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家小农女:娘子,初长成 68.第68章 备年货
作者:安家小九妹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由于白草儿被禁足,楚双双暂时也没有了继续做买卖的心思,每天宅在家里和娘亲林萱儿做做家务,照看一下弟弟楚云,逗爹爹楚子陵开心开心,也会继续琢磨自己辈子吃过的美食。www.vodtw.comwww.vodtw.net

  弘治十五年在楚双双的磨磨蹭蹭到了年尾。“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天”,小年一过,白家庄的家庭主妇们忙活开了,磨面、淘米忙得不亦乐乎。老人们都说,辞灶这天打年糕是为了黏灶王爷的嘴,让他多降福少抱怨。

  相传,灶王爷是一个数黑论白、多嘴多舌、不讲原则,吃了农家的好东西觉得嘴短的神灵。为了祈求来年好运,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天汇报一年来人间万象的时候,民间便蒸起带枣的年糕,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口带着香甜味儿,去“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登州府这一片儿的年糕,多是用黏米面和金丝小枣蒸成,色泽黄泛亮,小枣如颗颗红玛瑙镶嵌其间,看起来艳丽夺目;吃起来黍香沁人,枣甜幽然。人们尤喜它的黏劲儿,将它切成片儿,放于热油锅内汆热,其黏劲分毫不减,还会在肥润增添了些许酥脆。每到春节,大人们便蒸一些年糕,春节便过得年年(黏黏)甜甜了。像楚家这等不拘着孩子们吃零食儿吃甜点的爹娘并不多见,所以对于孩子们而言,这过年吃的年糕,便是一年到头盼着的“好东西”吃。

  除了年糕,还有做“饽饽”也是登州府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要家里不是穷的吃不饭,过年的时候家的妇女们都会做各式各样的饽饽。除了“枣鼻子饽饽”“桃饽饽”等常见的种类,还有“枣囤子饽饽”“岁饽饽”“鱼饽饽”“元宝”等花式饽饽。春节饽饽大都有吉祥的含义,如桃饽饽象征平安长寿,鱼饽饽象征着年年有余,各类饽饽因其不同幸福寓意,所以无论是老人小孩都对过年的饽饽青睐有加。

  林萱儿带着楚双双做了几天的准备工作,繁琐的过程也让楚双双直呼无聊。由于镇逢五逢九是赶集日,所以腊月二十五这天林萱儿带着一双儿女来赶集采办年货。

  “楚夫人,去赶集啊?”正走在路,在岔路口碰见了同样带着闺女来赶集的王桂枝。王桂枝是谁?正是白家庄村长的大儿媳妇,也是白琴儿的娘亲。

  “白夫人,”听到王桂枝趾高气昂“贵气”十足的招呼,林萱儿也停住了脚步,淡淡的和王桂枝打了声招呼。

  “哟,楚家大姐儿几天不见看着竟然静多了啊!”王桂枝夸张的说着,一边说还一边要过来拉楚双双的手。

  楚双双在王桂枝的手伸过来之前回过神来,双手放在腰间对着王桂枝福了福身子,说道:“伯娘安好。”王桂枝的手伸到半空楞了一下,然后回过神来不自在的说道:“都好都好,看着大姐儿也稳重了许多,不愧是楚夫子家的姐儿……当伯娘的和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女孩儿家家的,女红为,其次跟着你爹读读也是好的,莫要再去做买卖啦……”

  有完没完了?不是卖了一次点心?闺女回来告状,这当娘的还整天拿这事儿戳气人?楚双双心里暗恨着,不等林萱儿开口,抢先说道:“谢谢伯娘夸奖,前几日在家里读,正读到宋代释智愚《颂古一百首》,想体验一下诗里写的‘经商买卖人’是什么感觉,所以在锦衣阁柳掌柜店外体验了半天。哦对了,说到读,不知道琴儿姐姐在读哪本?读到什么地方了?”

  本来自http://www.vodt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