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不想穿 第43章 清穿(12)
作者:枫荷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俞青蓦然抬起头来,有些惊愕的看着孝庄。“姑母您的意思是……”

  孝庄叹道:“这也是以防万一,你毕竟是皇后,无论如何都得有个孩子傍身才是,哪怕不是你亲生的。

  咱们满人没有汉人那么多规矩,有了孩子,你的后位就会更加稳固,如果将来真的没有嫡子,这便是你的护身符。”

  俞青闻言,沉吟不语,她这辈子自然不可能有孩子,若要改变原本的历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她一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何况她也不知道她哪一天又会离开,确实需要有一个能继承她的志向的人。

  想到此处,俞青抬起头来,道:“姑母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在此之前,我想先问问宁妃与康妃的意思。”

  孝庄闻言,眉头一皱,“何必问过她们?你是这后宫之主,孩子养于你膝下便是嫡子,她们有什么不愿意的?”

  俞青摇了摇头,“姑母您就依我吧,先问问她们再做决定。”

  孝庄无奈,只得命人去传话。

  一刻钟后,董鄂氏与佟佳氏便到了。

  发觉慈宁宫众人看向她们的眼神有些不对,两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悬着一颗心,战战兢兢行了礼坐下。

  俞青看了眼两人,放下手中的茶盏,道:“今日叫你二人来,是有件事想问问你们的意见。”

  佟佳氏与董鄂氏相视一眼,都有些茫然,疑惑道:“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俞青顿了顿,方道:“方才太后娘娘与本宫商议,想将二阿哥与三阿哥抱于本宫膝下抚育,不知你二人意下如何?”

  两人闻言大惊,面色刷的一下白了下去。

  董鄂氏脸色变幻不定,心中犹豫不决,若抱给了皇后,福全便是嫡子,将来登上大宝的希望便多了几分。

  只是同样的,玉碟一改,福全便不再是她的儿子了,即便福全将来登上皇位,那也与她这个生母无关。

  况且看现在这个情形,皇上对科尔沁早有不满,又不喜皇后,将来这皇位落在谁身上还不一定。

  既然如此,又何必让福全去当这个耙子?还不如自己慢慢谋划,至少隐于暗处,即便失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想到此处,董鄂氏打定了主意,罢了,大不了得罪皇后,她是二阿哥的生母,谅她也不敢拿她怎样。

  况且皇后的性子她还是知道一二的,虽然待她们后宫嫔妃没什么笑脸,但也从不为难人,当下横下心,磕了个头,颤声道:“皇后娘娘圣恩,奴才原不敢违抗,只是二阿哥年纪尚小,离开奴才便哭闹不休,奴才十月怀胎,九死一生才生下这个孩子,心中也实在舍不得,还望娘娘恕罪。”

  言下之意便是不愿意了。

  慈宁宫内一时静默无声。

  俞青摆了摆手,道:“此事原本就有些强人所难,你不愿意也是情理之中,一片慈母心,本宫怪罪你做什么,罢了,起来吧。”

  董鄂氏心中一喜,磕了个头,刚站了起来,忽听‘扑通’一声,佟佳氏却忽然跪了下来,道:“承蒙皇后娘娘隆恩,奴才愿意。”

  众人皆是一怔,董鄂氏更是不敢置信,瞪大了眼睛看向佟佳氏。

  孝庄一直默不作声,此时闻言,目光一闪,沉声道:“康妃,你所言可是出自真心?”

  佟佳氏磕了个头,正色道:“奴才所言皆是真心实意,绝无欺瞒。”

  俞青沉默半晌,道:“你可想清楚了,一旦玄烨抱于本宫膝下,你与他可就再无母子情分了。”

  佟佳氏身子一颤,道:“奴才知道。”

  俞青看向地上的人,“那你为何会愿意?”

