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147.挑拨激将坑大清 李过南下寻闯王
作者:老余1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对待满清使者,王烁算是三人当中比较客气的。

  不管怎样,他前世在现代是大学毕业,比那帮老粗们文明许多。

  他直接把顺治黄缎子做的诏书扔在了使者的头上,说道:

  “开什么玩笑?皇帝是随便个人就能当的吗?你们建州满人,连一百万都不够!

  知道整个华夏民族有多少人吗?两个亿!你们在这华夏民族的大家庭里,连百分之一都占不到,你们有什么权力当皇帝,统治两亿人口?

  回去告诉多尔衮,让他本份点,少作孽。他坏事已经干了不少了,就算他现在立地成佛,吃斋念佛一辈子,都抵消不了他犯下的罪孽!

  待日后华夏稳定,迎来和平的时候,那时即便他死了,也逃脱不了人民的审判!”

  使者根本没弄明白王烁说的是什么意思,新词太多了。

  事后,宋献策单独把使者叫到自己那里去,对他解释道:

  “我们大将军的意思,你们满人现在称帝恐怕不合时宜。长江以南半壁江山还在人家大明手里呢,谁敢保证人家不会杀回来?

  要万一你们干不过南明呢?我们大将军投降了你们,将来南明打败你们,找我们算账,我们承受不起呀。

  所以,我们大将军现在还不能承认你们,有本事你们把大明先灭了再说。

  只要你们灭了南明,咱们这边好说,自然会承认你们是中原之主。”

  这宋献策真够损的,他这是连挑带激,哄着多尔衮跟南明死磕呢。

  说到出兵陕西和多铎交手,又占领宁夏,宋献策解释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无奈之举啊。你知道,西北穷啊,百姓自己吃饭都吃不上,何况还要养活足以自保的军队?

  我们大将军为保证自己的利益,听说李自成在西安抢了不少粮食辎重,就眼馋了,想趁火打劫抢他一下。

  谁知道李自成跑那么快,豫亲王又来的那么急呢?

  两家交兵,完全是误会。知道是你们大清来了,我们不是主动撤回来了吗?

  至于占领宁夏,那也是迫不得已呀。

  西北出产粮食太少,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得有地方种粮食养活自己吧?

  所以,我们占了宁夏来开荒种地,希望你们谅解,不要再跑来争夺了。

  你们放心,我们大将军绝对没有要和你们争夺天下的意思。只要你们不惹我们,我们也不会去和你们为敌。

  但要我们承认你们,还是那句话,有本事你们先把南明给灭了再说。”

  最后还是不忘挑拨离间。也别怨宋参谋长损,这是决策常委共同的主意。

  现在实力不济,和多尔衮翻脸还不是时候,就得想方设法挑拨着多尔衮和南明打。

  目的只有一个,反正南明早晚得完,先别让他们闲着,先抵挡一阵大清再说。

  这是坑多尔衮呢,至于他上不上当,那就看他自己了。

  你不号称睿亲王,聪明吗?兴许你还不一定上当呢。

  你别说,多尔衮现在正牛逼着,良言肯定听不进去,他还就吃宋献策这一口。

  不管怎么着,人家王烁没表示和他为敌,而且果真退出了陕西。

  那就先放下王烁不管,先管不服的,枪打出头鸟。

  你张献忠不是瞧不起老子吗?老子就要你好看!

  多尔衮没有再和王烁争夺宁夏,宁夏迅速被李岩夫妇占领,派人通报兰州总部。

  随后,梁敏的行政干部就率领数万由山西、陕西、四川等地逃难到西北的百姓,进入宁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引渠开荒和建设新家园的运动。

  宁夏已经变成了王烁西北政权的又一块新根据地,高一功和李过再想去宁夏,也得问问人家王烁同意不同意了。

  还算不错,没等他们去问,李岩就奉王烁命令,亲自派亲信来接他们了。

  李过和高一功率领剩余的大顺男女老少十余万人,在李岩的亲信引导下,暂时驻扎到宁夏的惠安堡。

  接着,李岩夫妇,宋献策,辛思忠、党守素等一般过去闯王营里的老人,就都来看望他们,叙旧,讲西北政权的好处,无非是希望他们留下来,不要走了,一起为建立一个全新的华夏民族努力。

  不用这些人讲,李过和高一功也看到了西北政权的好处。

  惠安堡周边都是新迁徙过来的百姓,他们组成新的村子,选举自己的当家人,划分土地,分配耕牛,一片繁忙。

  开发新的人类聚居地,以当时的生产能力和劳动工具,是相当艰难的。

  但无论怎样辛苦,怎样艰难,百姓们脸上带着微笑,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在这里,没有官老爷,更没有地主恶霸,无论是谁,即便贵如总参谋长的宋献策,百姓见了也不会下跪。

  这总参谋长簸着一条腿,带着李过和高一功到百姓的田里转悠,和百姓唠家常,论五谷,高兴的跟孩子一样。

  两个人被这一切感染着,又怎会不愿意留下来?这正是他们日思夜想的生活。他们打仗为什么,不就是为这个吗?,

  两个人商量许久,决定留下来。但他们是闯王最亲信的亲眷,不能丢下闯王不管。

  最终,李过决定,把所有家眷和老弱留在惠安堡,由西北政权的民事官员帮他们建立村寨,分划土地定居。高一功在这里协助民事官员。李过则带领三万精兵,经汉中往南去,从四川进入湖北,寻找闯王。

  找到闯王之后,李过就和他讲明道理,劝他回来定居,把所有权力交给王烁。他们的政权和王烁的政权比起来,简直就是胡闹,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这充分说明,闯王的执政能力比王烁差的太远了。

  既然不如人家,就把权力交给人家,让人家来干,而闯王可以不担心被敌人消灭,安心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不是很好吗?

  李过了解闯王,他相信,只要他的这位叔叔能真正看到王烁经营的根据地,他一定会心服口服,主动交权的。

  普天下能够劝动李自成的,恐怕也只有他的这位侄儿李过了,他们毕竟从在甘肃当戍卒时就在一起,同甘共苦了这许多年,彼此十分亲爱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