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云 第一百一十章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消失
作者:水煮乾坤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一百一十章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消失

  宋宇被吓了一跳,看到那便衣探子横眉竖眼,旁边还有几个探子往这边看来,宋宇道:“这位大哥,我路过的,你又是干什么的?”

  那探子愕然,这时,又一个探子上前,将宋宇推到一边,喝道:“路过就快滚,不滚就去死。”

  “高公公的后院一定失火了。”宋宇非常肯定,地牢显然不能贸然闯入了,想进入还得想其他办法。为了不引起其他探子的注意,宋宇先行离开了。

  随后他又走过几条街,在逍遥居前停了下来。

  逍遥居这个烟柳繁华地,使得无数人散尽家财,流落出京。逍遥居后面,便是高公公的窝点之一,具体高公公还有多少窝点,宋宇并不清楚。他转身进了逍遥居对面的茶楼,上了二楼,喊来一壶茶,一边品茶,一边看着逍遥居进出的男男女女,也等着高公公的出现,或许能从他的身上发现什么。

  就在这时,茶楼忽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似乎是那个假司马孝儒的声音,随着上楼的脚步声,那人道:“伙计,老地方。”

  伙计喊道:“来喽,二位楼上请。”

  宋宇侧脸看去,发现真是那个假司马孝儒,他身后还有高公公,此行就他们二人。

  他们径直来到宋宇的桌子前,敲着桌子道:“喂,让一让,这是我们的位置。”

  宋宇一侧身,眼睛只盯着逍遥居门外衣着花花绿绿的姑娘们。他不敢看别的地方,也不说话,只怕高公公和那个假司马孝儒把他认出。

  假的司马孝儒发现宋宇一直望着窗外的姑娘,并没有离开座位的意思。先是眉头一走,随后从衣服中摸出一锭银子,在桌子上敲了敲,推到宋宇不远处,道:“喂,想去青楼便去,这是银子。”

  宋宇无动于衷,端着茶杯继续品茶。

  高公公皱着眉头,道:“算啦,我们那边去,这个位置让给他。”

  假司马孝儒一愣,又低头道:“是,公公。”

  高公公眉宇一皱,道:“秦枨,这里人多口杂,不要叫我公公。”

  被唤作秦枨的假司马孝儒道:“是……”他看着高公公不善的眼神,把后面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这时,他们的茶端上来了。

  二人喝着茶,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后,高公公陷入沉思之中。

  假的司马孝儒问道:“大人,是什么事让你揪心,司马孝儒已经死了,不足以威胁到你的大计,我们没能得到他的东西,别人也得不到,这样的结果,虽然说不上好,但也不是最坏的结果。”

  高公公看了一眼假司马孝儒,道:“他的死对我来说,损失了一步大棋子。不过他死了就死了吧,他这步大棋我没得到,别人也得不到。我真正担心的是宋宇,这个宋宇不简单呢,别人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而他,在哪里跌掉就在哪里消失。我派那么多人寻了他这么长时间,竟然音信全无,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假司马孝儒道:“也许这个宋宇怕了,又回了十字坡也说不定。”

  高公公皱起了眉头,道:“他怕了也好,就怕他不怕,寻找机会卷土重来,在我不防备的时候,背后捅我刀子,那才是最可怕的。”

  “这个宋宇不过是乡野小人物,大人何必怕他?”假司马孝儒道。

  高公公道:“他不简单呢,他师父师娘都是梁山后人,我数次去山东剿匪,一来是为剿灭那些江湖新秀,二来是为打听梁山后人的动向,他们才是最可怕的。”

  “不知大人打听的如何了?”

  高公公道:“梁山余孽,表面上各自占山为王,没什么联系,不过他们唇齿相依,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管从何处动手,都不会有好结果。”

  假司马孝儒道:“大人,这个不是什么难事,你现在大权独揽,随便给那些梁山余孽安排个罪名,就把他们抹平了,而且我们江湖里也有人啊。”

  “江湖中人,是谁,可靠吗?”高公公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假司马孝儒道:“此人唤作李晖,自称卧地军师,在盘龙岭的时候,他曾救过大人你。”

  “是他!”高公公惊呼。

  假司马孝儒道:“大人,这个李晖善于阴谋工于心计,只可轻信不可深信。”

  高公公点了点头,道:“这个李晖在什么地方,可以见上一见。”

  假司马孝儒道:“大人,他就在楼下。”

  高公公点了点头,假司马孝儒下楼去了。他就喜欢什么事都干净利落的人。

  宋宇一直在旁边听着二人的对话,感觉这个高公公愈加深不可测,别的官员只是在贪污银两,而这个高公公是在断送天下啊。试想如果他真的将江湖新秀和梁山后人全都剿灭了,江湖再无可以反抗他的人,而朝堂之上,他又大权独揽,那么,他会把大宋带到什么地方?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对面逍遥居的姑娘们却热闹了。她们纷纷仰头看向对面茶楼二楼的窗口宋宇的所在,娇笑连连,还不断朝宋宇挥着手帕打招呼。一位浓妆艳抹的姑娘道:“你们说说对面楼上那位公子在看谁,我猜他一定是看我。”

  此话一出,顿时引得周围姑娘反对,有姑娘道:“别得意了,我一看那公子,便知是用情之人,现在他坐在那里一定是单相思呢。你们大家接待过的客人中,有这样深情的吗?”

  “那他在想谁?”

  众姑娘纷纷摇头。

  一个还算清秀的姑娘桃心泛滥,感叹道:“如果我遇到这样一个男人,既深情又肯为我赎身,不管跟他去哪里,我都愿意。”

  旁边一个姑娘道:“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我宁愿为他去死。”

  另一姑娘道:“别吹了,还宁愿去死?给的银子少了你都不干。”

  “说什么呢?我嫌银子少,是因为那些人太肤浅。”

  “那好,为了你心中的他,你敢不敢去对面楼上问问那位阿哥,他究竟在想谁。”

  那姑娘看了看对面的茶楼,那里是儒雅之地,与青楼向来泾渭分明,互不来往,进去的轻松,出来恐怕是被扫帚赶出来的。

  她犹豫了。

  这时,那长相清秀的姑娘道:“你不去我去,万一他喜欢的就是我呢。”说着,她把手帕塞到另一位女子的手里,整理一下衣服,往对面茶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