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你敢娶我吗 第一百三十五章:勇擒猛兽,风向
作者:萤照公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自郑素锦的孩子死后,宫中半月间沉闷无比。临近十月底,李从志突来兴致要与众位皇子上林苑狩猎,还邀了驸马刘允常和薛嘉懿,另有穆辰逸及几个世家公子相陪。

  狩猎当日,艳阳高照,旌旗蔽日。羽林军出动全军将上林苑团团围住,怕是连个苍蝇都难飞进。事先放生的小动物张着一双双惊恐的眼睛盯着陌生人,一有风吹草动便仓皇四窜逃开。

  李从志骑一匹枣红色汗血宝马,衣着明黄色骑服,以太子李昊为首的众人皆着华丽骑服,一个个精神抖擞,激情四溢。李从志见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扫视两遍仍未看到李恪的身影,便问身边人。

  “四弟昨日偶感风寒来不了了,昨晚吴王妃已向父皇禀明。”说话之人是李博。李从志经他提醒方想起来,连连点头。

  羽林军首领洪韬前来禀告一切准备妥当,李从志赏赐众人御酒,预祝众位取得好成绩。洪韬用尽全力将大鼓连敲三下,震的地动山摇,林中动物四散逃开,慌不择路。李从志将皮鞭抽在马背上,马儿长鸣一声向前窜去。李昊等众人不甘落后,也都驾马追了上去。

  一时间,林中骏马穿梭,马蹄声乱,又有小动物的叫声和男人们兴奋的呼喊,好不热闹。

  李博与穆辰逸狭路相逢,两人同时看到一只雪白的兔子,便策马追去,追出一箭之地,那兔子收住了脚步,两人忙也勒住了马。李博见那兔子似有异常,细细瞧去却见它腿上有血,欲回头说与穆辰逸,只听“噌”的一声,穆辰逸的箭离了弓弦。

  白兔听到动静转身就跑,却没快过离弦的箭,那箭射中它的身体又将其推出很远钉在了树上。跟在身后的侍卫忙上前提了,记在穆辰逸的名下。

  “那兔子之前就有伤。”

  “我知道。”

  “它有伤在身,你手持利箭,你射杀了它,不公。”李博倔强之态犹如三岁孩童一般,他说完转身欲走,似乎不屑与穆辰逸为伍。穆辰逸冷冷一笑,道:“想不到你竟是个菩萨心肠,不要忘了你现在的身份,你是猎人它是猎物,猎人若捕不到猎物,就会饿死。公允,不能当饭吃。”

  “哼,如战场上一般,我李博向来只擒杀与我实力相当之人,不会与弱小者较量。”

  李博掷地有声的慷慨之词换来的却是穆辰逸的满脸鄙夷,继而,穆辰逸又哈哈大笑,李博调转马头欲走,却听穆辰逸道:“战场上也有弱小?在我看来,能拎起兵器的都不弱小。由于你的怜悯,有可能失去战场,甚至失去国家。我从不可怜弱小,因为人不是生来就弱小的,是个人选择了弱小,不值得可怜,反而可憎。”

  李博不理会穆辰逸的狂妄之语,又自知自己笨口拙舌不是他的对手,便驾马离去。穆辰逸则悠闲的望着李博远去的身影,鄙夷冷笑。

  另一处,刘允常于密林中巧遇一野猪,野猪强壮凶猛,两根獠牙翻在外面骇人的很。刘允常慌忙将箭搭弓,与野猪对视一眼已吓得双手发抖。

  野猪似乎读到了刘允常的胆怯,闷闷叫了一声向前一窜,刘允常大惊失色,丢了弓箭掉转马头准备逃跑。这时,一只利箭从他耳边经过,“噗嗤”插进野猪身体里,紧接着便是“万箭穿心”,野猪扑腾了两下便死了。

  刘允常不知是被利箭射穿野猪吓到,还是被它的垂死挣扎吓到,双手抱头,面色发青,双腿发软。耳边听侍卫喊“端王李博捕获野猪一头”方清醒过来,回头,李博已驾马离去。

  环顾四周再无他人,刘允常方命跟随的家人扶他下马。刚下了马便瘫倒在地上,双腿间一片潮湿,家人见了不敢说什么,只得扶了他去换衣裳。但,此时的刘允常还如何走得动,整个人已摊成了一滩泥,家人只能将他背走。他本就不愿来参加什么狩猎大赛,纯粹是被清河公主骂了,赌气来的。他终究不是这块材料,刚才听得鼓声震天已是不敢拎箭了,如今又见野猪,早吓得失魂落魄,刚才的搭弓也不过是装出来哄人的。

