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大同梦 第一百零一章 天涯伊人
作者:冰翼之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棉兰红军攻入三宝颜后的第二天,中华共和国外交部向全世界发布公告:“中国政府完全理解菲律宾人民要求自由独立的民族感情,希望美国政府从维护东南亚地区繁荣稳定的大局出发,以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和平解决棉兰问题。——”中国国防部也在同日宣布:中国海军南海第一舰队即日启程巡航南海,同时公布了巡航路线图:编队由台湾省高雄港,经东沙群岛、中沙群岛,直至南沙群岛及曾母暗沙。

  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第二十九任总统沃伦g哈定接到菲律宾总督发来的电报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这位于年前刚刚走马上任的共和党总统非常清楚,棉兰红军不过是中美争夺菲律宾的一颗棋子。

  在白宫西厢房举行的紧急内阁会议上,中情局长向与会者一一展示证据:棉兰红军持有大批中国政府禁止外售的特种装备,棉兰红军高层为清一色华人,棉兰红军拥有源源不绝的财源。毫无疑问,中国政府指使并参与了发生在棉兰老岛上的暴乱。

  听众一片哗然,接着便鸦雀无声了。谁心里都清楚,胳膊拧不过大腿。中国南海舰队已然出航,驻菲美军如果强行攻打棉兰老岛,很难想象中国舰队会坐视不理。中国海军规模虽然不大,但不论哪件兵器亮出来都不是闹着玩的。潜艇、战列舰、航空母舰,无一不处于全球科技前沿。一旦爆发冲突,后果很难设想,甚至有升级为中美全面战争的可能。何况美军刚从欧战中脱身,国力消耗巨大,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为区区一个棉兰小岛而和中国全面对抗,显然是不明智的。

  十几道目光聚集到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桑切斯身上,不约而同地在内心企盼这位军界元老表示出稍微强硬些的姿态,不料这位老成持重的美国海军上将说出的观点更令人沮丧。桑切斯上将从纯军事角度阐述了一个事实:即使动用整个太平洋舰队,也无法消灭中国南海舰队,只因美军并不拥有能够有效克制中国潜艇和空军的武器。桑切斯的军力评估无疑是相当客观的,会场上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沉重的空气中,卡尔文柯立芝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位不满五十岁的美国副总统生性沉默寡言,却拥有超人的政治洞察力和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他在一年前曾作为哈定总统的对手竞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落败后被提名为副总统,成了哈定总统的亲密助手。

  柯立芝副总统用简洁而直白的语言说道:“中国人正在把我们赶出亚洲,然而我们和我们的盟国(英国)都不适宜采取过激行动,美利坚应该冷静地从外交途径寻求突破。——”最后他向哈定提议:“总统先生,请允许我代表您在这个非常时刻访问北京,也许顺道可以拜访一下东京。”

  哈定完全明白副总统的意图:事已至此,与其坐等中国得寸进尺,不如主动向世界展示美国的“大度”和“诚意”,以舆论压力预防中国继续打着民族独立的旗号煽动菲律宾独立。另一方面,全力支持与中国有根本矛盾的日本,反制其势力进一步扩张。

  哈定总统巡视在座各人的面部表情,几乎每名阁员都挂着一丝无奈的苦笑。“这大概是个明智的决定吧!”哈定心中暗叹,解散了会议。

  1922年3月5日,美国副总统卡尔文柯立芝访问北京,与中国政府商谈和平解决棉兰老岛问题。双方很快达成共识:驻菲美军和棉兰红军划分军事分界线,互相承诺不首先使用武力,搁置争议云云。中国政府以调停人身份在文件上签了字。

  对柯立芝来说,访问北京不过是官样文章,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谈的真正的重头戏在随后的东京之行上。

  这位美国副总统享受了日本政府最高外交规格,加藤高明首相亲自到他乘坐的军舰上迎接,其后日本天皇在御所接见,礼遇空前。美日一拍即合,两日后双方在东京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订立《日美共同防卫协定》。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的日本政府因此得到了美国大批军援,举国为之一振。

  4月1日,棉兰军政府在三宝颜正式宣告棉兰老岛及附属各岛屿独立,成立棉兰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胡铁当选为国家主席、棉兰人民党总书记,以王志为首的一干铁卫位列新政府各部首长。经联合国大会表决,全票通过其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峰青集团获准在棉兰投资兴建工厂,开设学校,向纳卯和三宝颜注入巨资开发商贸,帮助当地发展经济。重点放在首都三宝颜的工业建设上,因优越的地理环境,三百年来这座城市一直被西班牙人和美国人苦心经营着,基础设施及岸防工事相当完备,不必大兴土木即可建设厂矿企业。在峰青集团的鼎力相助下,棉兰工业起点相当高,三宝颜港一跃成为南洋诸国最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中棉两国初步达成协议,中方以军援贷款向棉兰出售2艘即将退役的长风级护卫舰和4艘鱼雷艇,加上从美军手中俘获的4艘军舰,可以组建起一支实力不弱的国防海军。同时出售的还有:猎鹰战斗机和火凤攻击机各4架、猛禽轰炸机12架,以及足够装备两个步兵师的武器弹药。由于棉兰国力尚弱,军售清单上全部是中国军队淘汰下来的第一代旧装备,不过中国军工产业发展飞速,一、二代的时间隔得相当短,所谓旧装备,其实绝大部分都有八成新,其中一部分还是全新的库存产品,算得上物尽其用了。

