢他的作品。”

  听了余华的话,他这时点点头,渐渐平静下来,刚才那种激动的心情也被余华身上的气质所平复下来。

  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想知道你喜欢的当代作家有哪几位”他看着余华的时候,目不转睛,他在观察这位作家,这位思想家。

  余华回忆了一会儿说道:“当代作家我喜欢莫言和苏童。苏童的感觉非常好,莫言江河奔流似的语言和情感也是他独有。跟我风格反差越大的作家我越喜欢,跟我风格相近的作家,我觉得他们那样的作品我也能写。像莫言那样的小说我还真写不了,苏童那样的感觉我也没有。虽然我和苏童都出生在江南,但我有北方血统。虽然我的作品和他的作品一样有着南方的缜密,但我比他更多了一些粗犷,或者说比他的作品更粗糙。苏童的小说写得很扎实,很到位。”

  在谈到莫言时候,他的眼神也亮了起来:“莫言已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你怎么看”

  他这时笑了笑:“莫言获得这个奖,上天早已注定,他的作品与大地,与人民,息息相关。他敢于说真话,用事实说话,你也知道,作家在很多时候,不敢用事实说话,因为要承受很多外在的压力,政治与文学之间总会让无数的作家迫害,甚至流放。其作品也遭到禁止,所谓的荣誉也在一念之间。”

  他说了余华的话后,并没感觉到害怕和担心:“您说的对,但是现在的社会言论也比较自由,或许我生对了时代因此抓住了这个机遇。”

  余华微微一笑:“方华先生的作品中,充满了宗教色彩,是一部难得绝唱,相信已经影响了中外的众多读者,从你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你对儒家,佛家,道家,以及西方的宗教有着很独特的理解,顾然,你以某种隐喻的手法,抹去了宗教以及政治之间的关系。对过主角而表现出当代的社会生活。的确有些特别。”

  能得到余华的亲自点评,他感激的看着他:“我记得你您在自传中说过,作家在写一部小说的时候,往往会重塑一个作家”

  “我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写作历史,我知道这并不长久,没错,我可以告诉你,写作的确会改变一个人,尤其是擅长叙事的人。作家长时间的写作,会使自已变的越来越软弱,胆小和犹豫不决,那些被认为应该克服的缺点在我这里常常应有尽有,而人们颂扬刚毅,果断和英勇无畏则只能在我虚构的笔下出现,思维的训练将我一步一步地推到了深深的怀疑之中,从而使我逐渐失去理性的能力,使我的思想变的害羞和不敢说话,而另一方面的能力去是茁壮的成长,我能准确地知道一粒纽扣掉到地上时的声响和它滚动的姿态,它比死去的一位总统重要的多。”

  他听完余华所说的话后,整个人都热血沸腾,他情不自禁的鼓掌:“你说的对,说的好极了,这让我达到了一种共鸣”,我想问问你一定有自已的创作格言吧

  余华想了一会儿说道:“是的,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而且看法总是陈旧过时,这些年来,我一直都信任这样的话,并且视自已的格言,我知道一位作家喜欢什么,就像是但丁民说我喜欢怀疑不亚于肯定。”

  他接着问,“最后我想知道你对作家的看法”他感觉能和一位这样著名的偶象作家在一起聊天,整个人的心灵仿佛得到了一场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