  刘允常狼狈的一幕刚好被不远处的李从志看到。李从志叹了口气,眼角的肌肉微微跳着,目光暗淡下去,似是为何事后悔,但,这后悔终究也不能为外人道。他发狠的猛抽着马背,马儿撒开四蹄便跑,后边的侍卫紧赶慢赶赶不上。

  ……

  树林更深处,李昊领众人围堵一头大熊,那熊足有一个成年男子高低,长得肥肥胖胖,目光凶狠。此时,大熊被众人围到中间,年轻人大叫着,挥舞着手中的弓箭向大熊挑衅。

  李昊心急,策马上前,大熊非但不害怕,反而猛扑向他,险些拉住他的腿,多亏了穆辰逸及时掏出柳剑劈了过去,劈到大熊的爪上。大熊才哀嚎着退后一步,满眼惊恐的看向穆辰逸。

  李从志驾马而来,见状,笑道:“想当年,朕领兵打仗的时候,有次偶遇一老虎,那老虎凶得很。朕有心与他较量,持了一把大刀与那家伙打了一个时辰终于将它斩杀了。如今朕老了,不能与大熊较量,但,谁能徒手打死大熊,朕重重有赏。”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开始躁动,先是洪韬与大熊较量了一番,结果被那家伙在胳膊上撕开一道口子,而洪韬也只是划破了大熊的前蹄。众人见了有些胆怯,纷纷后退,只李博岿然立于原地一动不动。

  那大熊甚是凶猛,洪韬之后又有几个年轻体壮之人与它较量皆未讨到便宜,李从志怕伤及年轻栋梁,便允许挑战者带兵器。

  得命,一羽林军将士手持大刀大吼一声朝大熊劈了过去,众人皆为他捏了一把汗。一番折腾,将士的大刀砍到大熊,但,非但不致命反而激怒了它。大熊趁将士不备,一把将其撞翻在地,张口便咬。

  李博迅速自马上飞奔而去,一拳掏在大熊的肚子上,接着,拳头如雨点般打在大熊身上,逼得它哀嚎着连连后退。待退至一相对安全之处,大熊方舔了舔伤口,赤红着双眼紧盯着李博。双方对峙片刻,大熊的耐心耗尽,突然仰天长啸一声,张了大嘴向李博扑来。

  众人大叫,就连李从志都蹙紧了眉头,但李博则不慌不忙,接过薛嘉懿扔来的大刀,猴子般敏捷的跳到大熊面前。手持大刀向右虚晃一招,大熊扑了过去,待扑过去才知上了当,笨重的身子还未转过来,又挨了李博一脚。

  其余人在为李博加油打气,羽林军丝毫不敢懈怠,只要大熊威胁到李博的安全,他们便会放箭将那家伙射成刺猬。

  一番较量,大熊也学了点小聪明,它趁李博不注意,大吼一声勇猛的扑向他,将其掀翻在地压在身下。羽林军也在此时拉满了弓,明晃晃的箭头闪的眼睛疼。李从志的眼皮突突跳着,但,却示意不射箭。

  大熊照着李博的脑袋便咬,李昊大叫一声便要上前却被李从志拉住。说时迟那时快,李博双手握刀迅速出手,猛地在大熊肚子上一划,大熊哀鸣一声扬起了头,李博趁机向上一窜,继而翻身立起。

  一阵阵振聋发聩的叫好声久久不绝,就连李从志都忍不住冲空中挥了挥手拳头。

  李博同大熊像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都在谨慎出招,意欲一招制敌。李博又虚晃一招,大熊仍然上当。李博抱起大刀奋力向大熊劈去,一声惨叫,一股鲜血射出,溅了李博及周围人一身一脸,大熊的前蹄被连根硬生生的切了下来。

  大熊只顾张着血盆大口哀嚎,李博不敢怠慢,双手抱刀奋力扑向大熊,只听“噗嗤”一声,大刀插进大熊的身体。李博趁热打铁,大叫着,将大熊掀翻在地。众人见此兴奋无比,纷纷下马帮忙,只将那大熊砍杀的面目全非方才解气。

  李从志命人将大熊的尸体抬走,红烧了与众人下酒。他下马拍着李博的肩膀笑的合不拢嘴,道:“好样的,不愧是我大周好男儿,不愧是朕的儿子。走,我们去吃红烧熊掌,哈哈哈。”

