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第十五章 南洋三杰
作者:冰翼之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

  张之洞一行抵达天津的当晚,袁世凯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一个巨大的西式宴会厅中,迎来了天津各界社会名流,三四百人济济一堂,还请了一个西洋管弦乐队伴奏。场面非常热闹。

  张之洞向袁世凯一一引见他的几位亲信幕僚,轮到石铮时,袁世凯哈哈大笑:“不用说了,这位应该就是香帅帐下第一猛将石铮大将军了吧”张之洞颇为自得:“慰庭真是好眼力,老夫这点箱底子想藏也藏不住喽!可比不得慰庭你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啊!”

  坐在一旁的张珏笑道:“爷爷,这不是三国里说曹操的嘛”袁世凯闻言脸色微变。张之洞猛然想起“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这八个字是三国里比喻曹操的。而以袁世凯今日的地位,与当年的曹操倒是的确有点相像,这不是在暗示袁世凯也会像曹操那样篡位夺权嘛。张珏天真无邪,不懂得避讳。但是这话听在袁世凯耳中,后果就不一样了。

  张之洞无心失言,又不便解释,袁世凯也显然很介意,场面很是尴尬。辜鸿铭见情况不对,举杯道:“素闻袁公豪爽,酒量更是惊人。来,学生敬袁公一杯。”

  这时一个粗豪的声音从背后响起:“哈!喝酒可不能少了我老冯啊!”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了过去,原来是三名威风凛凛的北洋将官一同前来敬酒。他们分别是袁世凯手下三员大将:王士珍、段琪瑞和冯国璋。

  张之洞总算找到了台阶下,连忙打了个哈哈:“哎呀!北洋三杰都来啦,老夫这面子可真不小那!哈哈!”这样一来,尴尬气氛就一扫而空了。这三个人是北洋军中的顶梁柱,也是最得袁器重的,人称“北洋三杰”。刚才发话的是冯国璋。

  王士珍堆笑道:“不成不成!真是折煞小将了,在张中堂面前,我们这几个只知道舞刀弄枪的粗汉算得了什么啊哈哈!”接着三人一一敬酒.,冯国璋转向石铮:“老冯早就听说湖北军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断刃将军,今天好不容易见着了,怎么说也得痛痛快快喝一场啊!”

  北洋三杰中,石铮对个性豪爽的冯国璋最有好感。王士珍和段琪瑞看上去都感觉城府较深。他也存了结交北洋将领的心思,微笑道:“冯将军的威名在下也是久仰的。来,换大杯!”他这话真没错,小学教科书上就有冯国璋这个大军阀的大名。

  冯国璋大赞道:“好酒量!好汉子!不多说了,干!”在他的逻辑里,凡酒量好的都是好汉。两人对饮三杯,冯国璋豪兴大起,大声对石铮道:“石兄弟,你那个什么三刀断刃,老冯早就想领教了。今儿两位大帅都在,咱哥俩耍耍,让大伙儿乐乐”

  众人一听北洋第一猛将向南洋第一猛将当场挑战,纷纷离座而起,七嘴八舌地兴奋莫名。要知道冯国璋虽然在北洋三杰中排在末位,那是指作为将领的综合素质,可是要论起武功枪法,北洋军中无人能及。

  石铮虽然是第一次来天津,可是他三刀断刃、校场立威的事迹早就传遍军中。已经成了公认的南洋第一猛将。这两人比武等于就是南北洋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决,叫人如何不激动。

  冯国璋其实只是一时兴起,根本没想那么多。转眼间触碰到袁世凯冰冷的目光,不禁心中叫苦。这场比武不论哪一方面输了,都没法子向大帅交待。袁世凯几次三番叮嘱部下,对张香帅及其手下要极尽礼数,万不可有丝毫怠慢。没想到几杯酒下肚,热情过头了。

