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梦华 第一百八十四章 总 揽 朝 纲
作者:武义强的小说      更新:2017-12-12

  平章军国揽朝纲

  违背大局降三级

  史弥远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望着韩刘二人。韩侂胄说:

  同叔,别急,喝口水,润润嗓子。

  刘璘望着韩侂胄,韩示意,便开口:侍郎之言出自肺腑,老丞相忠诚谋国,令我辈钦佩。确实不能贸动干戈,也不应心存侥幸。的确,数十年未动干戈,民众可以安居,经济能够繁荣,但是我国尊金帝为叔,年年进献贡岁币数十万两白银,数十万匹布匹,一个小小使臣在我朝大殿都能颐指气使,国家的尊严在哪里?民族还有没有气节??民众还有没有血性???就好比两家人,受欺负的那家,是一直忍气吞声好呢?还是勇于抗争好呢?

  韩侂胄敲了下桌子,光玉说得好,人活着就要有志气,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

  还有,国家这么多年,军队的兵力是没有提高,如果大家都安于享乐,不想打仗,再过四十年,可能还是如此,那么何时能收回故土,再说冒险,做任何事都有风险,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兵未动,粮未行,就考虑会不会失败,怕字当头,那还打什么?直接当孙子算了。古语云:两军相逢勇者胜,只有不怕败,才能打胜仗!侍郞,你看我说得对吗?

  枢密说得对。史弥远不得不承认。

  当年,令尊史王爷对国朝与金邦形势的分析极为妥贴,不过也过于保守。比如,为稳妥起见,勒令吴璘撤退,致使十三州丢失,可是不小的教训呀。

  史弥远发觉,今天遇到的刘枢密可不是凡人呀,自个将老父亲抬出来,他却专挑老父亲的走麦城来说。

  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吴璘自四川出兵,一举收复秦凤、熙河、永兴三路。在陕西孤军奋战,虽然连战连捷,但金兵反扑之势却越来越重。隆兴元年,史浩为相,以为陕西不可守,劝孝宗下诏,令吴辚放弃陕西重镇德顺军。当时,任川陕宣谕使的虞允文极力反对,并当面向孝宗陈说利害。说史浩一直主张弃地求和,等到升为右丞相后,就立即实施他的主和政策。最后,孝宗皇帝听从了史浩的建议,由史浩亲自草拟诏书,勒令吴璘撤退。在拟定的诏书这样说道:“丢弃J肋一类没有多大意味的东西,可以消除金人的贪婪之心。”

  事后,虞允文得知,感到婉惜,立即上奏说:“现在有八条理由,说明我们可以继续对金作战。”孝宗问到弃地问题时,虞允文用朝见时所执手板在地上画,力陈丧失土地的利害。孝宗听了后悔说:“史浩误我!”于是,又下诏令吴璘便宜行事,让吴璘自己决定是进是止。

  再说,吴璘接到撤军的诏书,感到十分痛惜,又不敢违抗,身边的将领劝谏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军只要坚守下去,等敌人的气势过去,就可以占据此地,奈何退师?”吴璘回答:“我怎能不知道这些?只是陛下刚刚登基治事,我又手握重兵在外,诏令已下,怎么敢违背!”

  果然,吴家军被迫撤军,金兵趁机追击,失去城池掩护的军士溃败而逃,三万余士兵,将佐数十人伤亡,秦凤、熙河、永兴三路新收复的十三州,再次为金人占据。

  恰在此时,皇上的第二份允许其便宜行事的诏令到了,然而败局已定,吴璘悔恨不已,上表请辞。

  见史弥远好久不说话,韩侂胄安慰:

  同叔,我知道你出于公心,好心提醒我,光玉也没有其他的意思,北伐是要做的,要选好将帅,C练兵马,准备好了再战,你放心。

  左丞相陈志善看到,韩太师决心北伐,以建立奇勋,巩固其地位。但这是个浩大而又复杂的工程,调集将帅,调拨兵马,等等,无不需要发号施令,名不正则言不顺,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师等只是官名官位,平原郡王也只是个爵位,至今他没个实际差遣,丞相又不愿做,再说丞相只管政务,军事、财政、台谏等都不管,难以一声喊到底,能不能弄个仅次于皇帝的职位呢。

  正在想着,殿中侍御史邓友龙来访,也说起此事,他建议差遣名曰平章军国事。所谓平章军国事,就是处置国家的一切政务。本朝以来,仅有四位元老重臣担任过。哲宗朝吕公著,曾任同平章军国事,这个同字,为等同,差不多;神宗朝文彦博,曾任平章军国重事,其中重字,表明不管常事。省去同字,则地位尤尊,略去重字,则其所与者广。

  陈志善拍手称快,好,实在是好,这个平章军国事,对师王来说,再适合不过。我先探探他的口风,没有意见,就上奏折。

  邓友龙答应,我来附议。

  韩侂胄听陈志善一说,心中象喝了蜂蜜一样甜,但口中说道:这个不大好吧,会不会有人说闲话。

  不会有人说闲话的,大家都盼着哪。

  皇上赵扩看到左丞相的奏疏,一旁的中书舍人解释给他听,而后,又看到邓友龙的奏疏。明白了:这是要给太师一个管理朝政的名分,很好,有他管着,我就轻松了。

  提笔批道:准,中书礼部商议。

  韩侂胄获悉,忙上表请辞,皇上不准,再次推辞,皇上仍然不准,劝慰他,太师莫要再辞,为国为民当担此重任。

  姿态做足了,遂上表谢恩。

  经过礼部核定,皇上下诏:韩侂胄特授平章军国事,正一品,只需三天一上朝,上朝时,排在左丞相之前,散朝后在政务都堂理政。

  韩侂胄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个个眉飞色舞,好似捡到了狗头金。考虑到韩平章平日不上朝,为工作方便,陈志善带头将中书省大印,送到韩侂胄府上。接着尚书省、秘书省、枢密院等首脑,都将大印送来。平章大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需要哪个大印,随手就用。

  右丞相丁乔安到韩府禀吿事务,韩侂胄问其对北伐有无好的建议,他先是推托,再三追问,便说:平章大人,我不赞成北伐,就当前的情势来看,兴兵北伐纯属冒险之举,望务必慎重。

  韩侂胄火了,事到如今,作为宰相还如此说话,冒什么险,做什么不冒险,我有不慎重吗?你有什么不冒险的良策吗??心怀J诈,胆小怕事,何事能成!

  丁乔安前脚走,韩侂胄后脚就进宫觐见皇上,第二天,圣旨下达:

  罢丁乔安右丞相,出任知信州事。品级正三品从降至正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