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眼之鬼中仙 第五章怨气缠身(2)
作者:白羽客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谁?”我的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但是外面并没有人回答,声音却仍是在响,“谁啊?”我又喊了一声,分贝也提得很高,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

  “砰砰砰!”那敲窗子的动静反而更加频繁,我壮着胆子,悄悄走到门口,这时我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嘿嘿”地笑声:“是我。”

  我这才送了口气,把门拉了开,“小舅啊,你吓死我了。”原来是我妗子怕我一个人在家害怕,就让我小舅来这边睡。

  我又重新躺到床上,我小舅睡在炮仗的那张床。我拿着那铁丝圈仔细端详着,想把所有的事情串起来,招魂,南山大火,炮仗高烧不退,这些事之间是否会有联系。这么想着,却在不知不觉中昏昏睡去。

  第二天早晨八点多的时候,炮仗才被我大舅骑着摩托带回来,只是整个人仍然昏睡不醒,还是发着低烧。

  我姥爷、姥姥心疼自己的大孙子,早早就等在这里,我妈也纳闷地问我怎么回事,昨天还好好的。我支支吾吾也不知道该咋说,就说昨天回来就这样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等到中午二十点吃饭的时候,我弟弟炮仗又开始发起高烧,而且这次烧得更加厉害汹涌。炮仗整个人躺在床上不停挣扎抽搐,嘴里死命喊着:“火!火!”

  我妗子吓坏了,掉着眼泪:“这到底是咋了啊。”

  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最后还是我姥爷当机立断:“去,把刘先生请来。”

  “对对,去请刘先生。”我姥姥也和着说。

  我大舅一听,立刻出了门,庄禾人都比较信这些。当然,也是没有办法之举。

  过了一会儿,大舅就把人请来了,我抬头一瞧,是个山羊胡子的老头,走起路来虽然不见仙风道骨,但也是四平八稳的步子。“怎么了这是?”他对姥爷问道,似乎两人有些熟识。

  “孩子一直高烧不退,去医院看了也白搭,你赶快给瞧瞧,这是咋的了?”说着姥爷挪开位置,让那个刘先生坐到了床前。

  那刘先生先摸了摸炮仗的额头,也是惊了一跳:“这孩子,烧得怎么这么厉害。”他用手翻开炮仗的眼皮,又把了把脉,然后摸着胡子寻思了一下,说:“快,去多弄些灶灰,上各家都弄点。”

  姥爷没敢丝毫的迟疑,立刻吩咐道:“快去快去,去各家掏点,惊奇也跟着你小舅去。”

  我应了一声,跟着我小舅出了门,我大舅朝另一个方向,我妈我妗子则去扒拉家里的灶灰。

  灶灰能治病,这个还真是有点天方夜谭。到了隔壁家,我们直接进了院子,一只狗跟在我们后面吠个不停。“婶子在家吗?”我小舅喊道。

  “在呢,咋了,他大兄弟?”

  我小舅指指旁边的土灶,然后说:“掏点你家的灶灰。”

  “行。”

  然后我们就蹲在土灶前往外掏灰,农村做饭,都是用这种泥糊的土灶。我们也不知道要用多少,就装了三四铲,放在一个塑料袋里。

  旁边的婶子好奇地问道:“要这灰干什么用啊?”

  我小舅说:“炮仗病了,刘先生说用这个能治。”

  那婶子露出一脸惊奇,忙活活地出门去了炮仗家要去看看。

  我跟着我小舅又去了四五家,装了半个塑料袋,怕耽搁了,就赶紧提着灶灰赶紧回了家。屋里,炮仗还是那个样子,看到我们回来,我妈和我妗子赶紧接过灶灰,倒进了一个盆子里。

  那刘先生把盆子端到床边,然后让我姥姥把炮仗的衣服脱掉,自己把手插进盆子里的灶灰使劲翻。等到和完了,就把这些灶灰朝我弟弟脸上、身上涂,然后使劲搓。

  门外站了一大群人来凑热闹,想看看这灶灰是不是真的能治病。

  不一会的功夫,炮仗整个人都已经被搓成黑溜溜的。说来也奇怪,这时候的炮仗竟也安静了,在那安稳的睡着了。

  随后那刘先生便出去洗手,跟我姥爷去了中屋里,我大舅小舅也跟了去。我留在屋里,坐在床上看着炮仗,希望他能快点好起来。

  妗子坐在床边不时摸着炮仗的额头,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果然发现炮仗的烧退了一些,变得不是那么烫了。我开始想,这灶灰里到底是玄机。我走出屋子,到了门口正巧听到那刘先生在说话:“这‘灶’,是一火一土,火纯阳,土厚实,专门克制阴劣。”

  我茅塞顿开,这百家灶竟然还有这能耐。

  那刘先生又回来看了看,听到烧已经退得差不多了,便笑呵呵说:“只要不再烧,就没事了。”

  姥爷他们赶紧道谢,将刘先生送了出去。

  所有人顿时松了口气,开始收拾屋里,跟门口的人开起玩笑。

  我们本以为这件事就此过去了,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临近晚饭的时候,炮仗屋里突然又传来一声撕心裂肺地叫喊:“火——”

  我们所有人立刻赶过去,只见炮仗又是那副样子,汗水合着灶灰染黑了席子。他不停晃着头,嘴里反复叫着“火”,双手死命地乱挥乱抓。

  妗子直接吓瘫了,扑到床边哭喊:“娘唉,这到底是怎么了。”

  姥爷赶紧让大家再去弄灶灰,这次连我姥姥和姥爷都出动了,妗子也忍住眼泪跑出去跟我妈一起去掏灶灰。

  我过去坐下,摸了摸炮仗的额头,比之前任何一次烧得都更加厉害。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这个整天调皮捣蛋的弟弟,怕是逃不过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