  ……

  “今日博儿的猎物最多,又都是大物,今日的胜者当是端王。来,端王,朕与你喝一杯。”李从志说着举起酒杯,慌得李博连忙捧杯上前,两人碰了酒杯一饮而尽。

  “父皇过奖了,这都是博儿在边疆练得功夫,在父皇面前献丑了。想当初,博儿在边疆之时,空闲了也常常带着将士们林间打猎,打了猎物与众将士一同喝酒……”

  李从志见李博提起边疆之事总是异常兴奋,不待他说完,便摆手道:“博儿啊,朕知道你爱边疆的生活,但作为皇子不光要保卫边疆,还要多学如何治理国家,心怀民众。朕之所以留你在京城,是希望你在此期间好好学习如何处理国计民生之事……”

  话刚到此,李昊眸中掠过异样的光,一满杯酒泼了出去,与穆辰逸对望一眼忙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穆辰逸只冷冷笑着看向李从志。

  除了穆辰逸,谁都未曾注意到李昊的反常,李从志仍在向李博讲解如何治理军队,治理国家,李博听得认真,连连点头,末了,道:“父皇教训的是,孩儿日后定当努力。”

  席间,李从志喝了许多酒,在众人的催促下方扶了内侍醉意醺醺回到营帐安歇,与前来伺候的文惠婵讲了李博如何勇擒大熊之事,文惠婵听了只呆愣愣的,半晌没反应过来。

  随行众臣听方才李从志话里有话,便都来奉承李博,李博是个直心肠的,并不知道李从志的几句话已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而臣子的奉承更是戳到了另一个人的眼,仍旧满脸堆笑着与众臣寒暄。

  “太子,你说皇上今日的话是什么意思?”穆辰逸来向李昊敬酒,无意间问起。

  李昊冷哼一声,一脚踹翻了面前矮几。众人忙回头看他,穆辰逸只好解释说太子吃醉了酒强行将其拉回了营帐,众人不理仍与李博拼酒。

  自那日后,端王李博在朝中显得颇为举足轻重,大臣们的讨好巴结令他极不适应,更不适应的是,许多臣工竟要与他攀亲戚,为他推荐了许多王妃人选,画像堆了一桌子。

  “陛下,端王年纪不小了,臣觉得,还是该娶王妃了。殿下不要恼我,我也是为着殿下好,到底该有个人在身边伺候着。不瞒皇上说,我弟弟刘芳刘侍郎有个女子,年方二八,生的端庄美丽,冰雪聪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曲歌赋无所不能,与殿下的英武健壮很是般配。”礼部尚书刘友说到侄女时面露得意之色。

  刘友有野心无才智,专好投机。他曾攀附过李昊,李昊看不上他,后来又去攀附李恪,李恪知他人品不好,便不十分喜欢。近来,刘友又见李从志极宠爱端王李博,便又来攀附。实指望有天李博能取代李昊成为太子,那他的侄女也就成了太子妃,便是日后的皇后。每每想到这里,即便是半夜三更,刘友也要起床痛饮三杯。

  刘友之所以对李博当太子如此有信心,不是因为李博近来受宠,颇得李从志器重。而是,李博生母在时,李从志因宠幸她一度动过立李博为太子的念头。如今,李博有兵,还有以孙太妃为首的一干老臣的支持,现又得李从志宠信,若有心取得太子之位实在不难。

  “尚书说的是,只是不知博儿如何想的?”

  李博心里自然是不同意的,因为他还想着他的红玉,那个为他殉情而死的女子。刚要开口拒绝却被李恪强行拉了一把,犹豫再三,终还是说出“一切全赖父皇做主。”

  李从志闻言喜不自胜,抚掌笑道:“这些年的磨练,博儿越来越懂事了,好,你不如先见见那姑娘,觉得合适就可,不合适再说,如何?”

  李博连忙称是,刘友一听这事有谱,慌得拜谢李从志成全。

  “博儿武功虽好,到底是文墨不通,明日你去长安殿,朕与你些书回去看,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恪儿。恪儿啊,你可要好好教教你三哥,不可辜负了朕与他的信任。”

  李恪称是,李昊转头看他,双目中的幽冷之光似能射穿人心,但李恪并不介意,只淡淡笑着。李从志打量着三个儿子,细细留意着他们面上的神情,嘴角的笑意深不可测。