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92.进军西宁
作者:老余1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进军西宁卫之前,为迷惑顺军,王烁故意带着骑兵和火枪营,到牛方亮的大营不远处侦察,让顺军看到他,如此反覆几次,让对方以为自己还在设法攻破对方的营垒。

  直到看到顺军明显加强了戒备,他才放心从十里铺回到安定。

  一切安排妥贴,王烁找了个没有月光的夜晚,于午夜时分,在向导的带领下,出了安定南门,沿着关川河谷地,向康乐偷偷进发,第二日傍晚时分到达康乐。

  康乐地势偏远,环境恶劣,鲁文彬进军西宁时经过这里,把这里抢劫一空,并没有停留,沿洮河一路向北去了。

  县城里已经没了人烟,大街上房倒屋塌,瓦砾遍地,没有燃烧尽的房子里,依旧向外冒着青烟。

  墙角边,街道上,巷子里,随处可见被闯军杀死的百姓尸体。

  时值严冬,尸体并不腐烂,而是冻僵了,仍旧保留着被顺军杀害时的样子。

  王烁穿越以来,已经见惯了顺军的残暴,变得麻木。

  他手下的军兵们却眼含悲愤,恨不得现在就找到顺军,和他们拼命。

  他们应该是想起了自己的亲人、乡亲被顺军残杀的情景,触景生情了。

  王烁叹一口气道:“别看了,把他们埋了吧。打仗的时候,多杀几个顺军,替他们报仇,也替你们的乡亲父老。”

  军兵们默默地分头处理尸体,打扫能住的地方,然后埋锅造饭。大家都一样,被这些百姓的尸体搞得心情沉重,懒得说话。

  王烁要带着这一千骑兵,在这里等待安定各村寨不断赶来的部队。各村寨接到命令,重新编制队伍,都需要时间。

  三天之后,各村寨的士卒在领军都尉带领下,陆续到达康乐。总共有八千余人,其中五千是他从漳县带过来的老兵。

  这样加上留在安定城里和各村寨的留守士卒,他估计自己的总兵力应该在一万五千左右。

  已经很不错了。

  安定人少地簿,他来的时间又很短暂,能比他刚来时多出五千人来,足够他守卫安定和支援青海,王烁还是很满意的。

  他在康乐将集结的部队重新编制为作战编制,然后召集各领军都尉开会,把他为什么要进军西宁和夺取青海做为根据地的想法向大家仔细讲解,让大家都明白,不夺取青海就没有出路的道理。

  然后大家回去再逐级开会传达,务必使每一个士卒都明白,这一战,关乎着他们的生死存亡,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他还是遵循伟人的治军思想,只有让所有士卒都明白了自己在干什么,以及干这些事情的目的,为何而战,士卒才会心往一处使,才会凝聚在一起拼死战斗,才能产生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决心。

  至于军队编制,各将领的官职称呼,一直很混乱,有些是明军的编制,有些沿用的是闯王军队的制度。

  这都是因为这支军队的基础,就是明军和投降的闯军组建起来的,大家各按各的叫法,叫着顺口,容易理解。

  王烁也不熟悉明代军队编制,只能由着大家。只有等到以后有时间了,他再按照现代军队的编制,重新整军。

  现在,就按十人一伍,百人一队,千人小阵,万人大阵,大家熟悉的办法凑合着吧。

  各队的教习和教导把王烁的思想准确无误地传达到了每一个士卒,并借题发挥,鼓励士卒,为这支军队的前途奋勇杀敌,不惧死亡。

  部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然后就要向西宁卫进军。救兵如救火,时间不等人啊!

  这日清晨,王烁顶盔挂甲,横枪立马,站在遍地瓦砾,颓败的康乐县城城门口,看着他的部队一队队静悄悄地离开县城,开往群山中通往青海的小路。

  身后,是他五十人的亲兵卫队,一色的高头大马,并排立着。卫队长施大柱,是漳县的老兵,高大健壮,对他忠心耿耿。

  忽然,东面小路上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由远渐近,一匹青花马出现在众人视线里。

  马上一人穿青色土布衣裳,蓬头垢面,看脸型是个女子,十分憔悴。

  那女子远远看到银盔银甲的王烁,打马直接向他冲来。

  卫队长施大柱吃一惊,连声呼喝,带领卫队向前,将王烁挡在身后。

  王烁制止了施大柱。

  一个女子对他产生不了威胁。他依旧打马超越卫队,迎着那女子来的方向。

  那女子奔至王烁近前,飞身下马,大叫一声道:“可找到你了!”

  王烁闻声大吃一惊!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从小跟着他,现在已是他夫人的阿依古丽。

  王烁急忙下马,上前去搀扶住阿依古丽。

  阿依古丽只是急着赶路,弄得灰头土脸,身上并没有负伤。

  王烁放了心,问道:“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梁敏已经率部抵达安定了?”

  阿依古丽摇摇头,眼含泪花道:“梁敏那个贱人,她背叛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