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生活 1394.这家上海最孤独的咖啡馆
作者:肖水文的小说      更新:2018-07-31

    学习一个链接。

    这家上海最孤独的咖啡馆,只要陪聊天就能免单;90后中国姑娘穿汉服在悉尼街头送外卖,背后的原因让人心生敬意!

    经济之声笑傲江湖2018-05-16

    滴答滴

    点击下方▽绿色小喇叭收听节目啦~

    高掌门讲述孤独咖啡馆的故事

    来自经济之声笑傲江湖

    02:2921:47

    笑傲江湖,我是高莉

    故事一

    “上海有家孤独咖啡馆,只要陪聊天就能免单!”

    你愿意花点时间聊聊天换一杯免费的咖啡吗?

    在上海环境优雅的静安公园8号,有一家这样的“咖啡店”,如果你愿意和服务员聊聊天,咖啡免单!

    穿过静安繁华热闹的写字楼,再经过一条静谧曲折的小路,就可以看到这家小店“A-coffee”,翻译过来就是爱-咖啡,人们也叫它“孤独咖啡馆”。

    这家小店的环境不错,是忙碌上班族的后花园,室内宽敞明亮雅致,室外带种满花草的小花园。

    但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店内所有服务员和咖啡师全部来自“自闭症少年”。

    1

    特殊的咖啡店,特殊的店员

    这里的自闭症患儿都格外独立开朗,这些孩子的家长之前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上班,脸上抑制不住的开心。

    当然孩子们也会遇到各种挑战,比如,他们有时候会分不清,指代人称“你”“我”“他”的用法。当你跟他说“续杯”时,他会呆在原地无限次重复这个词,因为他的“字典”里没有“续杯”这个词,如果你耐心告诉他续杯是再来一杯,他就会立刻心领神会,迅速为你再做一杯。

    他们的世界很简单,思维方式也很单向,一旦遇到不懂、没有遇到过的问题,他们就会在自己的世界里无限重复,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引导他,告诉他,应该怎么办。

    这也是创立这家咖啡店的初衷,希望孩子们能在这里与陌生人多交流,知道世界的复杂,增强各种应变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2

    爱-咖啡给他们创造了走向未来的途径

    A-Coffee是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上海市儿童基金会主办,并由上海曹鹏音乐中心承办,曹小夏是这间特殊咖啡店的发起者。

    在此之前,曹小夏和父亲曹鹏已经花了10年时间,用音乐来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病情。曹鹏是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如今已经94岁的高龄,仍在为孩子们的恢复操心劳碌。

    2008年他成立了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公益项目,天使知音沙龙。天使知音沙龙旨在用音乐教育的方法,让自闭症患儿打开心灵的窗户,让他们学会有效的交流方法,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具有生活自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天使知音沙龙先后帮助100多位自闭症儿童,打开耳朵学会聆听和参与这个世界,从最初的表情呆滞拒绝交流,到现在学会热情拥抱,有礼貌,能跟人正常交流,这些孩子的人生发生了质的改变,可是曹小夏觉得这还不够。

    这些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刚来这里时,都还是个小不点,只到她腰处。如今很多已经长到1米8几,比她都要高几个头,她开始为这些孩子的以后打算,他们没有工作,将来怎么办?

    为此她找遍了上海的职业技术学校,但大部分学校都拒绝了她,谁都知道这既不盈利又不容易,最后只有一个旅游商贸学校同意了,每周三抽出半天给孩子们职业培训,老师还会教授日常人际交往礼仪,工作时需要保持微笑,递咖啡需要双手。

    没想到这些孩子们学习做咖啡挺快的,有的比正常的学生还快,刚开始的时候,老师都感到很吃惊。

    比如在抖匀咖啡粉的时候,老师示范抖三次均匀,这些孩子就像计算机般准确记在脑海里,甚至学了三次就会制作拿铁咖啡了。

    孩子们的表现让曹小夏对坚持做这件事越来越有信心,她开始四处奔走,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了这家咖啡店,也是上海首家自闭症患者咖啡店,她想把这里当成一个微型小社会,来慢慢磨炼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而目前A-coffee还并未正式对外营业,来这里的“顾客”其实都是培训过的志愿者。他们的工作是陪孩子们聊天,顺便给他们制造一些小“麻烦”,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情绪。

