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53.后继无人
作者:老余1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现在的整个陇南地区,除了沿渭河的城市,其余都控制在了王烁的手中。在所有王烁的部下们,包括梁敏看来,形式一片大好。

  但是,王烁却不这么认为。暂时的生机盎然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陇南地势寒冷贫瘠,人口稀少,对付鲁文彬的一两万军队不在话下,但面对李自成的大军,他这点力量,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从外边不断传回的情报看,秋收之后,伏羌东面的天水、陈仓一线,已经不仅仅是李通的几千人在驻守,运粮,最近几天接连出现了不同番号的李自成的主力部队。

  历史上,李自成是击败孙传庭之后占领陕西的,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王烁并不能确定。现在看来,孙传庭很有可能已经失掉了潼关,兵败被杀了。只有是这样,天水附近才会出现顺军的大批主力部队。

  接下来,王烁只大体知道,李自成击败孙传庭之后,会去占领西安。再过一段时间,他在西安称帝,然后向北京出发,占领北京,灭亡明朝。但陇中、甘肃一带到底怎样演化,他就不是十分清楚了。

  在现代的时候,他曾经到过甘肃一带,那里留有大顺军队的遗迹。这说明,顺军曾经占领过这一带。推算具体时间,应该是李自成占领陕西之后,军力最盛的时候。

  这也就是说,他很快就会面临李自成主力部队的进攻。那么,此时离李自成主力部队进攻陇中、甘肃,已经不远了。

  凭借陇南这点地盘和资源、人力,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赢李自成的大部队的,他最终的命运,不是投降就是被李自成的军队消灭。

  投降李自成,王烁是不情愿的。闯王的军队最终会被满清消灭,连闯王自己也会丢掉性命。关键是,在王烁眼里,李自成算不上一代明君,他的残暴已经不亚于满清。

  满清,王烁更没有好印象,中国的衰落,正是从这个闭关自守的朝代开始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发展起来,对抗并消灭李自成和多尔衮,让这个腐落的明朝从现在开始改变!

  可是,仅仅指望在陇南这点地方发展,是万万不行的,他必须在李自成进攻西北之前,另想他法。

  经过长时间思考,他终于做出决定,现在就必须要向渭河以北的资源丰富地区发展,获得足够多的资源和人口,以对抗李自成的主力部队,争取存活下来。至于逐鹿中原,阻止未来满清的屠戮,就不要意淫了,能不能抗住李自成还没准呢。

  先将渭河北面最大的县城安定拿在手里,发展成另一个漳县,然后以安定为根据地,伺机夺取甘肃,控制住甘肃做为自己自保和未来发展的根据地和工业生产基地,特别是各种矿物资源丰富的兰州。只有这样,他和他的这股力量,才有不被消灭,发展下去的希望。

  目前,甘肃还控制在明军手中,甘肃总督马爌和肃王朱识鋐仍驻守兰州。

  还是要暂时和明朝合作,帮助马爌守住兰州。在李自成大军向东攻打北京,和崇祯争夺天下,无暇西顾的时候,再寻机代替马爌,控制兰州。

  至于那个肃王朱识鋐,只是个藩王,无兵无权,倒是不用担心。说不定在明朝灭亡之后,天下大乱,朱元璋的子孙纷纷称王的时候,还能利用这个肃王一下,当几天傀儡使用,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毕竟是朱明王朝的后裔。

  他需要带领一部分军队占领自己的老家安定,得到一块站住脚跟的根据地,使陇南和安定连成一片。一来扩大了自己的根据地,二来安定离兰州较近,便于他日后和甘肃总督马爌合作,共同防御不久的将来顺军对甘肃的进攻。

  他本来就是安定卫所的千户,曾在安定周边剿灭马匪。安定人知道他武艺高强,爱护百姓,他在安定威信很高,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应该困难不大。

  他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和部将们讲了。部将们没有高级军官出身的,都是从行伍里摸爬滚打上来的大头兵,本身就没有什么雄图大略,又对王烁的战无不胜和奇思妙想无不佩服,自然是王烁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

  他们唯一担忧的,就是王烁的安危。毕竟渭河以北不是他们的地盘,还是有危险的。但到陌生环境里去开拓新的根据地,除却王烁,别人还真就无法胜任。

  王烁决定带领一万士卒去安定发展。临走,他让鲁胤昌早早返回西宁准备。李自成既然占领过甘肃,说不定也占领过青海。

  他无法告诉鲁胤昌为什么自己会知道李自成要攻打西宁,只是用推理的办法分析了事情的发展。

  鲁胤昌原本早就该返回西宁了,王烁给梁敏领导的宣传机构培训,他听得津津有味,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心中不由深深佩服王烁,觉得此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的思维和心机,将来必成大事,就有了投靠王烁的念头。

  王烁给他分析李自成将来要占领甘肃和西宁,鲁胤昌深信不疑。他对王烁说,他回去也要搞王烁搞的这些新法令,得到更多农奴的拥护,才能组织起强大的军队对抗李自成的大军。

  如果他可以说服宣慰正使祁廷谏的话,他们会和王烁联合起来一起干,那样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来对抗李自成的大军。

  送走鲁胤昌,王烁开始准备去安定的计划。

  他走了,由谁来接替他管理以漳县为中心的这片根据地呢?方大楚、张二猛一班人打仗是没有问题的,搞民事,管理地方,发动群众,把他的政策继承发展下去,他们就差的太远了。

  思来想去,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代替他。他走之后,万一这片根据地保不住怎么办?他不由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