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 第五十三章 【谋夺九门】
作者:弋央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张信报信,燕王朱棣终于下定了决心,悄悄地遣人将大庆寿寺的道衍和尚,京师投奔而来的张玉,燕山守将邱福、朱能、张武、柳升、陈珪、火真、谭渊、薛禄、薛贵等人召集至燕王府后花园的吟风楼内。

  吟风楼本就狭小,此时被这一干武将更是挤得满满的。人人觑着脸色铁青的燕王,情知大变在即,也都噤了声儿,楼内瞬时呼吸可闻。

  朱棣眼见众人来齐,这才缓缓开了口,将张信报信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临了阴沉着脸踱了两步,咬着细牙冷笑道:“朝廷逼我太盛......本王就算想做个忠臣孝子都是不能的。既如此,难道我燕王就算好欺的么?”

  朱能、张武等人早就有了要动兵戈的心,只碍于燕王朱棣一直不能下定决心才作罢了的,如今燕王终于到了不得不反的地步,众人也是血脉贲张,隐忍在胸中的一口恶气总是能吐出来了。

  “殿下,您就发令吧”

  “娘希匹的,看老子不宰了那群王八蛋”

  ......

  “殿下”,一直不言声儿地道衍悠地站了起来:“朝廷的棋局步步紧逼,如今既已得了信儿他们要动手了,我们总是不能坐以待毙的。但是,此番一动,便没有回头路了。殿下,您可下定了决心?”

  朱棣看了看道衍,情知他是担心自己心意不坚、临事犹豫,不禁蹙了蹙眉,咬牙恨恨道:“大师何曾见本王后悔犹豫过?朝廷如此待我,本王还能怎样?除了奋力一搏,已别无活路。”

  “好,阿弥陀佛,好”,道衍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殿下决心已定,那便可以商量对策了”,说着又朝诸将道:“贫僧还记得燕王殿下就藩北平时,曾请天下第一相士柳庄居士袁珙相过一次面。袁珙初见燕王,便言殿下面阔鼻隆,眼若月,印堂生阳,口似含珠,耳若垂帘。体厚而稳,手长且柔,步宽又深。乃是集日月风华于一身的‘龙行虎步,日角插天’之相也。”

  众人都是武人,却也听过柳庄居士袁珙那些神乎其神的名头,只是不懂道衍所说这些偈语的意思,便问:“何为‘龙行虎步,日角插天’之相?”

  道衍却是神秘地一笑:“当时贫僧也是不知,故而相问,那柳庄居士方才告诉贫僧,‘龙行虎步、日角插天’,乃是太平天子之相也”。

  “太平天子?”众人都是惊呼,旋即便高兴起来。

  朱棣在一旁听着,也渐渐想起这一出往事来。道衍扭头看着燕王,忽然笑道:“当时柳庄居士曾言,待殿下年过四十、须过肚脐之时,便是荣登大宝的时候了。如今殿下年已三十有九,须过肚脐,岂不正印了柳庄居士当年的断语么?”

  众将听罢,眼中都放出光来,眨也不眨地看向朱棣,面露喜色。

  望着众人热辣辣的目光,朱棣再不情愿也不好佛拗众人意,只得点了点头。心里却也在想,这柳庄居士二十年前的断语放到如今这个局势,真是有未卜先知的意味,莫非......真如他所言,自己会有天子之福?

  道衍眼见攻心奏效,这才缓缓道:“如今局势,朝廷把着北平的兵权,殿下能指挥得动的,也就王府里的百余名侍卫罢了。敌强我万倍,这......可不好办呐。”

  众人刚被道衍撩拨得激情澎拜地心顿时又凉了下去,朱能却是急性子,不耐烦地道:“哎呀,我说住持大师,方才还说了这许多好话,怎的回头就往我们头上泼一盆冷水啊?你......你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啊?没兵怎得?我们这些人谁手里没有几千人马,一股脑调进来勤王不就完了么?”

  众人见他这副模样儿,都是一笑。朱棣却面无表情,摆了摆手:“北平城都被张昺、谢贵控着,要调兵进来,谈何容易。除了强攻,别无他法。”

  “不,不,万不可强攻”,道衍连连摇头:“一旦强攻不下,山东的兵旦夕便至。到时候,前不能克敌,后有强援围攻,我们这点子兵力,无异于束手待毙”。

  邱福听了也不禁无奈:“哎,若是能偷偷地打开一个缺口,或是地道,让我们偷偷地把兵调进城来就好了。只是......只是......哎......”

  “张昺、谢贵不日就要带兵来围燕王府拿人了,挖地道还不知要多少日子,远水解不了近渴啊”,道衍沉吟着摇了摇头,忽然眸子闪出一丝光亮来,盯着朱棣:“殿下,张昺、谢贵不是要来燕王府拿人么?不知拿的何人?他们总不至于敢朝殿下动手吧?”

  “不,这一条谅他们也是不敢的,更何况本王并没有什么把柄在他们手里”,朱棣断然道:“依着张信的话,他们是借口要来燕王府拿一些王府护卫,好带回去拷问出本王的什么证据来。王府的长史葛诚不就是这么叛了本王么?”

  “哦,原来如此”,道衍应了一声,却自顾自地蹙眉沉思起来,许久忽然道:“殿下,张昺、谢贵来府时,可否将这二人控住?”

  朱棣一时也不知道衍在盘算些什么,诧异地道:“要控住这二人并不难,凭我王府的侍卫便足矣。只是他们不至独身来府拿人,到时候以本王府里的这点兵力,只怕.......”

  “这不妨碍”,道衍眸中闪过一丝喜色:“张玉来京时带了他的亲兵三百余人,加上诸位将军府里的近侍少说也可凑个二百余人,还有原先校尉于谅和周铎带来打造兵器的军士又有二百余人,跟殿下府里的侍卫合在一处,少说也有八百人马了。这两日便让他们偷偷入王府埋伏起来,张昺、谢贵一旦来王府,殿下便将他们拿下,余下的人马群龙无首,要对付起来就方便多了。”

  “可是........”邱福一边听,一边摇了摇头:“可是北平的兵如今多半都握在朝廷手里。就算杀了张昺、谢贵,他们迟早还是要明白过来。到时候一窝蜂地涌进来,就凭这八百人,也是不够的。”

  “确是不够”,道衍无所谓地一笑:“所以殿下控住张昺、谢贵之后务必要拖延一些时辰,到时候我们这八百人就就可以趁机去攻下北平九门,放诸位将军的人马进城来。以诸位将军每人手下的数千人马,北平城一举可下矣。嘿嘿,只要控住了北平城,房胜、李彬、叶大旺这些人便会陆续来归。到时候,殿下麾下被调往开平的两万余护卫便可收了回来,我们的兵力就大有可为了。”

  这确是在死路中寻找出来的唯一活路了,众人听得都呆住了,心下里却暗暗佩服这个胖大和尚的心计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