    店里的一桌一椅,包括咖啡机和咖啡豆,都来自各行各业爱心人士的捐赠。

    每周都会有很多热心的志愿者前来帮忙,*,甚至还有不同国籍的国际友人。孩子们在大量的交谈下,应变能力越来越强。

    咖啡店的凯凯曾是一名重度自闭症患儿,5年前的他,还是整天耷拉着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5年来通过音乐尝试治疗,凯凯不仅抬起了头,还能看着别人的眼睛,跟人交流。

    看着凯凯一点一滴的变化,他的妈妈说:“音乐是一帖神奇的药方,让我的孩子开口说了话。我希望咖啡馆能够成为第二个产生奇迹的地方,让我的孩子能做正常简单的社交。”

    目前,咖啡店里共有8名“员工”,他们的恢复程度都比较好,分成两班隔天上班,他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如果不刻意去了解,表面看不出他们患有自闭症。

    如果说天使知音沙龙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那么,爱-咖啡在此基础上给他们创造了走向未来的途径。

    据了解,我国目前自闭症患者已超过1000万人,其中0~14岁自闭症患者超过200万人,能真正从事一份工作的自闭症患者极其少。

    这些孩子的父母总有一天要离开他们,当他们真正独立于社会的时候,需要面对那些“陌生”情况的时候,要学会自我保护和自行解决问题,对于自闭症患儿的康复和教育,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帮助和关怀。

    希望有一天孤独咖啡馆不再孤独,处处充满欢声笑语。

    音符

    故事二

    “中国90后美女硕士毕业在悉尼街头送外卖!”

    一个90后的中国姑娘,留学海外,悉尼大学硕士毕业,没有遵循父母的期待进入知名的国际企业,而是选择自己四处奔走,甚至在澳洲街头送外卖,听起来似乎是很令人费解的事情。

    但当你真的走进一个叫卓桐舟的中国女孩,了解她送外卖背后的故事后,也许你会愿意为她所做的努力而点赞!

    名校毕业的她为什么放弃高薪工作选择在异国送外卖呢?这背后的故事讲起来有点热血,也有点梦幻。

    1

    她把汉服穿成了日常

    普通的小哥送外卖画风大多是这样的:工作服,头盔,车子,外卖箱子。

    而这个叫卓桐舟的妹子,送外卖时的着装却常常是穿古装,不,准确地说是汉服!

    这乍看很另类的装扮,对于卓桐舟而言,却早已成了日常。不仅是工作时间,在平时妹子都汉服不离身!

    外出吃饭的时候穿着:

    坐地铁的时候穿着:

    喝茶的时候穿着:

    演讲的时候穿着:

    旅游的时候也穿着:

    甚至毕业典礼上,也是大方地穿着汉服上台合影。

    从小爱看《红楼梦》与金庸武侠小说的卓桐舟对于汉服的热爱,真的深埋到了骨子里。

    当她要穿汉服出门时,连自己的爷爷都表示质疑:你这样怪里怪气地出门,会被别人笑话的!