  岂止是冯国璋这么想,南北两大系统中有点头脑的无不在心中叫糟。眼下朝廷局面错综复杂,两大系统正处在互帮互助的蜜月期。不论哪一方面落败,面子上都挂不住。可是话已出口,场上又是群情激昂,事情就不好了结了。

  二

  石铮正在筹思如何应对这难题,侍立一旁的江鹄忽然笑道:“师傅有事,弟子当服其劳。冯将军想看我们校长的刀法,江鹄理应代劳。”不等众人反应,已经腾空跃起,在空中连翻了三四个跟斗,姿势潇洒优美,稳稳地落在距主桌七八米的礼台上。

  石铮的三大弟子中,江鹄反应最快,口齿伶俐,也最善于胶合场面。他故意把冯国璋的原意曲解成是想瞧石铮的刀法,而不是想和石铮比武。此举正迎合了南北洋相关人等的心理,各人同时松了口气,袁世凯和张之洞不约而同地深深望了一眼这个二十来岁的军校生,又相对会心一笑。

  “江鹄接刀!”杨霆大喝一声。一把雪亮的军刀脱手而出,疾速射向台上的江鹄。

  众人眼前一花,江鹄已接刀在手,手臂轻挥,舞出一个漂亮的刀花。场下立刻爆出一声彩来。他纵身、上台、接刀、挽花一气呵成,一连串动作只是几秒钟之间的事。虽然脸上笑嘻嘻的还是一副孩子气,可是气定神闲、面色从容。

  袁世凯油然道:“香帅真是有福气,手底下一个娃娃都这么了不得。嘿嘿!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心里又羡又妒,恨不得立刻就把这娃娃挖过来,收归帐下。同时对石铮这位汉口军校校长也多了一份敬重。

  张之洞捋须微笑:“慰庭这是说哪里话了,北洋三杰又有哪一位不是人中龙凤。啊,哈哈!”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其实张袁两人最看重的倒不是江鹄的身手,而是他善于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的潜质。

  说话间,江鹄手中钢刀早已挥洒开来,一道道炫目的刀光纵横交错、扑朔迷离。刀风把礼台后垂挂的红幔都卷得晃晃悠悠,宛如吹皱了一池春水。

  这套石铮亲授的解放军特种战士专用“雷霆刀”,其实也就是“雷霆操”的延伸。原本只是讲求技击实效的一套刀法,在江鹄手上使出来,变得极其潇洒灵动。这是因为江鹄出身于武学世家,从小就精练家传武艺,再加上他个性风liu跳脱,凡事讲求姿态优美,才会刻意在众人面前临时自编了个表演套路。

  三

  众人正热烈议论,鼓掌叫好之时。

  帷幕后一阵玲珑细碎的转轴拨弦之音悄然传出,闻之如清风拂面、精神一爽。又如泉流石上、沁人心脾。顷刻间,大厅内鸦雀无声,人人嘴角含笑、如沐春风,个个屏息静气。深恐稍一动作发出些微响,就大煞了风景,亵du了这一刻的美妙感受。连那些行伍出身的粗豪汉子也都眼睛发直地瞪着帐幔不语。

  江鹄手中刀光自然而然地逐渐收敛、砍断挑劈之际也变得轻滑柔和。浑不似刚才的风声猎猎、寒芒四射。

  似乎过了许久,巨大的帷幕终于缓缓升起,众人的目光也随之一点一滴地往上挪。

  “娘的!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娘们儿!”台下一名军官突然失声叫道。在几乎落针可闻的大厅里,听起来格外刺耳。在众人怒视的目光下,这个粗壮的汉子红脸垂头,像个做了错事的小孩。

  一位手抱琵琶的女子出现在台上。肤若凝脂,明艳不可方物。头上梳着高高的堕马髻,一件古式的红底金花拖地长裙,掩不住修长曼妙的身段。随着纤指轻挥,宽阔的广袖飞舞开合间,更衬托出仪态万千的绝世娇容。尤其是那对剪水明眸,顾盼间流动着无限娇媚风情,诱惑至极。众人都看得神为之夺,不知人间何世。