  在胡铁的建军计划中,棉兰红军将在三年内迅速扩充到20000人。其中陆军和海空军约7000人,重点发展海军陆战队,编练三个海军陆战团,每团定员4100人,主要由中国派遣军事顾问团训练,同时每年选拔优秀军官赴汉口军事学院深造。

  三面环海的三宝颜港迎来了巡航途中的中国南海舰队第一舰队,按预定日程,这支由12艘水面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将在港外作短暂停留,进行为期两天的军事交流。

  旗舰“孙武号”甲板上,代表中国政府出访棉兰的国防部长杨霆立在舰首,一刻也不肯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望眼欲穿地在镜中寻找一个熟悉的身影。

  直到临行前,他才获知了这个天大的秘密。若不是石铮亲口向他道出,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棉兰国家元首、威震南洋的“古越将军”,竟然就是他如父兄般敬爱的胡铁。这消息令他欣喜若狂,以至于这些天来他的情绪一直处于高度亢奋中,寝食不安地焦急等待着和胡铁的重逢。

  巨大的舰身缓缓靠岸,码头上拥挤着棉兰共和国数十位军政官员和上万名群众。棉兰军总参谋长王志、内政部长袁克文上舰迎接。王志双手握住杨霆,大笑道:“师兄!还认得我吗”这两人早在石铮当年随张之洞上京时就认识了,虽然没什么深交,但在异国他乡得见,又出自同一师门,都觉倍感亲切。

  袁克文也上前笑道:“杨兄!久违了。”杨霆定睛看去,居然也是个老熟人,用力捶了他一下,又惊又喜道:“袁克文!你小子怎么也跑这儿来了”袁克文人缘颇佳,当年在北京就和杨霆混得很熟,杨霆也是个豁达之人,并不介意他的出身,自然又是一阵欢喜。

  寒暄过后,三人同下舷梯,向欢迎的人群致意,随后驱车直奔位于市中心的棉兰军政府。由于国家初立,政府办公大楼还没建成,所以原来的美军城防司令部就成了新政府的临时办公地点。胡铁、王志和袁克文都携家眷住在里面。袁克文在车上告诉杨霆,胡铁本想亲自到码头上迎接,只是考虑到这毕竟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正式交往,对外总需讲究些礼数,这才在左右劝说下勉强改了主意。

  胡铁一见到杨霆,立刻大吼一声,扑上去与他紧紧相拥。两人喉头哽咽,足有十来分钟说不出一句话。等到杨霆细看他时,才发觉胡铁样貌已然大变,唯身材举止一如当年。细问之下才得知,胡铁早在出国前就做了局部整形手术,又长期在热带丛林中生活,以至变得连杨霆都难以辨认了。

  杨霆心中难过,沙哑着嗓子道:“铁哥!你受苦了。”胡铁哈哈一笑,拉着他坐到一张摆满酒菜的圆桌前,提起一瓶从国内运来的汾酒,边斟酒边道:“老子天天有酒喝有肉吃,苦个鸟!啥都不说了,今天全都给我喝倒了,谁敢不倒老子毙了谁!”

  当下王袁二人作陪,同为杨霆接风。胡铁喜不自禁,连干了好几杯后,才谈起正事,问道:“这棉兰国老子算是给弄起来了,咱们啥时候打吕宋岛中央有话没有”

  杨霆放下酒杯,肃容道:“铁哥,我临走的时候校长再三关照,这件事情千万不能着急,就算能打现在也不要去动他,埋下头训练军队,发展经济。校长的意思是,暂时不要把美国人逼得太急,日本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前,不必为一城一地和美国翻脸打大仗。”

  胡铁皱起浓眉,不满道:“整天说要解决日本,啥时候打等不到开打老子就要闷死了。”

  三人相视而笑,袁克文安慰他道:“我想国内一定有周详的部署,我们趁这段时间养精蓄锐,教化民众,其实也是很不错的。”

  胡铁明知是这个道理,兀自不肯放过杨霆,逼问道:“你小子是国防部长,有什么大动作都绕不过你的国防部,可不许跟老哥打哈哈。今天不跟老子交个底,老子就把你小子扣下了。”

  杨霆苦笑道:“事情总要一件件办吧,最近才刚有一条航母下水,海军专用的舰载机也是去年年底才投入量产,还有运输舰和登陆舰的生产,兵员训练,形成战斗力,样样都急不得。嘿!要不是咱们现在财政宽裕,光海军这个无底洞,就能把国家拖垮了。就这样还拖了陆军的后腿,校长原来计划选30个野战师升格为机械化部队,可财政部拼命哭穷,说什么军费开支过大,影响经济建设,没法子,只好先编10个重装甲师。”

