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447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2)
作者:星星草的小说      更新:2018-07-06

  现在是八月下旬,朱由崧把登基大典定在了十月初一,给了高弘图和王铎一个多月的筹备时间,三十多天的时间看似漫长,但一国君王迁都之庆典,千头万绪,需要做工作太多了。。。

  尤其是朱由崧从南京迁都北京,不是一般的迁都,这是一个后世穿越者三身一体的君王,光复大明之后的迁都,可以看做一次朝代的革故鼎新。

  因此这次迁都是大动作。这三十多天朱由崧也没闲着,白天和金皇后,婵儿,马金‘花’,贺宣娇,邢畹芳,歌舞升平,看看小柳是的琴棋书画和武艺,晚和几个美‘女’滚滚‘床’单。

  除了这些宫的生活之外,朱由崧当然得着手处理朝政,虽然现在他还没登基,但是百废待举。

  一个月后的登基只是个形式,治国理政才是最重要的,新迁北京介时当然得有新气象新举措,而不是只是像其他帝王一样,只是都城改变了,政策顺延,坐在龙椅接受百官朝拜那么简单。

  首先是旧都南京。南京那一套也是崇祯的旧制该改革的必须改革,但是朱由崧仍然让南京作为陪都。

  因为他知道现在虽然通过他一年多的努力,光复了大明,恢复了崇祯时代的大明版图,只是把鞑子赶出了原,但是内忧外患的局面并没有彻底消除,而且又多出了两个国之国。

  那是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不管历史承认不承认,这两个政权真实存在,而且是势力占去了好几个省,他们两家的军队加在一起不下百万,能征惯战的战将数千员,这对根基不牢的大明朝是很大的威胁。

  朱由崧想到过一鼓作气剿灭他们,但是连年的征战,民生凋碧,老百姓生活在火热水深之,不说别的,粮饷这一块是个大问题。

  国库如不敷出,各地天灾**不断,根本无力支撑战争的巨大开销。

  这一年多来,朱由崧对军阀作战对鞑子作战,靠的主要是查抄朝和军队的大老虎所得,还有打胜仗所得的战利品,另外他又从内帑拿出了一部分,这样即凑合才勉强让战争支撑到现在。

  如果再打下去军粮供应这个问题。必须筹措粮饷,夏粮虽然下来了。但是除了养活朝廷和各级官僚,赈灾的都不够,从老百姓身增加赋税粮饷,无疑是自取灭亡之道。

  老百姓现在是苦不堪言,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饥民相食的现象,再增加他们的负担,无疑于官‘逼’民反,李自成和张献忠现在还没摆平。

  对老百姓必须减阻减赋,才能取得他们的支持,但还得增加收入,这是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生产,另外,可以从大地主大商人身增加赋税,但这无疑是一步险棋,必须得运筹好。

  另外江南并不稳定,不说别人,海盗出身的郑芝龙不是一个省油灯。

  现在朱由崧要做的是,喘息一下,一方面休养生息,一方面加强练兵,等兵强马壮,兵‘精’粮足时,剿灭这些流贼不在话下,他还要开疆拓土。

  日后他临幸江南或者御驾亲征时,南京可以作为暂时的国都使用。

  因而,朱由崧延续崇祯帝的做法,这也算是保持了明末的特‘色’了,在南京保留了一班人马,包括太监和锦衣卫在内,只是人员编制压缩了七成,只留下三成。

  让年事已高的姜日广、刘宗周和黄道周在南京从镇经营陪都,军事留下五万大军由阎应元等江‘阴’三公负责南京的防守,他们在编制属于京营兵的分支,即隶属于北京的京营兵。

  然后朱由崧传旨,撤销五军都督府,成立京营殿帅,负责戍守京师,京营兵编制一共十五万,其驻守北京的十万,驻守南京的五万,成立保护皇城和宫城的御林军,员额也是五万,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一人,指挥俭事一人,御林军直接对朱由崧负责,兵部和内阁均无权调动。

  仍然设六部,但政权和军权分开,从此后内阁首辅不得再兼兵部尚书,地方官也不得再挂武衔,这意味着结束了长达二百多年官压制武将的局面。

  自洪武大帝朱元璋立国开始,大明朝官压制武将的祸根种下了。

  朱元璋自作聪明,在北方驱赶了‘蒙’元,在南方消灭了南汉王陈友谅和苏州王张士诚等,将各地的武装割局势力全部消灭了。

  这些武将飞鸟尽,良弓藏。现在能帮他打听一下,将来有可能推翻他的天下,因此,朱元璋设计把跟他一块儿打天下的淮西二十四将几乎全都收拾了。

  但他仍然对武将不放心,于是让官压制武将,从此以后朝的权势大臣全是官,有的甚至挂武衔,真正的武将戍守边疆,但这些武将只是屯兵练兵养兵,真正打仗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兵权,调不动一兵一卒。

  这便是大明朝独有特‘色’的卫所制,战争起来的时候,皇另行委派武官拿着圣旨令箭从卫所里调兵,打完仗以后再把这些部队归还原来的卫所。

  这样做武将们的实力被大大削弱,对他的央政权是没有威胁了。但是有利必有弊,最大的弊端便是官压制武将也便于拉拢武将而变得骄横跋扈,结党营‘私’,甚至跟朝廷分庭抗礼,这便是后来的党争。

  党争是大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大的弊端是,卫所制下,军纪废弛,疏于训练。导致兵员素质严重下降,以至于到明朝后期,积重难返。大明的正规军打不赢山野流贼,更打不赢关外的鞑子。每每开战,只能凭大炮或者坚成被动防守,野战根本是没有胜算。

  朱由崧作为一个穿越人,当然知道明朝的这一弊端,要改变这些,必须从制度进行根治,因此他对这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朱由崧这样做的结果是,官和武将平起平坐,为下一步练兵尚武做准备。

  经过多日准备,一个皇权专断的大帝国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