  佟佳氏沉默片刻,低声道:“作为母亲,若说没有不舍自然是假的,只是奴才自生下玄烨后身子便大不如前,对这孩子常有照顾不到之处,心中常自忧虑。

  如今承娘娘隆恩,日后有您护着他,教导他,这孩子的将来自然无虞,奴婢也就没什么所求了。”

  俞青定定地看着她半晌,慢慢点了点头,道:“那好,既如此,玄烨便是本宫的儿子了。”

  佟佳氏面色一白,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有说什么,只用力磕了三个头,“日后玄烨就劳娘娘费心了。”

  俞青看了眼面色苍白的女人,叹道:“你放心罢,玄烨虽然养于本宫膝下,但你始终是他的额娘,随时都可以来看他。”

  佟佳氏蓦然抬起头来,目光中满是惊喜,重重地磕下头去,“谢娘娘隆恩。”

  事情既已定下,孝庄也放下心来,满意地看了眼佟佳氏,微笑道:“好,康妃你回去准备准备,三日后哀家让人来接玄烨。”

  佟佳氏恭敬应了,行了一礼,告退出去了。董鄂氏见状也跟着退了出来。

  出了慈宁宫,两人谁都没有说话,到了岔路口,董鄂氏看了眼佟佳氏,抚了抚发髻,微笑道:“日后三阿哥必定前途无量,姐姐在此恭喜妹妹了。”

  佟佳氏微微一笑,柔声道:“承姐姐吉言。”

  董鄂氏笑意一僵,看了眼面前笑容温柔的女人,身上一寒,转身匆匆走了。

  一直扶着佟佳氏的宫女看了眼自家主子,心下有些不安,“主子,您还好吗?”

  佟佳氏微微一笑,“你不必担心,我好的很。”

  ……

  顺治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丑时,贤嫔董鄂氏诞下皇四子,皇上大喜过望,对左右宫人言道:“此乃朕之第一子也!”

  又召礼部大臣前来,令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首辅大臣等,俱上马匹、缎帛以贺,并欲颁布诏书,大赦天下。

  此言一出,前朝后宫一片哗然。

  这大赦天下素来只有新帝登基,或册立皇后、太子等情况下才会颁布的特赦。

  自大清立国以来也不过寥寥数回,而因为皇子出生而大赦天下的,唯有先帝宸妃所出的皇八子。

  如今顺治对这个孩子的待遇甚至超越嫡出,竟大有册封太子之意。

  满清原时先并没有立太子的习俗,如今入关时日尚浅,也并没有这个概念。

  汉臣们却要跳起来了,以范文程为首的老臣更是极力反对,汉人素来重规矩。

  所谓立长立嫡立贤,不论哪一样,这四阿哥都不沾边。

  莫说四阿哥还只是个婴孩,不知将来能否长成,品性如何,就算日后四阿哥天资过人,英明神武,这大清的太子也不可能轮到他来做。

  此次虽然对外说四阿哥是早产,但不过是瞒着外面那些不明就里的人罢了。

  董鄂氏是如何进宫的众人都心知肚明,有如此身份的母亲,四阿哥又血统都有些不清不楚起来,又怎能继承大统?

  况且皇后尚在,届时若皇后诞下嫡子,这又该如何?

  孝庄得知此事后气的不行,当即把顺治叫去慈宁宫训斥了一通。

  母子俩大吵了一架,具体吵了什么外人并不清楚,只知道顺治走后孝庄便请了太医,这大赦天下的诏书也没有颁布下去。

  宫中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众人都胆战心惊,唯恐被卷进这母子两的战火中。

  十一月二十一,顺治欲以诞下龙子为理由,晋封乌云珠为皇贵妃。

  皇贵妃位同副后,通常而言,如欲继立为中宫时,一般会先封为皇贵妃,暂摄后宫,然后再封为皇后。或者是中宫无主而又不便立后的情况下才会册立。

  若中宫无子,皇贵妃之子便与嫡子无异,而今皇后尚在,这样做岂不是明晃晃打博尔济吉特氏的脸?

  如今大清根基未稳,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蒙古这位盟友,因此顺治此言一出,孝庄与朝臣自然极力反对。

  顺治却坚决不肯让步,两方争执了好几日,一直相持不下。

  俞青一直冷眼旁观,见事情发展的差不多了,才示意汤若望出面。

  三日后,汤若望向顺治进言,言道如今皇后尚在,又素来贤德,此举实在不宜。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董鄂氏晋封为贤贵妃。随后顺治又晋升鄂硕为内大臣,世职累进一等精奇尼哈番,董鄂一族凡在朝者皆有封赏。

  经此一事,却让满朝文武意识到了乌云珠对顺治的影响力,这样的一个女人,对于君王来说可不是好事,不少人心中暗暗担忧,唯恐唐时杨氏一门的事件再重演。

  虽然这最终册封太子之事不了了之,后宫嫔妃对董鄂氏的忌惮却提升到了顶点。

  乌兰说起这事时也是一脸凝重,“主子,咱们要不要给王爷写封信?”