    对此,卓桐舟自己也经历了一个克服尴尬心理的时期,身着汉服走在异国他乡街头,外国人也常常向她投去好奇的目光。

    有一件事改变了她的想法,有一次在地铁上,有人拿手机偷拍她,并小声跟同伴说:“你看,那个女孩穿的真美,可惜拍不到正脸。”没想到这时,卓桐舟大方地转过头去,直接跟对方说:“可以拍正脸。”

    在澳洲留学期间,她渐渐抛除顾虑,把汉服穿成了日常,并不断琢磨着如何让汉服被更多人了解与欣赏。

    大学期间,她学的专业本是企业管理,在毕业就业之际,面对知名企业的Offer,卓桐舟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放弃,怀着心中最初的汉服梦,走上了一条独自创业,推广汉服的道路。

    最初,她想在澳洲开一家汉服主题的小面馆,做了很仔细的市场调查,选好了地段,谈好了商铺,聘请的厨师也已经就位。

    好不容易说服家人支持自己的这项尝试,结果,小店还没有开张,厨师就突然出幺蛾子,不干了,紧接着店铺也被其他人抢租,更备受打击的事情是,她的工作签证也出了问题,能不能留在悉尼都是未知......

    即使面对如此的窘境,卓桐舟也没有就此作罢,她转而又开始捣鼓起了中式糕点。没想到心灵手巧的她,做的点心一下子受到了热捧。

    于是糕点坊“听月小筑”就此诞生了,她一个人包揽下了老板、厨师、外卖送货员、客服等所有工作。

    于是就出现了节目开头那一幕:一个穿汉服的中国姑娘在澳洲街头奔忙着送外卖。

    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受到更多的关注,卓桐舟还在会亲手在包装上绘制中国风的配图,让自己的产品更加有中国特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悉尼打开了市场,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粉丝和合伙人。

    “听月小筑”后来成为了一家以汉服为主题的实体店,大家不仅可以在店里穿各种美美的汉服拍照,还能穿着汉服参加书法、妆发、国画等各类文化活动。

    “听月小筑”给澳洲人开启了一扇关于中国服饰的小门,也让卓桐舟找到了一大波志同道合的汉服爱好者,不少外国友人也纷纷前来试穿拍照。

    卓桐舟自己更是拍了无数的美照,告诉世界,汉服,远比你想象中还美!

    2

    她要让汉服走向世界!

    小时候的汉服梦没想到有一天真的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了,然而,对于卓桐舟而言,这一切不是结局,她心底还有一种更深的渴望:要让汉服走向世界!

    很多外国人都知道日本的和服与韩国的韩服,却不知道千年文明的中国有美丽的汉服。卓桐舟穿着汉服在澳洲街头随机做过一次采访,让路人猜她来自哪里。

    路人们大多不假思索地回答“日本”或是“韩国”,鲜少有人提及中国。

    这样的采访结果让卓桐舟暗下决心:一定要将中国的汉服推广给更多的外国人,让全世界知道这美丽的汉服来自中国。

    于是,她和朋友一起在悉尼举办了一场“寻找悉尼汉服大使”的大型公益活动,在悉尼掀起了一股炫目的汉服风暴。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最终在悉尼市政大厅进行了最后精彩的汇演,全程参赛人数超过1000人。

    不少海外汉服爱好者都积极参与其中,让观众享受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不过只有卓桐舟和她的合作伙伴们知道,这份成功背后背负的压力,为了筹划这场赛事,几乎用尽了妹子所有的积蓄,最穷的时候卡里只剩下4澳元。

    当全场掌声响起,举办方上台谢幕时,一个个年轻人都饱含泪光,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最近,“听月小筑”团队又在澳洲的街头做了一次快闪,把老外们都看呆了。

    古典雅致的服装配上流行的音乐,在悉尼的街头,成为一道挪不开眼的风景线。

    谁也想不到,被多数中国人渐渐淡忘的汉服,有一天会因为一个姑娘的不懈努力,在异国他乡被广而告之,成为中国的另一种美丽符号。

    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今年4月的时候,共青团中央发布了一条微博,正式宣布此后每年的4月18日,是“中国华服日”。

    炎黄子孙,穿古典的汉服,不仅不奇怪,而且很美好。这份属于民族的光芒,不应该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忘。

    卓桐舟,这个美丽的90后妹子,因为一份单纯的喜欢,执着地将汉服推向了世界,也许我们需要更多像卓桐舟这样的追梦人,用心去传承一份又一份,属于华夏的美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