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去抓鬼 第165章 双阳节
作者:我是曹宁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恋上你看书网630bookla,最快更新带着系统去抓鬼最新章节!

  这其中有几个仙女,她们不时套陈尚洲的话,想从中寻出些蛛丝马。特别是那个身为仙丹师的女仙,请教了不少于二十个炼丹方面的问题。最后众仙们终于承认这神是从神界刮下来的。

  他回答的有些问题解决了仙界炼丹术的存在几万年都未能解决的问题。

  其实那些问题是玉儿告诉陈尚洲回答的。那些所谓几万年存在的尖端问题在至今一千多年后而且处于高科技发达的年代早就解决了。

  而玉儿是千年后人仙神三界科技的汇集达成者,对于那些小问题不就是小菜一碟了。

  晚上七点,双阳节欢庆活动开始!

  活动的地点是禧园。

  这个园林很美,它因庭院里的花和树、竹子而出名。

  庭院里的花香扑朔而来,在这里面散步,使人忘记一切烦恼,树林里的树木,高大挺拔,很茂盛,颇有田园之意。

  在园林的后面有座山,站在上面远看园林,犹如一副优美的图画,它的布局统一,即使不是站在山上看,也是一副优美的图画。

  此时园林的四方位置即四个角的亭子分别成了琴棋书画和诗词的比赛场所。

  陈尚洲和方天赐不得不分开,因为比赛有几个项目都是同时进行。

  陈尚洲选择参加书画和诗词比赛。

  而书画比诗词晚一个多小时,并且书画评审费时间。

  所以诗词比赛结束能赶上书画组比赛。

  由于琴棋书画的文雅性决定了仙人虽说成仙了但文气文风更盛。要求仙人也有情感需求,仙人也要打发漫长的时间。

  比赛规定每个参赛者必须交一首诗词作为初选的作品给评委评选。

  “我现在写!”陈尚洲的话让很多仙人将其当另类。

  事先不写定,临时现场发挥。

  是傻子撞大运,还是故意表现来泡仙女?

  主办方提供有文房四宝,陈尚洲泼毫挥笔,一首跃入纸上:

  《九日与方天赐登高》

  云木疏黄秋满川,

  茱萸风里一尊前。

  几回为客逢佳节,

  曾见何人再少年。

  霜报征衣冷针指,

  雁惊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

  留取穷通付上天。

  陈尚洲抄袭了唐代诗人鲍溶的诗。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

  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

  为“六主”之一。

  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好诗!”

  “好字!”

  “好帅!”

  一片赞美声使陈尚洲有些飘飘然。

  老子胸藏万卷书,败你们这些傻仙还不就是手到擒来!

  经过评选,选出了十首诗词作为今晚的进士榜。

  而进入进士榜的仙人必须每仙现场再作诗一首,评委从这十首现场诗中评选出状元、探花、榜眼。

  陈尚洲的《九日与方天赐登高》入选进士榜。

  接下来,现场抽签。由十名评委每仙思考出一个创作主题,十个不同样的题目放入封闭隔绝的仙宝中,由十位选手每人抽取一个题目进行现场创作。

  陈尚洲第一个抽选,抽中的命题是“经筒”。

  陈尚洲略加思索后便挥笔一气呵成。

  评选现场专门安排有仙人读颂十位选手的作品。能进前十的都有些能耐,其中有两位选手的作品陈尚洲比较看好!

  “下面是陈尚洲的参赛作品:诗名是──《那一世》!抽取的命题是:经筒。”

  接着现场响起了颂诗声: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刻,我升起了风马,

  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到来。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得,只为投下心湖石子。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气息。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相见。

  现场一片寂静。众仙回味着那诗中的意境!

  “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磕长头匍匐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应众仙要求,《那一世》被重复了三遍,众仙跟着一起读!

  就那样反复念着,心里有那种久违的心动,温暖的感觉。

  世上情爱纷纷扰扰,唯有那一世最让人心动。

  走遍千山万水,访遍山中古寺,觐见祈福,摇动经筒,磕头匍匐,不为修来世,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究竟是多么感人的爱情,多么诗意的一个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画出如此令人心动,令人羡慕的爱情。

  于是,在众仙的要求下,陈尚洲走到了台前,向大家叙述了关于《那一世》的故事。

  从陈尚洲口中大家知道,原来是一位佛对于爱情的感悟。的确,诗中转动经筒,磕头匍匐,诵经超度,转山转水转佛塔,何尝不是一位修行的佛者。

  只可惜佛者并不是为了修来世,而是为了途中一场相遇。

  世上情爱本就纷纷扰扰,聚聚散散,缘起又缘灭,牵肠挂肚的情爱,无论是佛,还是人都一样逃不开。

  圣人神佛都心灵深处都曾有过爱、恨、痛,悲。

  唯有感悟,经历,才能超脱。

  陈尚洲终于如愿地考上了状元!

  然而很多仙人怀疑陈尚洲创作的真实性。

  特别是那进入了十强之选手以及他们的支持者,因为陈尚洲的出现让他们失去了登顶的机会。

  有人还大声地说:一个练气期的小人物是没有资格获得仙人才能领取的荣誉,希望评委会重新评选!

  评委会没有理会那些人的无理要求!但对陈尚洲还是带有偏见。

  特别是颁奖时,那两个颁奖的大仙竟然说希望陈尚洲能再作一首同等质量的诗词,以消除众仙的怀疑。

  这是**裸地……

  陈尚洲领完奖后,微笑着面对众仙颂诗一首: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