  胡铁一拍桌子,怒道:“狗日的财政部!这点小钱都拿不出,要在老子手下,早把财政部长毙了。”

  杨霆哑然失笑,胡铁出国前还不知道装甲部队是什么概念,他却是一清二楚。当下向他详细描述,所谓机械化部队,在国防部的建军计划中,一个重型装甲师包括以下部队:2个装甲旅、1个机械化步兵旅、1个工兵团、1个战斗航空团、1个师属炮兵司令部、1个师支援司令部,1个防空营、1个通信营、1个军事情报营、1个宪兵连。拥有320辆坦克、150辆步兵战车,120门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50架武装直升机。

  这番解释把胡铁听得冷汗直冒,要装备10个装甲师,单战车一项就需生产近5000辆,这还没有把各种运输车辆算进去。心知错怪了财政部长,流着口水骂道:“他奶奶的!老子手底下要能有一个装甲师,老子就自己当师长过过瘾。”又指着王志道:“真有这么一天,老子也不希罕干这个主席了,让给你小子干!”

  王志哭笑不得,连忙举起酒杯打岔,四人又一起干了一杯,这才止住了胡铁的无边遐想。酒酣耳热,杨霆从衣袋中掏出一张照片,递给胡铁:“铁哥,这是临走时校长让我带给你的。”

  胡铁接过一看,是儿子胡英华的照片,笔挺地站在一棵大树下,浓眉虎目,身材已相当魁梧,穿着一套崭新军装,虽然脸上还带着些稚气,倒也有几分军人仪态了。

  胡铁一眨不眨地盯着看了一会,珍而重之地把照片收起,向杨霆笑道:“这小子今年也满十六了,没给石兄弟添乱吧”

  杨霆明显觉察出他笑容中多了几分苍凉,顿感心中不是滋味,沉声道:“校长还让我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是不是把英华接过来”

  胡铁认真思考了一会,挥手道:“还是把这小子留在国内吧,有石兄弟照看着我放心。老子这辈子是见不得光了,老子的儿子总要做个正正经经的中国人吧。嗯,替我告诉石兄弟,等这小子一满十八就送去当兵,当个跟老子一样的兵。有些个事,还是等过几年再说吧。”

  杨霆心中暗叹,他明白胡铁的苦心。棉兰的局面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万一身份暴露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胡英华还只是个孩子,现在就让他知道真相并没什么好处。毕竟国内各方面条件都比尚处于小农社会的棉兰强得多。所以胡铁宁愿父子天涯相隔,也不愿胡英华随他做个“棉兰国人”。

  久别重逢,四人酒兴都很浓,喝干了整整五瓶烈酒。到太阳落山时,每个人都醉得不成样子了。最后杨霆被两名卫士扶进客房,一头栽倒在床上,就睡得不省人事了。

  不知过了多久,杨霆悠然醒转,感到脸上凉丝丝的,似乎还有液体在滚动,心中一惊,圆睁双目,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立时映入眼帘。

  皎洁的月色从窗外投入,照在近在咫尺的素衣女子脸上。只见她盈盈立在床前,雪肤依然,花貌如昨,正是十几年来他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倩儿。杨霆痴望着活生生站在他面前的倩儿,不知是真是幻用尽气力问道:“倩!是你吗倩!”却听不到自己发出的声音,耳鼓中充满了“嗡嗡”的嘈杂声。他想抬起头,想看清楚面前的人,可是滞留体内的大量酒精正在发作,意识还处在半梦半醒之中,不论他怎样努力,全身上下都使不上一分劲,动弹不得。

  倩儿其实已来了许久,自她随袁克文出国后,从未想过今生还能与他重逢。直到遇上胡铁,才偶然听到了一些关于杨霆的消息。当时也曾产生过回国寻他的冲动,可转念一想:“隔了这么多年,他恐怕早已把我忘了。再说我已有了男人,就算相见又能怎样就算他肯要我,难道我就忍心割舍下袁克文么”

  这些天来胡铁张口闭口都是杨霆,军政府内人人皆知,身为袁克文妻子的倩儿自然也不例外。这个意外消息令她柔肠百转,心乱如麻,明知两人今生无份,也不肯错过今夜的见面机会。

  她本不愿惊动任何人,只想悄悄来看他一眼就走,不料一发不可收拾,一站到他床边就禁不住伤心落泪,前尘往事纷至沓来,只盼天永远不亮,床上的人永远不醒。

  这时见杨霆分明认出了自己,极力挣扎着要和自己说话,却只能发出“啊啊”的嘶哑声音,双眼中流露出哀求的神色,像是深恐她从眼前消失,倍觉心如刀割,不顾一切地俯身抱住他:“霆哥!你还认得我,你没忘了我。”

  杨霆次晨醒来,枕边人芳踪杳然,只在床边发现了一封泪迹斑斑的书信,方知昨晚铸成了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