  塔娜也在一旁道:“不错,咱们立马写信回去,不然皇上还只当咱们科尔沁没人了!”

  俞青心不在焉的听着,脑海中却一直回想着方才见到四阿哥时的情景,若她没有看错,这孩子的出生只怕有些问题。

  联系乌云珠怀孕的时间,还有这大半年来顺治越来越疲惫的神色,心中渐渐有了猜测。

  看来这孩子只怕是乌云珠服用秘药怀上的,俞青虽然不知道她具体用的是什么药,但大概也可以猜到些,通常而言,这种药服下后虽然会极大提高怀孕的几率,但对男子的精气损伤非常大。

  而且这种服用秘药生下来的孩子,有九成的几率都是先天不足,体质虚弱,极易夭折。

  她实在想不通,乌云珠怎么会出这样的昏招?就为了赌那十分之一的几率?

  乌兰与塔娜说了半日,见自家主子毫无反应,不禁有些奇怪,“主子您怎么了?”

  俞青回过神来,揉了揉额头道:“没什么,送信的事乌兰你去安排罢,塔娜你去把偏殿再检查一遍,明日玄烨就要过来了,殿内的一应用具务必精心些。”

  乌兰与塔娜相视一眼,答应了一声便躬身退下了。

  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六,太后懿旨,将三阿哥玄烨抱于皇后膝下抚养。

  永寿宫,偏殿。

  孙嬷嬷命人把东西放下,对俞青行了一礼,恭敬道:“太后娘娘吩咐,老奴日后便在娘娘身边服侍了,日后娘娘有什么事,只管吩咐老奴去办便是。”

  俞青忙命乌兰扶了起来,笑道:“嬷嬷别多礼,日后就麻烦您了。”

  孙嬷嬷是慈宁宫的掌事嬷嬷,一直跟在孝庄身边,为人精明,处事老练,虽不若苏茉尔那般地位超然,却也极受孝庄信任。

  她性子严谨,当下也不罗嗦,带着众人把东西收拾好,铺好摇篮,乳母曹氏解开斗篷,把怀中的小家伙放进了摇篮中。

  乌兰与塔娜登时等人围了上去,好奇的看着摇篮中的小娃娃。

  小家伙此时正仰躺在软塌踢蹬着小胖腿儿,穿着一身大红色对襟小褂子,同色裤子,肥嘟嘟的小脚丫子套着精致的棉纱袜子,散着裤腿儿,粉嘟嘟的小脸蛋儿上嵌着一双烟葡萄似的大眼睛,跟个糯米团子似的。

  小家伙翻了个身,看到围在自己身边的一群人,似乎有些疑惑,咬着胖嘟嘟的小拳头,盯着俞青看了半天,忽然伸出小胳膊冲她啊啊叫了两声。

  俞青不明所以,看向一旁的乳母曹氏。

  曹氏笑道:“阿哥这是喜欢娘娘,要您抱他呢。”

  俞青一怔,看着眼前粉妆玉琢的胖娃娃,心中一暖,褪下手上的腕镯、戒指和护甲,小心翼翼抱起小家伙。

  小家伙似乎挺高兴,咧着小嘴笑的十分开心,露出两颗米粒似的小白牙。

  俞青轻轻一笑,捏了捏小家伙软乎乎的小脸蛋儿,刚想收回手,却被一只胖乎乎的小肉手揪住了手指,小手软绵绵的,胖乎乎的手背上还有五个可爱的小窝窝。

  日后的康熙大帝,此时还是个只会卖萌的小胖娃。

  看着小家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俞青心中一片温软,点了点小家伙的胖脸蛋儿,嘴角含笑道:“小家伙,日后我就是你的额娘了,你要乖乖听话哦!”

  小家伙分明听不懂,却配合的‘咿呀’了两声,众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孙嬷嬷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此时看到这一幕,素来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微笑。

  从此,俞青便开始了漫长的带娃日常。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一整天都电闪雷鸣,水漫金山,刚才那雷声简直要吓死个人了,也不知哪位道友在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