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云 第一百章 倒蔡京
作者:水煮乾坤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一百章倒蔡京

  “你们!”

  “你们!”

  蔡攸惊厥,没想到最后时刻,还是被最信赖的亲兄弟出卖了。

  “绑紧了带走!”

  三公子一挥手,两个兵丁拿着绳子上前,又把蔡攸五花大绑,这才罢休。

  屋里的人把蔡攸绑了,刚架着他走出屋子,外面黑暗的角落便射出一波监箭雨。

  飞箭如芒,转眼间便破空而至,三公子这边的人猝不及防,顿时倒下一大片,最后只剩蔡家几兄弟站着。

  蔡京手一挥,喝道:“来人,把这几个孽障给我绑了关进密室!”

  几位公子感觉不妙纷纷抽刀。

  刀刚出鞘,他们便感觉头顶有东西落下来,仰头一看竟是一张大网。待他们反应过来,已经迟了,大网罩在他们身上快速收紧,他们就连挥刀的余地都没了。

  把几位少爷押入大牢之后,蔡京这才露出疲惫的容颜,在朝廷一手遮天,没想到却在家中与几个儿子刀剑相向,简直是作孽啊,作孽。

  他回到屋里看了看,遍地都是尸体和血迹,连容脚的地方都没了,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又看了一眼地上倒在血泊的儿媳兼夫人,以及床的儿子,无奈长叹,转身离开了。

  四更时分,蔡京擦了把脸,离开蔡府往金銮殿赶去。蔡府出了如此大事,蔡京什么心情都没了,一路之上犹如行尸走肉,就连獐子肉也忘带了。

  当然也不可能带了,因为庖一刀依旧烂醉如泥,没有十字坡的醒酒汤,他恐怕还要睡上一阵子。

  “蔡大人早,蔡大人今天似乎忘记了什么。”刚到金銮殿外,蔡京就被高公公撞上了,高公公消息灵通,隐约感觉到了蔡府的风吹草动。

  蔡京这时也发现,把最重要的獐子肉忘记了,不过现在再回去取,恐怕来不及了。他瞥了高公公一眼,道:“我不带,你应该高兴啊,我是在给你机会。”

  高公公故作惊疑,道:“蔡大人你怎么如此客气,那我真要感谢蔡大人了。”

  朝堂之上,皇帝赵佶也是一脸倦容,这一夜他又没睡,困顿而又无法入睡,那种感觉谁能体会?他瞥了一眼武百官,道:“有本上奏,无本蔡爱卿。”

  兵部尚书赵奉道:“陛下,臣有本,北疆金人重兵压境,求皇上尽快决策,派雄兵百万,前去迎敌,不然我大宋危矣。”

  赵佶挥了挥手,道:“行了,朕知道了。”把赵奉招呼下去,他低声叹道:“又是这事,烦人。”

  这时,高公公站出来道:“陛下,臣听闻蔡大人给陛下的獐子肉是用蒙汗药烤出来的,这是江湖下三滥的手段,轻则致人昏睡,重则危急性命,请陛下明断。”

  赵佶一听是下三滥手段,倦意顿时醒了大半,惊呼:“真有此事?”

  朝堂之下,又站出一个官员,道:“陛下,微臣也听说了,而且这消息昨晚就在汴梁城传遍了。”

  “陛下,微臣也听说了,似乎还是蔡大人一手选拔的庖一刀亲口所说。”

  “陛下,蔡京和庖一刀二人野心勃勃,似要对大宋不利。”

  所有官员都一边倒,剑指蔡京。毕竟蔡京作威作福久了,早已惹来众人非议,如此能扳倒蔡京的机会,怎能不加以利用?

  “蔡爱卿,你还有什么话可言?”赵佶怒了。

  蔡京满头大汗,顿时跪倒在地,急道:“陛下,臣不知情啊,烤肉的事一直是庖一刀负责的,我只负责把肉送给陛下,让陛下解困,并没有其他不轨之心啊。”

  户部尚书这时也站出来,大声道:“启禀陛下,臣有内情,蔡大人以赈灾为名,来我户部索要官银五百万两,蔡大人向来贪婪无厌,臣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只拨给他八十万两。他还强迫臣以户部的名义把剩下的给他打了欠条。蔡大人得了官银,并未去赈灾,而是在蔡府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密道。”

  “什么,修建密道?”赵佶觉得有些看不懂蔡京了。

  这时,高公公又道:“陛下,蔡大人反叛之心早已有了,他修建密道就一定有见不得人的勾当,他一定在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如果搞事情成功了,自然是好,如果败露了,一定会从密道逃走。”

  蔡京吓傻了,连忙跪下,磕头道:“陛下,臣一片赤心啊,臣修的是地下室,冬天储藏粮食的。”

  高公公道:“既然密道是储藏粮食的,那你为何还要挪用赈灾的官银?”

  “我……”

  “还有应天府疏浚河道的官银。”

  ……

  众多官员纷纷数落起蔡京所犯的过错来,赵佶听了一顿,终于忍无可忍了,大声道:“来人,摘了蔡京的顶戴,剥了他的官服,打入大牢,交给刑部审问。蔡京家产一并查封,蔡府上下人等一并扣押,等候发落。退朝!”

  蔡京倒了,汴梁的天空似乎瞬间晴朗了。

  可是一个更坏的消息到来了,金兵压境,已经派出了谈判使者,据说还开出了一大堆条件,如果大宋不答应,那就兵临城下,灭了大宋。

  宋宇和李清婉一直在汴梁街头体恤民情,这些天也接触了很多三教九流,对于这些消息,他比一般人更加清楚,因为就在昨天,他抓了一个金人奸细,而李清婉又懂金人的女真语,一番威逼恐吓,很容易便从金人口中得到了真实情报。

  “宋宇,怎么办?金人真的要打进来了。”李清婉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宋宇点了点头,因为现在是宣和七年,把这一年过完,就是靖康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婉儿,有一件事,我对不起你,直到现在也未能救出你父亲。”宋宇看着李清婉,他感觉自己几乎都无颜面对了。

  李清婉笑着看向宋宇,道:“我们这些天走遍汴梁城,不是一直在寻找吗?你寻找金人奸细的同时,也在帮我寻找天牢在什么地方。”

  说着,她语气渐渐变得幽怨了,道:“可是,我们一直都没找到天牢在什么地方,我也不知我父亲是生是死,更不知他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相见之后,还能否相识。”

  宋宇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声道:“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救出你父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天色不早了,我们先找一家客栈,休息一下。”

  以前在朝为官的时候,如果直接去天牢看李清婉的父亲一眼,现在想进去也容易了。可是那高公公太狡诈,现在如果稍微一露面,恐怕就被杀手灭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