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梦华 第二百四十四章 密 谋 杀 贼
作者:武义强的小说      更新:2017-12-12

  名士牵线识英豪

  三杰相见定乾坤

  进京报信的使者返回利州,安抚使刘甲因母丧而丁忧,既而赶到成都府衙,拜见谢渊明,谢将他们请入密室,打开诏书,上面写道:

  授谢渊明为宝谟阁学士、四川制置使,许以便宜从事,率忠勇人士诛灭吴贼。

  当初,吴曦称王,谢渊明得知,率府衙众属官向东而叩拜,口中喃喃:大宋皇帝陛下,我等并非不忠,乃是奸人所逼。

  好几位不愿跟着吴曦走的官员找到他,说他久孚众望,愿意听从他的安排,为国除奸;荆湖南路安抚使刘光祖、广南东路提点刑狱李道传给他来信,劝他抓住机会。刘光祖在信中说:观川蜀六帅,与吴家没有瓜葛的,唯你与刘甲二人,而君资历尤胜,在川蜀颇有威望,如今吴曦叛变,你要当机立断,组织人马讨伐逆贼,一旦事成,君即为大宋之功臣,川蜀百万民众之救星。

  凭心而言,他谢渊明很想挥臂高呼,率军讨贼,为国为民剪除祸害。但是,冷静想想,事情远没那么容易。吴巴子是谁,世代为将手中有六万多亲兵,吴氏子弟及其爪牙遍及川蜀各地,他谢渊明呢,年近六十的书生一个,不习兵事,帅司无兵可用,要想除掉吴曦,无异于上刀山下火海,弄不好未伤人家一根毫毛,自己人头落地。

  按说负责军事防御和维护治安的帅司有三千左右的军队,可去年十一月,吴曦借口讨伐金人,除留二百残弱老兵外,全部抽调而去。帅司变为空架子,抚帅几成光杆司令。吴曦称王以后,虽対外称来去自由,实则对相关官员加强了监视,如公开反对,立即抓捕。

  如今来了密旨,表明大宋朝廷看重他支持他,想到这些,一股舍我其谁的豪情顿时涌上心头。走出后院,直奔前衙。

  还未坐定,蜀王派人宣诏:移谢渊明为知遂宁府,即日赴任。

  兴州城北静安坊,是安权的府邸,这几日,安府声称长史身体欠佳,需要静养,闭门谢客。主人安权原为随军转运使,是吴曦父子的部属,为人沉稳而有才华,因而被授为“伪蜀”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代行丞相职权。当时许多官员或弃官而去,或公然拒受伪命。安权多个心眼,都统司许多军官都是吴氏世将,公开反对并不是上上之策,不如暂时接受任命,称病不朝,以观察形势变化,再决定去留。夜晚,眉山名士程梦锡来访,安权告诉管家,请先生后花厅相见。

  程梦锡进得花厅,只见安权半躺在太师椅上,面前有盆炉火,一个侍女抚琴,琴声低沉悠扬。子文兄,深夜到此,多有打扰,得罪得罪,边说边拱手作揖。

  侍女扶起安权,安权起身,拱手作揖,程兄,安某有疾在身,未能相迎,敬请见谅。

  分宾主坐下,侍女奉上香茶,站过一旁。

  子文兄,身居高位,日理万机,可千万要保重啊。说罢,便有意瞥了侍女一眼。

  安权会意,对侍女摆摆手,侍女鞠个躬就出去了。

  梦锡兄见笑了,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不过是混口饭吃而已。只是近日,头昏脑胀,不思饮食,凡事乏力。

  此番前来,程某就是为治病而来。这是眉山万福寺山长开的方子,专治你这种毛病的,连喝五天,保管药到病除。

  安权起身作揖,多谢程兄,来人。

  侍女应声而来,将这方子交给管家,让他派人去药房,回来煎上,待会拿给我喝。

  子文兄,就这么混下去?

  安权摇摇头,叹息道:“事到如今,独木难支,没有英雄豪杰相助,如之奈何!”

  兄知合江仓监杨巨源否?

  杨巨源他自然认得,去年夏天,他由知大安军改为随军转运使。主要负责为吴家军调拨军用物资,杨巨源是合江县粮库主官,工作上有所接触,给他的印象是,此人精明强干,正派耿直,是个干事的料。除此而外,并没什么过深的私交。

  倒是相识,但无深交。程兄有话不妨直说。

  君刚才还感叹没有英雄豪杰相助吗?据老夫看来,此人就是英雄豪杰。此人虽位充下僚,却素有大志,早年熟读经史,两次考进士落第,爱练武善骑射,武举又不中,为人行侠仗义。金人入凤州后,无恶不作,引起此人强烈不满。因此,筹划做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怎么个筹划法?安权显然很关注。

