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魔方 0212 群雄争霸
作者:如羊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蒙惊超到公司里来,可不是关心我们的科研大楼建造的比较科幻化,他是觉得既然我们通过与建材生产企业合作,把新型节能保暖建材的产能准备的万事俱备,可问题是今年东阳市的主要矛盾应该是老旧小区进行贴敷式的改造。

  纯粹的太阳能保温板的大头还需要我们来生产,可现在厂房还在建设中,我四处优哉游哉,马小雾也神神叨叨的见不着首尾,厂区常常就一个老马,盯着盖大楼修厂房,连空气净化器都是不温不火有一搭没一搭的生产着,这可让蒙惊超不放心,所以总是要过来看看。

  一头还没有一头呢,蒙惊超突然从赵明明那里又听说我要搞新能源汽车,而且是大搞特稿,连几十亿的现金家底都砸进去不说,还要饥渴的要提高秘营的价格,千方百计的筹谋金钱。

  这是要干什么啊,蒙惊超心理没底,张波心里也乱糟糟的,两个皇陵区的大佬就拉扯着我,非要讲讲清楚不可。

  我们在区政府的小会议室里碰头,听完二人的问话,我掏出一份资料来,资料是回到京城的李东晴给我传来的,她已经开始进入角色,紧锣密鼓地帮我收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最新资料。当然,作为李氏财团的第三代大小姐,李东晴给我的资料当然不是把自己当成秘书角色,而是她认为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必然是要向无人驾驶和互联网共享方面转变。

  这也是我俩盯准笑视,盯死贾越庭的根本原因,贾越庭和笑视汽车的方向是对的,但技术门槛他是一定迈不过去的。无论贾越庭迈出多大的步伐,在我展示的无人驾驶技术和新能源利用技术面前,他也会觉得自己是渣。

  如果笑视汽车想取得成功,不是耗费十年八年的成功,而是在下个月初,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取得成功,和小强公司合作,全盘接受我们提供的无人驾驶技术和新能源电池技术,是贾越庭的唯一选择。

  在李东晴发过来的这份类似于华夏社内参的资料中,标题写着

  《绿色制造倒逼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几个大字,文章摘要如下:面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中国汽车行业正在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推动汽车分享经济发展等方式进行应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一汽)是中国首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单位,旗下一汽解放锡柴再制造基地的发动机再制造项目目前已实现量产。

  面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中国汽车行业正在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推动汽车分享经济发展等方式进行应对。

  今年世界环境日前夕,中国两家知名汽车企业分别与德国两家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牵手”。

  4月1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中国)宣布,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生产新能源汽车。同一天,北汽集团与戴姆勒股份公司也签署了一份框架协议,加强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1.7万辆和50.7万辆,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正是庞大的市场和政府的支持,吸引国际汽车巨头纷纷与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合作。

  分析人士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和弯道超车的紧迫任务,更是助推中国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对发动机等汽车关键零部件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在加速,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再制造领域的一些经验做法。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过去,中国汽车企业生产的发动机报废后就是一堆废铜烂铁。如今,废旧发动机也可以变废为宝——通过专业的再制造流程修复如新后,可以重新成为汽车的心脏。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一汽)是中国首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单位,旗下一汽解放锡柴再制造基地的发动机再制造项目目前已实现量产。

  记者近日走访了这家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旧件库房里锈迹斑斑的废旧发动机。据了解,这些废旧发动机都是锡柴通过营销网络回收置换来的,经过专业的再制造过程后,就变成了基地出口处一排排印着“再制造”标志的锡柴再制造发动机。

  数据显示,一汽锡柴再制造基地投产六年以来,已有5000余台再制造发动机走向市场,回收的产品附加值突破1.25亿元,循环利用钢材1吨,可节电7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余吨。

  一汽解放锡柴再制造基地的负责人蒋伯明说,与新制造的发动机产品相比,锡柴的再制造发动机产品在保证同等质量和性能的同时,还可节能60%,节约材料成本约5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同时,再制造发动机和新机一样享受三包服务。

  一汽锡柴再制造基地只是中国汽车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及其配套政策的深入实施,中国汽车产业正在逐渐告别过去的生产方式,一大批智能化的绿色工厂拔地而起。

  在产品和制造过程推进绿色制造的同时,中国也在汽车产业后市场发力,积极引导和推动汽车分享经济,推动绿色出行:从人们熟知的“滴滴打车”等约车平台,到时下兴起的分时汽车租赁,这些新方式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汽车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

  而在政策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委近期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即到2020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5.0升/百公里、节能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降到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汽车产业是制造业中的核心消费品,拉动上游产业的效果明显。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推动实施的绿色制造,将倒逼上下游产业尤其是零部件供应商加快绿色转型。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将为全球提供更多的绿色汽车产品和服务,这对中国的绿色发展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来说意义重大。

  李东晴特意在2020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数字上画了重重的红线,这就意味着三年后的汽车燃料理想节能数字,还根本不能对我们小强公司拥有的太阳能电池构成一点儿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