  中正平和的曲调渐渐转向低迷,音色凄婉,如泣如诉,似乎蕴藏着道不完的世间凄凉、诉不尽的回肠百转。乐声渐转渐轻,宛若游丝,几近细不可闻。

  各人脑中不自觉地忆起早已尘封的往事。昔日的磨难、今日的痛苦。童年的欢乐、儿时的梦想。在座的个个非富即贵,自然是算得上功成名就的。可是成功的背后几乎都隐藏了一份辛酸、和几行不足为外人道的清泪。这一点不论善恶美丑,人皆通理。许多人眼角隐隐现出泪光,有人已在低声抽泣。

  石铮心中又缓缓升上了那个充满了死亡气息的昏暗广场,和那个悄然而立的孤单身影。

  他喃喃自语:“为什么那时候我不抱一抱她是怕耽误了出发的时间为什么一定只有十分钟”

  突然,“噌”的一声巨响,一串利刃般的金石之音爆入耳鼓。琵琶音瞬息间提到了极致。宛如惊雷闪电疾劈向各人内心深处,无坚不摧。又似风卷狂沙、金戈铁马,所向披靡。

  乐声一波比一波紧,一层比一层密集。狂涛骇浪般汹涌而来。一些人已是脸色发青、站立不稳。

  杨霆、王啸飞同声大喝道:“我也来!”纵身拔刀、跃上礼台。先前江鹄上台时,这两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已自深悔反应迟、手脚慢。一下子受到这激越壮烈的音乐刺激,一股烈焰瞬间燃遍全身。

  他们三个都是那种天生的热血青年,这也是石铮最看重他们的地方。此时被这琵琶声激发出满腔豪情,能量实在是非同小可。三条出枷猛虎般的身影在台上纵横交错,迅疾如风,却又刚猛无伦。密集的金铁交鸣声中激荡出一串串火花,居然和激昂的琵琶声配合得严丝合缝。声、色、曲、艺融为一体。

  “乓!”一声惊心动魄的巨响后,三把精钢打制的军刀同时折断。曲声也嘎然而止。

  众人还没醒过神来,杨霆、江鹄、王啸飞三人同时手柱断刀跪下:“南洋三杰祝两位大帅荣升!”

  这三个小子心意相通,又是天不怕地不怕。听说有个“北洋三杰”,心中早就在寻思咱们也应该搞个“南洋三杰”出来威风威风。现在既然露了这么大个脸,在台上对望一眼,便明了各自所想都是一样,赶紧趁机会把自己的名号封了。

  袁世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啊好啊!袁某就喜爱敢作敢为的小子,快快快!重赏重赏!”袁身边的第一智囊唐绍仪也笑道:“果然是三刀断刃!断刃将军门下无弱兵,后生可畏啊!北洋有北洋三杰,南洋有南洋三杰。南洋北洋,休戚与共!共建大清!”他这句“休戚与共”看似随意助兴,实在是大有深意的。

  那手抱琵琶的绝色女子此刻盈盈站起,道了个万福:“民女魏珠珠恭贺两位大帅福寿安康、又添虎将。”嗓音清婉柔美,如同弦乐。说话间一泓秋波有意无意地向昂然挺立的江鹄瞥了一下。

  这“又添虎将”听在袁世凯耳里,其实满不是滋味的。张之洞从哪里弄来这么多人才随便跑出几个马弁都这么厉害他也是个爱才如命的人,羡慕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一片哗然声中,魏珠珠已飘然离去。

  “什么她就是名满天下的魏珠珠!”“老天!我见到魏珠珠了!”“魏珠珠!怪不得啊!”“魏珠珠!袁大人的面子真是了不得啦!能把魏珠珠从京城请来!”——

  袁世凯身边一人忽然低吟道:“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音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慨多。”袁世凯一怔,这正是他早年落魄时写的句子。一时间感慨丛生,油然道:“皙子,你——”

  那人低语道:“宫保万事小心,我先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