  他回到合江,队将朱邦宁主动找到他,诉说在部队无端遭上司猜忌、难以施展的痛苦。

  这朱邦宁他是知道的,身高六尺,勇力过人,从军十余年,立过几次战功,却只是有十个大头兵的队长。

  杨巨源正在劝解,**找上门来。**乃游奕军统领,此人臂力非常,拉开两石的弓弩竟面不改色心不跳,近来驻军离此三十余里的置口。一个金兵小头目,抢走了他的表妹,他带三个弟兄,杀死了金人。因心中繁闷,找杨巨源诉说。

  杨巨源灵机一动,“二位兄弟都乃英雄豪杰,却为奸人所不容,我等何不替天行道,诛灭吴贼,赶走金人,还我大宋朗朗乾坤。”

  **、朱邦宁同声回答,“好,听巨源兄的。”

  没出三天,杨巨源又联络了朱福、陈安、傅桧等义士,约有三百余人。

  讲到此处,程梦锡盯着安斌问,“有这位杨监仓相助,还怕大事不成吗?”安权问:“我能见见他吗?”

  程梦锡说,我给他说,他来找你会更方便些。

  两天后,杨巨源前来拜访,安权将他带进后院住所。双方分宾主坐下,叙过家常。杨巨源便真切地说:

  “仓司大人,下官前来,是想问一句话,”见安权点头示意,接着说:“你甘心做叛贼的丞相吗?”

  “做这个丞相长史,我是心不甘情不愿,目前所有将官之中,没有人奋起反抗的。但要是象杨知府那样去死,只是落了个好名声,与事何益?要是有英雄豪杰诛杀此贼,那我安某就心满意足了。”安权说着,眼睛红了,泪水在打转。

  “那就好,兄弟我打心底里瞧不起吴巴子,想召集一些忠义之士,讨伐逆贼,为国除害。你以为如何?”

  安权敲桌子叫好,“吴贼叛国投金,将川陕千里之地拱手与敌,害民误国,天理不容,人人得而诛之。即使赴汤蹈火,安某在所不惜!”

  杨巨源喜上眉梢:“非先生不足以主此事,非巨源不足以了此事。”二人商定,三月初六,安权邀吴曦拜谒宗庙,利用这个时机,杨巨源带领那班勇士诛杀吴曦。

  由于李坤辰和杨君玉的牵线,杨李相会于合江军仓。

  杨告诉李,他们这帮人以安权为头,计划在三月初六。吴曦拜祭太庙时,趁机起事杀掉他。

  李好义对安权不熟,只听说吴曦很重用他。如今,却又怎么领头起事。

  杨巨源告诉他:安子文此人有勇有谋,他内心不愿附敌,又以为没必要作无谓的恓牲。在吴曦胁迫之下,任丞相长史,时常称病不朝,属于人在曹营心在汉。眉山名士程梦锡拜见他,安子文叹息道:“蜀无豪杰遂使竖子成名,如此世道,君子何以堪!”因程梦锡之荐,安在卧所与我相见。见面的第一句,我就问:“先生安心为逆贼丞相长史吗?”安子文脸色突变,带着哭腔回答:“目前指望带兵讨伐逆贼是不可能的。必得无畏之豪杰,出其不意诛灭此贼,才能让川蜀恢复宁静,重见天日。”

  我又问:“先生决定起事乎?”安子文对天发誓:“若诛此贼,虽死为忠鬼,夫复何恨!”我听后高兴地说:“非先生不足以主此事也。”

  听说,朝廷密诏谢渊明,授予宝谟阁学士、四川制置使,许以便宜从事。但此人悠悠不决,吴曦对他也有所防范,派人送至遂宁府,他吓得连忙献出官印,带老婆孩子回广元老家去了。

  李好义言曰:“妇人之态,酒缸饭囊,不足为言。看来安长史可以干大事。我想见见他。”

  杨巨源回答:“可以,我今天去对他说。”

  杨巨源报告安权:中军正将李好义联络上百名有正义感的官兵,想和我们一道起事。安斌听后,大喜:“是老统制官李定一的儿子吗?此人既来,断曦之臂矣。”

  第二天,安权在兴州蜀王宫中长史衙署见了李好义、杨巨源。李好义拱手作揖,安权说:“令尊大人与我同僚,你我就不是外人,杨监仓为人机智精干,你又有勇有谋,大事有你二人,我就可以放心了。”

  李好义说:“吴贼出入,卫兵多达千人。你们计划在三月初六,趁吴贼拜祭太庙时,趁机起事。那条巷子窄,如果起事,势必硬打硬拚,恐怕难以成功。”

  安杨二人一想,的确如此,安权问:“那李将军有什么更好的安排吗?”

  李好义向外望望,周围并无他人,靠近他俩,小声地说:

  “二月二十九,吴贼要在东园祭拜祖先,必然劳累,那天正是我兄弟当执,五更时分,众弟兄混入王宫,出其不意,斩杀逆贼。”

  杨安对看,“妙,实在是妙。”

  三人便商量有关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